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再創韃子

第四十八章 再創韃子

楊之梟在杏山焦急地等待了一天後,探子傳來信息,皇太極果然上當了,這次皇太極本人沒來,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帶領了五萬部隊來到了杏山城下。

當天晚上,離半夜三更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多爾袞他們按照楊之梟派過去的人約定的方式把部隊悄悄地拉到了杏山城下,不一會兒杏山城果然緩緩地被打開了。

面對打開的城門,多爾袞欣喜若狂,以前自己在杏山城下吃了多次的虧,現在終於可以得到杏山城了。於是,為了能夠使部隊全部進城,多爾袞帶着部隊排着整齊的隊伍悄悄地進了杏山城。

當多爾袞帶着部隊全部進城后,並沒有看到城裏接應的部隊,發現自己中計了,正要命令部隊撤出城的時候,早被楊之梟埋在地下的地雷被拉響了,在建虜的腳下爆炸了,把毫無準備的建虜炸得四處亂串。

而這個時候埋伏在周圍的火器營也紛紛向建虜開火,弓箭手拚命向建虜射出一支支致命的箭支,步兵還操縱着投石車向建虜投擲着大殺妻,不但把建虜燒得哇哇叫,燃燒的火還使建虜在黑暗中凸現了出來,為火器營的射擊指明了方向。

在如此打擊下,多爾袞哪抵擋得住,想帶着部隊往城門口撤,可現在城門早被關上了,在不了解地形的情況下,又不敢把部隊散開了去衝鋒,只有把部隊收攏起來被動地挨打。

這個時候的餓多爾袞只有選擇把城門攻下來打開城門出城才有線生機。於是多爾袞一邊抵擋四處的子彈和箭枝,一邊去進攻城門,可城門早被楊之梟埋伏了重兵看守,加上佔了有利的地形,一時哪容易攻得下。最後在多爾袞不顧傷亡下,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來,才把杏山城門拿了下來。

打開城門的多爾袞不敢停留,帶着部隊拚命往寧遠方向撤,而楊之梟則帶着騎兵拽着多爾袞的尾巴一陣通揍,由於多爾袞帶領的部隊不但有騎兵,還有步兵,所以很容易被楊之梟的騎兵追上。

而在杏山城裏喪亡巨大的多爾袞又不敢回頭跟楊之梟的大部隊硬拼,所以一邊帶着騎兵保護着步兵慢慢往寧遠方向撤,一邊派騎兵快馬會寧遠報信,叫皇太極來接應自己。

當多爾袞撤回的時候走到二道溝的時候,又遭受到了地雷的蹂躪。原來楊之梟算準多爾袞失敗后回撤肯定會經過二道溝的,所以早派人在那裏埋了地雷。

在二道溝地雷的爆炸中,最可憐的要算濟爾哈朗了,這可是他第二次在同一個地方遭受地雷的襲擊了,上一次他損失了將近兩萬的人馬,而這次跟多爾袞又在這裏享受了地雷大餐。

在地雷爆炸后,建虜的隊伍更加混亂了,楊之梟帶領的騎兵乘機發動了衝鋒,這個時候的多爾袞也回天無術了,在等不到皇太極的救兵后,帶着少部分的親兵人馬突圍了。

經此一戰,楊之梟消滅了建虜四萬多的兵力,但是遺憾的是還是讓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帶着五千多的殘兵跑掉了。

楊之梟使用連環計不但消滅了建虜的四萬多的部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次完勝,使新收編的六萬新兵在楊之梟的部隊裏找到了歸屬感,更使這些兵完全消除了對建虜的恐懼感了,現在大家都認為建虜也不過如此,即使五萬的建虜部隊還不是照樣被自己打得全軍覆滅,現在也不以為建虜有什麼可怕的了。

通過這幾次的戰爭,楊之梟在部隊裏的聲望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因為在楊之梟的帶領下跟建虜作戰,還從沒有吃過敗仗,每次都是以巨大的優勢把建虜打敗,而自身的損失幾乎沒多少,在這些兵的心目中大家都有這麼個想法,那就是只要有楊之梟在,不管多少建虜都不堪一擊,如果有一天楊之梟說要打回建虜老巢去大家也會相信的。

有了這些基礎,楊之梟認為現在自己完全有條件把皇太極趕回老家去了,現在楊之梟的兵力有十幾萬,而且都是精兵,在連續打了幾場勝仗后,大家的士氣都非常的高漲。

而建虜在被楊之梟使用連環計消滅掉一部分,再加上在寧遠戰場上消耗的一部分,建虜剛開始的十五萬兵力現在大概也只剩下八萬多點吧,而在寧遠城的洪承酬手裏大概還有六萬左右的部隊,到時候只要配合得好,完全可以把皇太極打敗的。

