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六 北伐契丹

二零六 北伐契丹

辛未(二月初二)李重進剛到晉陽便得知城池已經拿下,看到完整的晉陽城牆、護城河以及整個“戰場”並沒有傳統大戰後的遍地死屍和滿目瘡痍,洞開的城門隱約看到城內視乎秩序井然……他不顧長途奔波帶着張美直奔中軍帳。魏仁浦、張永德、向拱、慕容延釗、李洪義、王瀟等人都在,唯獨法師們都不在。

魏仁浦、張永德跟他簡要介紹了破城經過,說秦將軍早就預料到晉陽城中的漢軍官兵並不是鐵板一塊,不是都願意拚死守城的。北漢地薄人稀、物資匱乏,不僅要奉養北漢朝廷,每年還要拿出大量的錢財進貢契丹;誰願意捨命保這樣的朝廷?就跟當年先帝高平之戰之後圍攻晉陽一樣,除劉崇親自鎮守的晉陽城外,周邊各州均開城投降,只可惜晉陽城牆高城固,又適逢連日降雨使我軍功虧一簣。所以劉鈞一死朝臣便商議開城投降了。

能得到法師相助乃大周之幸云云。

李重進聽得瞠目結舌,他無法想像那兩三百“華軍”是怎麼攻破固若金湯的晉陽城的,他跟大多數將官的想法一樣,也認為此次攻打北漢只不過是借刀殺人,以戰事除去參與兵變的禁軍將士。

李重進日夜兼程趕往京城就是為了阻止太后、幼帝親征,以防前途渺茫的禁軍在晉陽城下臨陣倒戈。沒想到那些法師還真的幫周軍拿下了晉陽城滅了北漢。

張鐸告訴李重進,說那幫法師全都去城西遊玩去了,說那個奉聖禪寺是千年古寺,說曾經被尉遲敬德搶去做別院,還要上山看什麼石窟,還說城北五六十里處有鐵礦和煤礦,就是石炭……

攻城期間還有此雅興,這是來打仗的嗎?鐵礦、石炭?他們又沒來過這兒怎麼會知道?

李重進問下一步準備怎麼辦,魏仁浦說:“北上打契丹,明日啟程。那位林先生說千年來除了霍去病曾把匈奴趕到塞外咱們漢人一直被游牧民族追着打,現在必須北上把他們打怕、打服。現在北漢沒了,咱們直接面臨契丹,那位秦將軍說要給耶律璟立一規矩,不能讓慕容將軍守着太原天天陪遼軍玩打仗。他說耶律璟現在大同府,只要他敢跟咱決戰,就能一勞永逸。”

“他們怎麼知道耶律璟在雲州?他們才兩三百人敢去迎戰鐵鷂子?長途奔襲客場作戰天時地利都不佔,咱們根本沒把握戰勝遼軍。”

“我們也是這麼說的,”

“那……法師他們……?”

“只有統兵的張將軍和蕭將軍在,說明日大軍北上,秦將軍、林先生他們在北邊等大軍。”

收復太原后第二天一大早,秦化父子、林岩、王皓軒就帶領叔叔王瀟的親兵和一個連華軍士兵以及大批民工,在當地嚮導帶領下趕往晉陽城北十幾公里處的煤礦,只留下幫不上忙的蕭陽和張帥整理行裝隨大軍準備北上。

林岩他們按照資料上的信息確定了準確位置,規劃了煤礦礦區、開採點及以後的煉焦爐地址。他們認為這邊守着這麼多的煤礦不用,偏要去砍樹當柴燒,真是作孽。這邊不是可耕土地少嗎?耕地少也得禁止燒山開荒,禁止亂砍亂伐,多餘勞力全部去挖煤,晉陽城西約25里處就是咱們那會兒的西域煤礦,再往東北30里是鐵礦,林岩老王他們早就把開採方案做出來了。

經過詢問打聽,現在那兩處還都是荒地,可以把附近區域全部圈起來。工錢還按每天兩斤半糧食,應該能徵到不少人,剛剛收編的幾萬漢軍士兵可以改為工程兵,同時開挖河渠把煤礦、鐵礦、汾河、晉陽城護城河連接起來。

他們決定林岩、秦勇、王皓軒留下來負責兩個礦區的開採工作。由五連和G連各留下一個排士兵和王瀟所部親兵負責安全工作。石門鎮的G連、E連、F連、T連繼續妝扮成民工隨大軍北上作為預備隊。

慕容延釗堅決要求北上對陣遼軍,說辭去太原尹也在所不惜,而且自己除了打仗對城內管理是外行。魏仁浦自己也想隨軍北上,看看法師怎麼對抗契丹,可眾將跟他的想法一樣都要隨軍北上,無奈之中只好讓兵部尚書張昭、天雄軍符昭信領着留下的兩萬禁軍負責晉陽城內的後續工作。

壬申(二月初三)下午,大軍行軍至鐵礦所在區域紮營。

初四,大軍到達石嶺關時得知北上負責阻擊契丹援軍的兩萬禁軍只留下五千人部署在此,其餘禁軍可能已經分別到達樓煩關(今寧武縣北,明代復修長城后改稱寧武關)和雁門關。同時秦化在電報中得知嘉峪關過來的三個連已經到達太原,曹延晟父子隨柳志軍一起過來,如果加快行軍速度也許能同時到達樓煩關。秦化電告柳志軍不必加急趕路,能在預定時間趕到雲州即可。

初五,途中遇到早已渡過黃河觀望的西平王李彝殷,他得知晉陽城破后繞過嵐州、憲州直奔而來,憲州推官史昭文得知晉陽失守后竟也派人追過來奉表乞降(原在969年降趙匡胤)。

