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第九十六章

楊業以一個老將的直覺,擔心這裏有伏兵,遂決定大軍先停頓下來,等斥候的回報后再作打算,寇準卻已是等不及了,他是監軍,監軍幹什麼的,就是為皇上監視軍隊地,朝廷除了聖旨,又已經連下了三道金牌,這金牌一出,天大的事情都要讓路。楊業還在磨蹭,即使寇準和楊業關係再好,也經不起這樣的行軍速度,寇準幾度想越俎代庖,不過是自己不知兵,而且寇準還為楊業繼續替楊子風說好話而氣憤,給楊業的臉色就不太好看了。到這種地步上楊業還能說什麼,寇準代表的是皇帝,手上還有尚方寶劍,沒辦法,楊業只能下令部隊匆忙加快速度。

世上的某些事情就是透着古怪,越是怕,鬼來嚇,看着山谷中間那僅容四輛馬車並排通過的狹窄通道,再看看兩旁數十丈高的陡直石壁,越看越覺得不對勁,這山谷的通道不是筆直的,而是曲曲彎彎的,中間甚至繞了一個環形,簡直是天生的伏擊陣地。當年諸葛亮火燒騰甲兵就是在葫蘆谷中,這裏的地形跟葫蘆谷差不多,用火攻的話,裏面的人除非佔據兩端谷口,然後中軍儘快通過,不然就是九死一生之局。官軍來得時候準備充分,士氣高漲,而且梁山伏兵也不多,所以很輕鬆的度過了,現在就不同了,旁邊有一萬的敵人隨時準備偷襲,如果走到一半,梁山在另一端卡住,然後放火,那麼官軍就會被困在這裏。

為了以策萬全,楊業同時派出數支斥候隊,尋找是否有通道可以代替這虎卧谷,在另一端是沒有其他通道的,不知道這一端有沒有,可是寇準卻有些等不及了,他已經遷就楊業很多了,眼看楊業在谷口又耽擱下來,心裏極度不爽了,他要在皇帝面前表現,必須要忠心耿耿,皇上已經催促數次了,於是暗下決定,也不再和楊業招呼,率領侍衛走在了前面。

楊業大吃一驚,寇準年輕,又是文官,不知道其中兇險,有情可原,自己卻是清楚明白的,如果任由寇準中伏,不用敵人動手,皇帝也不會放過自己,當下也顧不上等斥候的回報,急忙率中軍趕上了,如此一來,其他的軍隊也只得跟上,整個大軍被寇準帶動了。如果谷里有伏兵,誰能活着出去只好看天意了。楊業拉住了寇準,命令楊延卿率一萬人趕在最前面,儘快出谷,佔據另一端,楊延昭則率一萬人留下來斷後,其他的五個兒子跟在中軍。

果然不出楊業所料,走到山谷中央,一陣鋪天蓋地的石頭雨迎頭而下,原來這裏還是有伏兵地,石頭雨的厲害這些官兵可是深有體會,當下四處逃竄,將領也約束不住。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脫離這個山谷,可是整個山谷里全是人,在人群里根本看不清方向,所有的人只知道埋頭向前沖。

事發突然,除了楊業有所防備,這些兵士大都陶醉在先前的勝利中,想想回家就可以封妻蔭子了,哪裏想到還有一個更大地吃人陷阱在等着自己,過了一會兒,石頭雨仍在下,不過因為山谷中的石頭太多了,竟然堆出了一個個空間,裏面可供人隱藏起來,這樣一來石頭雨的殺傷力大減,不過這時官軍亦是損失慘重,士氣一蹶不振。宋江乘機領兵殺了出來,這批兵士都是精銳,士氣也高,官軍一時竟抵擋不住,梁山的將領多,這些人的武力值也高,殺起小兵就像砍瓜切菜。不過,官軍漸漸從迷茫中反應過來,進行了有組織的反抗,楊業看着這殘兵敗將,心中尤在慶幸,幸好沒用火攻。

