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廚人為什麼不要茶壺
地安門大街上,來了一位給婚事幫廚的人。他為什麼不要茶壺?
地安門的十字路口,顯得過分寬闊。那是因為當年有座龐大的地安門,50年代初將它拆除了,修成十字路口,所以成了這樣。不知道為什麼,30年來,人們始終沒有在那寬闊的街心,開闢一個轉盤式的大花壇。人們凈忙着干別的了。現在也還是這樣。天還沒有大亮,這裏已經熱鬧起來。當然不是那種公園或商場式的熱鬧,而是一種缺乏色彩的、嚴肅的熱鬧——人們急匆匆地趕着去上班。公共汽車、電車裏擠得滿滿當當。車站上既有循規蹈矩排隊候車的人,也有無視公德、幾乎站到快車道上、打算車到便往上跳的小夥子們。而構成總體氣氛的關鍵,還是那些騎自行車的人。多數騎自行車的人只是被動地隨着車流前進,但總有少數屁股不怎麼沾車座的小夥子,蛇形地快速穿過每一個能利用的車隙,驚心動魄地飛馳向前。
這天總算比平日景況稍鬆緩一點。因為是星期日,機關幹部和學生們退出了清晨的這股人潮。不過需要通過這個十字路口去做工、售貨、辦事的人還是不少。北面高踞的鼓樓和南面屹立的景山,彷彿都在薄明中凝望着這裏,它們也許在沉思:為什麼這裏的生活既有驚人的變遷,也有似乎是單調的重複?
路喜純在自行車的車流中,不慌不忙地均勻蹬車,邊想心事邊隨車流向前。
這是個26歲的小夥子,從他的年齡來說,他或許要算胖子,但其實他的臉蛋、胳膊、胸脯都還是緊繃繃而富有彈性的,只不過比一般的同齡人鼓脹而缺乏稜角罷了。他在崇文門外花市附近的一家小飯館工作。那小飯館可以說是北京市最基層最不起眼、甚而會被某些自命高雅的人視為最低級最不屑一顧的社會細胞。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其實整個北京城的陰晴風雨、喜怒悲樂,都能從那小小的飯館中找到清晰而深刻的迴響。
路喜純已然父母雙亡。常有人問及他的父母,他總是極簡單地回答。倘若有人多問幾句,他便彷彿不高興起來。他那故去的雙親,似乎有着某種神秘的色彩。
其實說起來也很平常。路喜純的父親生前是個蹬平板三輪車的運輸工人,母親一直是個家庭婦女。他父母收入雖然不多,對他這個獨生子卻保證着絕不低於一般富裕家庭的供應,因此,上小學時,那位戴眼鏡的班主任老師常以他為例,來教育全班同學:“新舊社會兩重天。要是在舊社會,路喜純還不得穿着破衣爛衫,到垃圾堆拾煤核兒去嗎?……”這位老師還曾到他家裏去,動員他父親到班上去憶苦思甜。那天路喜純父親正就着一頭大蒜喝酒——他每天下了班回來總得喝上三兩白乾。出乎老師、也出乎路喜純意料,父親不但予以拒絕,還紫漲着臉,瞪着發紅的眼睛,說出了這樣蠻不講理的話:“甭拿咱們開心!甭跟我來這套!”母親趕緊來打圓場,說他那是發酒瘋,“甭搭理他!”老師掃興地走了,從此講話不再以路喜純為例。路喜純為這事深深地感到困惑。不久,父親便腦溢血去世了。
父親去世后,母親挑起了生活的重擔。原來,母親做挑花活不過是補助家用,這以後她每月幾乎要多領兩倍的活計,每天都要做到晚上十點來鍾。通過她的努力,路喜純的生活水平一點沒有下降。但在路喜純的記憶之中,他母親絕不是文藝作品中慣常描寫的那種手持慈母線的賢良形象。她都快50歲了,每天起碼還要照十多次鏡子。她又很愛給自己拔痧,經常在額頭上、太陽穴旁,用食指和中指的指縫,使勁揪出排列整齊的紫紅印子來。他們難得吃肉,但母親頓頓飯後總要坐到屋門口去,用炕笤帚苗剔牙。有時候母親還要同鄰居吵架,儘管這種時候不多,而且往往母親確實佔了幾分理,但母親吵架時那種豁出去的勁頭,以及夾帶着的那些極難聽的髒話,事後總要讓路喜純偷偷地害上幾天臊。母親是1972年冬天查出來有肝癌的,1973年春天便去世了。
