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兩個女人
自責來得太晚。人在得勢時都有些忘乎所以,現在想來做了不少壞事,說好聽點是幫了倒忙。
三十九
董作為的案子一直沒有結果讓人產生種種聯想。同情弱者是人的本能,許多人認為桂為民搞得有些過火,人家不當書記就算了,得饒人時且饒人,何必落井下石把人往死里整……甚至有人說桂為民心胸狹窄、恩將仇報、不得好死。
桂為民氣得咬牙切齒,說他抓董作為是順應民心、為民除害,與恩將仇報沾不上邊……他命令公安處吳處長把造謠的人給他抓起來。
吳處長說謠言止於智者,這種事最好是不要管,任其自生自滅……桂為民想了想也覺得在理,於是提筆向省委寫了一份報告,同時抄送省人大。
報告是以南集地委的名義上報的,桂為民在報告中寫道:
經省地聯合調查組調查,現已查明董作為在任南集地委書記期間,支持兒子董家壟斷南集建築市場,在工程發包中或明或暗打招呼,使其兒子輕易取得承包權,再轉手承包,從中牟取高額利潤。
據統計,其兒子董家在董作為任南集地委書記的五年期間,共承包工程二十六項,幾乎攬括了地直機關新建樓房,獲得黑色收入無法統計。不僅如此,董作為還與潘露霞關係曖昧,收受潘的好處費,幫其套取南集地直房改資金兩百多萬用於潘露霞的房地產開發。事發后,潘露霞攜款潛逃,給國家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一百八十多萬元。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董作為已完全喪失了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權利及義務,完全蛻化變質成腐敗分子。在調查過程中,省、地紀委領導同志先後找其談話,希望他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可是他不僅不認識錯誤,還執迷不悟百般狡辯……
有鑒於此,我們建議省委,撤銷董作為省人大代表資格,將其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鄧中康看完報告后只在自己名字上打了一個圈,並簽上年月日。此舉的意思是代表他看了,知道這回事。
文件傳到江山仁的案頭,他想寫幾句話,見省委書記沒有明確意見,也只在傳閱件上打個圈。
黨政一把手都是這個態度,上行下效,省委常委都打圈。
有一個人不能打圈,那就是紀委書記耿力全。他是承辦人,這件事由他分管落實,如果再打圈就等於擱淺……耿力全找到鄧中康,問他是什麼意見。
鄧中康說:“這種事黨委還是不要過早干預好,等司法機關查清問題、核實清楚后省委再開會決定。”
耿力全如獲至寶,在常委傳閱件上簽字:經請示鄧書記,董作為一案等司法機關查清問題、核實清楚后再作研究。
這就是意見,等於是同意了南集地委的意見。
王嘉駒通過人大的渠道看到南集地委的報告,他感到震驚,難道董作為真是傳說中的那種人?他不信,董作為在他心目中是老實人……
可如今白紙黑字,他不信也不行……
他在傳閱件上簽字:按法律程序辦理。
董作為被免去省人大代表資格,立即轉捕。
與此同時,高天澤也轉捕。
華楚天將兩案合併一案,將兩人同時轉到同心縣看守所囚禁。
四十
董作為、高天澤同時逮捕的消息像春雷一樣在南集上空迅速炸開。
高媽接到消息比別人慢了半拍。她一邊流淚一邊收拾東西,臨走時才告訴女兒高天明,說她要去南集看她舅舅和弟弟。
高天明趕緊給妹妹打電話,叫她到長途汽車站接媽。
高天亮接到母親,說舅舅及哥哥不在南集在同心,叫媽媽先回去,她會抽空去看舅舅及哥哥。
不行,她必須親自去,並且馬上就去。