本來梁山準備的有引火之物,只是沒有用上。梁山的戰術是這樣的,先用滾石,可以沉重打擊官軍,還可以堵住通道,然後用火攻,可以給官軍最大的殺傷,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當回到聚義廳的兄弟看到那裏的慘狀,肺都氣炸了,回去向倖存的伏兵一說,登時群情激憤,看到對面的仇人被石頭砸的抱頭鼠竄,紛紛倒地,心中有種很痛快的感覺,頭腦一熱,個人英雄主義冒上來了,不聽號令(沒有經過軍事訓練,軍紀不明),都衝下來了,兩軍立刻攪在一塊兒。而那些準備放火的兄弟自然不能用火攻了,梁山終究是梁山,如果是軍隊,就會採用最小的損失,消滅更多的敵人,即使有自己人,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放火。宋江雖然想放火,但是底下有這麼多兄弟攪在那裏,宋江一旦點火,底下的兄弟馬上會離心,即使這場戰爭梁山勝利了,也不會再有宋江的位置了,而且在江湖上也會留下屠殺兄弟的惡名,一輩子就完了,宋江別無選擇,只有跟着衝下去了。

官軍雖然事先遭到沉重的打擊,但人數上畢竟是梁山的七倍,逐漸扭轉了戰局,在楊家七子的帶領下開始圍殲這群漏網之魚,梁山的人在一個一個的倒下,終於,最後一個也倒下了,標誌着這場戰鬥徹底結束了。

戰鬥結束后,清點戰場,梁山算是完了,宋江、李逵都戰死了,不過官軍也快完了,整理殘軍后,只有四萬餘人了,當初出發時有十萬人,現在只剩下一小半,回去怎麼交代,更難堪的還在後面,有官軍抱來一堆血跡斑斑的衣飾,楊業只覺得頭一下子炸了,怪不得到處找不到寇準呢,原來在這裏。寇準的點兒比較背,本來這次是來撈軍功,鍍金地,結果誰想到出師未捷身先死,據知情的官兵說道,寇準是第一輪被打到的,有可能還是第一個被大石頭壓成肉餅的人。這下回去如何向丞相交代,如何向皇上交代,楊業真想一下子暈過去。

楊業看着這狼藉場面,心裏苦笑,不知是該為官軍慶幸還是該為梁山悲哀,就這一群絲毫不知道戰爭為何物的農民硬生生的幹掉了自己六萬精兵,唉。雖然梁山戰敗了,但是不能不肯定梁山軍的驚人戰鬥力,真正的梁山人基本上都是戰到最後一刻才倒下。如果這次不是有太多的掣肘,戰局將或許會是另一種情況吧,但是打成這樣又該怪誰呢,又能怨誰呢。自己這名將的稱呼似乎已經當不上了。

楊子風日夜兼程,一晝夜功夫便返回了京城,和方臘短暫的交換了一下情報,便潛入皇宮,只見耶律裳正陪着趙情梳妝。楊子風正待進去,卻覺察到周圍有很濃的殺機,細心搜索一下,便發現公主的寢宮外圍佈滿了弓箭手,還有幾部守城用地床弩,看來朝廷好像對自己的行動早有察覺。但是楊子風是那麼好搞地嗎,電光火石間,楊子風已經在寢宮旁邊轉了一個圈,這些陷阱缺了人的操控,自然都失效了,然後徑直衝了進去,一掌拍飛耶律裳,拉着趙情的手,攬入懷中,飛了,是飛了。

這些機關自然是呂端佈置的,以呂端的身份和皇上之間的關係,不難取得皇上的首肯。呂端一直對寇準能否得手缺乏信心,為了有備無患,在宮中也佈置了陷阱,只是他沒有正確估算出楊子風的實力,所以給了楊子風可乘之機。看到數百個弓箭手暈倒在地,三部床弩被拆的粉碎,隨後趕來的皇上和呂端大眼瞪小眼,接着又聽到耶律裳說道這不過是楊子風在一瞬間完成的,心中都是震驚,這還是人嗎,同時又感到慶幸,看來楊子風是不打算找他們算帳了,不然以楊子風的身手,他們就是藏身於大內也無濟於事。

