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經過了這麼多的位面穿越,王大寶對於蝴蝶效應這個詞已經有了很直觀很深刻的認識,就像是他在民國那樣,不過是在從德國回來的路上那麼一番言論,居然直接就炮灰了某大炮的執政可能,甚至那個政黨也受到了影響,直接一分為二,一時間失去了競爭國家執政權的能力,從而倒是讓軍人執政這一個在太平時期很不妥當的執政方式給延續了下來,從而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國家對外相對軟弱的局面,最起碼在面對一戰後相對平衡的國際局勢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優勢,又因為王大寶的那些糧食,只是用了不到五年的時間,就讓整個國家的飢餓問題得到了一定的解決,最起碼比清末戰‘亂’時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給新政fu緩和了一定的壓力,讓國家發展有了一定的穩定基礎,最後是他的機器,讓工業發展的速度,開始逐步加快,若是沒有意外,很有可能在二戰開始的時候,讓國家總體實力得到相應的提高,而不至於被其他國家一觸即潰,特別是東面的鬼子,那一次間諜案,讓整個國家對這個一衣帶水的世仇有了更進一步的警惕。。更新好快。想來未來偷襲什麼的,能成功的可能‘性’會進一步減小。
所以別看王大寶似乎在那個時代做的事情不是很多,也和那些所謂的政治,所謂的軍事沒有半點的關係,可事實上卻已經蝴蝶了太多太多,甚至到了改變一個國家的地步了,其他層面上也一樣,雖然清朝那兩次因為正好處於國家平穩期,能讓他改變的看着不多,可是卻也推動了整個國家發展的方向,即使在一開始只是和歷史差了幾毫米的距離,可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誰又能說這幾毫米在未來不是幾米,幾十米甚至是徹底改變一個國家的進程?
對於這樣的蝴蝶,如今到了這明末的時期,王大寶也有自己的推算。他如今在推廣農業,一心將高產作物放在這個時代推廣,而且還是從軍鎮,從衛所開始,那其實就是在從根子上解決大明軍人的吃飯問題,而軍人吃飯問題解決了,那麼不用說他們的身體素質,戰鬥力自然也上去了,最重要的是,這裏頭還有一個連環作用,那就是因為吃飯吃的飽了,他們就會想要吃‘肉’,而吃‘肉’在這些邊鎮上最容易的,也是最便宜的法子,就是去互市上和‘蒙’古人換,如此一來,‘蒙’古人看到只要養了牛羊馬,就能換到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會怎麼做?或許那些老爺們不甘心,想要更好更富麗堂皇的東西,可是牧民們是很實在的,他們要的都是一些生活必需品,這樣一來,用牛羊就能換到,誰還會願意打仗?甚至更會有人去想法子擴大自己的牧場,多養一點牛羊馬,用來換回更多的好東西,如此一來,戰爭的緊迫‘性’就會降低,雙方的敵對關係也能相對緩和一些,最重要的是,因為牧場的問題,還有可能造成他們內部的不穩定,如此一來又相對的增強了邊鎮的安全,這絕對是一個連鎖‘性’的結果。
而當這些高產糧食推廣造成兵丁們糧食問題解決,那麼相對的,這些軍將們對於朝廷文官的依賴也會減弱,往日是因為他們手裏總是拽着錢袋子,掌控者他們的衣食,所以即使是為了吃飯問題,他們也不得不常常被文官們指揮的團團轉,可若是他們自己吃飯問題解決,然後還能靠着這些糧食獲得一些銀錢,那麼他們還會那麼聽文官的話嘛?或許他們還需要兵器,可是有了錢,他們不能讓軍中匠戶自己製造?或許他們的升官發財還要依靠朝廷文官說好話,可是這能和的那個土皇帝比?
