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似曾相識

第二十三章 似曾相識

一行人匆匆來到皇上的營帳,一連勝利的戰役和安逸的休息似乎讓他心情格外好,笑意盈盈的等着他們,似乎少了些高高在上的威嚴,更像是一個和他們親近的兄長。

等一眾人行完禮,皇上又賜了座,眾人坐好,侍女奉茶這一套繁瑣的禮儀過完,李世民才悠悠開口道:“眾位愛卿,看各位這幾日休息得還算不錯,我們該計劃一下下一步的作戰計劃了。”

眾人點了點頭,李世民又接著說:“朕已經派人打聽過了,下一關理雲城,可以說是整個突厥最安居樂業的城池了,想必留寧和留彬將軍也有所耳聞,可這裏的守城之人卻不是驍勇善戰的將軍,而是一介書生,此人名喚李君之,比朕年長十歲,雖然年歲不大,可卻德高望重,可以說整個理雲城在他的治理下是夜不閉戶、軍民一心,很難攻破,不過也有個好消息,據說他這守將李君之是漢人,不知是什麼原因到了突厥,竟然以一個文人的身份駐守城池。眾位愛卿,你們可有良策?”

唐長瑜和留寧對視一眼,留寧比唐長瑜更了解突厥各個城池的概況,留寧明白唐長瑜是想知道皇上所言是否屬實,她知道唐長瑜雖為一軍之帥,卻不願多生殺戮,這樣的情況下,自然招降是最好的選擇。

留寧慎重地沖唐長瑜點了點頭,是說皇上所言非虛,也是說招降之計可行。於是唐長瑜便說:“皇上,臣以為招降是最好的計策,一來理雲城守將是文人,必然不屑於殺戮之事,而且聽皇上所言應該還是一名難得的人才,二來,理雲城如此眾志成城只怕其中自有玄機,強取必然不行。”

皇上之所以是皇上,往往是因為心中自有丘壑,只等哪個趁了自己心意的臣子開口,不謀而合。所以李世民點了點頭,說:“朕也正有此意,不知愛卿認為誰去說降最好。”

不等唐長瑜自薦,留彬便回答道:“臣聽聞,李君之是真正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之人,是真正的君子,皇上見了也許會生出英雄惜英雄之感,而且他是我們唐朝的人,皇上若是親自去招降,他豈有拒絕之理?”

趙楠卻搖了搖頭說:“不可,知人知面不知心,萬一他殺心一起,豈不是危險重重?”

唐長瑜也鎖眉深思,說:“臣可以陪皇上一起去,保障皇上的安全。”

李世民覺得眾人說的都有道理,一時有些舉棋不定,可還是開口說:“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自古不殺使者,朕今日親自做這個使者,有唐元帥保駕護航,朕放心,三日後出發。”

留寧這時卻想到了一個很重要卻被人忽略的問題,立刻站起來,叫住了皇上想要離開的腳步,說道:“皇上,若是景利已經到了理雲城,那我們的計劃豈不是要受阻?”

李世民也這才想起這一隱患,對眾人說:“派出去的探子沒有人找到景利的蹤跡,他去了哪是死是生無人知曉,到時隨機應變,我們改為明日便出發。”

作戰最怕計劃趕不上變化,行軍理雲城的路上,眾人都是一副嚴肅又隱約憂心忡忡的表情,盛夏的陽光太過炙熱,難免惹得人有些煩躁。

大軍才剛剛在理雲城外紮好營,李世民立即派了趙楠和丁楚楚押運物資,自己就帶着唐長瑜不顧奔波勞苦的來到理雲城下。留寧不知道為什麼總感覺內心不安,和留彬兩個人悄悄跟在了他們後面。

理雲城內的李君之正藉著燭火在仔細的研讀着《諫太宗十思疏》,其實這本書他度過的次數不下百遍,早已是爛熟於心、倒背如流。聽到手下的人來報皇上李世民和元帥唐長瑜來訪,說有有關議和之事商議。

李君之曾經只是個普普通通的文人,現在坐到這個位置上,已經越來越學會隱藏自己的情緒,越來越像他,只是還不能想他一樣拿捏自己的一切。李君之眉頭微微一皺,便吩咐手下客客氣氣的請進來。

等李世民和唐長瑜進來,李君之並沒有讓出主位,而是泰然地坐在那裏,微微頷首向皇上問了聲好,眼裏透出的滿是文人的清高與不屑,希望給來者一個下馬威。而來者是一個比一個沉穩又心思沉重的人,雙方沉默,等着對方先開口,隱隱透着劍拔弩張之勢。

還是李君之先開了口,嘴角輕輕揚起冷笑:“皇上,您真不愧是到底是當今聖上,雖然是找臣前來議和,卻要等臣先開口,真是天子風範,讓人心生敬畏。”李君之的話句句帶着諷刺卻不失禮數。

李世民卻毫不在意地微微一笑:“李先生,您真是過獎了。你我都是李姓,追溯來應該是血濃於水的本家,現在是李唐的天下,您何苦為了一個外族賣命卻不回自己的故鄉呢。”