高天亮問媽媽知道同心在什麼地方嗎,高媽說不知道,但是可以問,就是討飯也要討到同心縣城。
見媽媽態度已定,高天亮不再勸說,帶着媽媽來到售票窗口,買了一張去同心的汽車票,並給媽媽一千塊錢。
高媽拿出十元零花錢放進口袋,其他錢用手袱裹緊放在貼身內衣上。上車后她怕小偷行竊,手護內衣口袋一動不動。
四個小時後到達目的地。高媽下車后四處打聽關人的地方。她不知道關人的地方該叫看守所還是拘留所。
沒有人正面看她,也沒有人把她的話當真,不是把她當討飯打發就是把她當成神經病看待。
有一個小青年願意帶路。她感激不已,一個勁地說:“總算遇上好人,總算遇上好人……”
話還沒說完,小青年要帶路費——不多,十元。
講價兩元;最後五元成交。
小青年把她帶到一個拐角處便不見了。
她以為小青年在髮廊方便,於是也跟着進去。
髮廊小姐問她是洗頭還是找人。她說找人。髮廊小姐以為是哪位姐妹的母親來看望女兒,便幫她引見。
可都不是她要找的人。
髮廊小姐好急又好笑,問她有什麼事。
她才把剛才的事講出來。
髮廊小姐動了惻隱之心。
都是鄉下人,鄉下人要幫鄉下人。可是她也不知道看守所在什麼地方,其他人也是一樣。正在為難時,髮廊小姐突然想到她最近結識的一個情人,便打電話叫他來。
不一會兒來了一位染黃頭髮的青年。
髮廊小姐說她姑母要到關人的地方去,要他送一腳。
黃髮青年見過世面,知道關人地方就是看守所,便徑直把高媽送到看守所大門前。
高媽急着往裏趕,不想有人問她:“幹什麼的?”
這才看清有一名解放軍戰士拿着一把衝鋒槍站在門口。
不是解放軍,是武警。
看見寒氣逼人的刺刀,高媽意識到——昔日幾百萬人尊重的弟弟,如今被當作無產階級專政對象關押在高牆內。
“同志,我要見董書記。”高媽戰戰兢兢地講。
“什麼董書記……有沒有條子?”戰士問。
“什麼條子?”她反問戰士。
就是接見證或是某個領導寫的字條,否則不準見。
高媽當然沒有。
沒有就不準進。
她一個勁地央求戰士,讓她進去與親人見上一面。
紀律不允許。
但是她不鬆氣,還是拚命地求人。
沒有用。
她累了,就坐在地上邊哭邊求。眼淚哭干也沒有人理睬。
換崗了,來了一位新戰士。
她又開始央求。結果還是一樣。
又換崗了,又來一位新面孔。
她再次央求。都是一樣的結果。她就不相信沒有人同情她。
夜幕降臨,又來了一名新戰士。這位戰士長得像兒子高天澤,她有成功的預感。
“同志,”她試探着上前,“我……”
“不準超越警戒線。”高媽的話沒說完就被戰士嚴厲地呵斥。
高媽往腳下看,原來這條紅線是警戒線。她往後退了一步,退出紅線外繼續央求。
武警戰士說:“我知道您的請求,您還是回去吧!”
高媽說:“見不到董書記我就不回去。”
戰士看她固執,拿話唬她,不回去把她也關進來。
她說求之不得,這樣就能見到董書記。
戰士說不是關進眼前這個地方,而是關到其他地方去。
這個不幹。高媽說她沒有犯法,憑什麼關她。
“現在你在犯法,犯的是妨礙公務罪,影響了我們值勤。”戰士逗她。
她說她沒有影響他。
你一言我一語,距離拉近了許多。高媽從挎包里拿出花生請客,不想帶出一件東西。
戰士不吃花生,提醒她東西掉了。
是兒子的照片,她突生靈感,說不是她的東西而是他的照片。
戰士覺得好奇,明明看到是從她挎包裏帶出的,怎麼變成自己的照片?他接過照片,還真是自己,但是他沒有照過這張相?
見他猶豫了,高媽把話挑明,說他手裏的照片是她兒子,問他是不是跟他長得很像。
“是的,”他把照片還給高媽,“你兒子在幹什麼?”
“我兒子是個好孩子,他從小就沒有父親,十幾歲就參加工作,自學取得大學文憑,現在在地委辦公室上班。”高媽講。
“既然你兒子在地委,為何不叫你兒子寫張條子來找人?”戰士問。
“他現在也關在這裏。”高媽說完后情不自禁地哭起來。
戰士不知所措。
高媽說:“難道你不知道董書記和他的秘書關在這裏?”
