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中國的其他周邊國家

第九章 中國的其他周邊國家

今天的亞洲堪比作19世紀的歐洲,國家林立,大國不少。許多國家彼此長期對立、猜疑。亞洲的大多數國家都不是單一民族國家。東南亞多山,熱帶、亞熱帶森林密佈,那裏的民族種類最多。比如,老撾是人口小國,卻有60多個民族。在緬甸、印度尼西亞等國,少數民族的軍隊曾與政府軍長期作戰。在巴基斯坦等國的一些地方,人群的分類根據不是民族,而是部落(民族之前的人群),中央政府在部落地區的影響力有限。在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等國家,宗教矛盾時常引發恐怖襲擊和流血衝突。這些事實說明,亞洲的國家沒有進入到“民族國家”行列,今後也不太可能,因為如此眾多的民族不可能都獲得獨立,而宗教、部落的分割因素也不會在短期內消失。所以,亞洲仍處在“前民族國家”時期,許多“民族”還正處在“覺醒”的過程之中。“民族國家”時代在亞洲不會到來,各國將不會分裂。亞洲更好的前途是區域一體化,淡化國家的民族色彩,與民族國家的方向相反。一體化將繞開民族獨立過程中的血腥屠殺。在這方面,歐洲已經給了我們足夠的教訓和許多的經驗。

亞洲是放大版的歐洲。除了中國、印度、日本,以及半個亞洲國家俄國,亞洲還有一些較大的國家。在不遠的將來,當地緣政治和經濟的中心從歐亞大陸西端向東端轉移之後,國際政治角逐的規模將升級。即使亞洲國家在發展水平上仍長期落後於歐美,人口、土地和經濟的巨大規模也足以彌補這個差距,使它們在國際舞台上獲得遠遠超過它們發展水平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我們已經在中國、印度兩國看到了。當亞洲國家的發展水平接近歐美的時候,歐美很可能被邊緣化,雖然這一天什麼時候到來還是個未知數。中國有人口老化、環境惡化、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能力低下等問題。在大國林立的亞洲,中國如果不實行大變革,影響力將很快達到峰值。但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麻煩,不會輕易向中國發起挑戰。

與一個世紀以前相比,當前在東亞有利益的大國數量減少了。當年的老大帝國英國,以及德國、法國都陸續退出了東亞。除了留下來的美國之外,東亞已經基本上是東亞國家的東亞。不過,東亞的基本格局100年來大致維持下來,只不過更換了玩家。美國取代了英國,成為東亞利益的攫取者和平衡者。美日軍事同盟取代了英日軍事同盟,他們假想的對手從當年的俄國變成了中國。日本還是日本。日本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超過了它在上個世紀初的擴張時期,卻比那時收斂了許多,和平思維在民間佔了上風。俄國在東亞收穫(主要是土地收穫)最大的時期在1850-1860年代。後來在1900年代,俄國對遠東有些鞭長莫及,還吃了一個大敗仗。現在俄國全面採取守勢,不被逼到角落裏不會反擊,在東亞也很低調。這從它在朝鮮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態度可以看出來。東亞地區變化最大的是中國。一個原來被列強瓜分的國家已成為本地區的一個強大國家,不再有一個面積廣闊的國家作為大國政治的犧牲品。中國成為東亞穩定的中堅力量,使本地區因大國干涉和擴張而爆發戰爭的風險減少了。

這一章討論的國家都是中國的鄰居,但不是全部的鄰國。有專章論述的日本和俄國不在此列——它們自成一體。巴基斯坦、尼泊爾是中國的重要鄰國,它們被放在了上一章,與印度、伊朗等南亞、大中東國家在一起。雖然這裏論述的是地緣政治,但國家出現的章節主要取決於它們的自然地理的位置。

蒙古:夾在兩個大國之間

蒙古的國土面積很大,有156萬平方公里。一般中國人對蒙古了解最多的,是天氣預報中來自蒙古國的冷空氣或沙塵暴。因為寒冷和乾燥,蒙古的草原並不豐美,難以承載更多的牲口和人口。蒙古國只有260多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不到兩人。在游牧民族鼎盛的時期,這些人口足以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稱霸歐亞大陸。據《史集》記載,在成吉思汗去世的時候,蒙古的兵力總共只有12?9萬人。以此推算,那時剛剛形成的蒙古族,其總數大概不會超過50萬,比今天少得多。在今天的世界上,不到300萬人口的國家是很小的國家,不可能掀起風暴。中國和俄國是蒙古僅有的兩個鄰國。這個邊緣小國的價值主要是地緣政治方面的。

蒙古國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地緣政治板塊,也不容易加入到一個國家聯盟中。當初,蘇聯策動蒙古從中國獨立出去,並強迫中國接受。斯大林的目的是在蘇中之間建立一個緩衝國,保護蘇聯本土與遠東地區的聯繫。當時主要由西伯利亞大鐵路來維持這種聯繫。在蒙古北部邊境之外不遠的地方,這條鐵路與漫長的邊境線并行。如果沒有蒙古作為緩衝區,西伯利亞鐵路可能被來自中國的敵人(當時是日本)切斷。其實,在戰爭時期,從南面切斷西伯利亞鐵路的點有很多,不限於從蒙古境內。中國也擔心來自蒙古的威脅。自古以來,入侵中國的多是北方草原上的騎兵,最近的例子就是蘇聯駐紮在蒙古的機械化部隊。北京距離中蒙邊界不遠,在八達嶺以北是荒原和草原,無險可守。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蘇聯在蒙古國駐紮大軍。在1969年,蘇聯的威脅已經非常現實,中共的高級官員一度不得不從北京疏散到全國各地。後來,在中國提出的中蘇關係緩和的“三大障礙”中,第一條就是蘇聯在中蘇邊境和蒙古駐有大量部隊。當蘇聯的威脅在1990年代初消退的時候,蒙古國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在任何一張完整的中國地圖中,都會有完整的蒙古國。地圖上還會出現其他一些國家:尼泊爾、不丹、朝鮮和韓國,以及並不和中國接壤的孟加拉國。這是陸圖。如果是包括整個南海的中國地圖,出現的國家就更多了,還要加上越南、老撾、柬埔寨、緬甸,以及島國汶萊。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通常也會完整地出現在中國地圖上。但在地理上,這些國家是位於(有些甚至可以說是“附在”)中國的邊界上,沒有一個是“嵌”在中國領土之內的。可以說,蒙古國是嵌在中國之內的。在蒙古獨立之前,中國的版圖被比喻為一片秋海棠葉子。後來,這片葉子像是被蟲子吃掉了一塊,失去了外蒙古的中國地圖看上去像是一隻公雞。蒙古國把中國的東北和西北分割開,使它們之間的交通比地圖上的直線距離要大得多。中國內地與東北、西北的陸地交通線(即遼東走廊和河西走廊)暴露在北方的威脅之下。即使沒有來自蒙古的大規模軍事入侵的危險,也存在特種作戰和空中打擊的危險,因為中國面對蒙古的防禦縱深很小,防範滲透、突襲的難度很大。所以,蒙古國的友好對中國比對俄國更為重要。一個敵對的、有強大勢力存在的蒙古對俄國只是肘腋之患,對於中國則是心腹大患。

今天的中國和俄國都滿足於蒙古的緩衝國位置。除非兩國關係出現大的變化,否則誰也不會冒險改變與蒙古的關係而驚動另一方。沒有這兩個國家之一的同意,任何其他國家的勢力都無法進入蒙古。但是,蒙古的外交政策並不是中立的。近年來,蒙古在認真尋找“第三鄰國”,以美國、印度和日本為重點。它與美國進行聯合軍事演習,印度要在蒙古建立監測站,收集中國北方的情報。雖然蒙古可以從這些合作中換回些經濟援助,但與外國的軍事和情報合作對蒙古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一定會得不償失。因為它是一個封閉的內陸國,必須通過中國或俄國才能與其他國家交通,必須依靠這兩個國家的善意。所以,中立是蒙古國的最佳選擇。

朝鮮“獨立”是在中國於甲午海戰戰敗之後,在1895年的中日《馬關條約》中規定的。外蒙古獨立也是在中國最虛弱的時候,卻常常被人們忽視。與西藏一樣,外蒙古獨立和自治也有強權的直接插手和干涉。在西藏為英國,在外蒙古則為俄國。外蒙古的獨立始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之後,後來又改為自治,被納入了俄國的勢力範圍。其實,如果沒有俄國的鼓動,蒙古都不會有明確的獨立願望。俄國在革命之後,暫時無暇繼續控制外蒙古,而俄國戰亂產生的土匪橫行外蒙古,造成威脅。因此外蒙古地方政府向北洋政府尋求支持,請求取消自治。但是,當時的外蒙古也與西藏一樣,權力掌握在喇嘛手中。外蒙古地位最高的活佛哲布尊丹巴不願意放棄權力,喇嘛們也不願失去特權。因為喇嘛的干擾,中央駐庫倫的代表與外蒙古官府談了半年多,最終談判破裂。北洋政府的徐樹錚將軍帶一旅兵力開進庫倫(今烏蘭巴托)。在徐樹錚到達之前,駐紮在當地的120名日軍受到震撼,已經主動繳械。徐樹錚同時還派兵收復了買賣城今蒙古的阿勒坦布拉格,在今烏蘭巴托以北蒙俄邊界南。在1727年(雍正五年)簽訂中俄《恰克圖條約》之後,恰克圖老城歸俄國。中國在中俄邊界以南另外築了一條新街,為兩國通商要地,此即買賣城。、科布多、烏里雅蘇台,還有唐努烏梁海。在庫倫,徐樹錚恩威並用,對權貴各個擊破。半個多月後,活佛和王公同意取消自治。1919年11月17日,外蒙古自治官府上書中央,“情願取消自治,仍復前清舊制”。22日,民國大總統徐世昌發佈命令,接受外蒙古的請求。但在蘇聯政權立住腳跟之後,蒙古在1921年發生了革命。中國還是失去了外蒙古。

現在,外蒙古獨立已久。前些年有報道說,蒙古國家大呼拉爾(國會)有成員提出回歸中國,建立聯邦國家。對中國來說,蒙古國最好的出路是保持現狀,享受一個主權國家的所有權益,承擔其全部責任。真正獨立后的蒙古國縮短了中蘇邊界的長度。像哈薩克斯坦從蘇聯獨立出來之後,中國在西北只有很短的一段與俄國接壤。這樣,中俄之間就有了兩個緩衝國。中國農民在哈薩克斯坦租種農田,中國工人在哈薩克斯坦開採油田。與哈薩克斯坦不同,蒙古國缺乏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工業基礎也較差。同為內陸國,蒙古的發展前景沒有哈薩克斯坦那樣樂觀。

資源的匱乏大大減少了蒙古在地緣政治中的重要性。這片土地本身沒有太大的吸引力。蒙古國的價值在它的地理位置。不僅對中國、俄國如此,對美國、印度和日本也是如此。如果外蒙古回歸中國,就會加大中國在俄國遠東的影響力;如果俄國像蘇聯時期那樣控制蒙古,就會再次對中國首都乃至整個北方(包括東北和西北)構成威脅。外蒙古東部是成吉思汗發跡的地方,他和他的子孫曾征服了大半個歐亞大陸。這段歷史不斷地激起現代蒙古人的民族主義情感,卻不能改變它的困境。這個國家被外界所忽視。地緣政治爭奪的重點在它的邊界以西。

蒙古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難以獲得完全的自主。廣袤、平坦的國土甚至決定了它很難有足夠的兵力守衛邊界。蒙古國或者倒向中國,或者倒向俄國,或者在兩國之間保持微妙的平衡,滿足於緩衝國的地位。第三點對蒙古國是最理想的,也是最艱難的。保持平衡不僅要求蒙古領導人有高超的技巧,同時也取決於中、俄兩國的友好和互信的關係。在歐洲有過成功的先例,這就是瑞士的永久中立,瑞士因此成為一個和平富裕的國家。

自2004年以來,蒙古和印度每年都舉行聯合軍事演習。蒙古是一個沙漠和草原的國家,卻在向印度學習叢林作戰。印度已經在蒙古國建立了監聽站,還要設立預警雷達站,用來監聽、監視中國的北方地區。蒙古出讓它的地理位置,換取一點援助和支持。由於蒙古國只有兩個鄰國,它決心要對付中國,就必須和俄國維持良好的關係。反過來也一樣。除了俄國之外,沒有任何國家能夠通過它威脅中國。如果蒙古國罔顧中國利益,引入外部力量,並對中國形成威脅,中國就不能不有所回應。蒙古國的任何冒險行動必將對它自己構成威脅。一旦衝突激化,無論美國還是印度,都沒有能力直接幫助蒙古。2008年夏,中國因為奧運會禁止外國軍用飛機飛越領空,蒙古國就不得不推遲與美國等的年度軍事演習。它的這個困境沒有突破的可能。“地理決定命運”的說法對蒙古國同樣適用。沒有實力作後盾,在一個封閉的空間裏,像蒙古這樣縱橫捭闔,怎麼可能遊刃有餘?怎麼可能不傷到自己呢?

