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逐北(五)
第四十章逐北(五)
不多時,匈奴左賢王的使者邁步走了進來,看見坐在正首的那人,知道是大楚皇帝,連忙跪拜下去,說道:“臣匈奴左賢王麾下勃日赤,參見大楚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項羽見了來使,笑道:“按理論起,大匈奴派使者面見於朕,也當是大單于的使者,為何左賢王竟也派了使者前來?”
勃日赤倒也是見過些風浪的人,不慌不忙地道:“我大匈奴自與大楚有別,大楚自皇帝陛下為尊,我大匈奴以大單于為尊,然大單于之下,有左右二賢王,各領一地一軍,故左賢王亦可派遣使臣面見陛下。”
“那不知左賢王派你前來,有何公幹?”項羽點點頭,繼而問道。
勃日赤躬身道:“回陛下,左賢王遣臣前來面見陛下,是願與陛下媾和。”
一番談判之後,項羽及季布、欒布這才明白,原來左賢王是想單獨與大楚媾和,並且願意奉大楚皇帝為君,而且還願意與楚軍一道去征討大單于王庭,條件很簡單,就是在打敗老上單于之後,由大楚皇帝冊封其為大匈奴單于,大匈奴從此之後臣屬於大楚。
其實對匈奴作戰,項羽倒也不是想滅了匈奴這一民族,他可不是個狹隘的民族主義者,如果能夠一戰而使匈奴臣屬大楚,從此向大楚稱臣,這倒也是件再好不過的事情。打一場大戰,都要消耗掉大量錢財。當統一全國之後,項羽也曾想過,練出一支強大無比的軍隊,向西去與羅馬帝國一較高下。但兩次與匈奴大戰,都使國內疲於應付。倘若真是西征羅馬帝國,恐怕連到都到不了。記得當年看YY小說時,主角回到過去,動輒就指揮大軍征服全世界,彷彿是輕鬆平常一般,輪到自己時,才知道這根本就是無法企及的一個目標。
這次出征匈奴,說到底也是為了消除北方警患。綜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幾乎每一朝每一代的中原政權都要與北方的游牧民族發生衝突,但都是勝少敗多,人民苦不堪言。漢武帝這樣的雄才大略的人物,縱然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卻也使國家陷入到窘境之中。
只要治理下的國民能夠太平地生產生活,不受到戰爭的摧殘,項羽也就心滿意足了。其實打敗了匈奴之後,也是有人要來管理這片草原。歷史上,匈奴人被趕走了,突厥人又強大起來,突厥人被趕跑了,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又都紛紛而起,甚至還兩次滅亡了漢人的政權,從而入主中原幾百年。
可見,縱然打敗了匈奴人,要想長治久安,就必須對這片草原強加管理,不然驅趕走一族,多年之後,必然又生出一族。其次就是要施行和諧的民族政策,建立和諧的民族關係,不能動不動就以蠻戎夷狄冠於其名。倘若他們真心歸化,當與楚人一視同仁,給予其相應的利好政策,他們自然就不會無事生端地挑起戰火。為了徹底地消弭戰禍,再逐漸地削弱其兵力,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使中原政權國力大增,強幹弱枝,就不必怕他冒出野心。
很快,項羽便力排眾議,同意了左賢王的觀點,並且相商,在原匈奴中軍大營中,雙方舉行新一輪的正式談判。左賢王必須親自來見,而項羽本人也將出場。項羽取出自己的配劍保證,絕對不會傷害到左賢王,而且是懷着極大的友善來與左賢王相商國事的。
沒過幾天,左賢王果然依約前來,只帶了兩百來人以表示誠意,項羽做為大楚皇帝,自然也不多帶人馬,何況現在的匈奴大營已經為楚軍所掌控。不過為了讓左賢王放心,項羽特意下令,全軍撤回雲中城,自己也只帶了兩百來人。
左賢王見了項羽,忙下拜道:“臣參見大楚皇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左賢王的部下們見主人如此,也都下拜道:“皇帝陛下萬萬歲。”
項羽笑着上前,將左賢王攙扶起來,笑道:“大單于何必行此大禮?”
左賢王一愣,訕訕地道:“皇帝陛下稱臣為,為大……大單于?”
項羽笑道:“之前朕不就與貴使臣說好,要冊封足下為匈奴大單于,難道朕是個言而無信之人?”
