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武昌起義大事表

代序 武昌起義大事表

1911年

9月24日:

武昌黨人密謀起事,設秘密機關兩座:一為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一為小朝街85號。

10月9日:

漢口俄租界寶善里14號秘密機關發生炸彈爆炸,會首孫武受傷住院,起事之用文書、符號、文告、印信及黨人名冊,具被抄走。清吏按名冊大捕黨人。

上午,小朝街85號文學社機關:起義總指揮蔣翎武接黃興來信,命令將起義時間推遲兩個月,劉復基與蔣翎武發生激烈爭吵,舉棋不定。

下午5時,孫武炸傷消息傳來,蔣翎武淚下,當即下達起義命令。

晚9時,密探偵破小朝街秘密機關,劉復基,彭楚藩等被捕。同一時間,黨人楊洪勝因為營中運送炸彈,事泄為旗兵所捕。

10月10日:

凌晨4時,彭楚藩、劉復基並楊洪勝受審,並梟首示眾。至此,武裝起義的指揮系統,在起事命令下達之後即遭全部摧毀。而接到起事命令的各標營,因為營官防範周密,未能舉事,起義流產。

早7時,工程營黨代表熊秉坤,密召黨人,謊稱起義改為由工程營率先發難,聯絡黨人蔡濟民,將起義定於下午3時。

下午3時,熊秉坤將起義時間改為晚7時。

晚7時,熊秉坤,金兆龍打響首義第一槍,武昌起事終於拉開序幕。

晚8時,熊秉坤率黨人夜奔楚望台,殺旗人百餘。

晚8時20分,總代表熊秉坤發佈命令。

晚9時,左隊隊官吳兆麟匿於溝壕,被黨人捕獲,遂命之出任起義總指揮。

晚10時半,起義總指揮吳兆麟發佈作戰命令,向城中各標營開槍開炮,促其響應,各營黨人盡出,奔楚望台,由是黨人聲勢大振,諸隊合攻督署。

10月11日:

凌晨2時,義軍強攻督署未果,起義總指揮吳兆麟再次發佈命令。三路燒街,火焚督署,切斷電話聯絡,統制張彪夜走劉家廟。

上午:新軍潰散,黨人出動撲殺旗兵。協統黎元洪匿於黃土坡,為黨人挾制而出。

中午:湖北咨議局議長湯化龍出,召黎元洪並武昌官員士紳,共議成立軍政府,黎元洪被推為大都督。

晚:武昌全城底定,城門大關,搜殺旗兵。

10月12日:

武昌起事消息傳至彰德洹上村,袁世凱問計,眾人說:武昌無人,只須一鼓而定。袁世凱說:有黎元洪在,何謂無人?

武昌義軍撲殺旗人。

武昌黨人推黎元洪為大都督,成立湖北軍政府及鄂軍都督府。

10月13日:

軍政府黎元洪下令停止捕殺旗兵。

選派各省在武昌軍校的學生,持軍政府書信分赴全國各省,聯絡各省黨人與咨議局,謀於各省起事獨立。

組建學生軍,發佈通告,數日內擴兵一倍。

黨人李烈鈞途武昌,不入而走,赴京面謁吳祿貞。

朝廷起用袁世凱為湖廣總督。

10月15日:

上海趙鳳昌召黃炎培至惜陰堂,制訂應變策略。密令各地君憲派上書,要求清帝遜位,並囑各省咨議局與黨人秘密合作。

黃州黨人起事。

留日學生以程潛為首,大批入武昌,程潛出任龜山炮隊司令。

10月16日:

君憲派密會於蘇州閶門外惟盈旅館,江蘇巡撫程德全,委託張謇起草勸清帝遜位奏章。黃炎培題詩以志,收於《苞桑集》。

10月17日:

武昌軍政府舉行祭天儀式,發誓恢復漢人基業。

武昌革命軍開赴漢口,血戰劉家廟。

沔陽黨人秘密起事。

10月18日:

清軍王占元部乘火車進逼漢口,遭革命軍狙擊,火車傾覆,王占元部大潰。

宜昌黨人起事,宣佈獨立。

10月19日:

清將馮國璋至,革命軍於造紙廠設防,血戰三道橋。

袁世凱電召幕僚劉承恩,從襄陽趕赴河南彰德,建立與與黎氏之間的溝通管道。

10月20日:

血戰三道橋,此後革命軍與清軍相持,至27日而潰,學生兵亡者愈兩千之眾。

10月22日:

湖南革命黨起事,殺巡防營統領黃忠浩,推焦達峰為大都督,陳作新為副都督。

陝西新軍黨人張鳳翙、錢鼎率軍起事,佔領軍裝庫,入西安。是夜炮擊旗營。

10月23日:

九江新軍黨人蔣群、林森起事,宣佈獨立,擁馬毓寶為大都督。

湘人彭壽松入武昌,謁張振武,赴福建遊說第十鎮孫道仁起事。

10月26日:

陝西黨人推張鳳翙為大統領,錢鼎,萬炳南為副大統領。是日馬超俊於香港組織華僑敢死隊。

安徽革命黨吳暘谷入武昌,黎元洪任命吳暘谷為鄂皖聯絡員,返回策動新軍起事,以響應武昌。

10月25日:

清廣州將軍鳳山甫到廣州,為黨人炸死。

10月28日:

黃興攜夫人徐宗漢,日本黑龍會萱野長知,以紅十字會張竹君女士為掩護,抵達漢口。

山西模範軍中黨人起事,殺陸巡撫並其子光熙,推黨人閻錫山為正都督,溫壽泉為副都督。

10月30日:

馬超俊華僑敢死隊途上海。

兩江總督張人駿疑心南京第九鎮新軍反,命統制徐紹楨率所部開出南京,移師秣陵關。

南昌黨人方先亮,蔡森縋城入南昌,巡撫馮汝騤、協統吳介璋不予抵抗。黨人推舉馮汝騤為大都督,馮汝騤惋拒,遂推吳介璋為大都督,宣佈江西獨立。

安徽黨人吳暘谷,吳萬泰起事,臨起事時胡萬泰以母病請假,義軍攻城未果。

雲南新軍蔡鍔起事,總督李經羲避入法國教堂,後為革命軍轎抬禮送出境。

宣統帝下罪已詔,開放黨禁,赦免黨人。

留日學生蔣志清,並23名留學生同日抵滬。

10月31日:

北洋馮國璋部大戰漢口,重炮開路,烈火焚城。

安徽黨人吳暘谷起事,部眾縋城而入,為朱家寶絞殺,黨人盡散,吳暘谷逃入武昌,懇求武昌革命軍援助。

湖南兵變,新軍管帶梅馨,殺軍政府大都督焦達峰,副都督陳作新。推舉譚延闓為大都督。

袁世凱抵信陽,正式接任欽差大臣。

江西宣佈獨立,推吳介璋為大都督。

11月1日:

北洋馮國璋部據漢口。

皇族內閣辭職,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

湖南大都督譚延闓致電武昌,黎黃二人商定,為使湖南早日援助,只賀新都督,不問舊都督。由是譚延闓組建援鄂湘軍。

雲南軍政府成立,蔡鍔出任大都督。

留日學生蔣志清赴浙江密謀起事。

11月2日:

黨人李書城奉軍咨府大臣載濤之命,與軍咨府職員黃郛,攜家眷離開北京,尋找革命黨人談判。李書城遂入武昌,出任中華民國軍政府戰時總司令部參謀長。

軍咨府科員黃郛到達上海,與黨人陳其美共謀大舉。

馮國璋摧師而入,漢口失陷,黎元洪避於洪山。

上海閘北巡警起事,閘北革命成功。

陳其美強攻上海製造局。

11月3日:

黎元洪登壇拜將,以黃興為革命軍總司令,率湘鄂聯軍兵出武昌,進攻漢口。

袁世凱抵孝感前線。

上海製造局被攻克。

留日學生蔣志清,隨尹銳志、尹維俊姐妹的敢死隊赴浙江起事。

11月4日:

陳其美當選滬大都督。

上海君憲派50餘人乘火車至蘇州,會同新軍黨人,勸說江蘇巡撫程德全宣佈獨立,程德全以不殺旗人為條件,宣佈獨立。

民軍總司令黃興,登龜山觀陣,時程潛為龜山炮營司令。

湖南援鄂軍王隆中協抵武昌。

朝廷以吳祿貞署山西巡撫。

吳祿貞至娘子關,與閻錫山會唔,共組燕晉聯軍,以吳祿貞為大都督,準備起兵直搗北京。

貴州自治黨、君憲黨聯手起事,宣佈獨立。

上海宣佈獨立。

浙江同日響應。

11月6日:

湘軍第一協統王隆中率所部援助武昌,抵達漢陽。

浙江黨人起事,光復會女傑尹銳志,尹維俊率敢死隊自上海趕到,進攻督撫和軍械局,同時出榜安民,宣佈獨立。下午旗人營投降。

燕晉聯軍大都督吳祿貞被刺身亡。

南京發生騷亂,謠傳徐紹楨第九鎮反。

安徽咨議局面謁朱家寶,要求獨立。朱家寶答覆:家寶食清之祿,死清之事,城存人存,城亡人亡,無復多言。

11月7日:

漢陽不守,黃興退回武昌。

廣西巡撫沈秉堃召咨議局人士開會,因其財政收入不足,皆靠湖北支援,此番湖北宣佈獨立,所以廣西只好獨立。

11月8日:

南京新軍第九鎮徐紹楨部反,強攻雨花台,大敗。

安徽咨議局宣佈獨立,安徽巡撫朱家寶出任軍政府大都督。

廣州水師提督李准召咨議局開,驅逐兩廣總督張鳴歧,宣佈獨立。

君憲派湯潛壽出任浙江大都督。

湘軍第二協協統甘興典率所部援助武昌,抵達漢陽。

11月9日:

鄂大都督黎元洪,電起義各省派代表到漢會議,籌組臨時政府。

廣西發生兵亂。

廣州咨議局推舉同盟會胡漢民為軍政府大都督。

湘人彭壽松策動福建新軍第十鎮起事,炮擊旗兵大營,是日旗兵投降。軍政府成立,以新軍第十鎮統制孫道仁為大都督。此後彭壽松殺黨人蔣筠、黃家宸,復封報館,毆記者,為岺春煊所驅逐。

安徽黨人胡暘谷不忿朱家寶出任大都督,憤而赴九江向李烈均借兵,於是李烈均命黃煥章率所部2000人入安慶。

11月10日:

馬超俊敢死隊抵達漢口。

11月11日:

信使劉承恩、蔡廷干入武昌。

鄂大都督黎元洪,任命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山東咨議局開會,強迫巡撫孫寶琦宣佈獨立。

東北革命黨人藍天蔚,聯結奉天咨議局議長吳景濂,意圖發難趙爾巽,促成東三省獨立,為張作霖所阻止。

九江黃煥章部入安慶,強索咨議局10000元軍費。

滬大都督陳其美,電起義各省,要求派代表到滬會議,籌組臨時政府。

11月13日:

袁世凱在北京任內閣總理。

11月14日:

黃煥章焚殺安慶。

袁世凱藏書網遣長子袁克定入漢陽,與黃興秘密商談,約定聯合行動。

11月15日:

黃煥章焚殺安慶。

11月16日:

黃興以成炳榮、楊選青,為左右路,自統湘軍王隆中,甘興典部,三路人馬齊發,下令攻取漢口。是夜成炳榮部迷路,楊選青因為入洞房未出發,王隆中並甘興典部躲入民房避雨。

袁世凱在京組責任內閣。

11月17日:

黃興令三路人馬攻漢陽,湘軍甘興典部崩潰,逃回湖南。

日本人大原大尉自願參加革命,並赴漢口刺探情報,中流彈而死。

朝廷以段祺瑞為湖廣總督。

11月18日:

九江黃煥章殺安徽黨人吳暘谷。

11月20日:

在滬各省代表議決,以武昌為民國中央軍政府,黎元洪為軍政府大都督,又議決各省代表赴鄂會議。

11月21日:

北洋第六鎮渡過漢水。

黃興囑馬超俊死守漢陽兵工廠。

安徽諸軍入集賢關,組成聯軍,意欲討伐黃煥章部。李烈鈞摧師突入,聯軍盡散。

11月23日:

江蘇總督程德全視察鎮江聯軍。

李烈鈞出任安徽大都督。

安慶出現反對黃煥章的標語。

湘軍王隆中部退入武昌兩湖書院,拒絕再上戰場。

11月24日:

鎮江聯軍以徐紹楨為總司令,始攻南京。

11月25日:

湘軍統協劉玉堂,率千餘人增援漢陽,並於當日下午中彈殞命。

留日學生蔣志清,奉陳其美命,刺殺革命大領袖陶成章於上海廣慈醫院。

11月26日:

武昌都督府副參謀長楊璽章,主張死守漢陽,並奔赴前線,中彈死亡。

11月27日:

黃興攜夫人徐宗漢,日人萱野長知,乘輪渡離開武昌。是日馮國璋佔領漢口。

清軍佔領漢陽,各省代錶轉入漢陽租界開會。

袁世凱密令山東孫寶琦取消獨立。

11月28日:

黎元洪一日五電,要求李烈均撤出安徽。

11月29日:

李烈鈞率部至武昌,出任五省聯軍總司令,中央軍總司令,武昌危困稍解。

12月2日:

徐紹楨聯軍克南京。

12月4日:

各省在滬代表決議,設臨時政府於南京,推黃興為大元帥,黎元洪為副元帥。黃黎二人均拒絕。

各省代表於漢口英租界開會,決議限各代表於7日內齊集南京,如到10省以上代表,即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會,選舉總統,組織臨時政府。

12月17日:

各省在滬代表復推黎元洪為大元帥,黃興為副藏書網元帥。

12月18日:

舉行和議於上海,雙方停止軍事行動。

12月23日:

河南黨人密謀起事,50餘人被捕,11人被殺,咨議局被控以暗通南軍,強令解散。

12月25日:

革命大領袖孫中山抵達上海。

12月29日:

孫中山自謂,伊在美募有美金千萬元,兵船十隻。如在寧組織臨時政府,舉伊為臨時大總統,可將錢及船獻出為政府用。由是各省代表推舉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912年

1月1日:

孫中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1月3日:

黨人王金銘、施從雲,白雅雨,凌鋮宣佈灤州獨立。

袁世凱撤回和議小組,唐紹儀辭職,北南和議破裂。

各省代表會選舉黎元洪為臨時副總統。

1月4日:

灤州黨人誓師,西進,所部叛變,黨人戰死者30餘人。

1月5日:

灤州黨人孫諫聲被誘捕,割去心肝,踢屍城下。黨人白雅雨逃到古治,被捕,劊子手令其跪,不肯,斫斷其腿,割去其頭,數日無人收屍。

北洋軍以薑桂題為首,四十七名將領聯名致電,誓死反對共和,擁戴君憲。

馮國璋部撤出漢陽。

1月14日:

北方代表唐紹儀致電南方代表伍廷芳,言稱北洋正在力促清室遜位。汪精衛質問孫中山:是否戀棧大總統之位?孫中山答覆:如清帝實行退位,宣佈共和,則臨時政府決不食言。文即可正式宣佈解職,以功以能,首推袁氏。

1月16日:

黨人大舉入山東,據黃縣,清兵捕殺,屍橫壕溝,黨人盡散。

1月22日:

孫中山派胡漢民將五條議和條件提交各省代表會議複議。

1月26日:

京津同盟會彭家珍,炸死宗社黨頭子良弼,彭家珍同時殞難。

2月12日:

上海惜陰堂趙鳳昌召黃炎培,伍廷芳等修改清帝退位詔書,曰:予以皇帝得以退處寬閑,優遊歲月,長受國民之之優禮,親見郅治之告成,豈不懿歟!

清帝遜位。

2月13日:

袁世凱致電南京,不同意建都南京。

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提出辭職。

2月14日:

參議院會,黨人李肇甫提出建都北京之議案,參議院通過。孫中山怒,將李肇甫叫去大罵。

2月15日:

黃興說:如參議院不能於午時通過建都南京之議案,將以兵戎相見,首開武力脅迫議院之先河。

是日參議院推舉袁世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民國就是這麼生猛02:辛亥革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民國就是這麼生猛02:辛亥革命
上一章下一章

代序 武昌起義大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