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關於梁山和驚龍幫的合作,朴卜雪當天就知會了楊子風,雖然朴卜雪刻意的把自己表現為一個外人,方臘還是把合作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告訴了他,畢竟這次合作的促成,朴卜雪的功勞是最大的,其實,驚龍幫早就在注意着梁山,只是缺少聯繫,眼下一個天賜良機,正好抓住。如果宋江被朝廷抓捕到,這次合作也會化作雲煙,再說朴卜雪鬼神莫測的神功,還是坦白一點的好,何況他還是驚龍幫的客卿,即使有其他想法,還是要向著自己的,方臘認為。
楊業接到朝廷的命令,默然半晌,對梁山,他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何況梁山中還有一個知名人物青面獸楊志,乃是楊家的遠親,不過,想想楊家一門忠心為國,豈能在這上面翻船,遂決定全心全意打好這次戰爭,而且這次要把七個兒子都帶上戰場,磨練磨練他們的大局觀,這其中也有楊業的一份私心,誰不想望子成龍,這次楊業作為主帥,正好可以利用手中統軍權力為自己的兒子謀個私,將門世家也希望代有人才出。當然,還有楊子風不能漏掉,怎麼看,他都要比自己的七個兒子出色,雖然楊子風與楊家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是他在楊家也生活過一段日子,楊子風勇救長安公主成為宮中內侍后,因為特殊的原因,一直都是住在楊府的,而且楊子風還對自己的兒子有教導之功,楊業是個老實人,滴水之恩,當應以湧泉相報。他因此而把楊子風看成自己人,準備給楊子風送一份大的軍功,只是可憐的他不知道楊子風的真正立場,而楊子風對待如父般的楊業,又該怎麼辦呢。
朝廷出兵已成定局,在朝堂上,楊業遂向皇上申請調出楊子風隨軍,被皇上以“楊侍衛另有安排”一口回絕了,其實皇上有自己的想法,眼下戰端一開,斷不會輕易結束,長期的戰爭對宋室朝廷,對江山社稷的損害都是不可估量的,不過也正好藉此機會對其他一些影響朝政穩定的勢力下手,比如在京師日漸坐大的驚龍幫,當時的宋朝重文輕武,軍隊不過用來威懾百姓,對外族則是卑膝求和,國內百姓經過長期的奴役和壓榨,除了走投無路才會揭竿而起,不然只會苟安求活,所以朝廷很少大舉興兵征伐。可憐的是方臘現在還以為朝廷不過是對自己有戒心,並不想立刻下手,只是他低估了皇帝對自己皇權權威和視天下百姓為自己禁臠的維護之心。
大宋的四周還有兩個外族虎視眈眈,契丹人和元項人正呲牙咧嘴,瞅着空子,準備撕下大宋肌體上的肥肉,大理的段家也不懷好意,多番派出使者試探,一旦朝廷首尾失顧,便趁機從中取利。八月長安公主入遼也要大舉慶典,又是一筆大的花費,而且還有對遼的歲供,越發造成國內經費的緊張,那時戰爭可能還結束不了。為了能穩定自己的後方,皇上有意現在就把趙情送入遼邦,免得遼國有借口搗亂生事,同時可以藉此把遼國綁在自己身邊,用來警告蠢蠢欲動想入侵中原的西夏和妄圖趁此亂機擺脫宋朝控制的大理。楊子風則要用來護送趙情入遼邦,自己疼愛的女兒作為和親工具遠嫁他鄉,皇上心裏也實在不好受,但是他要着眼大局,為整個國家考慮,既然辜負了趙情,索性乾脆讓楊子風陪嫁過去,有這個楊子風恐怖的功夫保證,相信長安不會受到遼王的過多欺負。
但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皇上根本不了解楊子風對趙情的感情,更何況兩個大國之間的命運根本不是一個小女子所能左右的,即使這女子是金枝玉葉,天仙下凡。送趙情出塞,無疑是楊子風絕不能容忍的,不說是和遼邦和親,其實是單方面的投降,單單趙情在北方苦寒之地的生活,都是令楊子風極為擔憂的。楊子風以前到過北方,知道那裏風多沙大,水源短缺,天氣乾燥,所以人大都很邋遢,即使是皇族的生活習慣,也好不了哪裏去,大環境擺在那裏,嬌生慣養的趙情到那裏只會受罪。楊子風自己都不願意留在北方,即使那裏有完顏冰雲在等着自己,何況趙情一個弱女子。其實,話說回來,趙情之所以能受到楊子風的如此重視,無非是她有一張在楊子風心中堪比天地重的臉蛋,看着趙情,楊子風就想起了母親,讓母親仿照昭君出塞,是男人都不會答應,如果趙情不過一普通公主,與楊子風也沒有太多交集,以他那隨遇而安的性格,恐怕根本不會為此動上一點兒心思。話說回來,如果皇帝這種迫不及待賣女求榮的想法被楊子風知道,恐怕在朝堂上就敢操傢伙把皇上給掛了。