聽說過。軍人的職責是站好崗放好哨,其他事最好不要打聽。
就在這個時候,看守所所長帶着幾名公安幹警把高媽帶走了。
第二天站崗的武警戰士又看見高媽。
這次高媽不再提見人,只把兩碗熱氣騰騰的紅燒肉放在崗哨旁,請戰士帶進去給董書記和她兒子。
戰士沒有這個義務,當然不答應。
高媽放下兩碗紅燒肉無奈地走了。
此後每天,高媽都要來一次看守所,都要帶來親手做的飯菜,放在哨崗旁便走。
剛開始哨兵感到莫名其妙,以後便清楚是怎麼回事。
真情總能打動人,望着這位默默無聞與世無爭的老母親,戰士們終於幫她把菜傳進了號子裏。
高媽就在看守所旁租了一間民房住了下來,每天的任務就是做飯——天不亮進城買菜,回來后弄菜,弄好後送進看守所。吃完中飯就幫主家干點農活或收拾院落。
主家非常同情她,幫她拿主意。
還是想見孩子和他舅舅。聽主家講過,在監獄裏犯人都要挨打,挨牢霸的打……牢霸要多狠有多狠,犯人好吃的好穿的都要給牢霸,不然就是一頓毒打。
她怕他們受苦,真想進去問一問情況。她請主家出主意,主家問她縣裏有沒有熟人,有熟人可以打通關節進去。
在同心縣她是一抹黑,誰都不熟。
主家不信,認為官官相通,沒有不熟的道理。
怎奈她沒跟兒子一起生活,兒子的活動圈她不熟悉。突然想起高天亮,也許女兒會清楚一些。
乘早晨進城買菜之機打通高天亮的電話,問女兒同心這邊有沒有熟人。
高天亮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同心縣縣長周日光。周日光當副縣長那陣子,經常到哥哥的宿舍來聊天,還經常打電話向哥哥請安。哥哥不在家的日子多,高天亮接待過他多次……可以找他。
高媽十分歡喜,命令女兒迅速趕到同心。
母命不敢違,高天亮下午就到。
母女相見后,隨即去縣政府找周日光縣長。兩人直闖縣長辦公室。
秘書擋架,說縣長在開會沒有時間。
高天亮卻聽到裏屋周日光的聲音,不顧秘書的勸阻,推門而入。
周日光一驚,馬上露出笑容:“哎喲,高老妹來了……”
秘書見是熟人,忙遞上礦泉水。
高天亮快人快語,說母親想見哥哥。不敢提董作為,知道這些人敏感。
顯然這已讓周日光為難了。董作為、高天澤是南集通天要犯,他不敢犯禁。原因很簡單,怕桂為民知道……下台了人敢得罪,在台上誰敢得罪?他周日光什麼時候都講政治,沒有一點政治敏銳性還能在官場上立足?
