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格林斯潘否定的格林斯潘(4)
也正是按照這個思維模型,再結合米塞斯和哈耶克的貨幣供給與經濟周期理論,我於2006年9月撰寫了一份報告。並將其主要內容摘成如下一篇題為《醞釀中的全球經濟危機——格林斯潘給我們的遺產》的文章,文章這樣寫道:
從目前的種種跡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推論:美國正在將全球經濟拖入一個衰退周期。我們知道這一周期的繁榮,事實上是完全有賴中國和美國的經濟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學界將其稱為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兩駕馬車,但不幸的是這兩匹馬是被人為地注射了興奮劑的。如今它們已經進入興奮劑危害體現症時期了。美國的過度消費及其帶動的中國的過度投資是對健康經濟的一種損害,就像縱慾過度者已經透支了自己的健康一樣。中國的過熱嚷了很久,但宏觀也未能夠調控好,雖然中國的媒體基本上是一片成效顯著聲;同樣美國亦稱其經濟已經軟着陸了,但從有關信息渠道得知他們的“硬傷”更多些。這次危機,如若不幸而被言中,那麼絕不僅僅如1997年的金融風暴,它將是全面的整體的經濟危機。
造成這種危機的深層原因是什麼呢?能源的短缺所造成的適應性磨合周期的效應是其原因,但絕對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應該在於錯誤的利率政策,這也正是格林斯潘所給我們留下的遺產。
中國與美國猶如啤酒效應中的東施和西施。縱觀這十來年中美之間的聯動,我們大抵可以看到這樣一幅圖畫:美聯儲人為地壓低利率,造成信貸的擴張。它誤導着美國的消費者,使他們熱衷於消費很多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消費的項目(美國的房地產業危機就是一個明證)。由此當然能夠形成一時間的繁榮,這種繁榮通過啤酒效應傳遞到了中國,自然地影響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利率政策,也因為啤酒效應,這種政策在中國更被成倍放大。我們的中央銀行也人為地壓低利率,從而也造成信貸的擴張,也誤導商人,於是商人們熱衷^H小說於投資很多在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盈利的項目,由此,自然又造成世界另一極的一時繁榮。
但可惜的是,信貸不可能永遠無限制地擴張下去,一旦信貸收縮,那些本來不應該投資、消費的項目就會無以為繼,結果就是衰退,就是失業,就是經濟的全面危機。
全球將以經濟危機為代價為這輪的繁榮買單,這就是格林斯潘給我們留下的遺產。”
這次的判斷居然不幸被言中了。當然,就米塞斯、哈耶克和格林斯潘早期的理論而言,這隻能算是必然的結果——在任內,格林斯潘令美聯儲創造了太多的流動性,它必然會導致投機行為失衡。
但21世紀的格林斯潘顯然已不再是20世紀中葉的格林斯潘了,21世紀的格林斯潘已經反感透20世紀中葉的格林斯潘了。21世紀的格林斯潘認為20世紀中葉的格林斯潘所提出的問題根本就是一個假命題。
但經驗所表明的事實讓我更願意相信20世紀中葉的那個格林斯潘,而不是21世紀的這個。當然21世紀的格林斯潘並不孤獨,他的繼任者、現任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仍在遵循他所執行的貨幣政策,並依然認為這是解決經濟問題的唯一辦法。也正因此,預言將被再次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