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門道——升級與優化(10)
②將層層佔用改為申請主體專用制;
③進行更為深入的公共項目管理訓練;
④將系統自批自評改為第三者評價批評的分離制;
⑤加強社區內基於不同利益主體產生的NGO的監督效用;
⑥加強非源自社區的多元化社會工作者的監督與支持效用。
所有這些方面意味着,@如果只沿用傳統做法,那麼以現在的地方政府與基層自治單位的觀念、能力、見識和立場,必然會出現更大的廉政問題。事實上,“零點”的多項民調結果表明,公眾對地方政府的社會管理能力的信心度極低,因此在這方面如果不進行具有規模的、必要的能力建設與模式更新,而只是牢牢地依靠老的利益保障機制想事做事,則民生政策很有可能被利用成為某些利益集團,尤其是基層權勢集團更容易得利的政策。
保增長與保民生兩難
經濟危機時期的兩會說保增長與保民生非常熱鬧,但實際上這兩個方面是有着非常大的內在矛盾的,正如奧巴馬既要救金融機構又要為金融機構高管限薪,既要救汽車企業又要滿足汽車工會的需要所陷入的類似兩難。零點研究諮詢機構最新的研究報告也正顯示出目前兩會議題中雖然很熱烈地表達信心,但是在具體的政策舉措上卻很難避開這類兩難。試舉幾例如下:
兩難一:刺激中高收入者消費與支持低收入者生活——目前相對而言,社會輿論與政策重點放在讓普通民眾甚至弱勢社會群體獲得更好的保障支持上,而對於鼓勵真正有可能消費的中高收入群體的消費則相對着力較弱;可是消費不能啟動,保障政策就很難持續,但若不在困難時期多注意民生政策,政府必為民眾所詬病。
兩難二:強調消費信心與增強投資信心——目前對加強消費者對於國家整體經濟信心和收入信心方面着力較多,但實際上消費信心與消費者對於大眾投資的信心有着密切關係,目前在推動投資回暖方面的措施尚欠力道。
兩難三:保障就業機會與保障勞動者福利——一個高門檻的《勞動合同法》在前,一個嚴峻的就業形勢在後,現在是保更多的就業機會且相對較低的勞動保障條件,還是堅持勞動保障的高調門檻不降,或者像有些地方實際操作的那樣,法律條文依然在那,而將政府的實際保障措施調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