如此一來,武官的地位無形中也會增加一些,這是政治博弈力量上的改變,而兵丁和軍將們對於守土的心思也一樣會改變,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越是靠近繁華的地方,土地兼并就越是嚴重,如果這一片屬於衛所自己的土地被韃子們佔了,那麼以後他們還能有這麼好的事兒?哪裏去尋這麼多能年年給他們帶來銀錢的土地?所以哪怕是為了自家未來的家業,他們也會比以往更努力,以前不在意那是因為這土地就是他們在盡心,那也吃不飽,不值得為了這個付出全部‘性’命,去逃荒了說不得尋個工做做,比這裏過得還好些呢,如今情況一變,傻子也知道在,這樣的收入,在南面是不可能有的,怎麼還能放手?說到底,這也是一種利益牽絆。
最後是那些文官,他們也是不是傻子,有了高產的東西,他們能放過?又不是和錢財有仇,自然也是要攏到手裏的,如此一來,利益的驅動想來很快就能讓這天下田地間都種上高產的作物,如此一來即使士紳們盤剝的再厲害,想來那些最底層的人們也能吃的上幾頓飽飯了,而百姓有了飽飯吃,那麼流民自然就會減少很多,所謂的起義自然也能消減好些,即使還有,那估計規模上也會小一點,造成的影響,裹挾的百姓也能少點,這些都少了,即使那些大戶們依然會有人遭殃,可是破壞‘性’卻也能降低好多。
破壞‘性’降低了,也就是說整個國家的元氣也能減少一些消耗,最重要的是,在士紳多的地方,土地兼并多了,自然會有人往土地兼并少的地方走,邊鎮即使再不堪,再危險,若是多多開發,那些軍將們意識到田地越多,掙得越多,只怕也會想着法子‘弄’點流民過來開荒種植,這樣一來能消耗腹地的流民數量,還能開發更多的田地,當邊境烽火起來的時候,徵兵想來也會更加的容易,戰爭也能更容易獲勝,這也是一個循環。
而內地若是種地的人少了,那麼地租想來也會便宜好些,畢竟那些士紳們即使再兼并土地,卻也不會自己去種地,光守着土地有什麼用?土地有人種植才能產生利益不是,所以為了鞏固自己名下土地的那些佃戶,有見識的,或者是有點長遠眼光的人都會採用降低租子,施恩的方式來穩固民心,如此一來也是變相的減輕了底層百姓的負擔,這還是一個循環。
最後一個循環那是這明末的氣候,明朝的滅亡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處在小冰河時期,天氣異常,不是太冷就是太熱,大水,大旱,加上蝗蟲,鼠疫,接二連三的折騰,這才折騰的百姓沒有了生機,朝廷耗盡了元氣,國家流幹了血液,可是這王大寶帶來的種子,多半都是對於抗旱抗災有一定的防禦‘性’的植物,這樣的植物即使真的遇上了那樣的不堪氣候,也能有一定的收成,即使只是一點點,那也比顆粒無收要好的多,最起碼能保證一些人有一口粥喝,如此一來,又能解決多少問題?真的是不能想了。
若是再加上從現在開始,一年復一年,不斷地從‘蒙’古等地方引進牛羊馬,讓百姓有更多的‘肉’食,對於百姓身體抵抗力的提高起的作用,還有因為有了飽飯吃之後,百姓各家按照以前的習慣,在家中蓄養‘雞’鴨的習慣可能對於一些蝗災造成的影響來看,很可能即使遇上這樣的災難,災難可能造成的影響也絕對是會大幅度的下降的,畢竟‘雞’鴨這樣的小東西,對於蝗蟲什麼的,那簡直就是剋星一樣的存在,而牛羊馬,‘雞’鴨糞便那又都是養護土地,增加產量,甚至是增加河湖中漁獲的最佳飼料,如此一來,整個天下可食用的動植物又能增加多少?
只要是糧食儲備夠了,只要是百姓身體素質上去了,那麼兵災,天災又有多少威力?
王大寶感覺自己這一路的推算下來,這簡簡單單的高產作物幾樣,就足夠能改變這個國家很多很多了,不說別的,只要將國內的內‘亂’延遲上十年,那是什麼概念?那就是國家會有更多的元氣和‘蒙’古和滿清對抗,將這些威脅在最危險的時候支撐過去,如此一來,或許未來還會有更多的變數,或許最終還是會亡國,可是也可能就此支撐到這個國家重新出現生機,開始變革。
未來很不容易預測,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人,這個國家大地主,大官商太多,貪污*太多,這也是一個硬傷,若說那些所謂的張獻忠之流禍害了整個大明,是將大明送入地獄的主要推手,那麼在王大寶看來,最起碼他們有一件事兒做的是很有意義的,那就是將所有罪惡滔天,躺在民脂民膏上作威作福的宗室,士紳們給清理乾淨了一大片。這是重新洗牌的節奏,是讓社會財富重新分配的節奏。
大明負擔重,最重的一部分可不就是那龐大的宗室人員數量嘛,不就是那些一天天喊着不可與民爭利,手下卻不斷的挖國家牆腳,不斷的積攢財富的士紳們嘛,這些人可不就是該死?