小國遊戲大國政治,企圖把大國玩弄於股掌之間,確實像玩火一樣危險。國際政治是實力者的遊戲。蒙古,一個夾在中國和俄國之間的內陸國家,人口200多萬,卻要充當一個地區中樞,把美國、印度和日本拉進去,為自己取得對抗鄰國的均勢。這幾個大國和較大國也願意給中國和俄國添點麻煩,以後可以藉此討價還價。這些國家只是把蒙古作為牽制中國和俄國的一個棋子,不需要時隨時可以拋棄。那時,蒙古何以立足?何以面對它的鄰國?

朝鮮半島:通往大陸的跳板

中國地圖的形狀像是一隻公雞,而朝鮮半島像是這隻公雞脖子下的肉垂。這個肉垂對中國安全極為重要。任何一個對中國持有敵意的大國佔領半島,都會對中國的安全構成極大的威脅。半島與中國東北相鄰,經過遼西走廊,就到了首都北京的門前。在海上,朝鮮半島是渤海和黃海的屏障。當朝鮮半島被控制在一個強國手中,中國在近海會面臨更多的挑戰,渤海和黃海有被封鎖的可能。以半島為基地的海軍可以威脅到長江以北的沿岸,甚至到長江三角洲。

東亞局勢最不可測的地方是朝鮮半島。100多年前,朝鮮半島喪失了獨立,成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侵略中國的跳板。現在,半島南部是一個較為富裕的國家、美國的軍事基地;半島北部是一個貧窮而封閉的國家,但是有龐大的軍隊,在發展了核武器之後,立場更加強硬。半島是大國利益交織的地方,有重大利益的國家不會坐視其他大國在此坐大。半島上的對立(不僅是朝鮮南北對立)是一個死結。雖然不排除可能出現有利於和平的變化,但總的說來,那是一個潛在的熱點地區,即使不爆發戰爭並把其他一些國家拖下水,也會大量消耗各有關國家的資源。無論怎樣,朝鮮半島的無核化符合中國利益,中國不應該在核問題上無所作為。

東北與關內的交通主要通過遼西走廊。遼西走廊從錦州到山海關,長180公里,寬20公里。山海關是長城的東部起點,也是抵禦北方入侵的最後一道防線。在過去300多年中,遼西走廊是多次決定性大戰的戰場。明軍與滿軍在這一帶打了幾十年。1626年,努爾哈赤在寧遠(今遼寧興城)之戰中受傷而死。在1640-1642年的松(山)錦(州)之戰,清軍消滅了關外的明軍。1644年,清軍經過山海關入主中原。日本入侵中國從朝鮮半島登陸開始。後來日本又在東北與俄國大打出手,雙方共投入200多萬軍隊。日本佔領東北後向中國內地進攻。1948年,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一場決定性大戰——遼瀋戰役——也是在這一帶。元、明、清三朝的首都設在北京——在山海關以南不遠——目的是抵禦北方入侵(明),或保持與北方的聯繫(元、清)。東北方來的清朝也不免來自東北的威脅,當然不是他們留在故鄉的同族,而是俄國人和日本人。中國的全球化是從被入侵開始的。外戰和內戰都反覆證明,一旦東北失陷,整個華北無險可守。失去了華北,整個中國也就岌岌可危了。朝鮮半島是東北的門戶。

所以,朝鮮半島這個肉垂雖然不屬於中國這隻雞,其地位卻遠遠超過了可有可無的雄性裝飾。它是一個戰略要地。在肉垂的後面,是中國公雞的喉嚨。當朝鮮半島掌握在敵對國家手中時,這個肉垂就有可能變成堅硬的鳥喙,反啄公雞的身體。好在朝鮮半島自身現在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受面積和人口所限,在可預見的未來,半島不能僅憑自己的力量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

朝鮮半島上現在有兩個國家:朝鮮和韓國。兩國的軍隊在三八線兩側對峙,韓國一側還有美國軍隊。在過去半個多世紀裏,因為朝鮮的存在,美國的軍隊被拒斥在中國的邊境線以外。這也是中國參加韓戰的結果。南北韓屬於同一個民族,將來有可能統一。不過,在統一之前,兩側還將繼續把對方視為敵人,或主要敵人的走狗。100多年以來,朝鮮半島從來沒有獲得過完全的獨立,韓國至今仍依靠美國的駐軍。壓抑的民族情緒總是要通過某種途徑發泄出來。近年來,韓國的總統競選人總是要擺出反對某個大國的姿態來爭奪選票,並在上台後在一定程度上維持反對的姿態。美國、中國、日本都是被攻擊的候選國家。好在這些國家對受到的攻擊都沒有表現出太在意。

以上所說都是在中國較弱的時候可能出現的情況。現在的論者多以此為前提。在“中國威脅論”盛行的時期,中國仍然在擔心外來的威脅,似乎有點不合時宜。客觀地看(即不考慮意圖),中國更多是一個潛在的威脅者,而非被威脅者。雖然官方竭力洗刷“威脅”的污漬,無法否認的是,威脅與實力是一致的,而與意圖的關係較少。這個道理在國內政治中也同樣有效。數百年來對中國的威脅路徑仍然存在。但中國應該從一個相反的方向去看這些路徑,它們也是中國“打出去”的可能。當外部威脅來臨時,中國必定能夠打出去,給敵人造成更大威脅。與1950年代相比,中國已經有了更多的力量。決策者在思考國際局勢,尤其是周邊問題的時候,不必再拘泥於過去的防守思維。中國在行動時可以更主動,在談判中更堅持自己的利益。

地緣政治的現實與韓國排斥大國的心態相反。朝鮮半島上的戰爭與和平不可能由它們自身決定。半島是一個熱點地區,也是大國在東北亞的利益交匯之處。關於朝鮮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反映了這種交錯的利益,除了朝鮮、韓國外,還有四個國家參加了會談。對半島局勢最有影響的國家是美國,它在韓國駐紮了三萬多軍隊,在日本的駐軍也隨時可以提供援助。其次是中國、俄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都是半島的鄰國,其中日本是海上鄰國。中國與半島的邊境線最長,一旦半島上出現大的動蕩,中國所受的影響必然最大。所以,中國在半島上的安全利益比俄國和日本都更大,所負的責任也更大。到目前為止,中國向朝鮮提供的援助最多。

朝鮮半島的統一將大幅度減少美國在半島的影響力。在朝鮮民族主義的壓力下,美國也許將被迫撤出在半島南部的軍隊。中國也是一個有待統一的國家,台灣海峽兩岸保持分裂狀態符合美國和其他許多國家的利益。中國唯有分裂,一些小國才能在台海兩岸不停地“吃了原告吃被告”。中國大陸能夠運用它的實力,擠壓或爭取那些小國。但朝鮮和韓國只能接受對它們雙方的外交承認。不過,這個無奈也有好處,它們不必為爭奪外交承認而花費金錢和外交資源。朝鮮半島維持分裂狀況,同樣符合許多國家的利益:美國軍隊可以繼續留在韓國,日本不必面對一個民族主義也許更激烈的半島。自朝鮮核危機爆發以來,日本對朝鮮半島越來越感到不安。日本相信,半島上發生的事情可能直接涉及日本,日本的一位主要防務專家說,“追溯歷史,我們發現……威脅日本獨立和安全的所有戰火都是從朝鮮半島點燃的。”竹貞秀司:《韓國和日本的防務合作:前景和問題》,太平洋網站,1999年11月。轉引自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美國與亞洲——美國新戰略和兵力態勢》,99頁,新華出版社,2001年。這句顯然有些誇大。除了蒙古從朝鮮出兵侵略日本以外,半島上的戰火都沒有對日本構成直接威脅,沒有蔓延到日本。這位專家的話表明,日本將再次開始深深捲入半島和大陸的事務。

俄國的遠東地區也受制於朝鮮半島,尤其是海上交通和主要軍港。朝鮮半島和日本群島一起堵塞了俄國軍艦南下的通道,使俄國海軍在遠東面臨它在波羅的海和黑海的同樣困境。俄海軍更加倚重在堪察加半島東南端的基地,在海參崴東北2000多公里處。那裏受暖流的影響,不比海參崴更寒冷,但離腹地更遠,不過向大洋的航行更暢通。自冷戰結束以來,因能源價格上漲,俄國的國力已經恢復了很多,但它在遠東的力量仍然有限,它的遠東城市也不如西部城市繁榮。至少在今後數年內,俄國的主要精力仍將放在它的歐洲部分,那裏的挑戰更大。俄國很難同時照顧到相距遙遠的東西兩翼。所以,它不會在朝鮮半島事務上扮演積極的角色。

朝鮮歷史開始於周初的箕子朝鮮、秦末的衛滿朝鮮。箕子和衛滿都是中國人。長期以來,朝鮮一直是中國的藩屬。這個歷史事實是許多韓國人對中國不滿的原因,他們甚至要抹去中國對朝鮮文化的影響,抹去漢字的痕迹,改變首都的漢名,等等。在朝鮮努力塑造本民族文化形象的時候,中國人可以表示一定程度的理解。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韓戰。許多韓國人相信,如果沒有中國的加入,南方已經統一了半島。他們忽視了,如果沒有美國軍隊參戰,朝鮮在此之前已經統一了半島。雖然朝鮮人駕駛蘇聯坦克,但在那時,他們還沒有像南方那樣依靠外國軍隊。中國不是韓戰的始作俑者。中國加入戰爭,是因為美國佔領半島之後將對中國構成極大的威脅。日本歷次侵華都是從朝鮮半島上岸。如果說有一方對戰爭的擴大負有主要責任,那就是美國。一個對中國持有敵意的國家把軍隊推進到邊境上,中國不可能不做出反應——即便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可以說,韓戰的擴大是美國的傲慢造成的。中美兩國都沒有從戰爭中得到好處,半島上的人民更沒有得到好處。得利的是蘇聯。

由於中國威脅論和美國的圍堵,中國有時候甚至不能像一個較弱小的國家那樣維護自己的利益。其一不想牽一髮而動全身,引起別的國家的警惕;其二不願把鄰國推向敵對方面。所以,中國隱忍的時候比堅持利益的時候更多。中國應該更多地藉助民間的力量,但是,只有開放的社會中才會有真正的民間組織。中國有許多打着民間組織旗號的政府組織,其行為方式與政府是一樣的,受到同樣的限制。開放的社會將給中國帶來更多的外交選擇。

美國在韓國的駐軍是為了對抗朝鮮,防止可能出現的戰爭。美軍的存在還有別的目的。正如它在中亞的軍事基地一樣,有圍堵該地區大國的意圖。雖然使用的是軍隊,美國的主要目的不是對俄國或中國形成軍事威脅,而是向基地所在的地區顯示美國的存在,使它們不倒向別的國家,從而牽制該地區的所有國家。基地有軍事目的,卻是對付本地區的較小國家。雖然兩種方式都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的支持,這種圍堵方式的地緣政治色彩更濃,有別於冷戰時期的軍事圍堵。中國也可以使用地緣政治的手段來破解圍堵,不戰而屈人之兵,逼退圍堵者。

一個對自己國家和國民不負責任的政權掌握了核武器,就有可能在最後關頭孤注一擲。這樣巨大的危險是不可容忍的。現在各大國都在推卸責任,不想出頭。按照常規,它們盡量先把別的國家推向前台,給自己留下更多的主動。現在,大國在等待時機,同時也在等待朝鮮內部的變化。但是,等待不表明它們不會行動。在朝鮮核問題上,大國的利益是比較一致的。

在1950年,美國軍隊向中朝邊境推進,對中國構成重大威脅,中國不得不做出反應。美國當時的決策者忽略了一個事實: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日本一直把半島作為進攻中國的跳板;在唐、明兩朝,中國都曾在半島上打擊入侵的日本人。今天的國內論者沒有忘記歷史。但是,他們也忽視了一個事實:中國不再是一個多世紀前的中國,中國已經強大起來,至少在東北亞地區沒有強勁對手。如果朝鮮半島仍然是一塊跳板,那也是中國的跳板,不是美國或日本的跳板。中國完全應該,而且必須在半島局勢中更加主動地行動,必要時放手一搏。

東南亞:華人曾經的目的地

在東南亞的10個國家中,5?5個在中南半島,4?5個在半島以南或以東的島嶼上。馬來西亞在大陸和島嶼上各有一部分領土,兩地最近的直線距離大約有600多公里。這些國家都在中國的南方,是中國的陸地或海上鄰國。這10個國家組織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但是,東南亞仍然是“破碎地帶”向東的延續。這裏仍然缺少權力,是美國爭奪的重點區域之一,只不過沒有戰爭,沒有核武器,恐怖襲擊也較少,因此破碎程度表現得不如大中東那麼明顯。

