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科學、上帝與一切
除《神奇的旅程》和少數幾個短篇小說外,整個60年代,阿西莫夫都致力於非小說類作品的創作。在這10年結束前,他寫的書竟奇迹般地達到並超過了100本,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發表於1960—1970年之間。
阿西莫夫並不真正相信寫科幻小說的日子,他對創作科普叢書極富興趣,從《聖經》分析到笑話故事,寫出了大量題材各異的作品。
從許多方面來看,阿西莫大無意之中放棄科幻小說的創作是明智之舉。60年代,科幻小說經歷了全新的變化。機械的創作、對計算機與空間旅行的好奇已經過時,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內省的寫作方式,變得更加註重於探索人類的靈魂,揭示幻想毒品文化之間的聯繫,即更加註重於揭示內在深層的東西,而不僅僅停留在膚淺的表面。在這種大環境下,以哈蘭·艾利森、雷·布萊德伯利、拉巴特、西爾沃伯格及菲利普·迪克為代表的一代科幻小說作家開始走紅。在這種新形勢下,阿西莫夫很可能將被新人的光輝淹沒,甚至如恐龍般地消亡。
阿西莫夫本人幾乎比其他任何人都更早地意識到,科幻小說界正進行着徹底的變革。儘管60年代初,他已不怎麼寫科幻小說了,但仍繼續參加在離他家較近的地方舉行的科幻小說界聚會,而且他的許多朋友都是科幻小說界成功的作家。
他對新形勢的感受如此深刻,以至他經常謙虛地對好友們宣稱,他根本不敢再提筆嘗試科幻小說創作了,因為他已感到自己落後了。他曾說過:“我已跟不上潮流了,我不想證明這個事實。”①
①艾薩克·阿西莫夫:《歡樂永存》第417頁,紐約雙日出版社1980年版。
《神奇的旅程》獲得成功后,1976年,哈蘭·艾利森曾勸他給自己正在編寫的一部詩集《危險的幻象》寫篇稿,但阿西莫夫拒絕了,說自己的風格與艾利森及這部作品定的格調不相符。
對於自己的趕不上趟,阿西莫夫似乎不是很難過。可能他從未真正承認這個事實,也可能他已意識到,如許多創造領域一樣,寫作的流行模式也是經常輪換的。最後,是作家兼出版商拉斯特-戴爾雷的第一任妻子艾弗林·戴爾雷,最終讓阿西莫夫打起了精神。她問阿西莫夫為什麼不再寫科幻小說了呢,他答道他覺得自己已趕不上潮流。對此她說:“艾薩克,你寫,你就是潮流。”
儘管這些評論讓阿西莫夫感覺良好,但除了一些短篇神奇故事外,當他開始創作一部新的科幻小說《諸神》時,已是4年之後的事了。
自然,阿西莫夫的非小說類作品創作生涯是以科學叢書為開端的,其中第一部作品是那本失敗的生物化學課本《生物化學與人類新陳代謝》。該書於1952年出版,是與威廉·波依德和伯恩漢姆·沃克共同合作寫成的。兩年之後出版的《生命的化學元素》是他的第一部非小說科普作品。
最初,他的非小說作品大都是由豪頓·米弗林與阿巴拉德·斯楚曼出版社出版的,其中包括《數字王國》與《我們賴以生存的時鐘》(均在1959年出版)。阿西莫夫創作了大量諸如此類的作品。通常,在合同簽定后的數周內,他便能迅速交稿。他以此種方式賺到了很多筆酬金,只是數目相對較小(在1,000美元以內),但一年下來,收人也頗豐。
自然,隨着創作量越來越多,他不僅名聲越來越大,還能從日益增多的書中得到版稅收入。
阿西莫夫在50年代初創作的科幻小說,銷路一直不錯,每年都能一次性地為他帶來大筆的收入。1969年夏,僅從雙日出版社那裏,他就獲得了4萬美元的版稅收益。
《數字王國》是阿西莫夫非小說作品創作的速度之最,從開始動筆到最後定稿,僅用了13天,彷彿東西都在他的腦子裏,他只是動動筆把它們記在紙上。
