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善攝生者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
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人的出生,也就是走向死亡。生的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佔有三成。死亡的因素,在人的一生中,佔有三成。想讓自己生活得好,卻走向了死地的因素,這樣的事,在人的一生中也佔有了三成。
為什麼想生活得好卻走向了死地呢?因為有的人太過於照顧自己的生存、太重視太優待自己了。
據說善於養生的人,走在路上不會碰到犀牛與老虎,進入軍事行動中不會遭遇兵器與攻擊,犀牛沒有地方撞它的犄角,老虎沒有地方抓它的利爪,敵兵沒有地方可以用得上他的兵刃。
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他沒有進入不可以進入的危險的地方,自身也沒有必死的破綻。
生的因素三成,死的因素三成,過分致力於生反而加速了死亡的因素三成。這樣一個三三定則,是老子的一大發明。
多數學者老師將之解釋為長壽的三成,短命的三成——也許從字面上看這樣的解釋是正確的,竊有疑焉。那個時候,不可能有三成長壽的。今天,所謂長壽者,按現在的標準,起碼也得活過八十多歲,同樣也占不了這樣的比例。我寧願作別樣的解釋,說成六經注我倒也不妨。
生的因素包括主觀與客觀。客觀包括土地、陽光、空氣、水、植被、生態與適宜人類生存的氣候、地理條件等。主觀上則是人的正常的生活能力、調節能力與自我保護的本能,還有免疫力、代償能力??是人的身心的正常運作。
死的因素同樣包括主觀與客觀。客觀包括自然災害、生物威脅、細菌病毒、不利於乃至直接危害人的生命的氣候或其他環境因素。主觀上則是人的衰老、心理疾病、做事失當、愚蠢、不智、不仁??這種類似自我毀滅的程序,常常會莫名其妙地啟動。
因生致死的做法則包括了爭強好勝、好勇鬥狠、陰暗焦慮、奢靡過度、用力過度、進補過度、醫療過度、練功過度直至煉丹、迷信、長生藥的尋找、秘方的崇拜,等等。
這第三個三成,我的研究體會還不夠深,相信會有更多的內涵,而且是老子此番論述的精華、要點所在。但是我們可以想到一些成語:緣木求魚、南轅北轍、揠苗助長、飲鴆止渴、走火入魔、過猶不及??這些表達了中華文明的偉大智慧的成語中包含着類似的意思。
三三定則說明了生的因素只有三成,而另六成是相反的因素,是負面的因素,是死的因素。當然還有一成不確定的因素。說另一成是指善攝生者?亦存疑,因為善攝生應該包括到第一個三成即生的因素當中。
如果不說長壽不長壽,而是說體現了生的活力的人(生之徒)三成,體現了死的危殆的人(死之徒)也有三成,體現了因過分重視生從而背離了自然而然地生存的大道,反而面臨著死的靠近的人(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也是三成,含義差不太多。
這也是一種憂患意識,是符合人生的況味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樣的俗話說的是更高的負面因素的比例,不是六成而是八成至九成。人需要有這樣的準備、這樣的警惕、這樣的謹慎,不能老想好事,老存僥倖心理。
擴而大之,其實不僅是生死的問題、攝生的問題,一切事情,都有個類似的三三定則。兩支實力相當的球隊,遭遇上賽事了,對於每一支球隊,都應該有三成勝利、三成失敗、三成求勝心切包袱太重反而失敗的可能性。正常情況下做一件比較艱巨的工作,同樣也只能有三成把握、三成危險、三成由於急於求成反而做不成事達不到既定目標的可能性。科學研究、發明創造、理財經營、求職自薦、衝擊紀錄、著書立說、文藝創作??莫不如此。當然這裏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在你基本上具備條件的情況下,你可能有三成把握。如不具備基本條件,就連一成把握也沒有了。