東盟是一個鬆散的地區組織,其內部矛盾往往很大。比如,泰國和緬甸幾個世紀以來互不信任;泰國與柬埔寨因領土糾紛而爆發了武裝衝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經常吵吵嚷嚷。各國貧富差距大,有富裕國家,也有世界級的窮國。有幾個國家的內部還不穩定,地區合作尚不能被排在顯要位置。而且,這10個國家沒有一個有足夠的實力和威望充當領導者。印尼雖大,但實力較弱;新加坡雖富,但太小;越南雖強硬,但受到政治制度的很大限制。在1998年金融危機打擊之後,南海國家聯盟該地區的活力還沒有完全恢復。東盟還不是一個有效的區域組織,不過在與其他國家對話時,東盟作為一個平等夥伴,可以減少單個國家勢單力薄的缺陷。與東北亞相比,東南亞的力量顯然不足。在10+3的對話中,3個國家中的中國距離東南亞最近,日、韓都在東北亞。中國有大片國土位於東南亞,這是中國的優勢。必須有外力的介入和推動,東盟才能活躍起來。

和東北亞一樣,東南亞也是中國古代朝貢體系的一部分。朝貢體系之所以能成為東亞國際關係穩定的基礎,原因是中國唯一大國的地位不可取代。這是由中國的國土面積、人口、文化水平、地理位置、軍事力量等諸多因素決定的。沒有競爭者也就不會有爭奪霸權的戰爭。因此,東亞過去的國際體系是穩定的。其他國家都處在相對邊緣的位置,各國都不能獲得強大的軍事力量,挑戰宗主國,除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外。南宋曾向金稱臣上貢,形成了反向的朝貢關係。強大的漢、唐在初期也一度向北方的匈奴和突厥稱臣。北方王朝先是尾大不掉,和中原王朝形成割據態勢,如果有能力則進一步南侵,以圖徹底取代中原王朝。不論這些部落聯盟多麼強大,如果它們不能佔領中原,就不能獲得宗主地位。清朝入關成為正統王朝之後,仍受到朝鮮的(暗中)歧視,日本則完全中斷了朝貢關係,因為它們認為滿族不是中原文化的正統。中原王朝(現在的中國)之強大是東亞安全的保障。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中期發生在東亞的多次戰爭,都可以看做是中國積貧積弱的結果。中國的再次強大與富裕將是東亞和平的保障。

東盟國家對美國的態度差別很大。新加坡和菲律賓的盟友是美國,而緬甸則被美國視為敵國,穆斯林人口佔大多數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不太喜歡美國,越南等國對美國也很警惕。因此,東盟作為一個整體,難以和美國結為親密盟友。另外,東盟內部各國彼此也有很大的歷史和現實矛盾,不能形成一個團結的地區。由於國內不穩定和經濟不發達,東盟最大的國家印尼不能承擔起領導的責任。所以,如果僅僅依靠東盟,東南亞地區一體化的未來並不明朗。

東南亞是亞洲民族組成最複雜的地區。與中國在陸地接壤的緬甸、老撾、越南都是多民族國家,都有數十個民族。與東南亞相鄰的雲南是中國民族最多的一個省。雖然有不同的名稱,東南亞的主要民族與中國西南的雲南、廣西等省區的少數民族多是同一個民族,如傣族、景頗族、苗族、瑤族,等等。他們的語言也多屬於漢藏語系的藏緬語族。這是因為中南半島北部的許多民族都是從中國遷移過去的,原住民更向南移動。所以,在血緣上,中國與東南亞不可分割。在過去數百年,中國土地上有更多的人向東南亞移民。與遠古不同,這些新移民大多是漢人,或者說,他們是在漢民族和漢文化形成之後的移民。他們與遠古移民也許有相同的祖先。新移民的分佈更廣泛,在東南亞各地都有華人,他們使中國與東南亞的血緣聯繫更加密切了。

華人在東南亞發展的過程是艱辛的,在國內的遭遇也很不好。明、清時期,海外華人受到國人的歧視。在清末,他們支持革命者。在日本入侵時期,他們支持抗戰。從1950年代開始,他們所有人都有特務嫌疑,他們在大陸的親屬飽受迫害。在改革開放之初,海外華人格外受歡迎。當時大陸實在是太窮了(許多人深有感觸),文明水平太低了(不少人承認這一點有困難),任何一個海外華人以及外國人都被想當然地當成是有教養的富翁。現在,大陸人能夠用比較平和的心態看海外華人。無論華人的國籍是什麼,他們在血統上都無可更改地是華人。只要他們認同華人身份,對故國有親切感,中國就應該讓他們能夠以自己為華人而驕傲。

南海:東南亞的地中海

這裏所說的南海是廣義的南海。它是一個地理概念,不限於中國的海疆。廣義的南海指馬六甲海峽以東包括泰國灣以南的海域。這樣,在東南亞的10個國家中,有8個分佈在南海周圍。其中,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汶萊五國是中國的海上鄰國,與中國有領海主張衝突。泰國、新加坡和柬埔寨在南海的西南邊緣,不與中國在海上相鄰,與中國沒有領海主張衝突。與南海不直接相鄰的東南亞國家僅有兩個——緬甸和老撾。緬甸的領土完全在馬六甲海峽以西,須經過馬六甲海峽才進入南海。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卻可以通過湄公河經柬埔寨和越南進入南海海域。這是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的目的之一。

南海可以成為東南亞的地中海。地中海的文明進程比南海早很多,在它的周圍分佈着許多燦爛的古文明。相對而言,南海的文明進程比較遲緩。近代之前有一些燦爛的文明,比如以吳哥窟為首都的古王國。南海開發的滯后與中國有關。中國不是一個鼓勵貿易的國家,嶺南地區的開發較晚。此外還有氣候的原因。南海多颱風,對貿易很不利。5世紀的時候,晉朝的高僧法顯去印度取經。他於399年從長安出發,在402年翻越蔥嶺(帕米爾高原)進入今天的巴基斯坦,又渡過新頭河(印度河)到達今天的印度。409年,法顯南渡到了師子國(今斯里蘭卡)。411年秋,他搭乘一條商船啟程回國,船在途中遇大風,漂流了90天後抵達南海的耶婆提耶婆提(Yāva-dvīpa)是一個古國,在今天的爪哇島上,是當時的南海交通要地,與中國和印度之間有定期商船……412年夏,法顯從耶婆提出發。本來預計50天後可到達廣州,但又遇到暴風雨,船在兩個多月後被吹到今天的山東即墨。法顯把他15年的遊歷記在了《佛國記》裏,我們可以了解到那時的印度歷史和南海航行的情況。當時,雖然海上的行進速度要快一些,但危險似乎比穿越高山沙漠還要大。在1292-1293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兵攻打爪哇(耶婆提所在的島嶼)。元軍初戰告捷,然後受到當地盟軍的襲擊,大敗而歸。當年元軍從泉州出發,到爪哇的單向航行需要60多天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從英國到廣州的單程航行時間大約是4個月,往返需要8個月。對於英國人,距離和時間都不是問題,只要有利益……對比法顯的記錄,可以看出晉、元到爪哇的航行時間沒有變化。

南海的風暴遠比地中海暴烈。在海上冒險的是商人、出家人,以及受到派遣的軍人。這一點與歐洲在地理大發現之後的情況沒有區別。但在規模、進取心(或貪婪)和尚武精神等方面則遠不如歐洲。這是在過去500年造成東西方歷史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南海的風暴頻繁,卻沒有阻擋商人的進取。日本學者三上次男研究了各國出土的中國瓷器,發現了一條新的商路,從中國到東南亞,再到印度、埃及和歐洲。中國瓷器是通過海路運出去的,沿岸都可以找到大量瓷器的碎片。三上把這條貿易通道稱為“陶瓷之路”,三上說:唐朝末年,“在南海出入口的廣州就居住着超過十萬人的伊斯蘭教徒、基督教徒、波斯人和猶太人,這一事實有力地說明了當時海運通航的盛況。”三上次男:《陶瓷之路》,154頁,文物出版社,1984年。在宋、元,這些泛海而來的商人還聚集到泉州,那裏至今仍有這些人所信奉的宗教的遺址。“陶瓷之路”在漢朝就已經開通了,時間大概比絲綢之路略晚。在比較了陶瓷之路與絲綢之路后,三上說:

文獻上的記載和考古學的資料均表明:早在公元前後開始,海上通路就被頻繁地使用着,它同絲綢之路一樣,早就成為重要的貿易通路了。《陶瓷之路》,154頁。

在絲綢之路因中亞的戰爭、國際關係惡化等原因而衰落之後,海上交通變得更為重要。馬可?波羅沿着絲綢之路到中國,沿着陶瓷之路回威尼斯。他從刺桐(今福建泉州)出發,在霍爾木茲(在今伊朗)登陸。今天,在人們研究、讚歎絲綢之路的時候,卻忽視了陶瓷之路。陶瓷之路是華人開拓東南亞的起點。中國過去把東南亞稱為“南洋”,華人向海外的移民大多到了南洋。這些華人、華僑至今仍是當地的商業精英。他們保留了一些中國傳統和習俗。華僑在南洋的經歷,與希臘殖民時期希臘文化和希臘移民經過地中海遷移的情景有相似之處。

颱風現在仍在年復一年地襲擊南海及沿岸地區。但衛星和巨型計算機可以提前預報颱風的到來。船隻也更大、更牢固了。在南海航行的風險已經大大減少。因此,南海現在有了成為另一個地中海的可能。地中海為歐亞大陸及非洲大陸包圍,只有一條海峽通往大洋。南海不同,除了北部和西部是大陸之外,東部和南部都是群島。從台灣島開始,經菲律賓群島到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與大陸上的馬來半島隔馬六甲海峽相望。南海在東、南兩個方向上的地形破碎,有無數條通道可以通往大洋。馬六甲海峽是最重要的出口,但不是唯一的出口,與直布羅陀海峽的地位不同。台灣海峽是從北方進出南海的一條重要航線,但也不是唯一的通道。因此,南海的地理比地中海更開放。地中海的面積為251萬平方公里,南海比它大了100萬平方公里。地中海有許多大的島嶼和半島;南海內沒有半島和島嶼,而島礁幾乎沒有人煙,除了少量駐軍之外。這是南海的不利之處。但在現代技術條件下,這些不利是可以克服的。

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中,能夠控制南海的是日本和美國的海軍。美國在二戰中打敗了日本,奪取了控制權。一直到冷戰後美國才撤出在菲律賓的海軍和空軍基地,但仍然經常回去。2009年6月,美國軍艦的拖曳聲納在菲律賓的蘇比克灣之外碰撞上了中國潛艇。雙方都低調處理。美國還在加強關島的軍事基地。這個500平方公里的小島位於北馬里亞納群島的南端,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以東大約2700公里處,比美國在夏威夷島上的基地向西靠近了6000多公里。2008年5月31日,美國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宣佈,美國將投資150億美元在關島上修建大型軍事基地。關島已經成為美國在西太平洋上的軍事支撐點,可以支持航空母艦、隱形轟炸機、攻擊核潛艇的作戰和維護。把如此強大的軍事力量部署在東亞的外緣,唯一可能的打擊目標就是中國。此外,美國與南海附近的東南亞國家常年舉行至少四場軍事演習。“金色眼鏡蛇”是多邊聯合軍事演習,也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卡拉特”主要是為了增強美軍與其他軍隊在海上的聯合作戰能力;“對抗虎”是美國與泰國和新加坡之間的演習;“肩並肩”是美國和菲律賓的雙邊聯合軍事演習。這些演習包括了陸海空三軍的作戰演練。因此,美國雖然不是南海周邊國家,卻是南海的最大玩家。

鄰近南海的菲律賓和新加坡是美國的盟國。美國軍隊使用它們的基地,進行聯合軍事演習。沖繩、關島和日本的美國軍事基地能夠提供遠程支持。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利用了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擔憂,並在衝突發生時擴大美國在這一地區的影響。中國的選擇因此受到限制。如果美國不在南海挑起或挑唆衝突,它的存在不是壞事。各國將通過合作來解決領海爭端。

中國對南海的大部分海域都提出了主權要求。但是,大陸及台灣所佔據的島礁數量很少。在南海與中國有領海爭議的各國中,越南佔據的島礁最多,與中國的利益衝突最大。1974年,中國與南越在西沙群島發生武裝衝突;1988年,中國和越南在南沙群島發生武裝衝突。這是中國在南海僅有的兩次軍事行動。中國與鄰國的領土、領海糾紛難以解決,而在南海的情況最為複雜,因為對同一片水域、同一個島嶼提出要求的往往有兩個以上國家。中國提出了“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主張。2002年,中國與東盟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規定各方不得採取單方面行動。2007年底,中國宣佈南海島嶼歸海南省管轄,引起了越南人走上街頭抗議。在中國管理之下的南海島礁只有很少幾個。如果中國不打算通過武力一一奪得這些島礁,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採用和平方式,與這些國家共同開發周邊海域。中國也正在朝着這個方向走。但是,一些國家已經佔有了更多的島礁,它們肯定不願意與中國分享。

