第38章 崇禎3
清除了閹黨欲孽之後,朱由檢改號崇禎,算是開始地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不過這個腐朽的王朝倒是沒有多大的變化。
過了年之後,朱由檢第一件兒事兒就是軍事的調防,袁崇煥起複,去遼東,至於原先駐防的毛文龍,調任福建。
前世,袁崇煥不聲不響的誅殺了毛文龍,算是為君臣之間埋下了不信任的種子,這一世,崇禎早作打算,也算是先下手為強吧。
不管毛文龍是不是真的和滿洲達成了什麼協議,不過將他調離之後,一切就都是廢紙罷了。
現在倒是要看看,在朕的信任下,這位天下聞名的袁崇煥能做出點什麼來了,當然了,沒了崔呈秀,空出來的兵部尚書,崇禎便起複了孫承宗。前世是袁崇煥,也沒見得他有多牛逼。
有他在朝中,袁崇煥總不會覺得朕又不信任他了吧?
總之,儘管很多人都說是崇禎誅殺了袁崇煥,所以才導致了遼東的局勢一去不復返,可是崇禎可不同意這個說辭,特么的,我朱由檢難道沒信任過你嗎?
尚方寶劍都給你了,而且讓你全權節制遼東兵馬大事,可是你是如何回報朕的
真是蹬鼻子上臉,給臉不要臉,你既然膽敢對朕不忠,那麼朕弄死你,又有什麼問題?
所以,崇禎從來不認為自己弄死了袁崇煥有什麼問題,即便重生了一次,不得不捏着鼻子重用袁崇煥,可是對於袁崇煥的惡感,崇禎仍舊沒半分的消除。
袁崇煥帶着滿分的激動御前奏對,君臣二人你來我往,說的好不熱鬧,有了孫承宗在朝中保駕,袁崇煥覺得,只要皇帝給自己足夠的時間,那麼將韃子徹底地趕出去,絕對不會有什麼問題。
五年復遼,這是袁崇煥給出的保守答案,他覺得三四年就差不多了,不過在皇帝面前,還是保守些為好。
崇禎點頭,深表欣慰,若是朝中大臣皆是孫承宗,袁崇煥之輩,他何愁大事不成?國家不興?
這話算是極大的讚賞了,孫承宗與袁崇煥二人感激涕零,恨不效死,大家的都是演技派。
少年皇帝對於兩位重臣的態度表示滿意,臣子對於皇帝的信任表示感激,一場大戲落幕。
袁崇煥去遼東和毛文龍辦交接,孫承宗么,繼續留在朝中,他資歷老,在文官面前也不怵誰,很多皇帝覺得難辦的事兒,都丟給了孫承宗。
當然了,這個時候,大家還沒有回神過來時,皇帝竟然悶不吭聲地丟了個雷出來,他要設立軍機處。
為什麼呢?就是為了這個遼東局勢,還有天下逆賊橫行的問題,這算是個臨時機構,也事關軍務,文官集團這邊倒是不大感興趣,不過武將們就不一樣了。
除了兵部尚書孫承宗和袁崇煥是內定人選之外,還有五個名額,大家一時之間,爭的頭破血流的。
到了最後,竟然是徐光啟這老東西也佔了一個,大家心裏有些不滿,不過徐光啟現在協領戶部,若是沒有糧草,還打個毛線的仗啊,所以,他佔了一個,倒是能接受了。
至於毛文龍,這是皇帝欽點的一位,雖然他日後的辦公地點仍舊在福建,可是保留了一個位置給他,許是安撫之意。
這是大家的揣測,至於崇禎是怎麼想的,暫且不得而知。
崇禎還能怎麼想,既然毛文龍和袁崇煥不對付,那就留着他鉗制袁崇煥唄,還能如何?
皇帝的心思你別猜,雖然朝臣們都整日裏在揣測聖意,不過距離真相還是有些遙遠。
袁崇煥與毛文龍倆人都算是滿意,毛文龍雖然調離,不過陞官了不是嗎?再者說了,離開這兒,得了皇帝的信任,又有什麼問題。
至於袁崇煥,走了個掣肘之人,他就能大展拳腳了,有什麼好不滿意的?
至於朝中,現在閹黨餘孽已除,文官集團也開始了自相殘殺,東林黨和齊楚浙黨斗的不亦樂乎。
很多時候,他們都是為了贊成而贊成,為了反對而反對,這就惹惱了崇禎,特喵的,都不想幹了是吧?既然如此,老子就成全你們。
正好是新帝繼位,那就開恩科唄,恩科雖然還是江南的文人為重,可總不會人人都是東林黨,個個兒都是齊楚浙黨吧?
這天下,皇帝想要找出幾個真心實意幹事兒的,其實並不是太難,是不是?
恩科開了,等朕有了得用的人才之後,管你們是齊楚浙黨還是東林邪黨,都特喵的統統的給朕滾蛋。
當然了,皇帝開恩科,怎麼可能一點準備都沒有呢?
