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匯市與怡置系

第349章 匯市與怡置系

自從去年九月份,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加上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800

1983年9月,港元出現危機,港元兌美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

早在1974年11月,因為美元弱勢的緣故,港元又改為自由浮動。初時還運作得順利,然而,由於當時的貨幣政策架構尚在發展初階,未足以取代依賴外國貨幣價值來定位的貨幣架構,同時又沒有明確的貨幣政策目標,因此,香港經濟步入動蕩期。

自1977年始,各種問題,包括貿易逆差、貨幣貶值、通脹高企等開始浮現。

1981年年底,適逢美元低潮,1美元兌5.5港元。

李華龍的記憶中有這次港元危機,他記得港府為了挽救香港的金融體系,推出了聯繫匯率制度,港元再與美元掛勾,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

從此之後,港元匯率穩定了下來,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後世的李華龍穿越時。

為了應對此次港元危機,李華龍提前做了大量部署。

李華龍將手中大量港元兌換成美元,甚至恒生銀行將賬上利潤全部兌換成美元,另外,在李華龍的鼓動下,李逸松、李華文和李華龍也都拿錢出來投資美元外匯。

香港出現前途問題,加上香港股市出現股災,市民對港元信心出現動搖,港元不斷貶值。

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持續下跌。

8.5港元兌1美元的時候,李華龍開始拋售美元套現。

短短數月時間,李華龍靠投資美元外匯,獲得了一倍有餘的利潤,當然,他的身價並沒有增加一倍,他投入外匯市場的資金占他總資產的比例很小。

10月5日。港交所收市后,李華龍通過李華龍金融公司對外宣佈,李華龍準備以每股5.5港元的價格收購香港電話公司股票,之前。香港電話公司股票收盤價為4.55港元/股。

之後幾天,李華龍買入了香港電話公司9021萬股股票,使得他持有該公司股份達到了59.2%。

一個星期後,香港電話公司復牌,開盤價為5.6港元/股。高開高走,從這天開始,香港電話公司的股價從未跌破5.6港元的價格。[超多好看小說]

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安定民心,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由當時任職財政司的彭勵治頒佈聯繫匯率定位,並於同年10月17日正式開始運作鐵甲轟鳴。

港府公佈聯合匯率制度的消息之後,恒生銀行申請停牌,並公佈了投資美元外匯獲利情況。

消息公佈后的第二天,恒生銀行股票復牌。公司股價逆市上漲,當天每股股價最高達到50港元,以此價格計算,恒生銀行市值高達300億港元。

之後一段時間,香港開始流傳這樣一句話,李華龍是財神下凡,投資購買財神控股的恒生銀行等上市公司,想不賺錢都難。

明白人一聽就知道這種言論是胡扯,但很多香港人都相信,這造成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恒生銀行的市盈率遠高於香港其它上市銀行。

李華龍擔任董事長的恒生銀行沒有辜負投資者的追捧,之後二十幾年的時間,平均每年盈利增幅超過百分之二十。

……

李華龍對置地公司的情況研究的很透徹,他覺得置地公司大舉負債不是問題。只要地產市道尚佳,經濟前景“爭氣”,資本雄厚,坐擁中區地王的置地公司不愁沒錢賺,可惜戴卓爾夫人在京城摔了一跤,摔掉了港人的信心。

香港出現移民潮。移民連資金一道捲走,匯率大跌,港人紛紛拋港幣套取外幣。

雪上加霜,歐美日本經濟衰退,香港工商界蒙上一層凄雲寒霧。

地產市道滑落,興建的樓宇由俏轉滯,地產大鱉置地公司如罩進鐵網之中,樓宇奇貨可居變成有價無市,欠銀團的貸款不僅無法償還,光利息一年就等於賠掉一座樓宇。

1983年地產全面崩潰,置地墜入空前危機。

1983財政年度,置地出現13億港元的虧損。

作為怡和旗艦的置地把母公司怡和拖下泥淖,怡和在同期財政年度盈利額暴跌80%。

怡和大股東凱瑟克家族向紐璧堅“興師問罪”,在怡和置地大班寶座上坐了8年之久的紐璧堅默然下台——1983年9月29日晚,紐璧堅在董事會宣佈辭去兩間公司主席職務。

1984年1月1日,紐璧堅又辭去董事職務,離開他服務30年之久的怡和洋行。

“我只是一名打工者。”