“高老妹,真是沒有辦法,董書記是我的老領導,你哥哥也是我的老朋友,我想見他們都不能見,何況是你們?”周日光露出一臉的無奈。
高天亮不相信他不能見。
他接著說:“董書記、你哥哥的案是地區檢察院直接辦的大案,我們縣委、縣政府無權過問。”
高天亮說:“我母親不是要你過問,只求你安排見上他們一面……如果你為難,我就不打擾了。”
求的就是這句話,周日光高興地說:“還是高老妹了解我,不送了。”
這等於下了逐客令。
出了縣政府大院母女倆便抱頭痛哭。
高媽說:“想當初你舅舅多風光,沒想到落到這步田地……早知道有今日,還不如當初不當官。”
高天亮沒有理會母親,現在她只想幫助母親見上哥哥、舅舅一面……
她想到了桂海量……
四十一
桂海量受寵若驚,說了一聲“立馬就到”。
大約過了兩個半小時,桂海量出現在母女倆面前。他請高天亮和高媽上車,驅車來到同心賓館。這家賓館是同心縣委、縣政府接待來賓的地方,是同心縣唯一一家三星級賓館。
三人在餐廳坐定后,桂海量拿出手機撥通了周日光的電話。
不一會兒周日光和司機秘書駕到。
“南集太子”蒞臨同心,周日光滿臉都是笑容,沒有想到的是,在這種場合又遇見高天亮母女,尷尬過後他馬上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高天亮這才感覺到周日光的熱情又回到當副縣長時的情形。
桂海量並不把周日光當一回事,卻在乎高媽的態度。他不停地為高媽夾菜、敬酒,還叫周日光也向高媽進酒。
高媽不喝,要喝可以,必須答應帶她去見董作為和高天澤。
這叫條件?舉手之勞的事,周日光欣然答應。
高媽真是高興,逢敬必喝,喝得滿臉通紅,喝得臉上山花爛漫。
飯後去看守所。
周日光前車引路,桂海量隨後跟進。
到了看守所,同心縣公安局局長在門口迎接。
周日光隨公安局長到了會議室。簡單交代后,高媽隨看守所所長去了接見室。
桂海量、高天亮隨同周日光及公安局長在會議室聊天吃水果……
一個小時后高媽回到會議室。
老人家心事重重,無精打采。
高天亮知道,母親接受不了眼前這個現實……
高天亮沒有隨桂海量回南集,而是留下來陪母親住了幾天。
輪到周日光倒霉了,桂為民責問周日光是不是想通風報信。周日光只得拋出他兒子桂海量。桂為民無言以對。
沒多久,董作為和高天澤被轉移到昌和縣看守所……緊隨其後的是高媽。
兩個男人是她生命的全部,她不能拋開他們不管。
周日光後悔不迭。
四十二
田淑琴沒有想到她的家會變得如此糟糕,她要挽回敗局。靠什麼挽回?正道幫不上忙就走斜道。她相信,斜道有時比正道還奏效……她開始遍訪江湖隱士高人,祈求逢凶化吉之術。
不用費力,社會上這樣的人遍地開花。聞訊上門的高手不少,只要肯出錢,天上的事、地上的事、人間的事沒有他們解決不了的事。
來了一位鶴髮童顏老者,自稱是觀音菩薩的使者。
見面他就說,昨夜做了一個夢,夢見觀音菩薩到了他床頭,讓他去搭救一位落難英雄……於是不知不覺就來到田淑琴家。
還有這等好事,田淑琴好生感動——這下董作為有救了。
於是老者在她家住下。
雖然他是出家人,他卻要吃肉,吃紅燒肉,用麥醬燒的紅燒肉。
三兒跑遍農貿市場沒有買到麥醬。
田淑琴叫她回老家去取。
三兒很快取回兩罐麥醬。
城裏人不知麥醬是何物,其實就是醬油,但又有別於醬油。
老者嫌紅燒肉太精,吃了沒味。交代三兒,要買五花肉。因為五花肉有肥有瘦,麥醬入肉,吃了才有香味。
老者對紅燒肉的切法也有講究,每塊必須有二兩重;大了嫌膩,小了嫌沒油。三兒滿足他的要求。
好酒好肉吃了三天,老者發話了。
“拿筆來。”他說。
三兒遞給他一支派克鋼筆。
他要毛筆,不是一般的毛筆,要像拂塵一樣大的毛筆。他說,手拿拂塵不是凡人。
他的話就是聖旨,三兒只得上街去買。跑遍了城內所有的文具店,卻不能如願,只得買來三支大號毛筆綁在一起湊合。
他蘸足墨汁,在客廳雪白的牆上寫了一個行草的“賭”字。
田淑琴不知何意,他不點明,讓她去醞釀。要看天分,如果醞釀不出來說明她沒有天分。
田淑琴茶飯不思,做夢都想這個“賭”字。醞釀不出來就找高手,田淑琴拿着賭字到街頭巷尾找算命瞎子拆字……眾說不一,沒有兩個相同的意見。怎麼辦?想到三兒每天弄紅燒肉給老者吃,要她套近乎引誘老者說真話。
三兒含蓄地問老者。
老者知道是主人的意思,笑而不答,兩隻色迷迷的眼睛盯住三兒不放。
三兒趕快走開。不能求這個色狼,必須自己想辦法。於是她一邊幹家務一邊想,突然來了靈感,“三國演義”不是有一個人用毛筆在門上寫一個活字嗎?意思是“闊”了,即寬了的意思……順着這個思路想下去,對了,他是嫌客廳的牆“堵”住了。
“堵”與“賭”雖然不是一個字,但是這些跑江湖的人只有嘴巴子功夫沒有筆墨功夫,提筆寫錯字還不知道是錯。
三兒告訴田淑琴。
田淑琴以為是老者的意思,立即請人把寫着賭字的那面牆打通,兩間房屋相連,客廳一下子變得寬敞起來。
老者見謎底揭穿,知道遇上了“高人”,不再蹭飯——走人。
可是客廳增大了還是不見家運好轉,相反董作為由“雙規”轉為逮捕……怎麼會是這個結局?
