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糾結的總統“臨時工”(4)

最糾結的總統“臨時工”(4)

當時,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軍隊雖已經逐步壯大了,但各地宣佈的獨立都督有多少人願意出戰仍然是未知,而且還有一個現實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缺錢。

這個時候,南方戰線已經沒錢了。據說孫文就職總統時,安徽前線軍情告急,但糧餉奇缺,孫大總統立即揮筆批示,撥二十萬元濟軍,當時的總統府秘書長鬍漢民拿着條子去財政部時,卻被告知國庫只有銀元十枚。

順便告訴你:一銀元可以買三十斤大米,可以買八斤豬肉。

為了嚇唬清太后,在與革命黨和談期間,袁世凱曾對隆裕太后誇張地說,孫中山已經從美國回來了,帶回來了先進武器,還帶回來了上千萬的軍餉,意思是打仗肯定得輸。

記者問孫中山從外國帶回來了什麼呢?回答是:“我這次回來是一文不名。帶回來的只有徹底的革命精神!”

可是精神不能當飯吃。

當時就連南京政府的開辦費一千元,也是由滬軍都督陳其美所撥交。有錢就是老大,難怪孫中山如此信任他,蔣介石就是靠着他混上去的。

看來革命問題也屬於資本市場問題。身為民國開國大總統的孫文可謂飽嘗到了缺錢的滋味。怎麼看他怎麼不像是個臨時大總統,倒像是一個“總統臨時工”。命苦,不能怪政府。

按下袁大頭和孫大炮不提,由此插入一位處在兩巨頭中間的核心人物,就是清末狀元張謇。

當初革命軍攻下南京后,張謇和陳其美(蔣介石的“大哥”)、程德全(江蘇巡撫)等前往籌組臨時政府,此時南京大軍雲集,聲稱不發餉不出城。張謇與兩淮鹽務關係極深,由他向鹽商會借二十萬元,如此才解決了軍隊出城的問題。

當時張謇粗略計算,革命黨人要建立全國性的政權,要興師北伐,費用總數起碼以億元計算。不幸的是:當時國窮民困,各地庫存空虛;列強又迅速控制了海關稅款。

“由於缺乏經費,南京臨時政府時刻面臨著軍隊解散、政府崩潰的危險。”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楊天石在文章中如是說。

南北議和,無疑成為充滿誘惑的“橄欖枝”。

而張謇就是這個和事佬。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蔣介石與民國名人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蔣介石與民國名人
上一章下一章

最糾結的總統“臨時工”(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