路喜純家住着院裏一間南屋。父母雙亡后,鄰居們原以為這間屋子很快便會變成無處下腳的雞窩,甚至會成為衚衕里小流氓們的聚會之所。誰想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僅僅16歲的路喜純卻在三天之內,使那間房子煥然一新。他先到街道上開了證明,去信託商店賣掉了家裏的一套瓷瓶、瓷帽筒和一個硬木炕桌,取得了一筆對他來說相當豐厚的現款。然後,他便重新粉刷了屋牆,用草根刷子刷凈了每一件傢具,重新把屋子佈置起來。他在窗明几淨的屋子裏,沉着地等待有關部門給他安排工作。當他手頭只剩五塊多錢時,給了他通知,讓他去那家小飯館。
按某些人從旁推論,路喜純是北京市民中的所謂“衚衕串子”①,最易墮落而難以教化,然而除了偶然有頗令人迷惑不解的行為外,他竟不但沒有墮落,反而生活得非常正派。在他生活道路上給過他強烈影響、給予他這樣去生活的啟示人,一共有兩個。一個是他中學時的老師嵇志滿,一個是他們那個小飯館的何師傅。嵇老師並非什麼知名的優秀教師,何師傅在飲食行業中也並非突出的先進人物,但他們靈魂中那些健康的、向上的東西,偏偏集中地流注到了路喜純的靈魂之中。
先是為了儘可能不去上山下鄉,后是因為安排就業困難,路喜純所在的那個小飯館裏的年輕人,竟然大多是從後門安排進去的。這也許會讓那些對小飯館的前門也不屑一顧的人們啞然失笑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們這座北京城裏的市民儘管共享着同一個空間和同一份時間,但人們所生活的層次畢竟有所不同。路喜純所在的這一層也許並非最底層,但即使在最底層里,也會有許許多多同上面那些層次相通的東西。因為是飲食基層店經理安排來的,因此便在同事們面前趾高氣揚,這同因為是某個“大人物”的侄子而進了市府機關,便令某些人格外尊敬三分,又有什麼不同呢?路喜純到了飯館便想學掌勺炒菜,誰知那個差使至今輪不到他——因為那是紅案,比去做主食的白案似乎要高出一檔。在飯館這個天地里,路喜純的來路和背景都還不足以使他獲得那個位置,於是乎一個總噘着嘴的比他“來路硬”的小夥子便佔據了那個崗位——偏偏那小夥子滿心滿意想找個機會調到高一個層次的行業中去,他還不樂意學那個紅案呢;但飯館的小頭頭卻寧願要他學紅案而不要路喜純學。
路喜純為自己這樣的遭遇和身邊這樣的現實深深地痛苦過。他那痛苦的價值,比一位大學畢業生學非所用的痛苦的價值低嗎?比一位有才華的作家的嘔心瀝血之作被退稿的痛苦低嗎?比一位高級幹部的正確的改革計劃遭到保守者抵制的痛苦低嗎?不見得吧。特別是當那個小夥子並不虛心聽取老師傅指教,漫不經心地把菜炒得黑糊糊焦烘烘,因而引來顧客的抗議時,路喜純便格外痛苦,有時他會禁不住把饅頭機瀉下的饅頭,撿起來捏得濕面滋出每一條指縫,然後再重重地把那團面甩回到機器里去……
前幾天路喜純還去學校找過嵇老師,向他傾訴過內心的痛苦。嵇老師是教數學的。路喜純在那所中學上學時,還是“四人幫”得勢的時期。從那時的數學課上學不到多少知識,但從課下的談話中,路喜純卻從嵇老師那裏獲得了不少實實在在的真理。嵇老師總是給他講歷史,特別是近代史。嵇老師所講的,往往都是歷史課上聽不到的。他記住了嵇老師一句幾乎是口頭禪的話:“你要有歷史的眼光!”
嵇老師一直住在學校一角的一間小屋中。不知為什麼他總沒有結婚。但路喜純每次去,卻幾乎又總會在嵇老師那凌亂的宿舍中發現一位女客,有的顯得很年輕,長得未必漂亮,打扮得可真時髦;有的徐娘半老,穿着樸素,卻風韻猶存。這回去又遇上了一位,不老不少,圓臉龐,鼓眼睛,說話嗓門挺大。瞧那做派,簡直跟嵇老師熟得不能再熟,路喜純跟嵇老師說話的時候,她就坐在嵇老師床上,抽着一根煙,極隨便地翻閱着嵇老師的一本集郵冊,還不時發出像男人那樣粗嗄的笑聲。
路喜純傾訴了他的苦悶。嵇老師照例沒有什麼特殊的表情,他用捏在手裏的一個圓形塑料立體梳,慢慢梳理着日漸稀疏的頭髮,待路喜純說完了,便從桌上取過一本書來,遞給路喜純,簡單地說:“你看看這個。”
那是一冊紙已發黃的《文史資料選編》,路喜純翻開,溜了一下目錄,有什麼溥佳的《清官回憶》、溥傑的《回憶醇親王府的生活》以及《清官太監回憶錄》之類。看這些東西,能解決什麼問題呢?