當然從國家整體的穩定‘性’上來說這樣血腥的,粗暴的手段解決這個問題確實是那個啥了些,有點不和諧,更不用說這樣最後最倒霉,最吃虧的還是普通老百姓,所以王大寶本人是不贊成用這樣的方式解決問題的。
他的想法是,若是可以,高產作物作為引子,吸引更多的人到邊鎮來,然後溫水煮青蛙一樣,將邊鎮的糧食產量增加上去,進一步的擴大地盤,穩固邊鎮安全,而糧食產量上去,不用擔心吃飯問題了,那麼就再一步擴大,中原地區開啟小規模工廠作坊,將中下層的百姓們再吸引一部分從土地上脫離,進入這些小作坊進行做工掙錢,甚至是小飼養業發展,讓一些家庭養殖場初步建立起來,如此一來,不單能增加收入,而且還能造成土地耕種人員減少,用這樣的大環境來促使大地主們意識到土地可賺取的利益減小,放棄一部分土地,轉而進入商業,工業進行利潤賺取,與此同時,因為土地荒蕪的危機,讓地租降低,這樣幾方面下手,就能讓更多的底層百姓收入增加,負擔減輕。
如此同時稅賦也能進一步增加,封建王朝對於讀書人真的是很優待的,他們只要到了舉人,名下土地就能免稅,可也只是土地免稅,店鋪之類的商業活動卻沒有在免稅的行列,雖然這稅賦很低,只有三十稅一,可是要是這商業發達了呢?積少成多,也能增加不少吧,就是士紳們逃稅容易些,可總也有逃不過去的一部分,總也有遇上對頭,清理稅賦的時候,如此一來,百姓們雖然稅賦依然重,可是有了這商業稅收的收入,一步步增加稅賦的事兒就能緩一緩了,百姓的負擔自然也不會一下子太重了,只要讓百姓有了喘一口氣的時候,等他們銀錢多了,那麼稅賦問題自然也就不再成為‘逼’死人的問題了。
有了這麼一個緩和的機會,自然整體上發展就會越發的緩和起來,或許在百姓中也會有孩子們讀書上進,進土地免稅行列的,或許會有發家致富,不在乎‘交’稅的,國家也就有了慢慢恢復元氣的機會,若是有一天這土地稅賦慢慢的消減到了最終不再是國家稅賦大頭的時候,那麼也許,這個國家的注意力會逐漸放到別的行業上,商業,或是對外貿易的市舶司,或者是鹽業等等。將稅賦放到更能產生利益的地方,這個國家才有可能徹底轉型,成為資本主義萌芽期的活躍式經濟。也許到時候,這些士紳們會不再看重土地,或者那些在市舶司較量的海商和士紳們能較量出一個合理的海關稅收等等。
只要時間夠,真的是一切皆有可能。
當然這也是王大寶能想到的最合理,最希望出現的變革,而這一切如今只是開始,是第一步,為此他也許會在這個時代,這個位面加大心血,加大投入,這和他原本定下的,選擇一個最喜歡的朝代,進行扶持和改變有一點不一樣,可是他卻不能不這麼做,因為他也是個漢人,雖然他自己都不知道經歷過好幾次胡人入住天下后的現代漢人血脈中純種漢人的血脈還有多少,可是最起碼他的民族那一欄上寫的就是漢人,總要為漢人做一點事兒,他也不想看到什麼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這樣的人間慘事發生。
滿清的皇帝確實可以算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皇室之中最好學的一個,一百二十遍不是什麼人都能定下的規矩,可是卻也是人類文明的倒退,奴才這兩個字,給整個國家,整個民族帶來的作用實在是太大太大,從資本萌芽期一下子又回到了奴隸制當中,能不發生還是不要發生的好。
也因為這樣,所以他對於這個位面的推算,整個的‘操’作都顯得有些小心翼翼,總是不斷的權衡之後,才做出一個兩個的決定,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毀了好容易建立起來的幼苗。
也是因為這個,所以他對於給衛所的孩子們認字這樣的看重,他很清楚,一個識字的士兵,將來可能產生的作用是怎麼樣的,哪怕是一千個人當中有十個人看兵書,只有一個人當一個小將領,未來也有可能改變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