同時,楊子風臨陣脫逃和寇準犧牲的消息也傳到朝中,雖然寇準表面上答應了楊業對楊子風不按臨陣脫逃處理,但是暗地裏卻指使手下收集證據。皇上大為震怒,呂端是悲傷,兩件事情都和楊業有莫大的關係,而且十萬大軍去征剿兩萬農軍,弄得這副模樣,還是能征善戰的楊家將領軍,這樣的結果讓皇上如何接受,當下要把楊業下獄。呂端忙制止住,他知道,楊業的忠心是勿庸置疑,而且現在朝中武將也唯有潘美和楊業堪做帥才,楊業下獄,潘美就會趁機做大,為平衡朝中勢力考慮,呂端要為楊業進言,楊業感激地看着呂端。皇上見呂端竟然慷慨到用自己的身家性命來保楊業,心中奇怪,楊業和呂端的關係好像沒有這麼融洽吧,而且自己也不允許文官和武將結黨,不過聽呂端一直在重點強調楊將軍,登時醒悟,對了,楊業背後還有楊子風這個不穩定的因素,惹火了楊子風可不太好。本來,朝廷對這些能力特別突出的人要麼招為己用,要麼除去,免得威脅國家安全,可是對於楊子風,卻難於取捨,也不知道是敵是友,說是敵人吧,對長安公主的好卻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能為朝廷效力,勝過千軍萬馬;說是朋友吧,卻偏偏要與朝廷作對,況且,除去楊子風,說一說還可以,做起來卻是千難萬難,這一次設伏差不多摸出了楊子風的部分實力,比最初見到他時要高出不少,而且這次也不知道他到底出了幾分力,這樣的一個人,能不成為敵人還是不要結仇的好,估計即使做朋友不成也不會對朝廷有過分的舉動,趙情的身份擺在那裏,楊子風或許會有些顧忌,就像這次公然設計他,他卻沒有報復。

皇上在心中定下了低調處理楊業的調子,但是楊業的失誤這麼明顯,如果不重重處罰,朝廷威信何在,而且潘美這些楊業的對頭也不會輕易放過他的,不過處罰重了,又怕和楊子風的關係搞僵了,此刻就要呂端出面求情了。對呂端的請求,皇帝都會給面子的,何況那些在呂端手下的文官;高俅素來看不起楊業,平時兩人之間關係平淡如水,這次,高俅也為楊業求情,因為楊業解決了他的心腹大患,何況上面還有皇上、呂端頂着,送個順水人情也不費什麼,高俅早就看出了皇上的意思;如今正是對楊業落井下石的好機會,但是楊業最大的對頭潘美現今卻在潼關待着,雖然他在奏章中要求嚴懲楊業,但是有沒有效果卻是不言而喻的,不說潘美遠離朝堂,即使他現在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有皇上和呂端的包庇,楊業也不會受到很重的責罰;像包拯、八賢王他們,自然是要保楊業了。

最後,皇帝的判決如下:楊業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在如今正是多事之秋,對遼用兵還需有人坐鎮中軍,楊業的元帥位保住了,但是卻要罰俸一年,相對於楊業的過錯來說,這刑罰可算是最輕的了,簡直就跟沒罰一樣。楊業趕快磕頭謝恩,可憐的老實人,這些廟堂之眾根本不知道征戰的艱辛和兇險,一味地讓外面的將軍按着自己閉門造車得出來的計劃胡來,如果不是皇上催促楊業回軍,也不至於中伏,損失慘重。至於楊子風的逃兵問題,在呂端刻意不追究的前提下,也就不了了之了,楊子風對這些朝堂中人來說,畢竟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物,沒有必要為他浪費功夫。

