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譯序)風雅之“寂”——對日本俳諧及古..
(代譯序)風雅之“寂”——對日本俳諧及古典文藝美學一個關鍵詞的解析
王向遠
“寂”是日本古典文藝美學、特別是俳諧美學的一個關鍵詞和重要範疇,也是與“物哀”、“幽玄”並列的三大美學概念之一。在比喻的意義上可以說,“物哀”是鮮花,它絢爛華美,開放於平安王朝文化的燦爛春天;“幽玄”是果,它成熟於日本武士貴族與僧侶文化的鼎盛時代的夏末秋初,“寂”是飄落中的葉子,它是日本古典文化由盛及衰、新的平民文化興起的象徵,是秋末初冬的景象,也是古典@文化終結、近代文化萌動的預告。從美學形態上說,“物哀論”屬於“創作主體”論、“藝術情感”論,“幽玄論”是“藝術本體”論和“藝術內容”論,“寂”論則是“審美境界”論、“審美心胸”論或“審美態度”論;就這三大概念所指涉的具體文學樣式而言,“物哀”對應於物語與和歌,“幽玄”對應於和歌、連歌和能樂,而“寂”則對應於日本短詩“俳諧”(近代以後稱為“俳句”),是俳諧論(簡稱“俳論”)的核心範疇;又因為“俳聖”松尾芭蕉及其弟子(通稱“蕉門弟子”)常常把俳諧稱為“風雅”,所以“寂”就是俳諧之“寂”,亦即蕉門俳論所謂的“風雅之寂”。
“寂”是一個古老的日文詞,日文寫作“さび”,後來漢字傳入后,日本人以漢字“寂”來標記“さび”。對於漢字“寂”,我國讀者第一眼看上去,就會立刻理解為“寂靜”、“安靜”、“閑寂”、“空寂”,佛教詞彙中的“圓寂”(死亡)也簡稱“寂”。如果單純從字面上做這樣的理解的話,事情就比較簡單了。但是“寂”作為日語詞,其含義相當複雜,而且作為日本古典美學與文論的概念,它又與日本傳統文學中的某種特殊文體——俳諧(這裏主要指“俳諧連歌”中的首句即“發句”,近代以來稱為“俳句”,共“五七五”十七字音)相聯繫。如果說,“物哀”主要是對和歌與物語的審美概括,“幽玄”主要對和歌、連歌與能樂的概括,那麼,“寂”則是對俳諧創作的概括,它是一個“俳論”(俳諧論)概念,特別是以“俳聖”松尾芭蕉為中心的所謂“蕉風俳諧”或稱“蕉門俳諧”所使用的核心的審美概念,在日本古典美學概念範疇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
但是,相對於“物哀”與“幽玄”,“寂”這一概念在日本古典俳論中顯得更為複雜含混,更為眾說紛紜。現代學者對於“寂”的研究較之“物哀”與“幽玄”,也顯得很不足。日本美學家大西克禮在1941年寫了一部專門研究“寂”的書,取名為《風雅論——“寂”的研究》,是最早從美學角度對“寂”加以系統闡發和研究的著作,該書許多表述顯得啰唆、迂遠、不得要領,暴露出了不少日本學者難以克服的不擅長理論思維的一面,儘管如此,該書仍奠定了“寂”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方法,而且此後一直未見有更大規模的相關研究成果問世,另外的一些篇幅較短的論文更顯得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較有代表性的是語言學家、教育家西尾實的論文《寂》(收於《日本文學的美的理念?文學評論史》,東京河出書房,1955年),他覺察到“寂”在內涵上有肯定與否定的對立統一的“二重構造”或“立體構造”,但他並沒有將這種構造呈現出來。至於在我國,雖然有學者在相關著作中提到“寂”,但只是一般性的簡單介紹,難以稱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