李君之冷笑一下,想起那年血流成河的長安,只覺得一片血紅色蕩漾在眼前,沒有理會李世民的話,只是捧起桌上的書,揮手表示送客。

李世民卻站在那裏沒動,篤定地對李君之說:“李先生讀的《諫太宗十思疏》是魏丞相寫給朕讓朕治世安邦的警戒,朕一直奉為圭臬,看李先生也時時拜讀,你我必是有共同的理想抱負,李先生何不歸順我大唐,朕必定會重用你,讓你一展宏圖。”

李君之眼睛沒有離開書本,只是冷笑,帶着刺骨的涼意,讓人頓覺寒意,他緩緩開口道:“李世民,你若有把握收服我理雲城你還會在這低聲下氣?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說著按動了椅子扶手上的一個按鈕,一個鐵籠從天而降,困住了李世民和唐長瑜。

兩人不禁懊惱,身為一個不會武藝的文官,房間裏怎麼會沒有什麼自保的暗器?李君之抬眼淡淡地看了他們一眼,眼光又落回那本被翻閱過很多遍的書,對手下吩咐道:“明日一早押出去讓唐軍退兵。”

留寧和留彬在城外悄悄等待着,一個時辰,兩個時辰,三個時辰,四個時辰……兩人的臉色越來越鐵青,眉頭越鎖越緊,不好的預感在心中慢慢升起。

從星辰滿天到旭日初升,漫長的等待讓留寧和留彬沒法按捺心中的焦躁與不安。正想着怎麼進去救人,就看見城門緩緩開啟,並將嚴陣以待的樣子。留寧心裏一沉,知道是勸和失敗了,留彬顯然做出了和留寧一樣的判斷,事不宜遲,兩人決定獨闖理雲城。

門口的守衛不多,可是敵眾我寡,奈何留寧和留彬雖然武藝高強,卻戰得膠着又辛苦,士兵里有認得留寧和留彬的,趕忙去稟報李君之,李君之眉頭微皺,說:“來的正好,放他們進來,來一對我抓一雙。”

唐長瑜聽到這些話再也沒辦法保持原來的淡定寧靜,手握緊了鐵籠的欄杆。不等多久,見留寧和留彬手持武器殺意洶洶地進來,明知前方是龍潭虎穴可為了身在其中的人還是闖了進來,進來以後發現情勢確實如自己盤算,又不見景利的身影,不免鬆了一口氣,說降的可能性大了不少。

留寧和留彬剛一進來,就被埋伏好的侍衛用刀架住了。李君之看到前來的兩人,眼中的震驚一閃而過,在那樣緊張的情況下,沒有人注意到這轉瞬而逝的一眼。李君之的強裝着淡定,卻已經心亂如麻,這個男子狹長的桃花眼,緊蹙的劍眉,這個女子的柳葉黛眉,高挺的鼻樑,二人立在那裏不染塵世的氣質……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樣熟悉,李君之試探性地問道:“來者可是突厥的留彬王爺和留寧公主?”

留彬將妹妹護在身後,不屑的笑了:“算你識相。”

李君之拿着書的手輕輕抖了一下,將書重重地放在桌上:“二位不顧危險拼殺進來,可是因為已經降唐了?”

留寧沒有回答李君之的問題,卻反問他道:“李先生飽讀詩書,可知識時務者為俊傑?”

李君之的心沉了下來,在心裏暗暗嘆了口氣,連留寧和留彬與李唐有這般血海深仇都選擇了歸附大唐,我還堅持着自己的執念還有什麼意義,可若是他們還不知個中緣由便稀里糊塗地降了唐,那殺父之仇豈不是不了了之。

於是李君之立馬命令手下撤了鐵籠與包圍,將李世民請上了上座,跪在李世民腳下說道:“罪臣李君之以下犯上,一時被蒙蔽了心智,現如今曾經的突厥王爺和公主都降了大唐,罪臣還在垂死掙扎,實在罪該萬死,希望皇上能給罪臣一個戴罪立功的機會,讓臣為大唐鞍前馬後,萬死不辭。”

眾人見李君之態度如此反轉,不免有些愕然,可他歸降了終歸是一件好事,眾人便沒再有心思理會這些。李世民得了個賢臣,自然是心裏愉悅,忙扶起李君之說道:“愛卿言重了,能得李先生這樣知書達理、博覽群書的賢臣,朕不勝欣慰,以前的事情都過去了,朕便不再介懷,只要李先生能為朕的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朕在此先謝過李先生了。”

理雲城就在這不動一兵一卒的一片祥和中安然歸附了大唐,可李世民心裏卻始終留着疑問,為何李君之在見了留寧和留彬之後態度會轉變的如此之快,向婉燕詢問三人之間的關係,婉燕仔細回憶,確認三人之前並無見過面,更別說什麼交集。

李世民沒有繼續追問下去,也沒有再提起,只是暗中派了人去調查李君之的背景和與突厥的交情。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婉燕也心中暗藏疑慮,她不會放過任何一件和留氏兄妹有關的事情,於是悄悄飛哥傳書給景利,讓他暗中留意李君之。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長安不見使人愁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長安不見使人愁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似曾相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