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冊》第一章(10)

《生命冊》第一章(10)

熱愛廣告的理由很簡單:差不多所有的廣告都是精心創作或精心製作的。廣告上的一段文字,即使沒有千錘百鍊,起碼也是五錘十煉,花過不少心思。而我們讀到的其它文字不會這般講究,譬如就連在下這樣一位中等程度的偉大作家,造一句句子都不肯修改三遍以上。越是認真的東西,越是值得我們脫帽致敬,脫衣示愛。

1961年的廣告還有另一層意味令人感動:它是極端年代苦悶歲月里的廣告。在非常惡劣的語言環境下,它不動聲色地維持了庸俗健康的小市民情趣。友誼高級成套化妝品的廣告刊於1961年1月3日《解放日報》第四版,第四版的正文是第1120期“朝花”,那上面詩人、評論家們寫得很熱鬧的是“掌聲雷動,鼓聲咚咚”、“鋼鐵英雄氣貫長虹”、“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突然閃過一道白光,跳出青年爐長志宏”。比照這些痴頭怪腦的陳詞濫調,“保持肌膚組織柔潤+激情小說光滑”、“香味濃郁而留久”等等,雖然也是陳詞濫調,但顯得格外溫馨。

有一種公共選擇理論,主張“不求最好,避免最壞”。大家一起選東西,不應該也不可能選出大家都認為是最好的東西。第一是因為每個人“最好”的標準不會一樣,第二是因為大多數群眾還不配享用所謂最好的東西。打個比方,我們要選一個文化領導,如果標準定為最有文化的人,那一定十分糟糕。曹雪芹應該算很有文化,但選他做領導有人會不樂意,說他通俗歌曲唱不好,還不如選毛阿敏。但選了毛阿敏,也會有人反對。假定最後當選的還是曹雪芹,一般群眾未必受得了。曹領導要求每個飯局不能唱卡拉0K,只准行酒令,而且還要用典故,進這樣的飯局先要惡補唐詩宋詞,誰還會有胃口?所以,“最好”未必好,還可能很壞。比較下來,“避免最壞”更現實些。“最壞”的標準並不複雜:誰認為自己是“最好”,要求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followme,誰就是“最壞”。

商業廣告當然不是“最好”,但肯定不是“最壞”。有過沒有廣告的年代,人人都被迫學好,人人都戰戰兢兢,覺得自己壞得像個廣告,這種日子有意思嗎?現在,廣告成了媒體主流或媒體主力,大家的日子比沒有廣告的年代要舒心透氣多了。不妨妄下一個判斷:只要電視裏天天放廣告,老百姓基本上能安心睡覺。

熱愛廣告,就是熱愛亂七八糟生氣勃勃的時代。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生命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生命冊
上一章下一章

《生命冊》第一章(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