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培養二十一世紀的人(2)
20世紀的這兩次世界戰爭是和我同齡人親身的經歷,回憶猶新。在第二次大戰期間,有人提出了OneWorld的概念,不妨翻譯成“世界一體”。世界要成為一體,已是當時的戰爭擺在人們面前的現實。居住在這個地球上的人們已經互相聯繫得休戚相關,如此密切,甚至能在世界規模上用槍炮來對話了。戰爭固然出於對抗,對抗卻也是一種難解難分的聯繫;利益上的你爭我奪,決不會發生在互不相關的絕緣體之間。對抗不僅表示了聯繫,而且也總是以加強聯繫為終結而導致聯合。
在中國的這片東亞平原上,2000多年前出現的群雄爭霸導致了秦代大一統的局面,形成了當前中國統一體的核心。從這點上來看20世紀,我領會到在“世界大戰”中提出世界一體的口號絕非偶然。是否可認為20世紀已為向全球性大社會的方向發展作出了開導,準備了條件?
把20世紀看作是世界範圍的戰國時代,又把兩次世界大戰作為20世紀的標誌,作為一個20世紀的人,在感情上似乎不那麼容易接受。其實我作出上述的歷史比擬,無非是想強調“世界一體”這個20世紀提出而沒有能實現的構想。
“地球越來越小了”是我短短80年經歷中最深刻的感受。不說別的,70年前我心目中外婆家是那麼遙遠。在運河上坐一條手搖的小木船,一早上船,船上用餐,到外婆家已近黃昏,足足是一天。從地圖上看只有15公里的距離。現在通了公路,中間不阻塞,10多分鐘就可以到達。距離^H小說的概念已經用時間來計算了。當年在運河上需要度過一天的路程,現在完全有可能一天打幾個來回了。當然我們不再坐小木船,而是坐汽車了。這些話頭現在已引不起聽眾的驚訝。那種懷舊的情緒已不再能得到年輕人的同情了。但不應當忘記的是這種變化恰恰是20世紀中人類傑出的創造。沒有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登上月球還是神話中的美妙想像。我們現在對這樣大的進步已覺得受之無愧,視為平常,而這種變化的出現實際上卻包含着人類知識的巨大積累和更新,也許更重要的是人們已找到了使得人類知識得以不斷積累和更新的物質和社會條件。這一切書不勝書,以致不能不簡單地用意義相當含糊的“現代化”一詞來加以概括。現代化在我的理解中就是指由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無休止地改造人的物質和精神世界的歷史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