在廣泛的區域合作中,中國必須掌握南海的主導權,也不應該放鬆主權要求。在南海沿岸各國中,中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最強,其他各國對中國的主導地位大概不會有異議,雖然它們不願意損失利益。最不情願的國家是美國——距離南海很遙遠的一個國家。美國正在加大在南海的軍事活動。中國目前正在加強海軍建設,這是為了保護中國對領海的主權要求,而不是針對美國的。中國海軍的活動範圍是在南海,在中國認定的自己的領海之內,不會到加勒比海炫耀。目前,中美海軍在南海的競爭主要是為了爭奪在本地區的影響力,在氣勢上、技術上壓倒對方,把周邊國家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這邊來。國際影響力有點像演戲,當一個演員在舞台上面對觀眾歡呼的時候,他的感覺一定會非常好。如果另外有別的演員登場,無論新來者聲稱他的願望是多麼的善良,是多麼願意充當配角,也一定會給原來的那個演員造成壓力,減少觀眾對他的注意力。演員需要道具。在國際舞台上,道具就是經濟實力、武力和文化影響力。在戰爭開始之前,國家間的爭奪就是這些力量在較量。在娛樂界,“搶戲”大概是最不能容忍的冒犯了,搶戲的矛盾激化后就會引起台上打鬥。

南海有豐富的石油儲藏。在沿海各國中,中國有海上石油勘探、開發的技術優勢,有石油、天然氣的巨大消費市場。南海合作只限於有關臨海國家。所以,南海合作會給中國帶來好處。南海有複雜的利益衝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東亞地緣政治格局的重疊。在東亞倡導部分重疊的國際合作,可以提升在不同方面的中國國家利益,使中國成為多種合作的核心。現在已經有了東盟10國與中國、日本及韓國3國(10+3)的合作。日本與韓國都是東北亞國家,距離東南亞較遠,缺少中國在南海的地緣優勢。10+3不應該妨礙“南海合作組織”的發展,也沒有必要排除這兩個國家的參與。它們可以提供資金,得到市場供應。其實,在南海邊上有兩個金融中心:北部有香港,西南有新加坡。只要能創造利潤,南海合作不會缺乏資金。

“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是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在陸地上的合作。湄公河(瀾滄江)的源頭在中國,這條河的上游只能承載數百噸級的船隻。從雲南出發,要跋涉經過四個國家才能出海。作為出海通道,湄公河對中國沒有多大的實際意義。河運對內陸國家老撾的益處最大,可以降低商品的成本運輸。從中國通往東南亞的公路、鐵路在修建中,或者已經建成。這是中國作為東南亞大陸鄰國的優勢,區域外的任何國家都不具備這個條件。現在中國應該發揮海上優勢了。在東南亞國家中,緬甸與老撾不在南海的岸邊,它們是中國的陸地鄰國。由於中國的地理位置,南海合作組織不會排斥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這兩個國家可以從南海合作中得到利益。

近年來,沿岸國家在北冰洋的爭奪也日趨激烈,原因之一是全球氣溫上升使得在北冰洋開採石油變得可行了。北冰洋沿岸國家的實力遠在南海沿岸國家之上。2007年8月,俄國在北極海底插上了國旗,接着就是炫耀武力。加拿大也加強了軍備。在2008年,美國、俄國、加拿大、丹麥(代行格陵蘭的外交)、挪威5個北冰洋國家舉行高峰會議,同意以科學研究得出的證據來決定在北冰洋的主權歸屬。加拿大宣稱要成為北冰洋的“超級大國”。如果北冰洋問題能夠得到和平和妥善的解決,必將為其他地區的領海糾紛樹立良好的榜樣。把南海建成開放的“內陸海”的可行性很大。法國在2007年倡議建立“地中海聯盟”,在沿海國家中得到積極反響。倡議還得到了德國的諒解,德國曾擔心地中海聯盟將影響歐盟的一體化進程。海南島位於南海的北端,在這裏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可以成為南海合作的平台。台灣位於南海東北角,控制着南沙的“大島”太平島。在與大陸達成某種協議之後,大陸應該能夠接受台灣以特殊身份加入“南海聯盟”(姑且名之)。本書作者在完成這一章之後才了解到法國總統薩科奇的“地中海同盟”建議。“南海聯盟”想法的基礎是南海地區的局勢,不是對法國倡議的模仿。另外,薩科奇也不是原創者。在歐洲北部的波羅的海有一個類似的國家間的合作組織。兩岸合作將增加把南海建成和平之海的可能。

從黃海、東海到南海,中國提出擁有主權的海域都受到鄰國的侵佔。在這中間還夾着台灣問題,現在因國民黨重新執政而得到緩解,給大陸留下了更多選擇餘地。這些領海衝突為外部大國在本地區上下其手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中國不能膠滯於所有爭端,也不可能同時應對所有這些國家。中國必須首先釋放出一部分力量,才能爭取到戰略主動。必要時,哪怕在某個方向上小有損失,也在所不惜。民族主義和海底石油是最大的障礙,使得任何讓步都非常艱難。最大的問題是,中國對海洋的重視實在太晚了,落在了其他國家的後面,以至於在所有地方都非常被動。由於有領海爭端的國家數量太多,中國不能輕易使用武力,否則必定會牽一髮而動全身,陷入更大的被動。所以,在戰略方向上必須有所選擇,決定在哪裏堅持,在哪裏稍作讓步。海洋劃界可以效仿陸地劃界的經驗,有予有取。即使讓步也不能是一味地讓步。

越南:狹長的國家

越南是一個細長的國家,南北長達1600多公里,東西最窄處只有50公里,約等於北京市的長安街及其延長線的長度。只有在北方的紅河三角洲和南方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形才比較寬闊一些。這兩個三角洲也是越南最發達、人口最集中的地區。狹長的國土形狀對於防守非常不利,尤其是在面對來自海上的威脅時。因此,越南的戰略縱深在南北方向,而東西兩翼則非常容易受到威脅。越南中部最細的部分,對着中國的海南島。在陸地上,當發生較大規模戰爭時,細長的越南只能把西方的老撾作為它的戰略縱深。在反法和反美戰爭中,越南就是這樣做的。無論是奠邊府戰役還是胡志明小道,都與老撾密不可分。老撾和越南都是中國的南方鄰國。在過去100多年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戰爭中,越南經常把中國作為大後方。這一點與朝鮮有相似之處。

越南中、北部曾經長期是中國的一部分。秦始皇在公元前214年平定南越,設置南海(約相當於今天的廣東)、桂林(約相當於今天的廣西)、象(在今天越南的中、北部)三郡。秦朝時,今河北正定人趙佗是戍守南越的一名軍官,任南海郡的縣令。秦亡之後,趙佗據嶺南以自保。他自立為南越王,都城在番禺(今廣州)。根據越南正史,越南歷史開始於趙佗,他被當作越南的開國之君。漢朝建立后,不能容忍南越的地方割據。公元前181年,呂后發兵攻趙佗,“會暑濕,士卒大疫,兵不能隃領”。《漢書?西南夷兩粵朝鮮列傳》,班固。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時酷暑和潮濕,士兵染上了嚴重的瘟疫,不能翻越南嶺。“隃”通“逾”,“領”同“嶺”,南嶺。瘟疫當是瘴癘。暑濕、瘟疫、山地是在南方作戰的不利因素。在整個南方戰線上,中原軍隊都長期面臨同樣的挑戰,常常因此而失敗。漢武帝時再發兵擊南越。公元前111年,南越滅亡。武帝在其故地設立了九個郡。唐朝時,今天越南中、北部屬於安南都護府管轄的一部分。此後,那個地方被稱為安南。

越南在唐末和五代十國的地方割據時期走向獨立,968年,丁部領在花閭(在今河內以南90多公里的大山中)稱帝,國號大瞿越。越南獨立從丁朝時期開始。這時宋太祖趙匡胤稱帝已經有8年,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還沒有結束。北宋軍隊攻取了后蜀,但南唐、吳越、南漢等偏安的地方王朝仍然是獨立的。在宋的北方有強大的遼國(983年改國號為契丹),後來則有金國。北宋的形勢很局促。因干涉越南不能取勝,北宋於973年封丁部領為交趾郡王,確立了越南對中國的藩屬和進貢關係。此後越南一直是相對獨立的藩屬國。明成祖時,中國曾短期佔領越南,把越南再次納入中國版圖,但明軍最後失敗了。1802年,安南的阮福映得到法國和暹羅的幫助,打敗對手,建立了阮朝(1802-1945)。他上書請求清朝皇帝分封,以獲得正統地位,並請求改國名為“南越”。第二年,嘉慶帝把南越兩個字的順序顛倒了,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兩國之間宗主與藩屬的關係一直延續到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與朝鮮半島相似,今天的越南是由三個古國合併而成的。越南的擴張從北向南。在今天越南的中部的國家是占城(或占婆,此前稱林邑),與柬埔寨同屬於一個文化圈,受印度教的影響很深,與北方的儒家文化圈不同。在數百年的戰爭之後,占城在1471年(明成化七年)被北方的越南佔領。這是明朝退出越南之後的事情了。越南從高棉人那裏佔領湄公河三角洲則晚至1759年(清乾隆二十四年)。所以,越南獲得今日狹長之國土,是很晚近的事情,是越南沿海岸向南擴張的結果。此後,當越南向老撾、柬埔寨方向擴張時,法國人來了。法國人把越南、老撾、柬埔寨合併為印度支那,但在殖民地之內仍把越南分為北、中、南三塊。北方再次統一南方是在1975年。如其他一些前殖民地國家一樣,越南也要繼承殖民者的遺產,把另外兩個國家納入版圖。越南對南海島礁的領土要求,也只是以法國人的可疑活動為基礎。

中越之間時常發生戰爭,最近的一次是在1979年。邊界衝突持續到1980年代後期。中國的每一個朝代都曾經打進過今天越南的土地,越南對中國積怨甚深。因為相對弱小,在與中原王朝的歷次戰爭中,越南即使取得勝利,也都會主動採取和解的態度,稱臣納貢。中國也從來沒有舉全國之力與越南作戰。幫助越南取勝的,除了越南的民心之外,還有地形、氣候、疾病等因素。這些因素對外來者非常不利。在不對等雙方的戰爭中,對於大國是局部戰爭,對於小國則是全面戰爭。因為這種實力的不對等,沃瑪克把中越關係看做是“非對稱”的。他說:“在歷史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下,越南的安全特徵是防備中國。雖然關係正常化了,越南在睡覺時也會睜着一隻眼看着中國。”ChinaandVietnam:ThePoliticsofAsymmetry,p229,BrantleyWomac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在可預見的未來,越南對中國的防備不會減少。

1974年,在北越打敗南越之前不久,中國海軍把南越軍隊趕出了西沙群島。雖然中國認為是南越挑起的事端,目的是想把美國拉下水,維持它搖搖欲墜的統治。但是,北越對這場衝突的解讀是,中國想在越南統一之前製造既成事實,迫使越南接受。1988年,中國又把統一后的越南趕出了南沙的赤瓜礁。越南是對老撾和柬埔寨有重大影響的國家。因為越南對這兩個國家的企圖,中國曾經稱它為“地區小霸”,在1979年發動了對越作戰,攻取了它的一些邊界城鎮,並在短時間內撤出。此後,中越邊界衝突持續了10年。現在,雖然中越兩國已經解決了陸地邊界問題,但兩國的海上爭端並沒有結束。越南無力單獨與中國抗衡,因此它積極發展與美國、印度乃至日本的軍事關係。一旦受到中國的強大壓力,它就可能倒向這些國家尋求保護,成為它們牽制中國的一個棋子。這些國家也在試圖把越南變成這樣一個棋子。

越南正在購買俄國的武器:基洛潛艇、蘇-30戰鬥機和護衛艦,還有歐洲的直升機。其防衛或打擊目標顯然是中國。在中國之外的南海各國中,越南的態度最強硬,搶佔島礁和勘探海底石油的動作最大,獲得的利益也是最大。

越南是一個濱海國家,國土面積將近33萬平方公里(比三個浙江省還大一點),海岸線很長,達3260公里。越南處在控制南海的良好地理位置,整條海岸線形成了南海的西部側翼,可以從陸地對南海上的目標構成威脅。金蘭灣位於越南南方,在向東最突出的那一段海岸線上。南海的東西寬度有限,基本上都在越南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內。法國、美國和蘇聯等大國都曾把金蘭灣作為海軍基地。現在越南的海空軍力量有限(正在加強軍購),尚不能很好地利用它的地理位置。一旦一個強大的力量掌握了金蘭灣,就能控制南海的航線和石油。

越南是一個大陸國家,卻有島國的航海之利,能夠成為尋找廉價勞動力的國際製造業的目標。越南是東南亞最具發展潛力的國家之一。它的經濟改革開始於1986年,從1999年到2008年的10年中,越南的平均經濟增長速度達到7?5%,是東南亞國家中的優等生。越南有8500萬人口,因為沒有實行嚴格的計劃生育,在今後數十年中將有足夠的廉價勞動力。越南可以取得類似中國經濟改革的成就,獲得經濟起飛的基礎。良好的經濟將增加這個好鬥國家的軍力。

歷史上越南是一個擴張型的國家。它的擴張往往受到中國的遏制。在法屬印度支那三國中,越南最大、最強,在殖民地時期是印度支那地區的統治中心。在法國人和美國人之後,越南起了吞併其他兩國的野心,又引起了與中國的邊境衝突。越南作為中國的鄰國不會很舒服。