我的七十餘年的人生經驗證明,三三定則太棒了,完全是真理。總括地說,無論什麼事,求學問、參加革命、做工作、寫作、做一些社會政治工作、承擔一定的義務與責任、追求國泰民安、身心健康與生活幸福等,成功的因素、成功的機遇是十分之三。失敗的因素、失敗的機會是十分之三。而由於激動、由於一個時期的一帆風順、由於對自己估計過高,取得的是相反效果的概率也是十分之三。
例如小時候我功課好,我以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個發明家、科學家或者文學家,革命的風暴使我選擇了革命而中途輟學。少年時代我立志做職業革命家,然而事實證明我最多是十分之三的革命家,另有十分之七是藝術氣質、幻想氣質、書生氣質、幼稚與浪漫氣質以及某種自由主義的性情中人。
後來我立志寫作,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也達到了我理想的最多三分之一(比十分之三略多一點)。
我希望自己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對於整體、對於全局有更多的影響與貢獻的想法,最多實現了三成,或不足三成。而一切超前的說法與行事,只能是適得其反。
反過來我要說的是,一個人在一生中,在各個階段中,如果時時有三成的成功、三成的果實、三成的效果、三成的進展,烏拉,了不起,祝賀你!千萬不要事事要求百分百。三成了,你應該快樂滿足,你應該感激慚愧,你應該心如明月,你應該心花怒放。相反,過分的貪慾、野心、狂想、大言、美夢,過多的操作、活動、奔走、勞神、焦慮,結果只能是害了自己,乃至自找倒霉、自取其辱,直至自取滅亡。
後邊說的行路不遇猛獸、作戰不怕武器,角、爪、兵器都奈何不了他,這是一種理想,這是一種極美好的審美表述,這是一種大道,這是一幅得道者、善攝生者的美麗風景。或許這種話像是邪教奇功,至少像是武俠小說里的金鐘罩、鐵布衫。然而老子不是這樣的,他絕非在提倡練什麼奇門遁甲。他是說,關鍵在於你是否有死地,你是否進入了死地,你是否向著死亡的負面的因素猛進,你是否在做愚蠢的貪婪的自取滅亡的傻事。也就是說,死不死,傷不傷,不在猛獸,不在敵軍,不在武器,而首先在你自身,在你自身的道行。
這樣的論說必須與前面的說法聯繫起來理解:這就意味着人應該做到無懈可擊。生的因素三成,你應該充分地自然而然地去靠攏,去受用,去發揮,去親近愛惜珍重這三成生。死的因素三成,你應該謹慎對待,趨利避害,不可掉以輕心,不可有亡命徒心態,不可毫無準備與警惕。
尤其重要的是你自身,不應該自生病灶,自見要害,自露破綻,自己搞出、露出與突出自己的軟腹部:例如貪財,例如自私,例如陰謀詭計,例如以勢壓人,例如低俗不堪,例如樹敵傷人。害人者人恆害之,騙人者人恆騙之,毀人者人恆毀之。陰謀家最易落入天羅地網,整人者最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老子強調的是,可憐人必有可恨之處,被犀牛猛虎甲兵攻擊了的人一定有自己的原因,至少是不小心。一些人甚至很多人的不幸的結局,有其自身的責任。此話雖然說得殘酷無情,
有片面性,但對於多數人並非沒有教益:遇事多想自己的責任。多責己,心平氣和,增長見識,提升境界,以至於靠近大道,有助於往後。多責人,則只能是怨憤滿腔,毒化自身與環境,乃至臭己臭人,貽笑大方。
無懈可擊並不是一個技巧問題,問題在於你的境界、你的功夫、你的居心、你的高度、你的世界觀與價值觀、你的方法論與認識論、你的接近與違背大道的程度。
例如你發表一個看法,做到面面俱到是非常困難的,乃至是心勞日拙的,然而,你超出個人與小團體的偏見與狹隘,超越意氣與一日之短長的爭執,抱着最大的善意,從有利於最大多數的動機出發,發表一個比較高明、比較不帶宗派色彩、不計較誰得誰失、比較看得遠站得高、具有最大的謙虛、充分吸收各方面的意見而又提高一步的見解,則是完全可能的。做到這一點,你就少了許多被攻擊的可能。
例如當群體分裂,當各種利益分歧與經驗分歧、背景差異與文化差異造成了尖銳的對立的時候,你做到八面玲瓏、人見人愛是不可能的,乃至是可恥的,因為如果那樣你就成了俗話說的“琉璃球兒”了。但是你不做不實事求是的事,不說過頭話,不企圖討好任何一批人或某種勢力,你時時尋求最大公約數,時時擴大與他人的理解與溝通,這完全是可能的,而且其完善是無止境的。
