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曾的最後十年(13)

張耀曾的最後十年(13)

4月17日,他覺得左舜生所擬《民憲協進會發起旨趣書》“稍覺不足”,動手另擬一緣起。4月18日上午,他和黃炎培討論此稿,午後開會討論。4月22日開民憲會,商量發起人問題,因為限於學者、實業家、自由職業的範圍,他感到人選頗難。5月4日,自從他們標舉速行憲政的主張,汪精衛、胡漢民等都表示反對。雖言論多不合理之言,但因為他們在國民黨內的顯赫地位,足以搖撼人心,他想予以辯駁批評,而又憚於下筆。他自己知道政治上不甚成功,“實由勇力與毅力缺乏之故。否則,所就決不止此。”5月5日晚,他和孫科見面。因為孫科發表的憲政主張,與他們所見略同,他對孫科說:“中山在日,系聯合國民與軍閥奮鬥;中山既沒,國民黨掌握政權,局勢一變,乃以國民黨之名,行軍閥之實,黨為軍閥利用,成為軍閥之護符,而專以壓迫民眾為事,其所為全與從前相反。現主實行憲政,即主張恢復黨與民眾之合作,而一致抵制軍閥耳。孫言語不大銳利,而面貌則頗似中山。”5月7日,黃炎培報告辦民憲協進會以來,接到各方勸告,措詞不同,都說不應與某派某派[指政學會]合作云云。他這才知道*黃的態度為何由熱而冷。他表示,做政治的事,毀譽榮辱應置之度外,受罵乃是常事,萬不可因外論而動搖自己主張,否則斷不能做政治活動。

5月9日,黃炎培告訴他,蔣介石曾託人寫信勸黃,何苦與政學會共事。又說外間都視張耀曾為官僚。他說,政學會確是他所組織,決不否認,如果說凡做過官的都是官僚,他當然是官僚。“夫政治事,無論如何,必有非議。悠悠之口,無足深論。”

5月12日,他們審議民憲協進會章程。6月28日,民憲協進會籌備會在銀行公會舉行成立會,到會的約四十人,他被推為幹事。7月6日晚,穆藕初約民憲協進會的人便飯,飯後報告民憲籌款,說已約杜月笙、張嘯林商量,允為設法。他心中叫苦,而又不便反對。這是出於他意料外的事。

9月4日,他在北平,和民憲協進會的朋友谷鍾秀、胡石青、李璜、張東蓀等談話,飯前飯後共談憲政數小時,商定大綱數條,由他帶到上海再商。9月23日,黃炎培來,又談及民憲協進會事,都以暫緩進行為妥,要介紹他加入上海市地方協會,他認為會長史量才“尚為讀書人”,而副會長杜月笙、王曉籟都是他所鄙視的,他當即婉言謝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追尋律師的傳統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追尋律師的傳統
上一章下一章

張耀曾的最後十年(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