在越美戰爭時期,中國是越南的後方,並派了數十萬軍隊參加戰爭。因為中國的緣故,美國地面部隊沒有能越過北緯17°線。南北越南的這條分界線就位於中部最狹窄的地方。1965年3月,美國3500名海軍陸戰隊員在峴港(在北緯16°)登陸。與朝鮮的仁川登陸不同,這次只是戰爭的升級。峴港位於當時的南越“南越”是南部越南的簡稱,不是歷史上的南越。境內,而美國控制着南越,有一萬多名軍事顧問。選擇中部的峴港為登陸地點體現了美國的作戰意圖。那裏距離前線很近,可以在狹窄地帶切斷北方越共和南方游擊隊的聯繫。中部狹窄地帶是越南很大的一個弱點。2009年,越南禁止中國公司在那裏採礦就是基於這個考慮。但無論多麼小心,越南恐怕也難以避免地理宿命。

老撾:東南亞的“中國”

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被5個國家所包圍:中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以各種標準衡量,老撾目前都很落後。它的人口少,大約590萬人口,分佈在2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是東南亞人口密度最稀的國家。因為山地的分割,老撾的民族眾多,大約有60多個。老撾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在於兩國有共同邊界,以及老撾各民族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血緣關係。

老撾最早形成國家在1353年,都城在北部城市琅勃拉邦,稱為瀾滄王國(1353-1707)。瀾滄王國開國之君法昂(1316-1373)是流亡者的兒子,在吉蔑(高棉、真臘,今柬埔寨)宮廷中長大,娶的是吉蔑公主。他的軍隊也是吉蔑國王幫助建立的。1707年之後,瀾滄王國分裂為四個小王國。北方的王國是琅勃拉邦,清朝稱為南掌國。歷史上,老撾與中原王朝保持一般的使節來往和朝貢關係,與另外四個鄰國有長期的互動關係。它們的國力呈此消彼長的態勢,在中南半島上形成一個小的國際關係區域。1350年,暹羅(泰國)建立起強大的阿瑜陀耶王國,在1353年佔領了吉蔑帝國的首都吳哥。吉蔑從此一蹶不振。吉蔑帝國的衰落使得越南能夠向南擴張,攻打湄公河三角洲的占城。越南還多次大規模入侵瀾滄王國。越南在1471年事實上吞併占城國之後,又於1479年發兵15萬人攻佔琅勃拉邦。老撾在16和17世紀分別淪為緬甸和暹羅的藩屬,首都也曾被這兩個國家佔領過。為了離緬甸遠一些,老撾於1560年遷都到萬象。到18世紀末,老撾的大部分土地被暹羅佔去,越南也佔去了一角,只剩下琅勃拉邦一個小邦。19世紀末,中南半島又添了新的勢力。法國殖民者從越南登陸入侵印度支那。法國人於1893年打敗暹羅,搶走了老撾。1940年,法國正是國難當頭,泰國(以前的暹羅)開始報復,向法國不宣而戰,於次年割走了湄公河以西的土地。然後,日本人又來了。趕走法國人,佔領了老撾,宣佈老撾加入“大東亞共榮圈”。5個月之後,日本就無條件投降了。在600多年頻繁的兼并戰爭中,中南半島仍有5個國家這裏不包括中南半島南端馬來半島的馬來西亞。信仰伊斯蘭教的馬來亞地區屬於不同的文化圈,距離也較遠,與中南半島其餘各國的互動較少。,只減少了占城,即今天的越南南方。各國的力量對比有過劇烈的消長,卻都沒有能力吞併別的國家。

越南、老撾、柬埔寨曾經同是法國的殖民地。三個國家的共產黨原來是一個黨:印度支那共產黨。但意識形態沒有能夠完全超越國界,1951年,大黨分裂,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它們有共同的目標:抵抗美國入侵。美軍撤走之後,越南統一了南北方,並企圖進一步統一印度支那,於是出兵佔領了柬埔寨。中越衝突開始后,老撾官方一再宣稱:“任何時候老撾都將站在越南一邊”。王民同主編《東南亞史綱》,476頁,雲南大學出版社,1994年。當時在中老邊界也出現了武裝衝突。1979年4月,越南承認在老撾駐有軍隊。後來,隨着中越關係的改善,中老關係也有所改善。老撾現在仍處在越南的影響之下。

在地緣政治上,老撾對越南最為重要。越南是一個形狀狹長的國家,面向大海,背靠老撾。兩國有很長的陸地邊界。越南要獲得戰略縱深只能向老撾發展。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發生在越南西北靠近老撾的地方。在這次戰役中,老共老撾的共產黨叫做人民黨。1951年決定印度支那共產黨中的三國黨員分別建黨。老撾人民黨在1955年才正式成立。的軍隊殲滅了從老撾趕去的一支法國援軍,並阻斷了被圍法軍向老撾的突圍。如果老撾處在不太友好的勢力手中,就等於在越南纖細的後背上頂了一把刀。越南已經表明了它的企圖。在1970年代末,越南剛完成統一后就試圖繼承法國遺產,建立一個印度支那國家。那時,越南在柬埔寨和老撾都駐紮有軍隊。中越的邊界戰爭則證明了中國絕不可能接受越南吞併柬埔寨和老撾,或其中任何一個。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自從第一次建國600多年來,老撾一直飽受侵略,甚至亡國。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地理的:老撾地處中南半島的中央,是中南半島上的“中央王國”,保持獨立非常不易。除了北方的中國之外,任何一個鄰國強大了都會侵略它,佔領它。老撾與鄰國關係發展得不是很順利。但是,濱海的占城消失了,柬埔寨的面積大大縮小了,內陸的山國老撾卻延續到了今天,而且基本保持了它初次建國時的版圖。這大約得益於高山阻礙了入侵者的長期佔領和同化。但是,歷史上中南半島各國彼此攻伐,是今後地區統一的前奏。與交往一樣,頻繁的戰爭也可以減少國家間的差異。在交通不發達時期,頻繁的戰爭還表明了交戰各國在地理上是相通的,有可能組成更大的政治共同體。與溫帶相比,熱帶、亞熱帶地區的發展一向比較緩慢。關於地理、氣候對人類歷史進程的影響,參見戴維?S?蘭德斯:《國富國窮》;賈雷德?戴蒙德:《槍炮、病菌與鋼鐵》。中南半島是一個複雜的民族基因庫,有眾多民族,多種語言,證明了這裏處在較原始的發展時期,民族融合和政治統一剛開始不久,還缺乏主導力量(越南有過嘗試)。假以時日,中南半島將會有更緊密的合作與融合。中國,特別是南部的廣東、廣西、雲南三省,應該積极參与這個進程。在東南亞十國中,大陸國家和島嶼國家有一大區別:大陸國家間的彼此聯繫更為密切,而一個島國內部各島往往都少有往來。這是由地理決定的。

作為內陸國,老撾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是沒有自己的出海口。有一條七號公路從老撾的琅勃拉邦通向越南的演州(在北緯19°附近)。演州以南就是越南最狹窄的地段了。老撾與緬甸的邊界是湄公河,這條河也劃定了老撾與泰國的一半以上的邊界。大湄公河次區域的開發將把這一地區更密切地聯繫到一起,通過湄公河為老撾提供了一條出海通道。如果與老撾相鄰的雲南邊境地區變得更加繁榮,老撾北部一定能從中受益不淺。但目前雲南(以及中國幾乎所有的陸地邊境地區)還比較貧窮,缺少經濟的熱輻射能力,而且在中短期內很難改變。

泰國:東南亞曾經唯一的獨立國家

泰國是東南亞唯一沒有受到西方殖民統治的國家,原因是地處法國和英國的殖民地之間。1896年,英法簽訂條約,承認暹羅(泰國)獨立,規定暹羅為英屬緬甸和法屬印度支那之間的“緩衝國”。1904年,兩強又簽訂條約,劃定湄公河以西為英國的勢力範圍,湄公河以東為法國的勢力範圍。這個條約是解決利益衝突,為它們共同對付德國做準備的。該條約是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一步。泰國領土在湄公河以西,因此被划入了英國的勢力範圍。1908年,泰國加入英鎊集團,仍不免英國的掠奪。1909年,泰國割讓南部的吉蘭丹等地給英國殖民地馬來亞(吉蘭丹現為馬來西亞的一個州)。在1941-1945年間,泰國被日本佔領,戰後恢復獨立。

泰國的主體民族是泰族(傣族),約佔總人口的40%。由於領土變遷等原因,泰國有35%的人口是老撾的主體民族老族。因此,泰國與老撾的關係有些微妙。雖然泰國與柬埔寨有領土糾紛,但它與緬甸的關係更緊張。這幾個國家的居民多信奉佛教,只有南端的馬來西亞是穆斯林佔大多數(佔馬來西亞人口34%的華人大多信仰佛教)。泰國處在過渡地帶,90%的泰國人信仰佛教,在南部靠近馬來西亞的地區,伊斯蘭教盛行。近年來,穆斯林的襲擊事件在泰國南部時有發生,但不至於構成大的挑戰。亞洲金融危機始發於泰國的匯率變動。在金融危機之前,泰國的發展勢頭一直很好。此後,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這些亞洲的第二批“小虎”一直沒有完全復蘇。近年來,泰國的政壇動蕩不安,民主制度還在健全的過程中。

泰國在海上和陸地上都不與中國交界,在這方面,兩國沒有利益衝突。泰國和馬來西亞一樣,在馬來半島的東西兩岸都有領土,因此今後可能會受到印度更多的影響。越南入侵柬埔寨對泰國構成重大威脅,那時中泰有很關鍵的共同利益。1989年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后,中泰兩國加強合作的動力有所減弱,但友好關係沒有改變。泰國是當年英國與法國之間的緩衝國,在緬甸和印度獨立之後,緩衝國的位置向西移動到緬甸。印度把緬甸當作是與中國爭奪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國家。在緬甸以東的國家中,印度的影響力暫時還不大,只有越南是一個例外。

緬甸:前方還是後方?

在戰爭時期,緬甸至少兩次成為中國的後方。在17世紀,南明在清軍的追擊下一路退到雲南,然後又退到緬甸。永曆帝在緬甸被俘。在20世紀,在日本侵略軍的壓力下,南京中央政府退到重慶。日本佔據了中國整個海岸線,一直到越南。中國只能從緬甸的海港獲得補給和援助。接着,日本從緬甸登陸,輕鬆擊敗英國軍隊,切斷中國的運輸線,然後進攻雲南,對中國的大後方形成兩面夾擊之勢。中國兩次派軍隊進入緬甸,與英國軍隊並肩作戰。這時,緬甸對於中國的戰略地位非常突出。緬甸與中國西南接壤,而西南是中國的戰略大後方。緬甸可以成為中國西南的出海口,在危急時刻是重要的石油進口通道,以避開擁擠的馬六甲海峽。

元、明、清三朝都曾經對緬甸用兵,都沒有收穫。在人種和文化上,緬甸和雲南的少數民族是近親,民眾大多信奉佛教。緬甸曾是中國的朝貢國,後來是英國的殖民地。1793年,當馬嘎爾尼率英國使團前往承德覲見康熙皇帝時,有兩個藩屬代表團在那裏為康熙拜壽,一個來自蒙古,另一個來自緬甸。參見何偉亞:《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蒙古早已被正式納入清帝國的版圖。蒙古和進貢國不一樣,蒙古王公因追隨滿族打天下而在清廷享有特殊地位。在乾隆帝的時候,緬甸成為一個強悍的國家,不僅戰勝了清朝的入侵,還攻入了暹羅(泰國)。作為一個現代的多民族國家,緬甸還不穩固,聯邦政府的影響力有限。邊疆地區有能力與聯邦政府抗衡。緬甸華人(果敢人、桂人)有自己的地方政權,還有地方武裝。他們生活在靠近中國邊界的地方。所以他們不會像東南亞其他國家的華人那樣受到歧視、迫害和屠殺。由於緬甸受到大國的干涉和制裁,它的未來很不確定。

從中國西部出海,一個通過西南的雲南,經緬甸;另一個通過西北的新疆,經巴基斯坦。出境之後還要穿過整個緬甸或巴基斯坦才能到達海洋,而這兩個國家的地理對交通都很不便利。緬甸的主要河流是伊洛瓦底江,巴基斯坦的主要河流是印度河,其源頭都在中國,但不可能從中國乘船。中國的雲南、新疆和緬甸、巴基斯坦都不算髮達。從這兩個省區到中國內地山高水遠,因此不會形成大的市場。此外,緬甸和巴基斯坦的政局都潛伏着動蕩因素,有強大的外部或內部勢力試圖推翻現政權。現在的中緬、中巴關係主要的基礎是為了對付共同的外部挑戰。只有在緬甸和巴基斯坦繁榮之後,中國與它們相鄰的西南、西北邊境地區才會獲得更多的活力。

緬甸有兩個大的鄰國:北方的中國和西方的印度。在東方,緬甸與泰國的關係一直不很好。此外,美國一直試圖插手緬甸事務,可利用的借口有昂山素姬和毒品等問題。在緬甸和印度還是英國殖民地的時候,暹羅(泰國)是英國和法國之間的緩衝區。印度是大英帝國在南亞的繼承者,其勢力從泰國境內后移到了緬甸西部邊界。因此,緬甸成為亞洲兩個大國勢力的交匯之處。現在,緬甸能夠保持平衡。當緬甸更多地對外開放的時候,經濟更有實力和活力的國家將佔得先機,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不論怎樣,只要不過度開放,緬甸都將是贏家。

