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不把有用的人放在身邊,必敗無疑
古人云:“得人者得天下,失人者失天下。”古人還說:“國有三不祥:夫有賢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不祥”,就是不吉利,有衰亡的徵兆。
一個國家有人才而不識,識了人才又不用,雖然用了卻不讓他擔當重任,有此“三不祥”,肯定不會興旺。事實上,不僅國家這樣,任何一個組織或團體都莫不如此。實踐證明,事業的興衰,政權的興亡,與人才有着非常密切的關係。正像諸葛亮所總結的:“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
對於領導者來說,僅僅確立決策目標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還要能組織人員來為決策目標的實現而奮鬥。因此,知人善任,公道正派地使用人才,就是實現決策目標的組織保障。
用人的關鍵首先就在於識人。縱觀歷史上重大的陰謀,都是從不識人開始的;考察社會上最大的悲劇都是從用錯了人開端的。真可謂:“好在用人壞亦在用人”,“成在識人敗也在識人”。
識別人才,考核才能,是治理國家的根本。因此,很早古人就提出:為治以知人為先。即治理國家以了解、識別人為最首要的事情。可以說,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任不能謂知之。這很富有哲理的良言告訴世人,不了解人就不能很好地使用人,沒有很好地使用人就是因為沒有了解人。所以,得人之道,在於識人。而識人之前,重在觀人。觀人重在言與行,識人重在德與能,不細觀則不能明識,不明識則不能善用。只有知人才能善任,因為對一個人了解得越深刻,使用起來就越得當。
歷來人們都認為,帝王之德,莫大於知人。也就是說,帝王的作用,沒有比識人更重要的了。
漢高祖劉邦在平定天下之後,自己總結道:“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克,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劉邦如此,今天概莫能外。劉邦為什麼能平天下,靠的就是識人。他知道人有千姿百態,作為統帥,不能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標準擇人、看人、識人;用對人則決勝千里之外,不用人或用錯人則被“我”所擒——這是自然規律。
若不能識人,勢必不能用人。一旦知道和識別到人才,又不及時地推薦和提拔使用,則為失才的表現;同樣,一旦了解和識別的人既缺德又缺才,而又不及時地從其現任的位置上撤職和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進行罷免,繼續將其留用,這必然是國家之禍,使人民受害,後患無窮。古今中外的有識之士對識人的重要性都看得非常清楚,他們產生了極為相近的一種共識:要想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完善,不能不識人。
總之,國家興亡,務在得人、用人。得其人任用之則存,失其人未任用則亡。何患無才,患在不識。
知人善用,擇賢而任。要做到知人善用,所謂知人,就是考察選准人才;所謂善用,就是正確地使用人才。要做到擇賢而任,所謂擇賢,就是要選擇那些德、才、能三才兼備的善良者;所謂而任,就是將具有德、才、能三才兼備的善良者任用到重要的工作崗位上去,發揮他們應有的智慧與才能。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考察出一個人的品德如何、能力如何及其是否具有真才實學呢?
舉凡對那些具備了品德高尚、能力突出、學識淵博、交際廣泛、目的純正、行為端莊、志向遠大、專長精熟、發展全面、成就卓越等10項標準的人來講,我們可認定他為上上之才;而對那些品德惡劣、能力平平、學識粗淺、交際凡泛、目的不純、行為不端、志向渺小、專長全無、發展沒有、成就歸零的人來講,我們可認定他為下流之徒;再對那些具備10項標準中一兩條或三四條的人來講,我們可認定他為平庸之輩,或是一般性人才,對那些已具備10項標準中五六項或七八項的人來講,我們可認定他為中才,或確定其為上等人才。
衡量一個人的全面並定義一個人才的水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因為人本身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與發展之中的,壞的人也可能變好,好的人也可能變壞。因此,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用客觀真實的眼光審視人,用全面公正的眼光定義人。觀人要由表及裏、注重表裏如一,識人貴新不貴陳,用人須鑒古察今。以史為鏡,明興衰;以經為鏡,通事理;以人為鏡,知得失。
我們常嘆息:“人到用時方恨少,待到用時用不了。”那是用人之計不精。而“用金銀總有盡時,用人才坐擁天下”,則是效率的最佳寫照。
“用”人就是管理。而管理是一種文化,需要思維、智慧、謀略、技巧、情感,即管理者要把自己的管理理念、價值觀念、行為方式、情感趨向等文化要素整合到日常管理中去。這就需要管理者善於“管”和“理”,“管”是次要的,“理”是必須的。“理”就是要求管理者講“理”,在要求別人“理”之前“理”。“理”其實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懂行業“規矩”,講究用人藝術,即要“以才為本”,善於知人善任,量才用人。
量才而用,就是根據人的德與才,把他放置到與其相適應的崗位上去,明確其責,授予其權,以充分發揮其智慧和能力。
春秋戰國時代孟嘗君,養食客3000人,人家就跟他講。孟大爺,你怎麼養了3000個吃飯的人?孟嘗君說會有用的。
有一次孟嘗君得罪了國君,那個國君要殺他。這時孟嘗君要想趁夜逃出去,可是這時城門是關牢的。那時沒有發明鬧鐘啊!他們是聽雞叫才開城門的。怎麼辦呢?急得滿頭大汗,結果孟嘗君底下有個人,他說我會學雞叫。他來到城門口附近,咯……這個城門就開了。孟嘗君就跟手下衝出去了。養了個會學雞叫的,沒有想到有用了。
這就證明什麼人都有用,問題是看你是怎麼用的?所以,每個人都有他的效用。
“短者持矛戟,長者持弓弩,強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給廝養,智者為謀主”。一般地說,大材小用不好,小材大用也不好;讓一般的士兵去指揮全局戰爭不好,讓將軍扛炮彈也不行。什麼樣的材用於什麼建築部位上去。但人的才與物的材不一樣,人的才是可錘鍊的,是可以長進的。有語叫重擔壓快步,好鼓不怕重捶敲的,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當然,假如給使用者壓的擔子過重了,敲鼓敲得過響了,超過了他可以承受的能力那也是不行的。
人無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們常說,人非聖人,孰能無過。其實聖人也有過,《淮南子》中:“堯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謗……故君子不責備於一人。”這就要求我們在用人時,才貴適用,勿多苛求。不能強其所不能,不能求全於人。
作為上級,不能看不到部下的缺點,也不能老盯着部下的缺點。看不到缺點,會用錯人;老盯着缺點,會沒人用。對人才的苛求會使我們失去可用之人。
一個好的領導者,其着眼點不在於改造每個人的短處,而在於充分發揮每個人的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