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直道(1)

梁家直道(1)

余世存

梁家直道

今天的中國人已經難以想像先人那種大家族的生活,^H小說難有那種三世、四世、五世同堂的經驗。以倫理見長的中國文化在近代遭遇了考驗,並迅速接受了西方文化的洗禮。家庭、宗族倫理是跟王朝一樣消逝了,但新的個人以上的文明單位:縱向的代際或橫向的兄弟姐妹,並沒有建立起來。即使那些一度最先進的中國人,如孫中山、陳獨秀、魯迅、胡適……他們的後人跟他們似乎屬於不同的種類。當代人所稱謂的“官二代”、“富二代”則絕大多數只是不知天高地厚或說不肖子孫的代名詞。今天的中國人近乎失教,失去身心的歸宿和認同。只有父子兩代之間的傳承已經談不上有什麼家教、家風,這正是當代人的遺產,也是我們中國人仍得努力尋求人生的自我完善的前提。

幸運的是,中國的巨國規模和悠久的文化可以代替一家一姓的淺薄、粗鄙、無文,能夠給失教的當代人以教化;更不用說,總有例外能給人以教育和示範。在傳統家族向現代艱難轉化的今天,我們考察這些家族,可以理解傳統與現代變易最為深刻的道理,可以理解人生的諸種況味。廣西桂林梁家就是這樣的一個縱貫數代而一脈相承的家族。

梁家籍貫廣西桂林,而到梁承光一代,聽朝廷命剿捻軍,最後在山西做官並卒于山西,留下妻兒。梁的兒子梁濟只有8歲,家貧不得回廣西,母親帶着他到北京討生活。在母親的督導下,梁濟喜讀戚繼光論兵書暨名臣奏議,涵養出忠賢胸臆。光緒十一年,梁濟27歲,考中舉人,他的父執多貴,而他不求聞達,直到40歲才當官。梁濟做過文化官員、內閣中書(四品)、民政部主事(相當於處長),十餘年不升不調。

梁濟的官職不大,口碑卻隆。他自承:“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負販、拉人力車者多識我。常於途中遇襤褸苦人,大呼曰:‘梁老爺,你好嗎?’”據說有趕驢車的看到他,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請他上車。《清史-忠義:梁濟傳》有載:“濟以總局處罪人,而收貧民於分局。更立小學,課幼兒,俾分科習藝,設專所授之,費省而事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史客1201·一脈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史客1201·一脈
上一章下一章

梁家直道(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