菲律賓:在台灣以南

菲律賓在中國的東南方。中國與菲律賓之間的地理位置有點像美國與古巴的關係。兩個島國都位於大陸的東南角之外。有意思的是,美國走向海外擴張之路,起點就是古巴和菲律賓。美國打敗西班牙殖民者,把這兩個島國變成了它的殖民地。這也許不是巧合,剛崛起的美國需要先把自家門前清理乾淨,然後在東南亞確定它的第一個遠方落腳點。已經衰落的西班牙帝國是最容易的靶子。直到冷戰結束之後,美國才從菲律賓撤走它的空軍和海軍基地,但現在仍與菲律賓保持密切的軍事合作,每年在海上進行聯合軍事演習。2008年的演習選擇在蘇比克灣——美國以前在菲律賓的海軍基地——和巴拉望海域。蘇比克灣在呂宋島,面對南海,在冷戰後期與蘇聯在越南金蘭灣的海軍基地隔着南海對峙。中沙群島的黃岩島距離蘇比克灣只有260公里。美國的地面部隊也曾進入菲律賓,幫助打擊霍洛島上的伊斯蘭游擊隊。

大約從10世紀開始,組成今天菲律賓國家的呂宋島、巴拉望島、蘇祿群島逐漸與中國有了貿易往來。當時,各個島嶼之間沒有統一的政權。明穆宗隆慶帝(1566-1572在位)繼位之後,部分地解除嘉靖(1521-1566)時期的海禁(明朝時禁時弛),允許私人出海。這一年是隆慶元年(1567年),史稱“隆慶開放”。四年後,西班牙佔領馬尼拉。在中國開放后的幾年,馬尼拉的華人迅速多了起來,其中大多是福建人,原因是“呂宋居南海中,去漳州甚近”《明史?呂宋傳》……福建巡撫徐學聚說:“呂宋本一荒島,魑魅龍蛇之區,徒以我海邦小民,行貨轉販,外通各洋,市易諸夷,十數年來,致成大會。”《明經世文編》卷四百三十三《取回呂宋囚商疏》,徐學聚。轉引自晁中辰:《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283頁,人民出版社,2005年。其實,馬尼拉能夠在十多年間成為都市,首先是西班牙人開通了全球航線,東南亞的香料、中國的絲綢和瓷器、墨西哥的銀子都彙集在馬尼拉。中國“海邦小民”的貢獻是其次的,所得利潤也有限。他們大多處在生產和貿易鏈條的下端,除了一些商人外,大多數海外華人靠出賣廉價勞動力謀生。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今天,可見4個半世紀前中國落後的那一步是多麼關鍵。究其原因,隆慶帝只有開放,沒有改革,腐敗不堪,沒有進取精神。到下一屆皇帝萬曆的時候,明朝完全陷入停滯,滅亡已經難以避免。

1570年,西班牙人進攻呂宋島。當他們佔領馬尼拉的時候,那裏已經居住着一小批華人,他們是當地的長期居民,在隆慶開放前到達的。1574年,由於接受招安的提議被朝廷拒絕,福建的海盜頭目林鳳帶領62隻船到達呂宋島。他們帶着女人和農具,準備在那裏從善定居。福建巡撫派了兩艘戰船追擊他們,並約西班牙一同進擊。可比較當年英國對於西班牙優勢艦隊的做法:鼓勵英國海盜襲擊西班牙商船。林鳳在呂宋島的林加延灣修建了一個要塞,被西班牙軍隊包圍。他後來逃脫。次年,自居圍剿林鳳有功,西班牙殖民當局要求回報,派遣傳教士羅達(MartinRada)帶了一個使團到福州,提出通商和傳教。但使團沒有達到目的。於是,駐紮在馬尼拉的西班牙總督和傳教士強烈要求他們的國王腓力二世(1556-1598在位)派兵征服中國,也沒有結果。當時西班牙仍是歐洲的第一強國。這次征服中國的設想比鴉片戰爭早了200多年。之後,1626年,西班牙佔領了台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又在1642年被佔據台灣南部的荷蘭人趕走。這時是明朝末年。

呂宋的一些華人生意興旺,引起了嫉妒,又有謠傳說明朝將入侵呂宋島(實因萬曆帝聽信讒言,貪圖呂宋礦產,但並無入侵計劃)。1603年(萬曆三十一年)10月,西班牙軍隊採取先發制人的手段,大規模屠殺華人,從馬尼拉一路追殺到八打雁。據《明史?呂宋傳》記載,被殺華人多達2?5萬人,按西班牙的估計也有1?5萬人之多。西班牙人寫信給福建官府,“言華人將謀亂,不得已先之,請令死者家屬往取其孥與帑。”《明史?呂宋傳》。然後萬曆帝才知道慘案。兩年後(鄭和首次下西洋200周年),福建巡撫徐學聚向西班牙人遞交照會,“數以擅殺罪”,要求對方送回華人的寡婦和孤兒,把皮球又踢了回去,“竟不能討也”。《明史?呂宋傳》。“討”,討伐。明時,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被稱為“佛郎機”。據《呂宋傳》,佛郎機在呂宋屠殺華人之後,又佔據了廣東的香山澳,顯然混淆了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另外,明朝使用的佛郎機大炮是葡萄牙人製造的。後來,華人又逐漸前往呂宋島。1639年,因為反抗重稅,菲律賓華人再次遭到西班牙人的屠殺,被殺者達2?2萬人。這時的明朝已經搖搖欲墜,更無力顧及東南了。從鄭和下西洋,到華人在南洋被大批屠殺,都發生在一個朝代之內。王朝的收縮政策產生了如此悲慘後果,海外華人都不能倖免!

西班牙兩次大規模屠殺華人,明朝廷卻無所作為。它沒有能力,也沒有意願,應付來自東南亞的挑戰。也很顯然,明廷把菲律賓放在一個次要的地緣戰略位置上,因為它在1598年(萬曆二十六年)還援助朝鮮,打退了日本的入侵。從16世紀末到17世紀初,西班牙由盛轉衰。它的無敵艦隊在1588年被英國打敗,又在1607年被荷蘭殲滅。菲律賓對中國的威脅消失了。

幾經屠殺,屢遭迫害,華人或死亡或遷出,現在只佔菲律賓人口的2%。另外,大約20%的菲律賓人有華人血統。在2008年,菲律賓有8860萬人,是下一個人口可能超過一億的國家(再下一個是越南)。菲律賓人口中90%屬於馬來族系,其中又分為許多民族。在殖民時代之前,菲律賓群島還很原始,各島上都沒有形成國家。與北部的呂宋島相比,南部的棉蘭老島、蘇祿群島更先進一些。那裏的人們在14世紀後期接受了伊斯蘭教,蘇祿群島有了政教合一的權力。西班牙征服菲律賓的過程是由北向南,在南部的戰爭更艱難,也更血腥。直到19世紀後期,西班牙才征服菲律賓全境,但不久就被美國奪走。在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和戰爭中,西班牙傳教士和西班牙軍隊同時推進,強行傳播基督教。現在菲律賓80%以上的人口是天主教徒,穆斯林多居住在南部各島。在棉蘭老等島嶼上有強大的伊斯蘭分裂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和日本在菲律賓發生過激烈的戰爭。它們不僅在海島上進行陸戰,而且在海上激戰。蘇里高、萊特島海戰是二戰時最著名的海戰。海戰大都發生在菲律賓的東側,即太平洋的那一側。美軍從硫磺島、塞班島推進過來,掃清外圍,為最後攻佔日本本土做準備。日本的海軍主力最後在菲律賓近海被消滅。美國在菲律賓擊敗過兩個海上大國:西班牙和日本。這是一個很好的記錄,雖然當時的西班牙已經衰落,而日本剛開始崛起不久,實力都遠不能和美國相比。現在,菲律賓與新加坡是與美國軍事合作最密切的東南亞國家。

在地理上扼守在中國大陸南北兩側的是朝鮮半島和越南。日本和菲律賓扼守在中國海洋的南北兩側,構成第一島鏈的一部分。兩國都與中國有領土糾紛。菲律賓與越南在東西兩個方向夾峙南海,南邊由汶萊和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兩個地區(即加里曼丹島的北岸)兜底。

美國在太平洋上有關島,在印度洋上有迭戈加西亞島。這兩個軍事基地把東南亞夾在中間。在南方則有澳大利亞,一個英語國家、東南亞的鄰國。此外,在東南亞內部,新加坡和菲律賓向美國提供基地和支援。一旦有變,美國可以方便地軍事干涉包括印尼在內的整個東南亞。

印度尼西亞:未來的海洋大國?

印度尼西亞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國家。這個群島國家在歐亞大陸東南角的外海。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在印度尼西亞諸島交匯。這個因荷蘭人殖民而產生的國家具有地區大國的潛力,印尼的土地面積19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位居第16位。在2008年,印尼有2?3億人口,居世界第四。在面積和人口方面,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在2007年,它在世界排位第20或21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印尼GDP排在第20位,在瑞士之前。世界銀行把印尼GDP排在第21位,在瑞士之後。的經濟規模也是東南亞最大的。因此,印度尼西亞有成為大國的潛力。

印尼由13000多個島嶼組成,東西長5000多公里,攔截了西太平洋的南北航線。印尼群島易受熱帶風暴和颱風的襲擊,各島之間的聯繫受到很大影響。這個前殖民地國家還需要彌合專制統治製造的傷痕,應對幾個地方的分離勢力,近期內不太可能形成強大的國家權力中心。因此,在短時期內,印尼不能擔負東南亞的領導責任。今後,后殖民地國家的結構也不太可能很快穩定,特別是遇到大國干預的時候。因此,印尼在今後很長時間之內不會成為大國。

荷蘭對印尼的殖民統治長達350多年。先是英國與荷蘭共同對西班牙作戰,在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西班牙正式承認尼德蘭各省(荷蘭)獨立。西班牙淪為二流國家,荷蘭進入了所謂的“黃金世紀”(17世紀)。實際上,黃金世紀只持續了半個多世紀。在1652-1674年間,英國與荷蘭打了三場戰爭,荷蘭戰敗,英國崛起。佔據菲律賓的西班牙、佔據印尼的荷蘭都已衰落,對中國的威脅減少了。在此後100多年中,上升中的英國在北美、印度開拓殖民地,與法國作戰,與北美殖民地作戰,長期無暇東顧。等到英國打敗法國,在印度完成殖民征服,從那裏運來了鴉片,中國的大門才被“打”開。馬來半島比印度距離中國更近。但在鴉片戰爭時,英國對馬來半島的征服還沒有完成,那裏不可能支持英國的擴張。當時的馬來半島上有9個土邦。與大部分東南亞、南亞國家一樣,馬來西亞也是由殖民地形成的國家。如果不是歐洲大國之間的內鬥,東南亞對中國的海上威脅會到來得更早。

在殖民時代,印尼群島是荷蘭前往中國、日本的基地。在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之前200多年,佔據爪哇島的荷蘭人已經騷擾中國海疆。侵佔台灣的荷蘭人最終被鄭成功的軍隊打敗。與中國不同,日本得益於荷蘭的擴張。那時日本處在割據時代,政權不統一,為多樣性留下了空間。“蘭學”(即荷蘭學)在日本南部發展起來。蘭學引進、研究西方學術,為以後日本的明治維新減少了思想障礙。可見任何重大改革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準備。

印尼是世界上華人華僑最多的國家泰國的華人總數在東南亞排名第二,有600多萬,佔總人口的12%……在3000萬海外華人中,大約有800多萬生活在印尼,佔印尼總人口的3?5%左右。在許多中國人的記憶中,印尼與種族屠殺密不可分。這是印尼的一大筆負資產。印度尼西亞屠殺華人的歷史不始於20世紀,不從蘇哈托開始。早年,荷蘭殖民當局誘騙和拐賣中國人到印尼做勞工,後來又因華人的成功而排斥華人,激起華人的反抗。1740年,荷蘭士兵和土著人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城內屠殺了近萬華人,只有150人逃脫。加上城外的華人,被殺者共超過一萬人。許多華人在流經雅加達的紅溪(Angke)岸邊被殺,因此這次屠殺被稱為“紅溪慘案”。這個慘案只是華人在印度尼西亞厄運的開始。

在蘇哈托的統治下,印尼一共屠殺了50多萬華人。大規模的屠殺有兩次。第一次是在1965年,印尼遭遇共產主義擴張的威脅,而當地華人受到中國的很大影響;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印尼遭遇亞洲金融危機,六個城市裏近1200名華人在騷亂中死亡。這兩次屠殺,一次出現在蘇哈托奪取政權的時候,一次出現在蘇哈托失去政權的時候。華人總被當作替罪羊。蘇哈托統治印尼32年,他的家族貪污數百億美元。專制與殘暴、腐敗總是密不可分。大屠殺超過了印尼內政的範圍,超過了印尼主權的權限。一個國家的主權是全體公民權利的總和,不是某一個“主子”的權力。只有在政權合法的時候,主權才是合法的。如果一個國家屠殺它的公民,這個國家的主權就徹底喪失了存在的合法性。人類永遠都不應該容忍種族屠殺。