當他將寫作題材拓展到生物化學以外的領域並開始隨心所欲地創作成人作品時,他的速度慢了下來,他經常查閱各類書籍,包括《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科學與醫學辭典、天文學圖冊、各類目錄表、地圖和外語詞典等。儘管已寫過幾部較有把握的非小說作品,但他承認在認真創作第一部涉及自己專業以外題材的非小說作品時,他還是有些誠惶誠恐。
不算第一本非常基礎的《數字王國》,天文學題材是他在自己專業知識以外首次嘗試的領域。他之所以選擇天文學領域,是因為他覺得這方面的知識與科幻小說關係最密切,並且自己也很感興趣。這時,他已是名專業作家,不再是學者,可以冒險,就一個自己沒有專業知識的題材寫一部作品。他的第一部有關天文知識的書便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時鐘》,這部書獲得了很大成功。
在這一成功的鼓勵下,阿西莫夫一鼓作氣創作了系列科普作品。這不僅使他被視為是位才華橫溢的多面手,同時也為他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
阿西莫夫對任何知識領域都興趣盎然。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他就意識到自己缺乏經濟方面的才能,並且他的數學水平也只停留在微積分與生物化學研究所所需的數學上。除此之外,其他知識領域都是他的樂園。
有些人指責說,只要出版社肯給錢,即使一無所知的題材他也寫,並且是隨心所欲地瞎寫。對此,阿西莫夫很不謙虛地充耳不聞。有時他竟然在沒有得到出版社任何承約的情況下,也寫出整本整本的書來。
由於寫作慾望過於強烈,阿西莫夫經常是在約定的時限之前寫完書,為此常常把自己弄得神經很緊張。他痛恨延期交稿,寧願晝夜不停地寫,也不願違約。而且,他能像魔術師變戲法似的同時寫幾部書,並視之為一種享受。
儘管他自己有時也在寫作中犯點小錯誤,並且不得不改正一些細心讀者指出的問題,但他仍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人。他喜歡自己編寫索引,因此對出版社不顧他的意願為他雇請的專業索引編寫者極為苛求,永遠都要挑他們的毛病。在他成名后,他堅決要求自己編寫索引了。
阿西莫夫在非小說創作方面的精湛技藝,很快便聲名遠揚。早在1961年,一位書評家,蜚聲國際的古生物學家喬治·蓋羅得·辛普森,就曾讚譽阿西莫夫是“國家的奇迹與自然的資源”。阿西莫夫對此非常自豪。
奇怪的是,埃德加·胡佛竟然也看起了阿西莫夫的書。儘管阿西莫夫本人對此一無所知。但在1960年,聯邦調查局就已為他設立了一份檔案。事情是這樣的,一位讀者在看了阿西莫夫的《原子之內》(1956年)后,對作者的一段描述憤憤不平,因為作者竟然也認同前蘇聯比美國更早擁有核電站這一觀點。這位不知名的讀者將書寄給了聯邦調查局,同時還附帶一封信,指出阿西莫夫出生在前蘇聯。按照《信息自由法案》規定於1993年解密的文件表明,胡佛同意對阿西莫夫的家進行電子監視並竊聽他的電話。從監視中收集的材料至今仍屬機密,不能透露。直到阿西莫夫去世后,那份檔案才被公開,珍尼特收到了一份復件。她認為,整件事是個笑話。
1965年,聯邦調查局在共產黨的一份名單中發現了阿西莫夫的名字。阿西莫夫可能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已被他們視為可疑分子。
實際上,阿西莫夫對政治沒什麼真正的興趣,對共產主義也無半點同情心。從這一事件能看出來,當時阿西莫夫的知名度有多高!