無懈可擊者也有被擊倒乃至擊殘擊斃的可能,我對於這樣的個案是無話可說的,但是這樣的個案是相對容易翻過身來的。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無懈可擊者是犀牛用不上角、老虎用不上爪、敵軍用不上刀劍的。無懈可擊者比較有信心,有辦法,有可資審美的風姿,逢凶化吉,遇難成祥,到處有“金剛力士”相助。我七十餘年的經驗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再說一點,大事小事都無懈可擊,今天明天每分每秒都無懈可擊是不可能的,小事任你擊任你贏任你橫行神氣,然而你還是達不到目的。因為我根本不計較小事,不懷好意者的小小勝利對於我來說,不關痛癢,不足掛齒。被擊者微微一笑,擊者又達到了什麼目標呢?至於大事,你的角爪刀槍,全無用武之地。目的並不僅僅在於攝生,更在於我們要依大道而行、而止、而快樂、而微笑、而合目小憩,而看不起你那樣的氣迷心竅者。
沒有比通過自己的實踐來證明大道、來體味大道、來皈依大道更澄明、更滿足的了。
第五十一章是謂玄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產生出萬物(大道是存在的總的根源與本質),德滋養與充實着萬物(大德是存在的
總的內涵與供給),物質是萬物存在的形式,趨動(運動變化)是萬物存在的脈絡與過程,是存在的完成。
所以世間萬物都尊崇大道,珍貴大德。大道的尊崇,大德的珍貴,都不是人為的規定而是自然而然的結果,同樣大道與大德也不干預萬物,而是尊重它們自己的運動。
大道生髮了萬物的存在,大德充實了萬物存在的內涵,使之生長發育,使之成長定型,供給世間萬物的需要,覆蓋(涵蓋)着萬物。
產生它們但不佔有它們,為它們做事但不把持它們,帶領它們卻不主宰它們,這才是巨大的根本的也是最玄妙深遠、難以見聞與描述的德性。
老子在這裏再一次作出對於世界與真理的抽象概括描述。他提出了道、德、物、勢這樣一個階梯式的命題,逐步下達,而又四位一體。
道是根本、本原,萬物萬象均生於道。道的意義在於生髮、產生、催生這個世界。
德是品性,是基本功能,是貢獻,是道的滋養,是最大的仁愛,雖然老子屢屢批判仁愛。老子此處講的德這種仁愛是自然力的而不是人為的。
物是道與德的具體化即道與德的下載,是道與德的形而上性質向具象方面的轉化,通過萬物而體現而證明而弘揚光大。
物化使世界得以成型成形。物還帶有客觀世界、身外世界的意思。道並不就是你自己,而是大千世界。這個想法可貴。
至於勢,則是道與德的趨動,是道的動態、動因、動力和動向。勢是內趨力、路線圖,是道與德的自然就具有的而不須第一推動的能量。
德是道的滋養、功用。這裏老子的一個思想很有趣。世界並非一蹴而就,生於道以後,還要接受德的培育、滋養、充實,而且還要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就是說,萬物還需要一個成長、發育、穩定、成熟、結果、保護、存藏的過程。
這一章是老子的創世記,可以與《聖經》上的說法對照來讀。《聖經》上講是耶和華根據需要有意識有計劃地用六天時間創造了世界,第七天就安息。
在這裏不難發現老子的尊崇自然的特點。而西方宗教的特點是尋找一個主——lord。上帝=主。主創造了一切,主宰着一切,安排着一切。老子的說法則是自然之道,“生”出了世界而不是創造了世界。“生”比“創造”更少有意為之的成分。佛教的說法也是由佛法主宰,而不是由佛陀掌控。
老子還特彆強調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就是說,大道不是主——lord,而是自然與自化。
道、德、物、勢是一個逐步落實逐步顯現的階梯,同時中國式的整合性整體性思維,決定了四位一體的特色。文句上說的是道、德、物、勢,最後一個勢字或作器,竊以為物與器可不連用,乃從勢。說它四位一體是有許多根據的,其中最重要一點是前面對於一的論述。我們要的是歸於一、定於一、得一(有趣的是佛教也講萬法歸一,萬法叫做五蘊十八界,一叫做真如如來藏)。
道是原理,是規律,是本源,是先天地生的世界的原生狀態,是惚恍,是恍惚,是混沌,既是最根本的存在,也是最概括的本質。
