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這樣搞金融,太神了!(3)

第二章 這樣搞金融,太神了!(3)

什麼是名目金額呢?比如說你是個養豬戶,你想把下一季要產出的豬腩,預先鎖定在一個不錯的價格上。這時,有個交易員決定以10萬英鎊,向你買進這批豬腩。到這裏為止,你在這場豬腩交易里的戲份就結束了。

但這並不等於這份豬腩交易合約在金融體系裏的“旅程”也結束了*。接下來,這名交易員會把它賣給另一名交易員;後者又把它賣給一名豬肉商。但沒多久,這位豬肉商又把它轉手賣出,因為下一季豬腩的價格普遍上揚,而你賣出的那一份豬腩合約,也就是在這裏被拿來交易的豬腩衍生性合約,已經漲價了。

看見了嗎?這批豬腩的真實價值從頭到尾一直都是10萬英鎊(也就是你所賣掉的價格),但衍生性商品已經交易了四次,創造了40萬英鎊的“名目活動”。

這就是為什麼會有“名目”這個術語的誕生這並不是真實的豬腩交易,而是豬腩衍生性商品的交易。這也說明了名目合約的價值,如何能夠輾轉循環,遠遠脫離真實交易的商品。

你懂不懂,這才叫“避險”!

也許經過這番說明,你知道了這些衍生自真實東西的“商品”,市場竟然比原本的東西還要浩瀚廣大,而且大到無法想像的地步,但你還是會認為,這完全背離常識。是的,在衍生性商品里,我們似乎進入了一個現代主義的世界,在這裏,風險的意義不再是我們平常所理解的意思;在這裏,金融語言和常識之間有一道鴻溝。一般民眾很難了解什麼是衍生性合約,以及這一大堆密切相關的工具。

所有這些商品,最初的設計是用來移轉或規避風險(例如當你賭價格會上漲時,買進某種保險以對抗價格下跌的可能性)。把下一季穀物賣掉的農夫也許不了解現代衍生性金融商品,但他知道怎麼個用法對自己最有利。

在一個理想世界裏,衍生性商品只用在一件事上:降低風險。由於衍生性商品是用“保證金”買進的(也就是說,一如前面所虛擬的法拉利例子,不是用全部成本,而是一筆預付的權利金即可),因此提供了一個便宜又有彈性的形式,以防事情出差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債——全球債務危機:我們都是倒霉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債——全球債務危機:我們都是倒霉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這樣搞金融,太神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