左賢王激動得難以言表,沒想到大楚皇帝陛下竟是這樣的通情達理,而且現在就有冊封他為大單于的可能,但是老上單于一天不敗,他左賢王就不能得意忘形。大楚皇帝及大楚鐵騎雖然厲害,但是在與老上單于指揮下的大匈奴鐵騎決戰中,誰獲得勝利都有可能,倘若老上大單于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而大楚皇帝又冊封左賢王為大單于,那距離自己滅亡的日子也就不遠了。到時候,楚人是決計顧及不上自己的。
這幾天冷靜下來的左賢王也知道暫時的避讓隱忍是必要的,因此推辭道:“皇帝陛下厚愛,臣愧不敢當,只是大匈奴中君位未定,臣不敢覬覦大單于之位,待皇帝陛下一統草原各部之後,臣當為陛下守衛北部草原,不敢有所懈怠。”
項羽心中暗笑,這個傢伙,看上去年紀不大,心眼到是不少,這樣一番話,就是拿到老上單于那裏,婉轉地表達一下,也是能夠得到通過的。不過既然要招納他,就得有耐心,可不能急於一時,何況,有了他的幫助對於擊敗老上單于,還有待時間的考證。
“既然如此,左賢王將何以助朕及助己,成就不世之業?”項羽笑問道。
左賢王想必對這個問題早就成竹在胸,立即回道:“臣軍中有不少人認識大單于王庭,臣將派人跟隨皇帝陛下左右,將皇帝陛下大軍引至大單于王庭之前,皇帝陛下大軍突然而降,大單于定然驚慌失措而無所適從,如此則陛下大事濟矣。”
項羽暗暗後悔,心道,你這小子早點變節過來,何至於讓韓信領着軍馬像沒頭的蒼蠅一樣地去亂尋找匈奴單于王庭?現在項飛的大軍應該是到了王庭附近,以項飛之軍對抗老上單于及各部大軍,勝敗自然在五五開。如果韓信大軍能夠從背後殺出,那麼大楚鐵騎一定能夠大敗匈奴大軍。如果左賢王這廝早點投降過來,派人引韓信去單于王庭,那麼這場大戰大楚帝國就穩操勝券了。
現在韓信大軍所在何處依然是難以尋覓,而雲中城中尚且有精兵數萬,如果沒有了後顧之憂而全數開拔向單于王庭,與項飛合兵一處,又有左賢王這等熟悉匈奴地境的人幫助,那麼對匈作戰的勝率將會大大提升,或者說,這就是取得勝利的最好機會。
“既然左賢王有意相助於朕,朕自然不會虧待於左賢王,待老上單于一滅,整個匈奴就歸你所管制,不過,眼下我大軍深入荒原,地形不熟,更無從知曉單于王庭之所在,倘若左賢王能遣人為我大軍嚮導,那麼便能事半功倍了。”項羽笑着說道。
左賢王對這事也考慮好了,連忙回道:“這是自然,為表誠心,特派遣我兒為皇帝陛下嚮導,陛下當可盡放寬心北去。”
項羽暗付,左賢王派他自己的兒子前來,雖然名為嚮導,實際上是派出了一個人質,向對方所要人質,本就不是件互相信任的事,既然是他主動提出來的,並且以此來表示誠心,那麼我大楚泱泱大國,豈能不顯示出寬宏大度?於是笑道:“左賢王何必遣貴公子前來,公子年幼,還是另派對地形熟悉的沙場宿將吧。”
左賢王一聽,便知道項羽的用意,感激地起身鞠了一躬,道:“臣多謝皇帝陛下信任,臣在此對天盟誓,若有背陛下,當遭天譴,子孫世代為奴為婢,不得善終。”
古人特重盟誓,匈奴人也不例外,所以項羽還是放了放心,道:“既然如此,明日左賢王當遣人來雲中,朕自引大軍前往單于王庭,左賢王就率部在此大營靜候佳音。”
項羽只帶了兩萬人馬,留欒布守衛雲中,同時也是為了提防左賢王,倘若他是設置的一個驚天大陰謀,那麼以欒布的勇猛和謹慎多謀,一定能夠將其擊敗,以確保自己的安全。
根據左賢王派來勃日赤嚮導說,此刻草原上的匈奴大軍幾乎全部都在大單于王庭,沿途縱然有小部落阻攔,也不可能對兩萬人馬構成什麼威脅。項羽大軍一路行進下來,倒也真如勃日赤所言,除了遇到兩支小隊人馬之外,再無一個匈奴兵士。
在茫茫的大草原上,想要設置埋伏的話,遠遠地就能看見了,何況項羽深入敵人腹地,也是小心異常,每天都派出大量的斥候去四面八方打探,都沒有發現敵人的蹤跡。
走了十來天,所帶的糧草也要用盡了,終於看到了前面隱約可辯的楚軍旗號。項羽立即按住兵馬,派人前去打探。不多時,斥候回來稟報,說那是項飛大元帥的營帳。項羽大喜,立即下了一道旨,命項飛即刻來見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