在出征前,呂端就已經卜算出寇準此行會有血光之災,不過血光之災又分劃破指頭流上一滴血和殞命,呂端想戰場上哪會不流血,而且寇準作為監軍,手下有一大幫護衛,並且楊業也會把他重重保護起來,他要真是再出事,那就是天意了。楊業確實如呂端所想,對寇準的保護嚴密非常,只是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這次十萬打兩萬,又是楊業領軍,軍功是一定地,只是沒想到,血光之災啊,呂端悔之晚矣。

趙情在半夜裏突然被一個人擄走,小女孩的心中自是非常害怕,不過很快就認出了是楊子風,“放我下去,”趙情不停地踢騰,在她看來,馬上就要成親了,卻被別的男人摟在懷裏,這是對丈夫地不忠,雖然以前早就讓楊子風摟過。趙情仍然是處於幻想的年紀,耶律誠一國之君即將成為自己的丈夫,何等風光,楊子風是不能比地,只是從小生活在深宮內的她哪裏想到自己只是兩國之間協議的犧牲品。楊子風知道一時與她也解釋不清,乾脆什麼都不說。

楊子風按照以前的計劃,把趙情安置在驚龍幫中,此時皇宮裏鬧翻了天,不過只是表面上作給耶律裳看的,楊子風擄走長安公主的消息被封鎖起來,外人只當公主被賊人擄走。現在楊業已經回師,皇上的底氣也足了起來,誓要與耶律誠一戰,而且楊子風把趙情帶走,肯定不會傻到再把她送回來,乾脆順水推舟,就說公主被擄,廢了與遼國的婚約。

遼王耶律誠先是得知趙情被擄,然後就是宋朝單方面撕毀婚約,宋朝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大膽了,有心教訓宋皇一下,卻得知楊業已經回朝,只得在行宮中暴跳如雷,現在他已經沒有實力、也沒有膽量再向中原進犯了,只能盤踞在幽州,不過,他還是很會虛張聲勢的,竟然派出使者問罪,要求宋朝朝廷割讓幽州,每年向遼國上貢三十萬匹棉布,二十萬匹絹,一百萬擔糧草,五十萬輛白銀,如果不同意就會兵臨城下。

膽小的宋皇竟然被嚇住了,對遼國索要的財物一一同意,甚至連討價還價都省了,只是割地,他是萬萬不敢答應,不然百年之後如何去見列祖列宗。不過也不說派兵收回幽州,所以就造成了一個事實,既不說割讓土地,又不派兵收復,而遼國則心安理得的盤踞在幽州。

朝廷的不作為激發了一些書生的愛國之情,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還是有那麼一份血勇之氣的,國子監里的一個太學生割掉小指,在白絹上寫下“收失地,復大宋”的血書。書生造反,十年不成,只憑血氣之勇,其志可嘉,其情可憫,其行可憐,呂端這隻老狐狸到國子監,向這些太學生行了一個鞠躬禮,慌的這些太學生手足無措,然後呂端又舌粲蓮花,輕易地擺平了太學生們。

穩定了北方和國內,朝廷開始全力對付西夏,西夏和遼國同為游牧民族,大宋卻從來都看不起西夏,而西夏無法再進中原一步后,也學遼國那樣要求宋朝上供休戰,宋朝自然是不肯答應,只有戰爭了。強大的國家機器動員起來了,西夏哪裏是對手,節節敗退,於是向驚龍幫求援,西夏起兵的時候,方臘都沒有響應,現在西夏節節敗退,方臘更是無聲無息。

宋朝的軍隊一直打到西夏的王庭,西夏不得不投降,遞交國書,請求向宋朝上貢,才免了亡國的危險,其實根本原因是宋朝根本看不起西夏這個貧窮的小國,拿到手裏也沒用,反而還要浪費朝廷的人力、財力,所以放了他們一馬,西夏從此也落了一個笑柄,偷雞不成蝕把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公子多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公子多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