皇上在朝堂上提出了提前送公主出嫁的主意,大多數吃閑飯的官員都鸚鵡學舌,紛紛附議,只有呂端默不作聲,在這件事上,身為宰相的他,有特別的話語權,如果他要堅決反對,皇上也不得不斟酌斟酌。其實呂端作為一個宰相,不僅僅是學問淵博了事,不為人知的是他還是一個麻衣相士,一個造詣比較深的相士,星象占卜,趨吉避凶,無所不通,無一不精,而這種人,往往能窺破一些天機,所以,他對楊子風的來歷,也稍稍知道一些內情,只是人終究是人,而不是神,並不是無所不能的。所以,對楊子風,他一直都只能懷着戒心,雖然有心殺敵,不過卻也知道,憑自己的力量,根本奈何不了楊子風,何況楊子風是長安公主的救命恩人,風頭正勁,再說,楊子風是出自楊家私兵,不知道和楊家有何關係,背後還有楊業的看重,怎麼能輕舉妄動,既然目前動不了他,不如也不要惹他,這樣倒也可以暫時相安無事,這是呂端打定的主意。本來,長安公主出嫁是早已商定的事情,但是現在出現了一個變數,那就是楊子風,楊子風對趙情的感情,別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呂端卻因為一直在關注着楊子風,所以約莫知道一些,在楊子風心中,趙情如女神一般不可褻瀆,如今皇上把趙情當作兩國和議的犧牲品,楊子風豈會答應,而且據自己觀察,楊子風對朝廷並無什麼忠心,宋江等人就是被他有意放走的,雖然楊子風自以為做事神不知鬼不覺,表演也天衣無縫,但是還是被有心人看入眼中了,正應了那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在朝廷和長安公主之間,反而是更看重長安公主,不敢說他會不會像三國的呂布,為了貂禪敢把自己的義父董卓給砍了,可能楊子風為了長安公主,或許真會把皇帝給砍了,呂端惡意的想着。
皇上看到呂端站在那裏半天沒有一點兒表示,只是低着頭,心裏也有些摸不着邊沿,不知這個丞相有什麼想法,如果與自己的想法相左,可能還要有些麻煩,可恨的是這呂端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就是不吭一聲,害的自己的心也懸挂起來。呂端心裏也正難受着呢,他只是憑着猜測來斷定楊子風的下步走向,楊子風為了長安公主,勢必會與朝廷翻臉,至於什麼時候翻臉,也就是長安公主出嫁遼國的那一刻,呂端憑藉著自己的觀察,猜出了楊子風的行動,不過他哪裏有什麼證據,再者,他即使說楊子風將會是逆龍出水,可是,眾所周知,楊子風手中可是一點兵力都沒有,如何逆龍鱗,貿然除去楊子風,還會招來閑話,楊業不會善罷甘休,楊子風也不會坐以待斃的,臨死的反噬,誰知道會造成多大的傷害,再說還不一定誰制住誰呢,呂端是干著急卻沒有辦法來避免。不過,對未知的力量,最好的計策還是以靜制動,孫子兵法有云:友已明,敵未明,引友殺敵;反之,敵已明,友未明,也可如此。把楊子風調出去打仗,然後唯一能做的就是拖了,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有什麼不利於楊子風的變故發生。
“啟奏皇上,御前三品帶刀侍衛楊子風功夫高絕,忠心為國,臣以為可以讓他隨楊將軍征討梁山,出則為國建功立業,入則為公主保駕護航,而我大宋也會得一將才;至於長安公主,年紀尚小,而且還未到迎娶時間,現在正值國內多事之秋,把公主送出,未免有些討好遼國之嫌,恐外族會因此小覷我朝。”呂端思前想後上奏道,皇上雖然不知呂端的用意,但是也知道他此時心中已有定計,所以准了呂端的奏請,“呂卿言之有理,准奏。”呂端說得有道理,皇上雖然畏懼遼國,但是也不願明着給別人留下自己害怕外族的話柄,好歹自己是一國皇帝也。
呂端最初的用意是要調走楊子風出廟堂,然後再與皇上商量處置辦法,這樣就不會在京師造成危害,如果這次楊子風能在戰陣上犧牲,固然省下許多功夫,即使安然無恙,也可以在軍中暗中下手,雖然楊業比較看重楊子風,但是在戰場上,能活着就是老天的眷顧,無論誰下手,都查不到其中的黑暗,自然無法計較了,所以這次監軍一職非常重要,得是自己的心腹。好好的一場大戰的目的被修改了,這就是統治者的卑劣。
皇上提到監軍的問題,底下的各大臣立刻動起了心思,呂端囑意的是自己的弟子寇準,寇準和楊家的關係比較好,在軍中行事也方便;高俅更想做這個監軍,目前對他來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莫過於親眼看到梁山在自己面前垮掉;楊業則在擔心皇上會派高俅等人來做監軍,雖然主帥在軍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是監軍也是得罪不得的,一旦監軍在背後給你進兩道讒言,天大的功勞都會不翼而飛,更不要提監軍在你指揮戰鬥的過程中給你使絆子。從有監軍這一制度以來,好像主帥跟監軍的關係都沒有過融洽的時候,當然其一是皇帝對統兵將領的不信任,另一個就是監軍和將領往往是兩個系統的人,監軍要麼是太監,要麼是文官,科班出身的將領誰願意被這不懂兵事之人所轄制,而且將領打了勝仗,監軍自然會有一份兒功勞,但是如果將領打了敗仗,黑鍋就由他一個人背了,故而將領對監軍甚是反感,但是監軍卻是皇帝派在軍隊中的欽差,將領無論多反感也只能接受,本朝陳橋兵變后,監軍這一職位更是受皇上重視,非皇上的親信不得。