“你看看這個。”嵇老師慢騰騰地對路喜純說,“你要有歷史的眼光。世界上的事,沒有一刀切的時候,沒有一切都合理都美滿的時候,問題是你怎麼看發展趨勢,怎麼跟殘留的舊東西抗爭……你以為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後,成了民國,到處就都是民國景象了么?舊事物的慣性是很強的。直到1924年,也就是末代皇帝溥儀被轟出紫禁城前後,北京的鐘樓還在鳴鐘報時呢!這還不算什麼,你知道嗎?鐘鼓樓‘定更’以後,街上還要出來‘手打梆子腚搖鈴’的人;‘腚搖鈴’就是腰上系個鈴鐺,他們是巡夜的;誰領着他們巡夜?還是由清朝九門提督衙門的巡街老爺們領着,前頭打着名叫‘氣死風’的燈籠,一路順街那麼走下去……那時候,“五四”運動已經過去5年,中國共產黨也已經成立3年,震撼世界的“二七”大罷工也已經發生過,但北京的街頭,居然還有這種景象……這本書還能告訴你更多的這種事,你看看吧。”
他拿回去看了。他驚訝地發現,溥佳的所謂《清官回憶》,寫的是1919年以後的事,也就是說,那許多醜惡的封建景象,在民國以後居然長時間“依然故我”;而溥傑關於醇親王府的回憶,更告訴他直到很晚,那王府內部依舊保持着森嚴的等級制度;至於幾位老太監的回憶,更令他目瞪口呆,其中一位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能進宮而使家庭狀況有所改變,竟親手為兒子血淋淋地“凈身”,然後將兒子賣給了專為宮裏提供太監的內務府官員。這事實本身已令人髮指,發生的時代呢?已是民國以後!讀完了這些文史資料,掩卷深思,路喜純的心理狀態漸趨平衡——他何必對眼前的某些陰暗的東西那麼痛不欲生呢?時代的步伐既然邁進得這麼快,它所來不及清掃的舊時代積垢必然顯得更加觸目驚心,問題確實在於你要有歷史的眼光,冷靜、沉着地去對待這些東西。因此,自己所在的小飯館裏有那麼一個小頭頭,仍舊有着一雙為舊時代所污染的勢利眼,這又有什麼稀奇呢?
這位勢利眼不讓路喜純上紅案,當紅案的何師傅卻偏偏把路喜純收為了私人徒弟,把他帶到家裏去,不但教他做一般的席面菜,還教給了他幾樣“絕活”。何師傅原是同和居的掌勺師傅,為讓兒子頂替,他提前兩年退休了,退休後為了補差,這才到了離他家不遠的這個小飯館。其實還有好幾家僅次於同和居的大飯館爭着請他去當教席,甚至答應給他很高的“補助”,他卻一一謝絕了。他說:“也該讓進小飯館的人吃到點好菜。”就是四毛八分錢的燒豆腐,他也精心地製作,使那小飯館幾個月後便頗有點口碑,不過,那口碑的前半句是誇讚,後半句卻是“質量不穩定”五個字。不穩定的因素之一便是那好噘嘴的小夥子。路喜純多麼想替他來為飯館掙個“質量穩定”的聲譽啊,但至今還不能如願……
路喜純常往何師傅家跑,翻着菜譜請教細節時,何師傅一般只是咬着煙嘴,皺眉搖頭,難得進出一兩句指點的話來;可一旦路喜純帶去了原料,在他家小廚房裏擺弄起來時,何師傅就把煙嘴擱到一邊,眉飛色舞地一連串地支上嘴了……當一盤芙蓉雞片,或者一盤糟溜魚片,色香味俱佳地呈現在白瓷盤中時,何師傅總讓路喜純給他同院的鄰居端去,他說:“咱們的玩意靈不靈,讓人家嘗了發話!”鄰居們驚喜之餘總要報之以答禮,或是一盤水果,或是一碟蜜餞。何師傅不讓路喜純謝絕,他主動接過來,拿出“二鍋頭”,坐下約路喜純就着水果、蜜餞喝上一盅,邊喝,邊指出他今天製作過程中還有哪些失誤。路喜純發現,菜譜上所寫的那些,常有含混乃至謬誤之處,何師傅的言傳身教,比任何精印的菜譜都要有價值……
“甭跟那起人置氣①,”何師傅常在喝一口酒後,用手背抹抹嘴唇,安慰路喜純說,“有你掌勺的時候……”
何師傅真是喜歡他這個徒弟。不過,路喜純有時候也確實讓人感到奇怪——頭些天他們飯館不知從哪兒弄來了20個大瓷壺,除了留下幾個在廚房裏裝醬油、醋以外,剩下的作為福利每人分上一個,別人都把壺收下了,惟獨路喜純不要。何師傅跟他說:“別嫌式樣老,用它晾涼白開,比那玻璃涼水瓶還實用,你就拿回去吧!”他還是不要;問他為個什麼,他又不說;別人硬把那壺塞到他懷裏,他不接,壺摔到地上碎成幾半;大夥都說可惜,他卻一聲不吭地轉身走開了。
除了這種偶然出現的令人費解的表現,路喜純總體來說是一個心地純正、力求上進的好青年。他渴望着何師傅所說的那樣一個時候早日到來,他將不僅要掌勺,還要掌握整個飯館,他要興利除弊,讓飯館徹底改變面貌,使每一個進去的顧客都能一輩子忘不了它。
為此,他不放過每一次練功的機會。今天,他就是頂替何師傅,到鐘鼓樓那邊,去幫薛家操持婚宴的。聽說這家人備的料相當齊全,打下手的人也不會短缺,他將施展出自己的渾身解數,讓那家人及其親友吃得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