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與胡適:左右不討好的開路先鋒(1)

梁啟超與胡適:左右不討好的開路先鋒(1)

解璽璋

梁啟超與胡適:左右不討好的開路先鋒

胡適祖籍是安徽的績溪,光緒十七年(1891)十一月初十生於上海。他的祖上是個小茶葉商,到他父親這一代,已經成為官宦之家。他的母親是父親的第三房妻子,17歲時嫁給了47歲在外做官的父親。他是母親唯一的孩子,卻是父親的第七個孩子,他有三個哥哥,三個姐姐,其中二哥胡紹之對他幫助最大。

梁啟超與胡適是兩代人。胡的母親和梁啟超同歲。光緒十五年己丑(1889),胡適出生的前兩年,梁啟超已經中了舉人。光緒十七年辛卯(1891)十月,19歲的梁啟超到北京與李端蕙完婚。這時的梁啟超已經經歷了“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兩大人生美事,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大約兩個月後,胡適才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

13歲以前,胡適在家鄉讀書,除了傳統的蒙學課本,還讀了一些經書和史書,也讀了一些當時的白話小說。13歲那年,他帶着一肚子線裝的舊書,離開家鄉,來到上海。那是光緒三十年甲辰(1904),那時的梁啟超,自戊戌變法失敗,流亡日本,已有六^H小說年,他創辦的《新民叢報》,也已掛牌兩年,他那充滿激情和魔力,且明白曉暢的文字,正風行於華夏,激蕩着國人的一腔熱血,他也被人們看作是輿論界的驕子和明星。

胡適初到上海,入的是家鄉人辦的梅溪學堂。在這裏,他第一次讀到了梁啟超寫的文章。當時的情形很有些機緣巧合。據說,入學之初,他被編入小學第五班,差不多算是該校最低的一級。但由於他此前有過九年的鄉村教育,積累了一定的舊學知識,漸漸為老師所賞識,“一天之中升了四班,居然做第二班的學生了”。(胡適:《胡適自傳》,43頁)胡適為此很有些自得,但當天的作業卻讓他為了難。這一天恰是作文的日子,黑板上赫然寫着兩個題目:

論題:原日本之所由強。

經義題:古之為關也將以御暴,今之為關也將以為暴。

當年的胡適並不知道“經義”該怎樣做,所以連想也沒敢想。而“論題”總是可以的吧?但他卻連日本究竟在哪裏還搞不清楚,又怎能論“日本之所由強”呢?也是天無絕人之路,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二哥來了。於是,他趕緊求助於二哥,“二哥檢了《明治維新三十年史》、壬寅《新民叢報彙編》一類的書,裝了一大籃,叫我帶回學堂去翻看。費了幾天的工夫,才勉強湊了一篇論說交進去”。(胡適:《四十自述》,43-44頁)在這裏,梁啟超顯然給了胡適很大幫助,這個幫助主要的還不是作了一篇論說,而是實現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有點像當年梁啟超第一次到上海,得到很多上海製造局翻譯的西書,使他對新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胡適也是這樣,梁啟超的書在他肚子裏一經發酵,便使他“轉到了舊書堆以外的新世界”。(李敖:《胡適評傳》,91頁)他不僅學會了許多新名詞,而且,索性就以“新人物”自居了。他後來回憶起當時的情景:“二哥給我的一大籃子的‘新書’,其中很多是梁啟超先生一派人的著述,這時代是梁先生的文章最有勢力的時代,他雖不曾明白提倡種族革命,卻在一班少年人的腦海里種下了不少革命種子。”(胡適:《四十自述》,44頁)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客1201·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史客1201·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梁啟超與胡適:左右不討好的開路先鋒(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