靜難軍節度使折德扆(楊家將中佘太君老爸)得知晉陽失守也突破黃河漢軍防禦,神池守軍見風使舵開城投降靜難軍。也已逼近樓煩關,駐守樓煩關的寧化軍防禦使楊業(楊家將中的楊令公,?-986年)納悶:岳父對周朝廷的聖旨歷來都是陽奉陰違、就算接旨也是出工不出力,沒有好處堅決不參與的主,這次怎麼也參與對抗我漢朝廷了?他知道周軍逼近晉陽城、漢廷危急,連丞相衛融、皇子都先後入遼緊急求援,只是遼援軍遲遲未到。也有傳言說晉陽城已破,但他還是勸誡岳父不要相信晉陽城已破的謊言。

楊業不顧翁婿之情,斥責老岳不該助紂為虐幫周軍入侵漢境;折德扆說劉鈞已死漢廷已亡,趕快回頭還來得及,千萬不要開關放遼軍南下。

翁婿兩人相互勸誡中禁軍前鋒趕到,說太后和樞密使親率十萬大軍已破晉陽現北征契丹,估計幾日內就能趕到。望楊將軍念及炎黃之情,勿使契丹南下擾我漢民。

楊業兩難:丞相和皇子出關時曾多次叮嚀,要他保證關道暢通確保援軍順利入關,以解晉陽燃眉之急;岳父要求關閉城門嚴守以待,嚴禁遼軍入關。

接二連三的緊急求援楊業知道朝廷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否則也不會讓丞相和皇子親自入遼求援。

丙子(二月初七)周大軍至婁煩關,楊業才相信晉陽城已經失守……

秦化讓張永德派出兩萬禁軍分別到偏頭砦(明代改為偏關)和雁門關加強防禦。

樓煩關地形獨特,西北是黃花嶺,西南是荷葉坪山、蘆芽山,東北部同樣是綿延的山嶺;北方二十公里處便是朔州,由綿延的山谷相連,官道便修築于山谷之中,傳說中楊業抗遼被俘后絕食而亡的陳家谷就位於此。兩側山嶺山坡雖不陡峭,但僅僅能放羊或艱難步行,根本不適合大軍通行,更別說糧草車馬。樓煩關便是綿延山嶺上巍峨長城的一處關卡,契丹南下的通道之一。

契丹援軍已經出動,跟以前一樣,他們只是慢吞吞的跟郊遊似的。儘管他們已遇到再次求援的漢丞相、皇子,但並未加快行軍速度。因為他們知道晉陽城牆高城固,周軍一時半會根本無可奈何,等月余趕到晉陽時周軍攻城疲憊才能顯出遼軍威風,而且漢軍等待越是着急才會給更高的報酬。

游騎哨探回報說前方樓煩關可能已經失守,城樓上高掛着大周旗幟。

怎麼個情況?周軍不是在圍攻晉陽城嗎?南下援漢的遼軍首領、大同軍節度使阿剌一驚:周軍已佔領樓煩關?以前他們頂多也就在雁門關、石嶺關一帶佈防狙擊,怎麼這次竟深入到我大遼家門口了?奇兵深入?

他們途中遇到漢丞相衛融和漢皇子劉繼恩,知道圍攻晉陽城的周軍很強大,否則他們也不會接二連三的緊急求救,自己的兩萬兵馬過去也是無濟於事。現在樓煩關失守遇阻,若後退十餘里沿東側另一山谷南下則要多出三四天的行程,因為那條路更加崎嶇難行,根本不適宜大規模行軍,而且周軍能拿下樓煩關肯定也會在雁門關、偏頭砦佈防。否則就必須進行大規模強攻,拿下關卡打通南下通道。既然蕭思溫所部跟在後邊只有一天路程,何不等他們過來一起行動?

阿剌命前軍加強戒備,大軍距關卡北三、四里處在一寬闊地域依靠西山坡紮營。此處山谷寬不足百丈便於防禦,兩側山坡崎嶇綿延,周軍絕對不可能從山坡上過來偷襲。

阿剌命探馬回報后軍說前進受阻,正等待後續援軍。

雁門關傳來消息,說漢左勝軍節度使李瓊歸降,已編入雁門關防禦中。

前方探馬回報,說關下紮營的是遼大同軍節度使阿剌的兩萬兵馬,後續蕭思溫的四萬兵馬與之只有一天路程。(遼史:六月庚申,漢以宋兵圍石州來告,遣大同軍節度使阿剌率四部往援,詔蕭思溫以三部兵助之。)

丁丑(二月初八)天剛亮,秦化根據頭天視察過的地形,讓張熙載所部兩千禁軍士兵配合G連、E連、F連“民工”肩扛手抬把發射架悄悄部署在距遼軍大營四五百米的東山坡上,五連、七連全副武裝負責掩護,以防遼軍突然殺出。作為華軍北征第一場真正的戰鬥有必要讓所有人員參與,以便感受戰場氣氛及鍛煉膽識。包括負責後勤的士兵(比如通訊、炊事、醫護等)。

遼軍崗哨及游騎哨探遠遠看到周軍在山坡上活動也在納悶:就算要用滾石陣也得把石陣部署在我軍上方才對,我軍早有防備,你們過不來的。在一里開外忙乎什麼?難不成你家石頭會拐彎上行?難道要等我軍通過你處時再滾石?不對啊?這兒方圓幾十里都是土山你上哪兒弄石頭?剛才那些周軍肩扛手抬是在運送石頭?那才能搬過來幾個?不成,趕快回去稟報,開戰前必須派弓箭兵先行過來消滅你們。

阿剌也納悶:周軍不依仗關城固守,竟然出關在關下佈陣,這是哪家戰法?可能有詐,命哨探嚴密監視,各部嚴加防守。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後周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穿越後周
上一章下一章

二零六 北伐契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