呂端向皇上提出寇準做監軍,皇上稍稍考慮一下便同意了,一方面固然是皇上對呂端的信任,另外比較起來寇準此人也最合適,寇準作為朝中的青年才俊代表,是下一代官員中最優秀的,這次在軍中磨練一下,撈份兒軍功,以後委以重任,就不會再有別人說閑話了。高俅知道憑自己一貫的態度,楊業肯定非常抗拒自己這一派的人做監軍,再者,楊業也比較認可寇準,從朝中眾大臣來說,寇準和楊家的關係是最鐵的,當然是相對的。提到寇準,包拯,八賢王,呼延丕顯這一系的人都同意,高俅固然想反對,可是寇準的根子比較粗,是呂端的弟子,如果反對,勢必會與呂端交惡,目前,無論是朝中勢力還是皇上的寵幸,自己都不如呂端,況且還有自己屢戰屢敗的前車之鑒,皇上也不會派自己一系的官員,不如做個順水人情,於是高俅也同意了;潘美是武將,監軍自然是沒有他的份了,花花轎子人人抬,於是,寇準作為監軍就這樣定下了。
而楊子風也成了楊業手下的一員將領,隨楊家將出征,本來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觀**,普通士兵升遷到將領是極為困難的,世家子卻能一入軍營便可擔起職務,楊子風原先本是一小兵,不過現在卻有着內廷侍衛的身份,雖然並不是楊業的嫡系,卻也得到了楊業的大力推薦和保證,有了這兩個條件,毫無背景的楊子風也做上了將軍,只是這將軍來得未免太容易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往往也不會太被珍惜。
皇上的難題暫時解決了,現在輪到楊子風為難了,該怎麼辦呢,左邊是趙情,右邊是自己視為家人的楊家。為了趙情,勢必要與朝廷翻臉,這對朝廷的守護神楊家來說,絕不能允許的,如果與楊家一道,那麼公主一定得嫁到北遼,這又是楊子風絕不允許發生的。本來楊子風以為還有幾個月的緩衝時間,但是因為宋江等人的關係,這件事的解決就迫在眉睫了。最初,楊子風只是出於到時帶出趙情的阻力小一些,所以要阻止宋江與朝廷的接觸,在原來的世界,梁山被朝廷招安,轉而征剿方臘,最後兩部分人馬兩敗俱傷,被朝廷漁翁得利,應了朝廷“以寇制寇”的策略,現在的世界,方臘暫時和自己還有些交情,而且自己也打算利用驚龍幫把趙情安置起來,如果宋江歸順了朝廷,方臘也就完了,最後趙情怎麼辦。在楊子風的想法中,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回到原來的世界,假如自己和朴卜雪以後能回到原來的世界,那麼脫離了朝廷的趙情該怎麼辦,不說朝廷的追捕了,就是一個人的生活也成問題,到時就需要藉助驚龍幫的力量來維護趙情了。對自己以後的將來,楊子風並沒有太多的顧慮,但是既然他決定要把趙情帶走,那他一定得考慮好趙情的將來。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楊子風沒想到自己一個小小的計策就把宋江逼得走投無路,從而把梁山推倒了朝廷的對立面,繼而與驚龍幫結成戰略同盟,楊子風本無心在這個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跡,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且他怎麼都沒有想到在這裏會碰上長相酷似母親的趙情,因而也讓楊子風捲入了是非之中。
目前,楊子風決定暫時留在朝廷這一方,一方面可以作為打入敵人內部的一個釘子,另一方面,楊子風不想說出來,那就是有一句古話,瓦罐終須井邊破,將軍終須陣上亡,戰場上的刀槍可是不長眼的,即使你是坐鎮中軍的大元帥,說不定那一天運氣比較背就玩完了,何況是要帶頭衝鋒陷陣的楊家將,他們的安全令人堪憂呀,楊家有多少個兒子夠折騰。在原來的世界,楊子風那一代只有楊再興一個同宗兄弟了,最後還是犧牲了,試想一下,如果楊家七子兩女皆在,並且都成家立業,兒孫滿堂,即使每人只有一個後人,到了楊子風那一代,算一算,那該是多大的一家子呀,最後,楊子風也不會落得在強盜窩裏長大了。憑着楊子風的功夫,在戰場上要護着楊家數人的安全,還是可以的,如此,自己作為內奸的心裏也好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