他自從重生之後,就已經秘密地在各地培養自己的人才了,現在不過是借個由頭推出來罷了。
雖然可能不能大用,不過有了種子,有了代表之後,他們衝鋒陷陣,朕居后調停,好歹能慢慢地掌控朝堂了吧。
這就是崇禎的曲線救國之路,好在小光團提供的人才都是真才實學之輩,雖然思想略微地有些激進了,不過在皇帝看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所以,開恩科,這才是第一步罷了,接下來是建新軍什麼的,都要提上日程了。
軍機處可以發揮自己的作用了,等他們回神過來,發現軍機處已經取代了內閣時,再着急,哼哼,還有個什麼用?
這才是真正的曲線救國,感謝小光團提供的法子,真好。
當然,目前軍機處還有些弱小,還需要皇帝的掩護,所以丈量全國土地,復行一條鞭法的事兒又提上了朝堂。
張居正被如今的大明君臣稱之為“神相”,可見此人的地位,是以皇帝提出了復行一條鞭法時,朝臣的震動可想而知。
當然,雖然震蕩歸震蕩,可若是真的復行一條鞭法,大家還哪裏有好日子過呢?
這個事兒,一定得攪黃了,這個時候皇帝又提出了什麼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大家就有些摸不清頭腦了。
前面一條鞭法大家都是知道的,作為讀書人,對於歷任宰輔的政策也算的上是瞭若指掌,可是這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朝臣們彼此之間隱晦地交換了個眼神,壓下了要和皇帝據理力爭的心思,然後此次朝會算是不了了之了。這倒是第一次齊楚浙黨與東林黨的心思一致,崇禎面露嘲諷,不過是一丘之貉罷了。
當然,這並不代表皇帝就勝利了,只是暫時地打亂了他們的部署而已。
顯然,崇禎也深刻地了解這一點的,他也不着急,這個時候,大家的注意力已經成功地轉移到了攤丁入畝和火耗歸公了不是嗎?
至於要不要丈量土地,復行一條鞭法,大家已經忘記了。
這就是崇禎的目的了。
你們想要忘記,朕就讓你們成功忘記好了。
當然,戶部尚書侯恂,這位雖然看着聲名不顯,不過他有個盛名天下的兒子,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大名鼎鼎的《桃花扇》說的就是侯方域和李香君的所謂愛情故事。
侯恂也是東林黨人,不過官路坎坷,因為受到閹黨的打壓,所以罷官在家,崇禎元年起複,現任戶部尚書。
當然,他能看出來皇帝的政策的好壞,不過要具體實施下去,這並不容易。
現在,流寇四起,似乎並不是重新丈量土地,復行一條鞭法的好時機啊。
不過皇帝的心思,誰也別猜,侯恂便開始悄悄地遵照皇帝的旨意,開始準備了。
盧象升在山東練兵,也不知道現在到底是個什麼情況了,雖然說的是新軍,就怕是換湯不換藥啊。
好在侯恂也就是這麼想想,這種機密知道的越多,越不好。雖然這是皇帝信任自己的一種體現,風風雨雨這些年下來,侯恂若是再不知道該如何當官的話,那就真的該回家種地去了。
當然,他的出身並不是什麼太高,祖上也沒有什麼榮耀,是以深知自己努力的重要性。
侯恂的心思崇禎可不知道,對於盧象升的新軍,他一天幾乎要三問才行,這是自己最後的保障了。
從此事上看,即便是重生了,可是崇禎除了越發地會掩飾之外,其實他的本質並沒有多少的改變。
好在山東離着北京城並不遠,是以皇帝的一天三問,倒是有專人來回答這個問題。
新型的紅衣大炮,火銃,外加上新式的訓練方法,盧象升若是再弄不出點什麼動靜來,怎麼可能?
這個時候的士兵,基本上每人都有那麼一點兒絕活兒,盧象升的新軍是充分地將他們的特長發揮到了極點,幾乎每人每隊都用的是不同的訓練方法,當然,這些新式的方法也並不一定就全部適用現在的大明軍隊。
盧象升在自己吃透了之後,結合了實際,進行了改良,這才開始了自己的練兵大業。
總之不能是一蹴而就的事兒,新軍從現在開始,到明年韃子南下,能不能投入戰鬥誰也說不好。
當然,現在袁崇煥在遼東,說不定事情會有所改善呢。自己殺了兩百多的閹黨,查抄的家產一部分讓盧象升練軍,剩下的都交給了袁崇煥去抗擊韃子了。
所以說,現在的崇禎皇帝,又是個窮光蛋了,這並不是說查抄的家產少,反而比國庫三年的收入還多的多,只是花錢太狠了。
不管是練新軍還是抗擊韃子,哪個不是要大花錢的項目?再者說了,這偌大的國家要運轉,總不能一點錢都不留吧
所以,聽了侯恂的報告之後,崇禎也只能雙手一攤,如之奈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