存在到了最最起始的極端,便是本質,便與本質並無不同,這是中國式思想方法的妙處。這也是對於價值與選擇、認知與信仰、先驗與邏輯推論、本體論與認識論與方法論的區分的超越。因為這樣的本質與任何人為的價值與選擇性無關,它是自來如此。這也不是一種特定的認知,不是學派,不是學說,而是世界的最初,是既沒有學派也沒有價值觀乃至還沒有人類時期世界本質的永遠的照耀。它既是理性推演與概念提升的結果,又充滿崇拜的情緒。
老子在此章中特別提出了尊道與貴德的問題,這在其他章節中並未多言。他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正是這幾句話流露出老子的道的概念的不無信仰主義色彩。你不但要認識它,體悟它,還要尊貴它。
這樣的一個尊貴,應是沿着道德物勢的反方向而進行。最明顯的是你要尊貴“勢”,你至少是因勢利導,要認清大勢,認清“世界潮流,浩浩蕩蕩”(語出孫中山)。要看準事物的發展方向,不幹逆潮流而動的蠢事。
然而僅僅看到勢是不夠的,僅知勢你有可能變成牆頭草,隨風倒。所以進一步要知道物,知道客觀世界、身外世界,懂得實事求是,懂得勢的來源,而不可剛愎自用、一意孤行、唯意志論、以空想代替現實。
你更要從世界的發展變化中看到玄德,看到大道之德、自然之德、萬物之德。玄德,抽象而又宏大,無所不在無所不受其德,養之覆之,德莫大焉。這裏有沒有感恩思想的契機呢?卻又與天地不仁的命題不一致。這是老子思想中的一個悖論:不仁乎?玄德乎?
最後,你能做到尊道而貴德了。大道是世界的原生本體,也是道理規律的決定因素,還是一種境界、一種方法、一種路線。它尊重自然,剋制人為;尊重萬物,剋制自身;尊重弱勢,剋制堅強逞強。總之它是天下天地之母之始。
這裏有整體的觀點。原因就在於每一件具體的事物都同時具有自己的本質、自己的原理、自己的最初,那麼萬物的最最終極的本質、原理與最初是什麼呢?就是道。道起了什麼樣的作用呢?它生髮了萬物,產生了萬物。
世界就是這樣的,有原理,有原本,有始初,有永恆的本體:道;有發展、成長、成熟、成型、存在與發育的必需因素:德;有存在的體現、形狀與聲音、實在的而不是虛幻的性質:物或器;有運動的動力、趨勢、能量:勢。這四者是不能分割的。
認識與強調世界的同一性、整體性、融合性,這是古代中國哲學的一個重要思路。諺云: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這樣的諺語只有中國有,因為中國式的思路認為醫國醫亂與醫人醫病的道、德、物、勢是相通的。古代國人還喜歡通過例如觀察竹子研究書法,通過觀察禽獸研習武功,通過觀察自然界研習哲學、美學、倫理、兵法直至文章做法。《文心雕龍》中舉證的最大的模範文本,正是大自然。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高屋建瓴卻又不符合形式邏輯的演繹規則的推論,也只有中國有。外國人則更傾向於強調區別,傾向於擇清楚某人某事的獨特性。
其實事物既有它們的共同性,也有它們各自的獨特性。二者缺一不可。
在這裏,老子再次論述了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大德,再次與尋主論、與lord論拉開了距離。其實大自然就是這樣的。以母雞孵蛋為例,作一個不無牽強的比喻,胚胎與整個雞蛋的成分比例與構成是道,蛋白蛋黃是德,母雞的體溫與耐心孵化是勢,而雛雞的身體是物與器。母雞對於雛雞,從來就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母雞對於雛雞恩重於山,但雛雞一旦長大,便與母雞告別。為什麼一隻老母雞都具有的玄德,對於人來說卻是這樣困難呢?
這恰恰是由於人的自作聰明——自以為是——自我膨脹。人的萬物之靈的地位使人產生了主觀性、目的性、計劃性、優越感、自足感,產生了貪慾、權欲、物慾、佔有欲、收藏欲直到破壞欲,產生了計謀產生了一切未必全部是積極的與真正有價值有利益的東西。人為什麼不多想想大自然,想想“天何言哉”,想想大江大河大海是怎樣運作怎樣“行事”的。人啊,你應該學習大自然,與大自然保持一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