華人在東南亞的悲慘遭遇類似猶太人在歐洲遇到的迫害。與猶太人一樣,華人不僅是自己成功的犧牲品,也是地方政治的犧牲品。地方政治又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歐洲種族迫害和種族屠殺的傳統在東南亞的傳播,二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暴行傾向在印尼出現。海外華人的遭遇與中國的國力和政策密切相關。數百年來,在海外華人遭到迫害和屠殺的時候,中國官府不能向他們提供直接的經濟支援,更不用說軍事後盾了,甚至人道的和道義的支持都很少提供。其實,“不干涉內政”在中國是一個比較近才出現的政策。在1949年後的30年中,中國的外交政策是鼓動全球共產主義革命,解救世界上三分之二受苦者,批判美帝國和蘇修的各種行為。

印尼是東南亞成長潛力最大的國家。它成為海上大國的障礙在周邊國家。在印度洋方向有印度,在南海有中國,在南方還有澳大利亞。在所有這些地方都有美國,特別是在印尼東北方的西太平洋上。在這個意義上,印尼是海洋上的“中國”。在歷史上,印尼受到的外來影響來自西方。早期是佛教,然後是伊斯蘭教,最後是基督教的荷蘭人,都是從西方而來。但荷蘭人傳播基督教的努力收效不大,印尼今天仍然是一個東方國家。伊斯蘭極端主義也是從西方而來。

由以上幾個東南亞國家的歷史可知,東南亞島嶼是西方帝國的殖民地,它們在東方的第一個落腳點。現在的島嶼國家(菲律賓和印尼)都是殖民地的產物,仍有強大的分裂力量。西方帝國都試圖從東南亞入侵中國,西班牙與荷蘭是從島上,英國和法國是從陸地上。日本佔領中國大片領土后,下一步就是入侵東南亞。可見,東南亞的命運與中國的國勢強弱不可分割。

阿富汗:樞紐之國

阿富汗(加上周邊國家的相鄰地區)是歐亞大陸中部的地理樞紐,甚至可以說是整個亞洲的地緣政治樞紐。阿富汗地處中亞和南亞的交接處,絲綢之路曾經經過這裏。在歷史上,阿富汗是各種文化的交匯處,也是各種力量衝突的熱點。亞歷山大大帝和成吉思汗都曾在那裏征戰。阿富汗的崎嶇山地是叛亂分子的天堂,那裏的居民一向桀驁不馴。如果一個大國佔領了阿富汗,向北可以牽制俄國,向東可以鉗制中國,向南則可干擾巴基斯坦——一個擁有核武器的穆斯林國家。北方侵略者進入印度次大陸通常都經過開伯爾山口,它就在阿富汗-巴基斯坦的邊界上。阿富汗以北的中亞是世界主要的石油產地之一。在19世紀,英國和俄國的“大角逐”以阿富汗為主要舞台,兼及中國的新疆和西藏。英國和蘇聯先後入侵過阿富汗,對這個國家的爭奪今天還沒有停止。美國現在佔領着阿富汗並與盟國持續增兵,意圖顯然是長期霸佔。

阿富汗是中國的鄰國,在狹長的瓦罕走廊東段與中國接壤。瓦罕走廊長400多公里,大約有300公里在阿富汗,其東部是帕米爾高原(蔥嶺)的一部分。5世紀時,法顯經過瓦罕走廊到印度取經,7世紀時,玄奘從印度回國時也經過瓦罕走廊玄奘去印度時走絲綢之路的北線,經鐵門(在今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到活國(今阿富汗北部昆都士)。500多年後,長春真人丘處機去興都庫什山見成吉思汗時,也途經鐵門(那時稱鐵門關)。回國時,玄奘從活國向東,經蔥嶺,從絲綢之路的南線(今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南)回大唐。到長安時為貞觀十九年(645年),唐朝的勢力還沒有擴張到西域。玄奘說:“活國,睹貨羅國故地也……役屬突厥……多信三寶。”睹貨羅即吐火羅。玄奘經過活國前不久,今伊朗、阿富汗一帶開始了巨變。642年,西突厥滅吐火羅,也在這一年,阿拉伯侵波斯,伊斯蘭教開始向東擴張。活國一帶的佛教徒後來逐漸變為穆斯林。參見《大唐西域記校注》,963-964頁,玄奘、辯機原著,季羨林等校注,中華書局,1985年……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瓦罕走廊是俄國與英國勢力範圍的分界線。兩個擴張中的大帝國以阿富汗為緩衝區,但英國在那裏的勢力更強大。1873年,俄國承認巴達赫尚今阿富汗東部一省。瓦罕屬於巴達赫尚省。在19世紀,巴達赫尚人曾在喀什一帶做生意。和瓦罕屬於阿富汗,而阿富汗屬於英國的勢力範圍。1895年3月11日,英、俄在《關於帕米爾地區勢力範圍的協議》AgreementontheSphereofInfluencebetweenRussiaandGreatBritain,1895?中確定了這條界限——沿着噴赤河(阿姆河上游)及其支流帕米爾河,現在是阿富汗與塔吉克斯坦的東段邊界。協議把相當一部分塔吉克人划入阿富汗。現在,塔吉克族占阿富汗總人口的30%。阿富汗的南北兩條邊界沿着細長的瓦罕走廊延伸到中國,目的是把兩個大帝國隔開。中國與阿富汗有92公里共同邊界。帕米爾高原(蔥嶺)現在分屬中國、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三國。

1889年,英國的印度殖民政府派遣年輕軍官榮赫鵬這位榮赫鵬(FrancisYounghusband,1863-1942)在邊境探險中成長起來。那時的英國在全球有些像漢朝在西域,有一些個人英雄沖在最前面。榮赫鵬是1903-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時“使團”的頭目,他剛剛被提升為上校。英國“使團”有1000多名士兵,攜帶機槍和大炮,還有一萬多名苦力。指揮軍隊的是陸軍準將麥克唐納。率隊考察罕薩河谷(在今巴基斯坦的克什米爾北部)和紅其拉甫山口。在罕薩紮營時,榮赫鵬遇見了俄國的布羅尼斯拉夫?格羅姆切夫斯基上尉,應邀到他的營帳做客。這是一個小插曲。兩位軍人的會談和暢飲沒有緩和兩國多年的大角逐。大角逐的中心舞台在阿富汗,也衝擊到阿富汗的兩翼:西方的波斯,東方的西藏和新疆。當時的清朝已經非常虛弱,西藏和新疆岌岌可危,左宗棠從俄國手裏收復新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到來之前,俄國和英國因對德國的共同擔心而站在了一起,抵制德國向伊拉克和伊朗擴張影響。1907年,英、俄兩大帝國簽訂協議,結束了它們在亞洲的對立。它們瓜分了在波斯的勢力範圍,俄國在北,英國在南,把中部作為緩衝區。它們還約定把西藏作為緩衝區,雙方在與拉薩打交道時只通過中國。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1917年,布爾什維克奪取了俄國的政權,英、蘇大角逐又重新開始。這次又添加了意識形態的因素。

阿富汗不僅是一片被爭奪的土地,也是一塊激烈反抗的土地。為了佔領這片土地,英國發動三次侵略戰爭。1839年,英國從信德入侵阿富汗,1942年從喀布爾撤出。4500名英國正規軍、1?2萬名印度士兵以及軍隊的支持人員被消滅殆盡,只留下一個醫生和他的隨從回去報信。這個時候正是英國發動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阿富汗人的戰績顯然比清朝官兵的好得多。此後一些年,英國人記住了這個教訓,留在了印度;俄國在中亞大肆兼并,佔領布哈拉、浩罕、希瓦三國,抵達阿姆河沿岸。1878年,俄國向阿富汗派出了一個外交代表團,企圖說服阿富汗與之結盟。英國聽說了之後也要派團來,但被拒絕了。於是英國派出4萬人的軍隊,挑起第二次阿富汗戰爭。在挑起英國人的敵意之後,俄國拒絕了阿富汗國王的求援,英國人又佔領了喀布爾。阿富汗人在次年掀起反英起義。到1881年,英軍死傷慘重,狼狽地撤出喀布爾,但英國通過條約控制了阿富汗的對外關係。1919年,阿富汗宣佈獨立,英國發動第三次對阿富汗戰爭。但是這時印度局勢動蕩,印度人又在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這次是非暴力的。英國眼看在阿富汗取勝無望,只好與對方簽訂協議,承認阿富汗獨立。

阿富汗的邊界是19世紀末地緣政治“大角逐”的產物。阿富汗是一個類似暹羅(今泰國)的緩衝國。瓦罕走廊的南部是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邊界。在前兩場對阿富汗戰爭不利之後,1893年11月,英國強迫阿富汗接受2640公里長的“杜蘭線”,作為阿富汗和它的印度殖民地的邊界。這條線就是現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邊界。但阿富汗至今不承認這條邊界的合法性。阿富汗的多數民族是普什圖人(佔全國人口的40%)。杜蘭線把普什圖人一分為二,更多的普什圖人被划入當時的印度,而不是留在阿富汗。在今天的巴基斯坦,他們是與阿富汗接壤地區的部落民。在白沙瓦、奎達、卡拉奇這樣的大城市,也有眾多的普什圖人。他們大約佔巴基斯坦總人口的15%,約2500萬人,超過阿富汗的1300萬普什圖人。關於普什圖人口,沒有權威和準確的統計數字。這裏取多種估計的中間數。普什圖總人口大約為4200萬。許多普什圖人是虔誠的穆斯林、塔利班的同情者。由於普什圖人的傳統(效忠部族勝過效忠國家)、信仰(忠誠宗教勝過忠誠國家),這兩個國家在邊境地區很難被截然分開。美國軍隊從阿富汗進入巴基斯坦打擊他們的目標,也公然蔑視這條國界線。

英國三次垂涎阿富汗,不顧慘敗而重複錯誤,無非看中了阿富汗的地理位置:既可覬覦中亞,抗拒俄國南下,控制整個南亞次大陸,又可向兩旁滲透,侵略中國(新疆和西藏)和波斯(及中東)。阿富汗的位置對外是進可攻,退可守。但英國沒有想到,阿富汗人使這個國家的侵略者守不住。從1840年代以來,阿富汗四次打敗超級大國,三次是英國,一次是蘇聯。現在,又一個超級大國率領它的盟國佔領了阿富汗,並且在持續增兵。美國軍隊能否長期佔領阿富汗,完成前宗主國大英帝國的未了心愿?

阿富汗是一個戰亂中的國家,戰亂中的雙方都對中國構成威脅。其一是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它是恐怖分子的精神支柱;其二是美國在阿富汗的駐軍。美國入侵阿富汗的主要目標是打擊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但現在已經有了明顯的圍堵中國和俄國的意圖。除非中國陷入很深的困境,一般來講,美國的軍隊和情報機構不會直接實施圍堵,他們可以通過代理人來製造混亂。美國在阿富汗的勢力和某些恐怖分子可能為了對付中國而走到一起——這不是奇談。在1980年代,他們曾經聯合起來對抗蘇聯。況且,與美國合作的恐怖分子不再是恐怖分子,他們將變為“自由鬥士”。

混亂的阿富汗不符合中國利益。在戰亂、貧困的土地上容易孳生更多的宗教極端分子,從而威脅到中國西北的安全。被大國控制的阿富汗也不符合中國利益,因為外國駐軍同樣會威脅到中國。在美國計劃從伊拉克撤軍之時,卻在向阿富汗增兵。華盛頓顯然認為,阿富汗的地緣政治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石油大國伊拉克。阿富汗人的祖先曾建立起帝國。這些反美鬥士(以前被美國稱為自由鬥士)不是孤立無援的,他們得到了伊斯蘭世界的同情和支持。另外,無論是外國駐軍還是內亂,阿富汗局勢都會傷及巴基斯坦,並可能把它也拖入混亂。巴基斯坦是伊斯蘭世界裏的第一個有核國家,在混亂中,它的核技術可能泄露到其他伊斯蘭國家,從而使更多的國家掌握核武器。

1950年代初的韓戰設定了一個先例:中國不能容忍一個有敵意的、外來的大國把軍隊推進到中國的邊界。後來,美國在越南戰爭中遵循了這個禁例。美軍沒有從陸地入侵越南北方,中國也沒有派兵與美國直接面對面作戰,派去的大多是防空兵和工程兵。現在,美國在阿富汗打破了這個慣例,並在吉爾吉斯斯坦獲得了空軍基地。在戰爭之初,美國有充足的道義根據。它的開戰理由——打擊恐怖主義——得到全球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與蘇聯入侵阿富汗受到廣泛譴責不同。中國也採取了與對待蘇聯入侵阿富汗時完全不同的態度。但這個理由正在開始變成借口。美國和它的盟國要長期留在阿富汗,控制歐亞大陸的中樞地帶之一部分。