田淑琴認為還是心不誠的原因。她從霞光寺請來一尊觀音菩薩放到家中,每天堅持上香跪拜。
除此之外,她的家就像一個收容站,但凡一些自稱身懷絕技的人都被她奉若上賓。
可這卻苦了三兒,每天招呼這些人吃飯就是一個大負擔。三兒在心裏罵道:什麼高手名流,分明是一幫混錢混飯的騙子。
這幾天,又來了一位道姑,自稱是峨眉山下來的高道,有逢凶化吉的神功。她怕人不信,列舉了很多事例,如某某市長經她點撥當了省長,某個民主黨派人士聽了她一句建言當上副委員長……說得玄而又玄,田淑琴聽得着迷,讓她施展法術把桂為民搞走。
小菜一碟,道姑一口承諾。不過要這個數,伸出二根指頭。兩百?不;兩千?不;兩萬!道姑說這兩萬元不是給她本人,而是給峨眉山修廟。
要她的錢就是割她的肉,田淑琴咬緊牙關,兩萬就兩萬,只要把姓桂的狗日搞走,花再多的錢也值得。
道姑要了一張桂為民的照片,拿出一盒大頭針,將大頭針穿在照片上。一張小小照片,插了七七四十九枚大頭針。照片上的桂為民眼睛、嘴巴、眉心、全身每個部位都插了大頭針,好像活人扎針灸。然後她將這張插有大頭針的照片擺在觀音菩薩像下,要田淑琴每天上香拜跪,並連呼三聲:“菩薩保佑將桂為民這個惡人除掉。”
道姑沒有久留,拿了錢便走人。
田淑琴有些心虛,怕有人向桂為民告密,於是供奉菩薩的房間不準任何人進出,就連三兒也不例外。
這期間董國回家幾次,他見母親信神弄鬼很是不滿。母子話不投機,董國總是匆匆來匆匆走。
董國的心情不大好,現在人們看他完全是一種鄙視目光,也有人聲稱他是靠老子當上的副縣長。
董國不在乎這些,當不當官無所謂。看到父親的下場,當官還有什麼意思。現在,兒子是他的心頭之憂。兒子已有一歲了卻沒有一點嬰兒愛吵愛哭的特性。表面看他很乖巧,其實是傻傻乎乎的表現。
醫生講,可能是吃保胎葯吃多了的緣故。現在雖然還不能判斷孩子是傻子,但可以肯定孩子長大后智商不高,多半是弱智兒童。
田淑琴每次見到董國就問孫子長得怎麼樣,董國都懶得理她。都怪她,要不是她干擾,妻子也不會多次引產,即使生個女孩也肯定是個健康寶寶。他寧可要健康女孩,也不要弱智男孩,可惜這個選擇已經太晚了。
田淑琴見兒子膽敢不回話,火冒三丈地問:“誰給你吃了啞葯。”
董國更火,不恭地回敬:“你不說話沒有人把你當啞巴。”
田淑琴愣在原地盯著兒子,像是不認識自己的兒子。眼前這個兒子最聽話,歷來都是言聽計從,如今反了,反得不認識了。
田淑琴的嘴巴在嚅動,她還想教訓人。董國先發制人:“媽媽,你知不知道,你每日想抱的孫子是個傻孫子,是個傻傻乎乎的孫子。”
田淑琴還是第一次聽到這個消息,大吃一驚。自從媳婦出院后她就沒有跨過這個家門檻。媳婦討厭她,田淑琴能理解。田淑琴幾次想去探望孫子,但又怕媳婦對她不冷不熱,因而一直未去。
“怎麼會是個傻子。”田淑琴問。
“還不是你做的好事。”董國沒好氣地回答。
“怎麼怪我?”田淑琴更加迷糊。
“你兒媳婦流產太多,懷孩子時吃的保胎葯太多,把肚子裏的孩子都吃傻了。”董國和盤托出。
田淑琴不再吱聲。她差點害得媳婦懷不上小孩,做錯了事還有什麼好申辯的。
“把孩子給我,我給孩子治病。”田淑琴終於想出了補救措施。
