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子其人其書(2)

一、老子其人其書(2)

那麼,我們看一下司馬遷對老子是怎麼記載的,《史記·老子傳》全文一共有五百多字。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之史也。

接着講到“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孔子到周朝的都城來,向老子問禮。老子對孔子講了一段話,含有提示和教導的意思。孔子離開老子后,對他的弟子說:

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看見鳥,都可以看見魚,但是關於龍,我們並不能有機會看到全龍。我們可能會看到龍的一角、一爪、一鱗,但是要見到全龍肯定很難。今天我見到老子,我就有這種感覺:老子,他可真是一條龍!

這種記述,本來是非常清楚的,但是在《史記》中,關於老子的事迹,還有兩個說法:

一個說法是,“或曰:老萊子亦楚人,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

還有一種說法:孔子死後一百二十九年,秦國出現了一個人物,這個人物叫太史儋,“或曰儋即老子”。

這樣就出現了三個老子:老聃、老萊子、太史儋。所以,有人認為,在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老子這個人已經不清楚了。

其實,問題並不是這樣,司馬遷為什麼又提到老萊子和太史儋呢?

我們可以看出,司馬遷做《史記》,有一^H小說種基本的史學的方法,這也是他做歷史的基本原則,這就是:“信以傳信,疑以存疑”。

就是說,司馬遷認為真實可靠的,他就把它詳細地記載下來;如果他認為是有疑問的,他會把它作為一個輔助的材料,把它作為一個附錄,補充進去。

我們認為,這兩個“或曰”,可以說是一個附錄,是作為“疑以存疑”所做的附錄,附加在《老子傳》中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看來在歷史上,在司馬遷之前的時代,被人稱作“老子”的,並非只有老聃一人,老萊子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太史儋也曾被人稱作“老子”。司馬遷怕人們將這三人混在一起,故有這樣一種記述。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老莊論道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老莊論道
上一章下一章

一、老子其人其書(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