楊之梟帶着部隊來到了寧遠城下,就在靠近皇太極兵營的地方駐紮了下來,雙方營帳的距離只有三里多,楊之梟到了后沒有急於去進攻建虜,而皇太極看到楊之梟的到來也沒有急忙派兵來攻擊,雙方就這樣對持了起來。

本來剛開始的時候是皇太極包圍了寧遠城的洪承酬,現在楊之梟又駐紮在皇太極的背後,就變成了楊之梟和洪承酬把皇太極給包圍了,形勢對皇太極非常的不利。

現在的寧遠城在皇太極眼裏變成了真正的雞肋,要去進攻寧遠吧,高大的寧遠城防禦力還是很強的,自己攻了一個星期還沒攻下來,現在楊之梟的部隊開過來后,自己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進攻寧遠城去了,還要防禦後面楊之梟部隊的進攻。

但是如果現在放棄寧遠城而退回覺華島嘛,自己心又不甘,自己傾盡全國的兵力千里迢迢通過水陸兩路來到了寧遠,現在是好不容易打敗了洪承酬,並把他包圍在了寧遠城,眼看就要拿下寧遠城了,如果因為楊之梟的到來就放棄也太可惜了。

可以說,現在皇太極最恨的是楊之梟,因為楊之梟的出現,在前前後後的大小戰鬥中,使皇太極總共損失了十幾萬的戰士,而這些戰士還是皇太極族裏的精兵,本來建虜人口基數也不大,總共也只有幾百萬人,能成為戰士的也只有幾十萬人,現在被楊之梟消滅掉了十幾萬,如何不使皇太極心痛!

而且正因為楊之梟的出現,使上次皇太極在進攻明朝的時候折翅在杏山城下不得不退了回去,這次皇太極估計繞開杏山通過水路經覺華島來到了寧遠城,不但被周銳攻下了義州,還使皇太極包圍了寧遠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又處於被動。

而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楊之梟的出現,對於周銳,皇太極也有過專門的研究,只知道他是應天府的一個書生,後來出過一本《三國征服者》,最後莫名其妙當上了羅城縣令,後來被洪承酬提攜后就一直駐守杏山城。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前前後後跟自己打了幾仗,可是每次都被他使用陰謀詭計而使自己折兵損將,可以說楊之梟的成功就是建立在建虜韃子的痛苦上的。

皇太極不得不承認楊之梟是自己在跟大明交戰中碰到的最難纏的對手,以前的袁蠻子也算明朝難纏的對手了,可是跟楊之梟比起來那就差遠了。

而且這個楊之梟打仗從來不跟自己硬拼,每次都可以使出花樣百出的計謀。而且這個楊之梟的部隊是越達越強,部隊的人數也是越打越多,通過探子的回報,現在楊之梟的部隊居然達到了十幾萬之多,現在皇太極不得不承認楊之梟已經成為了他進攻大明朝最強勁的阻力了,早知道以前在杏山的時候自己就不顧一切地把他扼殺在搖籃中,只可惜養虎為患,現在楊之梟的羽翼已經豐滿,再想消滅已經非常的困難了。

現在皇太極一直感嘆自己方怎麼沒有楊之梟這樣的人才,自己雖然有大批的漢人為自己服務,包括范文程得也算有才幹的人了,可跟楊之梟相比就差得遠了,楊之梟這樣的人才沒有被自己所用也真是太可惜了。

皇太極心想只要楊之梟現在願意投靠於他,別說把庄妃給他,就是把自己後宮的所有妃給他,然後自己還可以封他個鐵帽子王,自己也願意,可惜皇太極知道現在已經沒有招降楊之梟的條件了。

現在楊之梟在短短一年多部隊已經發展到十幾萬,已經完全可以跟皇太極抗衡了,而現在招降他的唯一條件就是打敗他,可現在對於打敗楊之梟,在現在的情況下,皇太極心裏是一點底都沒有。

所以,皇太極在楊之梟帶着增援寧遠城的十幾萬部隊來到寧遠城下后沒有馬上發動進攻,畢竟對於楊之梟的十幾萬部隊還是有顧及的,現在皇太極唯一要做的只有慢慢等機會了。

楊之梟把部隊拉到寧遠城下后,沒有馬上開始進攻除了因為自己部隊趕了幾十里的路需要休息下外,也是對皇太極有顧及的,再怎麼說皇太極作為歷史上出名的人物也不是浪得虛名的,其本人的作戰指揮方面確實是一流的,就從這次能夠輕易把洪承酬打敗並把他包圍在杏山城下就可以看得出來。

再說現在建虜也有八萬多的精兵,真正打起來還是旗鼓相當的,楊之梟以前能輕易打敗建虜是因為自己利用了地理和武器的優勢打了建虜個措手不及才達到的,而現在如果馬上跟建虜硬拼的話自己的損失也會相當的大。

打慣順風仗的楊之梟也希望能尋找到機會在自己最小的傷亡下把皇太極打敗。

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國色生梟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國色生梟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 再創韃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