“沒用,先天性的,再多的錢也無法使你的寶貝孫子變聰明。”董國傷心地說。
田淑琴癱坐在沙發上不再說話。自知對不起媳婦,對不起孫子。
自責來得太晚。人在得勢時都有些忘乎所以,現在想來做了不少壞事,說好聽點是幫了倒忙。
為了要這個孫子,她把媳婦害慘了;為了丈夫的仕途,她盲目吹枕邊風;高不成低不就,最後落得如此下場。如果董作為當初到省城當個廳長,也不至於這樣受人宰割,至少不會受桂為民的氣……
想到那些當初求她辦事的人,人家給她送禮,不僅事沒有辦成,還受她一肚子氣……現在好了,沒有人跟她來往,成了十足的孤家寡人。
她跪在觀音菩薩腳下懺悔。
三兒告訴她,來了一位道人。
田淑琴忙從卧室出門迎接。
道人三十來歲,長得五短三粗,眼睛看人朝天望。道人自稱來自武當山,是白眉大師要他來的。白眉大師與董作為有一面之交,是在王嘉駒家認識的。
道人姓崔,人稱崔大師,特長就是算命,能知未來、預凶吉。崔大師還有一個原則,每天只給三個人算命,測得不準可以不付錢。
就憑“每天只給三個人算命”這一點就是高人,田淑琴喜形於色。
崔大師開始閑談,說田淑琴的臉是苦瓜臉,既克夫又能救夫,正如苦瓜一樣——味苦但有營養……還說田淑琴的前世作了不少惡,命硬,容不得人,她的親人不是被她剋死就是不與她來往。
田淑琴暗暗稱奇,准!太准了。田淑琴父母生她及子女十二個,長大成人的唯她一個,其他兄弟姐妹全部夭折了。
田淑琴還想問,崔大師閉口不語。
晚飯後田淑琴讓三兒為崔大師準備床鋪。
崔大師說,他晚上只坐不睡,不用準備。
果真如此。第二天田淑琴早起,見崔大師在客廳中央地板上打坐——雙目緊閉,似睡非睡。
田淑琴想上前問安,見崔大師一動不動,於是作罷。
早餐后崔大師要三兒準備一浴缸熱水,說要沐浴更衣……只有沐浴更衣算出來的命才准,解的煞才能奏效。
田淑琴更是佩服。
只有三兒沒有好臉色,她把這類人一律視為江湖騙子。
崔大師洗過之後留下一缸墨水。不是人洗澡,是在洗古董。
沐浴后崔大師開了一味良藥——要田淑琴去武當山請願。
他的話就是聖旨,田淑琴決定帶三兒一起上武當山。
出發時她讓三兒帶上一床棉被。
三兒不解,現在外出打工都不興帶行李。可是她不敢反對,還是帶上了。
火車經漢口過襄樊到武當山站。
田淑琴帶着三兒像外出打工民工一樣從武當火車站下車。
出了火車站,田淑琴這才知道,還沒有到武當山,但是周圍的一切已經讓她感受到了武當山的氣息——到處都是武館,連商店、飯店、酒店都打武當山牌,去武當山的班車隨時都有。
“到底是名山。”田淑琴暗暗稱奇。
上了汽車,四十分鐘左右到達目的地,但是離武當山金頂還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這段路沒有通車,必須步行。
不是單純步行,必須走八步跪一步,拜一下。心誠則靈,崔大師再三叮囑一定要這樣做。
為了丈夫平安,田淑琴只得豁出去了。
這樣的速度上山恐怕要得十幾個小時才能到達金頂。三兒這才明白帶棉被的用處。
夜幕降臨,田淑琴找了一個平坦地方坐下。她的雙膝已經磨掉一層皮。
