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天才(2)

矽谷天才(2)

近幾十年來,西方傳記片試圖去神化,通過展示人性弱點,來證明這是一個真實的、立體的人物。

實際上,再全面再客觀的描寫也免不了主觀的取捨,假定所有情節都是真實的,依然可以把人物當做泥塑,想捏成怎樣就捏成怎樣。

所以,寫別人有時更多是在寫自己,《公民凱恩》大家都知道原型是報人赫斯特,但從精神上凱恩完全是奧遜威爾斯的投影。

我1978年跳級考上大學后,母校便傳出各式各樣我刻苦學習的故事。

誠然,當年的升學率不足10%,我所在的小鎮中學更低至1%,但我上大學有很大的偶然因素,更沒有經歷痛苦的複習,那些勵志故事純屬天方夜譚,有些略有影子,但在流傳過程中被添油加醋了。

前些年,我有機會跟母校的老師閑聊,說起此事。我說:“我還沒作古,也不是名人,幹嗎把我說成那樣的好學生?”對方答道:“你是學生們的榜樣,當然我們得把你宣傳成那樣。”說來諷刺,我雖然是高等教育的受惠者,但對中國教育的觀點更接近韓寒。

可就在我離開家鄉+激情的幾年裏,我已經被好心的老師和家長們塑造成一心只讀聖賢書的書獃子了。

或許因為這個經歷,每次看到報刊上的好人好事,電影裏的真人真事,我都一笑置之。

人,是很複雜的,無論是600頁的傳記,還是兩個半小時的傳記片,充其量只能捕捉到一個側面。

你從中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是因為你急需一個指路人,那個人的故事碰巧充當了這項職能。

如果你本身在人生的路途上探索過很多,你就會知道,傳記里的人只是走了其中一條,而且未必是適合你那條。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你的,大大的壞:遠離標準答案的影評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你的,大大的壞:遠離標準答案的影評
上一章下一章

矽谷天才(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