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擺平——社會與民生(6)
由此我提出對年輕人公共動員模式的四個基本轉變:一是實現由青年組織機關幹部動員社會青年的間接模式,向青年社會領袖動員年輕人的直接模式轉變——在年輕人中通過廣泛的社會服務與社會活動,發掘、尋找、培養與推動青年公眾人物的形成(我曾提出去發現常人中有公益與公共管理的自然人格傾向的人才,這大概是1%的比重,而且由此還可以進一步發現有5~6個積極追隨者,從而能獲得另外70個左右的獵奇與愛熱鬧的群眾),讓他們而不是青年組織機關幹部成為青年社會動員的主力;但尤其應注意警惕現在青年組織的中年化傾向,年齡大一些穩妥似乎是穩妥了,但離青年人的真實感遠了,對青年的敏感性與通情性弱了,組織與工作對象的疏離度就大了。二是由意識形態教化模式向基於見識的參與式、解難式動員模式轉變——意識形態教化具有很強的套話、官話與千篇一律的特徵,基本上是以上對下的姿態為主,基本悖逆、背離青年人的新知取向,與此相對的是建立在豐富新知(充分的新知識、新信息、各類見識與技能)基礎上的說服性的影響力權威,面對生動真實的問題,鼓動人們發揮自己的智慧與經驗,在尊重專業與群策群力的結合下,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深入細緻的社會工作,吸引與挖掘社會工作積極分子的社會服務,推動新的公共空間、新的公共意見與新的公眾人物而形成的草根性社會動員工作尤其具有價值,這種尊重青年本身的存在價值而又適度結合外部支持@的模式,具有很強的上下結合的特性。三是由格式化的宣傳工作向多樣性的溝通工作轉變——今天的青年社會群體不僅有社會階層之別,就是在同一社會階層中還有社會群體之別,而在同一社會群體內部還有因心理特徵與行為模式差異而形成的多類社會亞群體,這就需要我們吸收、借鑒、學習在各種文化表達、藝術形式、新科技等方面提供的各類可能性與幫助,有針對性地、分門別類地、持續不斷地挖掘出具有戲劇性、新穎性、突破性的吸引青年人注意力、加強他們的記憶力與回溯性、促發他們的應用性與加強他們的嘗試願望的鼓動與壓力機制。格式化宣傳工作容易引發青年人的逆反心理,而多樣性溝通則為個性化的針對性工作提供了空間。這一點其實在商業服務機制中應用得比較充分,很多商家已經注意到了青年消費者的特殊性與個性化滿足方式的價值,這些公司(比如百事可樂、阿迪達斯、諾基亞等)的青年消費者工作方式值得我們的青年組織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