身任香港最顯赫、最具權勢的洋行大班的紐璧堅用無比傷感的口氣說。

紐璧堅對在港的英國路透社記者說:“整個形勢都變了,英國準備拋棄香港,華商從20世紀70年代起就愈來愈強大。這就像當年美國扶植日本,突然一天發現,原來抱在懷裏的嬰兒是一隻老虎。人們總是揪住九龍倉不放,而不睜眼看看對手是嬰兒還是老虎。如果一個人的胳膊被老虎咬住,不管這隻手是在顫抖,還是在掙扎,都會被咬斷或咬傷。聰明的人,是不必再計較已經失掉的手,而是考慮如何保全另一隻手。”

“我熱愛香港,我永遠熱愛香港。”

紐璧堅站在怡和廣場大廈頂樓,面對維多利亞港,深有感情地喃喃說道。

香港一些媒體對紐璧堅的話進行揣測,認為他對凱瑟克家族心懷不滿。

九龍倉和置地被稱為怡和的雙翼,在紐璧堅主政時失去一翼。

現在另一翼,能否保全呢?

李華龍就是一隻老虎,而置地公司就像失去奔跑能力的小鹿,就算母鹿想要護着小鹿,也無法組織飢餓的老虎吃下小鹿魔天記。

紐璧堅無疑是大股東與管理層權力鬥爭的犧牲品。

紐璧堅在離港之前,反覆強調他“熱愛香港”。

有人估計,紐璧堅說的是實話,怡和系大舉進軍海外,是凱瑟克家族一貫的主張,作為薪金主政者的紐璧堅,只是秉其旨意執行罷了。怡和集團在港實力銳減,是海外投資不順的結果。

紐璧堅下台,輿論的焦點漸聚在接任者西門?凱瑟克身上。

西門1942年出生於英國溫切斯特市,他與曾任怡和大班的叔父約翰一樣,少年時進入全英著名的伊頓公學念書,畢業後進入世界名校劍橋三一學院。西門不願念書,他只讀了一年就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葬禮。他躺在棺材中,由同學抬出校門——從此永別全球學子都嚮往的劍橋大學。西門的玩世不恭,惹得他父親威廉暴跳如雷,認為他“孺子不可教也”。

西門於1962年加入怡和公司,在海外的分公司任職。1982年年初,西門調回香港,同年出任常務董事。他說服其他董事,頻頻向紐璧堅發難。西門如願以償坐上大班尊位,成為凱瑟克家族出任怡和大班的第五人。

已過不惑之年的西門?凱瑟克,不再是年輕時的紈絝子弟。但他是否有能力統治一港最大洋行?不少人提出這個問題。

西門?凱瑟克尚未正式上台,港版英文《亞洲華爾街日報》就以“對怡和新大班來說,戰役才開始”為標題,報道怡和高層變動及未來。

西門?凱瑟克接下怡和置地的管理大權,又接下前任留下的累累債務。

怡和置地兩家公司的一些股東並不認為西門?凱瑟克擁有回天之術,選擇拋售怡和和置地股票的股東不少,而願意接盤的人不多,這造成了這兩家公司的股價持續下跌。

西門?凱瑟克本想馬上出台“自救及償還貸款”一攬子計劃,即出售海外部分資產,以及在港的非核心業務。

李華龍根本沒有西門?凱瑟克施展才華的時間,沒過幾天,他就主動出擊了。

在香港,素來有這麼一說:“未有香港,先有怡和。”

怡和洋行1832年在廣州成立,創始人是大鴉片商渣甸與馬地臣。

香港開埠后的1841年,怡和將總部遷往香港,是19世紀香港四大洋行之一。

1855年,渣甸的侄女婿威廉?凱瑟克來華為怡和工作,漸爬上怡和大班之位。百餘年來,凱瑟克家族共有5人任怡和大班,該家族控有怡和10%~15%股權,為第一大股東,怡和也由此被認為是凱瑟克家族的基業。

新華夏成立后,怡和在華資產損失在1000萬英鎊以上,這在當時是一筆浩大的數目。

怡和高層一直對gcd政權持戒心,奉行“獲利在香港,發展在海外”的方針,海外分據點達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尤其20世紀70年代,怡和對香港信心渺茫,大力拓展海外業務,收購英國怡仁置業、夏威夷及菲律賓糖廠、中東tti石油和南非雷民斯公司。戰線太長,回報率低,資金枯竭又不得不出售。

以李華龍為領頭羊的華資財團趁勢急劇擴張,怡和這隻老獅子愈顯沉沉暮氣,漸不敵這批虎氣生生的華南虎了。

怡和系包括最大的兩家公司是怡和和置地,擁有中區黃金地段大廈物業、數十件間超級市場及精品零售連鎖店等。全系論控股地位,怡和最顯;若論資產,置地坐大。故而怡和系又稱怡置系。(未完待續。)

...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崛起香港194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崛起香港1949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9章 匯市與怡置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