在過去100多年中,在阿富汗一帶有影響力的國家沒有大的變化,只不過英國的角色分裂成兩個:美國(大英帝國的繼承人),印度(也是大英帝國的繼承人)。印度還比較弱。所以,入侵阿富汗的是美國,不是印度。英國跟在美國後面又來了,幫着美國打下手。俄國還是當年的俄國。不過,俄國在與英國的大角逐之後已經完成了一輪大擴張和大收縮,而收縮(解體)與它在阿富汗戰敗有很大關係。像當年的清朝一樣,中國仍然是本地區的一個遊戲者,但現在的角色變了。中國不再那麼被動,不再挨打——雖然基本上還是處於守勢。

在1980年代初,中國提出了改善中蘇關係的“三大障礙”:蘇聯在蒙古和中蘇邊界部署大量軍隊;蘇軍武裝干涉阿富汗;蘇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蒙古、阿富汗、柬埔寨都是中國周邊的國家。蘇聯軍隊在這些國家出現被認為是對中國的重大威脅。“三大障礙”的提出,顯示中國對大國佔領鄰國的警惕和不安。在蘇聯之後,美國的軍隊又大量駐紮在阿富汗。無論美國及其盟國的借口是什麼,中國肯定會感到不安。但中國也沒有必要為阿富汗與美國和西方撕破臉皮。加強防備、靜觀其變也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選擇。

中亞五國:歐亞大陸的中心

中亞現在一般指中亞五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這5個國家在19世紀中期被俄國吞併,是蘇聯時期的加盟共和國。它們在蘇聯解體時獲得獨立。在蘇聯之前,這裏的各種人雜居,沒有明確的民族意識。民族主義是蘇維埃意識形態的產物,造成了當地的分裂。這5個國家位於亞洲內陸,乾旱少雨,多沙漠,因此地廣人稀。大多數人生活在綠洲里,有發達的農業。5國共有面積39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5000萬。其中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佔了5國全部的一多半;哈薩克斯坦則佔去了面積的一多半。中國與三個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和塔吉克)有共同邊界。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上,新疆大部分地區與中亞的關係非常密切,多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中國的一部分也在中亞。

中亞是亞洲的中心地帶,在歷史上是各種文化和力量的交匯處,尤其是草原力量的交匯處。費爾干納盆地是中亞的核心地帶,也是絲綢之路的主要站點、游牧部落遷徙的必經之路。一般而言,中亞人民是溫和的,不以侵略擴張著稱。中亞地處歐亞大陸的深處,南方的水汽為高山所阻隔,適合居住的地方是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尤其以錫爾河上的費爾干納盆地最為著名。阿姆河與錫爾河是中亞的兩河流域,美麗富饒,文化昌盛。

中亞的歷史大多是被征服的歷史,由中亞開始的向外擴張較少。擴張一般限於中亞內部,最多到印度次大陸。征服者來自波斯、希臘、匈奴、大月氏、突厥、阿富汗、西遼、蒙古、阿拉伯半島、俄羅斯,等等。如果沒有俄國人搶先一步,英國軍隊在19世紀也會推進到中亞。從中亞的宗教信仰上也可以看出外界的影響。幾乎所有較大的宗教都曾經在中亞(包括阿富汗)傳播: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伊斯蘭教,以及沙俄的東正教和蘇聯的意識形態。中亞人的信仰經常隨着佔領者或者優勢文化而發生變化。當蘇聯解體,共產主義信仰消退的時候,中亞人又恢復了原來的信仰——伊斯蘭教。共產主義則蹤跡全無。雖然中亞有過輝煌的文化,獨具特色,但基本上是文化的接受者、發揚者、傳播者,較少是創造者。所以,雖然中亞地處亞洲的腹地,卻是一個邊緣地帶,不是一個獨立的地緣政治實體。

在漢、唐的全盛時期,中原勢力曾經到達過中亞地區的東部和中部。在金和宋的聯合進攻之下,遼國於1125年滅亡。契丹族西遷中亞,為西遼(又稱喀喇契丹)勒尼?格魯塞認為,契丹人是自行漢化了的蒙古人,耶律大石被認為是“一個博學的中國儒人”。《草原帝國》,186-188頁……1133年,西遼德宗耶律大石(1130-1142在位)在虎思斡耳朵(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城市托克馬克以東的楚河南岸)建都。西遼成為中亞最有勢力的國家。1141年以後,花剌子模花剌子模(Khorazm),中亞古國,都城長期在烏爾根奇(Urgenj),當時的譯音為玉龍傑赤。烏爾根奇在阿姆河下游,今天仍是烏茲別克斯坦花剌子模州的首府。花剌子模在毀滅前不久把都城遷到了撒麻耳干(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成為西遼的屬國,其都城烏爾根奇在虎思斡耳朵以西約1300公里(直線距離),可見西遼的勢力範圍之廣。西遼不是唯一在中國被打敗逃走,又在中亞建立起龐大帝國的,此前有匈奴、大月氏、突厥,此後有西蒙古。契丹人是佛教徒和儒者。西遼是中原文化和契丹文化第一次突入到信仰伊斯蘭教的突厥人之中。契丹人被穆斯林稱為“異教徒”。在他們之後,蒙古人又來了。

西遼在數十年中就衰敗下去。花剌子模國王摩訶末(Muhammad)崛起,佔有從伊拉克、波斯到阿富汗及其以北的大片領土。為了表示友好,成吉思汗組織了一個龐大的商隊,前往花剌子模,卻被摩訶末下令全部殺死。商隊只有一名馱夫逃走。成吉思汗發誓報仇。摩訶末率領大軍,搶先向一支在邊境地區活動的蒙古軍隊發起攻擊,卻幾乎被俘。蒙古軍安然撤離。摩訶末從此方寸大亂,到處要求他的臣民自謀活命。1220年末,摩訶末在裏海的一個小島上病死,傳位於兒子扎闌丁。扎闌丁智慧、勇猛、堅毅,打了幾個勝仗。蒙古於1219年開始西征,到1222年才初步征服了花剌子模。因為戰況酷烈,蒙古軍在烏爾根奇等幾座城市大肆屠城。在摩訶末屠殺蒙古的商隊之前,成吉思汗尚無意西進。這次戰爭的起因是摩訶末的貪婪。與其說他使中亞對東方形成威脅,倒不如說給了蒙古草原的力量一個向西發展的機會。

此後,蒙古軍隊繼續向西進攻,一直打到敘利亞、地中海東岸。哈里發的首都報達(巴格達)被蒙古人屠城。伊斯蘭文化從此一蹶不振,再也沒有達到過昔日的輝煌。歐洲能夠崛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夙敵穆斯林被蒙古人大大削弱了。這正是當年基督教徒一直盼望的事情。波斯和阿拉伯的圖書館與大學被毀,宮殿和清真寺遭到破壞。伊斯蘭文明在科學和實驗方面領先於當時世界。歐洲人從穆斯林那裏繼承了古希臘傳統,並憑藉科學與試驗的成果一度統治了世界。東方的發明創造也是通過中亞和阿拉伯人傳到歐洲。火藥改寫了歐洲中世紀史。可見,中亞是東方影響西方的觸媒。蒙古西征是東方力量改變歐洲的歷史進程。這是經由陸地的間接改變。歐洲改變東方是經由海洋的直接改變,改變得更有力,也更徹底。

中亞的幾個國家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特別是在裏海一帶。俄國與美國在這裏的爭鬥非常激烈。裏海邊的伊朗也是一個重要的玩家。在明確要求美國軍隊撤出之後,2009年6月,吉爾吉斯斯坦又同意繼續接受美國的駐軍。這是俄美兩國在瑪納斯空軍基地問題上的博弈,這一輪美國又贏了。美國付出了更高的代價,獲准繼續使用基地一年。與俄國不同,中國對於美國軍隊的包圍更能夠安然接受,不當作威脅。對於中國,中亞並不通往別的地方。中亞的價值就在中亞。雖然有歐亞大陸橋的計劃,但陸地交通的成本高,容量小,不如海上運輸快捷、便宜。

澳大利亞:在東西方之間

澳大利亞在南半球,位於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這是一塊獨立的大陸,也可以看做是一個超級大島。現在,這個國家經常被看做是亞洲的南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是東南亞的半島和群島向東南方向的延續。如此,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的、以歐洲人後裔為主體居民的亞洲國家。

除了後來被排斥的土著人之外,澳大利亞的早期歷史是英國人開創的。1770年,英國的詹姆斯?庫克船長到達這塊大陸東海岸,宣佈它為英國的殖民地。不過,庫克不是第一個登上澳大利亞的歐洲人,荷蘭人在他之前100多年就來到了這裏,甚至他也不是第一個英國人。但庫克開啟了澳大利亞的殖民時代。1901年,澳大利亞的6個殖民地聯合,成立聯邦。1931年,澳大利亞正式獨立,但至今仍然是英聯邦成員國。澳大利亞周圍沒有強國。儘管地理位置比較偏僻,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威脅,但在歷次戰爭中,這個英語國家都加入到英、美的一邊,與英語國家的敵人作戰。它在獨立之前就參加了英國在南非的布爾戰爭。獨立之後,澳大利亞派兵參加了英美捲入的所有大戰:一次大戰,二次大戰,韓戰,海灣戰爭,把自己的利益與英美的利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而這些戰爭的戰火都不太可能燒到澳大利亞的國土。不過,澳大利亞參加這些戰爭的強度似乎是在下降。雖然隨着亞洲經濟的發展和亞洲移民的增加,澳大利亞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關係將更加密切,會在它的外交政策中更多地考慮亞洲。但是,在可預見的將來,它仍將站在美、英一邊,並在必要時加入到美國或英國的軍事行動中去。當亞洲國家出現與英美對抗的危機的時候,澳大利亞的傳統、價值、地緣政治利益都將使它更傾向選擇美國和英國。它與美國、日本的軍事合作已經為此選擇打下了基礎。

澳大利亞是一個乾旱的大陸,大部分地方是沙漠和半沙漠,人口稀少,到2008年時只有2100多萬,比台灣還少100多萬人。這樣稀少的人口決定了澳大利亞不能成為地緣政治的大玩家,需要加入軍事聯盟來保護國家的安全。美國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盟友,此外就是日本。澳大利亞是一個英語國家,英格蘭和愛爾蘭人的後裔佔全國人口的80%以上。另一方面,它又是一個準亞洲國家,在地理上距離亞洲最近,亞洲移民增長最快。2007年11月,陸克文(KevinRudd)當選為澳大利亞總理,成為西方國家中第一個會說流利漢語的總理。會說漢語的總理在澳大利亞出現不完全是偶然的。與其他西方國家相比,澳大利亞在地理上、文化上與亞洲的聯繫最為緊密。隨着亞洲的發展和當地亞裔人口的增加,澳大利亞可能成為一個搖擺於東西方之間的國家,如俄國、日本一樣。

澳大利亞在印度尼西亞的南部,兩地相距較近。澳大利亞與新幾內亞島(該島分屬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兩個國家)在一萬多年前還連在一起,現在則隔着一條托雷斯海峽,海峽中佈滿了熱帶珊瑚礁。在地緣政治中,印尼與澳大利亞緊密相連。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軍隊曾佔領新幾內亞島,對澳大利亞本土構成威脅。這是對澳大利亞最大的一次入侵威脅。因此,澳大利亞的防衛始於印尼諸島。至少在印尼諸島的東南,澳大利亞有相當大的影響。在東帝汶獨立和維持和平活動中,在印尼海嘯救援中,澳大利亞都有過非常積極的作用。在爪哇島針對外國人的恐怖爆炸事件中,澳大利亞人傷亡最重。但是,印尼不是澳大利亞的勢力範圍,因為澳大利亞是一個人口小國,不足以對兩億多人口的國家放射和施加巨大影響力,而且印尼眾多的穆斯林也不會允許信仰基督徒的白人(澳大利亞目前的主要人口和宗教構成)來主導他們的生活。如果澳大利亞試圖在印尼建立起更大的影響力,可能會引起更多的恐怖襲擊。

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大國,它的鐵礦石、天然氣是中國急需的。2009年,中澳關係因為力拓商業間諜案而冷淡。把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距離拉大的不是文化的差異,政治制度的差異才是兩國交往的障礙。在這一點上,澳大利亞的第一代華人移民更傾向於選擇澳大利亞。許多人在澳大利亞依靠自己的勤勞過上了殷實而穩定的生活,他們感激澳大利亞給他們提供了機會。

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澳大利亞將來會更多地融入亞洲。這個融入過程沒有妨礙澳大利亞把中國當作一個威脅。澳洲為防備中國加大了國防開支,陸克文因為與中國有過較多的交往而受到國內政敵的攻擊。由於中澳之間相距甚遠,中間還橫亘着一個大國印尼,而且中國的海空軍都還很弱,缺少遠程投放能力。所以,中國威脅更多產生於想像和意識形態,即使未雨綢繆也似乎太早了點。這些澳大利亞人對中國發展前景的看法實在太樂觀了。反過來,他們在提醒中國人:澳大利亞是一個西方國家。許多人會對不同文化的國家多一些戒心,而國家更容易和文化相同的國家站在一起。這確實是偏見和歧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地緣大戰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當代現代 地緣大戰略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章 中國的其他周邊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