上武當山的人不少,大多是遊客,真正朝拜的不多,像田淑琴這樣虔誠的善男信女更少。
三兒見到一位老太婆比田淑琴更虔誠,是一步一拜。老太婆是來還願的,她兒子患了一種怪病,常年卧床不起,醫院不能確診。去年的今日她上武當山請願,回家后兒子終於被一家醫院確診為癔病,沒花多少錢,兒子的病就被治好。老太婆視武當山為靈山。知恩必報,請願一定要還願。
武當山夜晚雖沒有遊人但也不寂寞。上山的等級台階兩旁每隔一定距離便有一兩家小店,或經營副食飲料或經營小炒小吃或賣武當劍及紀念品,只要有錢賺,有人的地方就有商品交易。
三兒買了兩張煎餅同田淑琴一起喝着礦泉水算是夜餐。
吃飽后三兒打開鋪蓋……
鳥聲把人吵醒。
天蒙蒙亮,田淑琴惦記着請願,也不敢多睡,便起身。彎身才知道身子不聽使喚,雙腳疼得鑽心。她懷疑是睡在地上把風濕病引發了,看着周圍的一切便明白是昨天跪拜的結果。
三兒勸她不要再跪,只要心在跪就行了。
要在平時她樂意接受,這回不行,為了丈夫她必須作出一點犧牲。
田淑琴再次行跪時根本跪不下去,即使跪下去也起不來,好在有三兒在一旁扶上扶下,她慢慢就適應了,十五分鐘后便不要三兒再攙扶。
她驚奇地發現,人是賤相,痛苦加痛苦很容易戰勝,只要堅持就不至於倒下。
這期間董國回家幾次,他見母親信神弄鬼很是不滿。母子話不投機,董國總是匆匆來匆匆走。
董國的心情不大好,現在人們看他完全是一種鄙視目光,也有人聲稱他是靠老子當上的副縣長。
董國不在乎這些,當不當官無所謂。看到父親的下場,當官還有什麼意思。現在,兒子是他的心頭之憂。兒子已有一歲了卻沒有一點嬰兒愛吵愛哭的特性。表面看他很乖巧,其實是傻傻乎乎的表現。
醫生講,可能是吃保胎葯吃多了的緣故。現在雖然還不能判斷孩子是傻子,但可以肯定孩子長大后智商不高,多半是弱智兒童。
田淑琴每次見到董國就問孫子長得怎麼樣,董國都懶得理她。都怪她,要不是她干擾,妻子也不會多次引產,即使生個女孩也肯定是個健康寶寶。他寧可要健康女孩,也不要弱智男孩,可惜這個選擇已經太晚了。
田淑琴見兒子膽敢不回話,火冒三丈地問:“誰給你吃了啞葯。”
董國更火,不恭地回敬:“你不說話沒有人把你當啞巴。”
田淑琴愣在原地盯著兒子,像是不認識自己的兒子。眼前這個兒子最聽話,歷來都是言聽計從,如今反了,反得不認識了。
終於到達金頂。
望着腳下的雲梯,她彷彿置身於仙境。
“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田淑琴有感而發。
許願后田淑琴往功德箱塞進十幾張百元大鈔。
正欲轉身,一名道士雙手合十向她點頭,以示謝意。
田淑琴突然想問崔大師的情況。
道士不知道崔大師是何人,但又不願掃她的興,只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心誠則靈。
她不敢多問,重複“心誠則靈”四個字。
此時的崔大師正在董國家中。
狗屁的大師,他只不過是董國老婆廖道芳的同學。廖道芳此番要報引產之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