60年代阿西莫夫最成功的非小說作品是《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1959年5月,基礎叢書出版社的雷昂·斯沃斯基請阿西莫夫寫這本書。在50年代晚期,阿西莫夫已被視為科學界的全能者,這一名聲不斷擴大。斯沃斯基到他在紐頓街的家中找他,建議他為既聰明又有興趣的門外漢寫一本科普讀物。阿西莫夫認為這是個野心勃勃的想法,但儘管如此,他還是喜歡迎接這個挑戰。阿西莫夫從來就是個喜歡別人拍馬屁的人,斯沃斯基深知這一點並已做好了準備。他極盡奉承之能事,吹捧阿西莫夫本人及其取得的眾多科學成就,並表明全美國只有他一人能勝任此項工作。斯沃斯基為這本書預付了1,500美元——這是到那時為止,阿西莫夫收到的數目最大的一筆預定金。最終,還是錢起了作用。
會面后沒幾天,合同就寄來了。就在阿西莫夫剛在上面簽字然後給斯沃斯基寄回去的片刻,他突然對在一部書中要解釋如此眾多的科學科目感到了緊張和不安,幾乎要終止了整個計劃。最後,他又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才鼓起足夠的勇氣簽了合同。
非常重要的是,這次阿西莫夫找到了珍尼特商量是否接這部書。7月,他給她打了電話,告訴她這筆交易並解釋了自己惶恐的原因。珍尼特告訴他,她認為這個構想聽起來不錯,他肯定有能力寫這本書。掛上電話后,不一會兒他就在合同上籤上了字。那個周末,這份合同就回到了基礎叢書版社。
早些時候,這部書的書名一直是爭論焦點,斯沃斯基之所以以它為名,是因為它讓他想起了蕭伯納的《聰明女士的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指南》。阿西莫夫認為《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這個名字聽起來像是專門寫給優秀人物看的,將會影響到銷售,因此建議將書名改為《科普指南》。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斯沃斯基時,這位出版商卻不以為然。他聲稱,他起的書名將真正產生促銷效果,因為買書的人即使不聰明,也會認為自己是聰明的。阿西莫夫承認了這一點。
真正令人吃驚的是,當時竟沒有一個人提出來,這個書名可能帶有性歧視傾向。在今天,像《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這樣的書名肯定會被出版社當作笑柄而否決掉,但在50年代末,尚未有人意識到這個名字簡直是大男子主義的表現。數年後,因為這個書名的緣故,許多人開始紛紛指責阿西莫夫。他只得聲稱,書名中所指的那個聰明男人實際上是作者本人,才巧妙地避開了這個問題。
10月初,阿西莫夫終於開始了這項新的創作。
斯沃斯基的最初計劃是寫一本由1901年起至1960年止的科學概覽。阿西莫夫很快意識到這並非寫這部書的最佳方式。在從事按年序的科學知識介紹文章寫作時,首要規則是必須先介紹一下上世紀的科學成就,而不能武斷地確定一個日期,再假定各領域的科學都是由那時開始的,因此從1901年寫起是毫無意義的。阿西莫夫認為,介紹整個科學領域的唯一途徑,只能從宇宙寫起,然後往下一步步介紹人類的各種知識,最後歸結到人類的智慧;在介紹各門學科時,又按歷史發展階段來劃分,首先介紹它的最初發現或最初的理論應用,然後沿着歷史的發展一直介紹到今天的情況。阿西莫夫的推理是,所有的學科在其早期都是簡單的,介紹每一學科的起始使他能在由過去走向現在的介紹過程中一步步地揭示越來越深奧的知識,逐漸促進人們的認識。這是一種非常成功的模式,阿西莫夫在他其他的幾部書中曾反覆使用。
為了盡量使書寫得精彩些,並讓人們產生敬畏感,他把無知的人都寫成了惡棍,而把優秀的科學家寫成了努力探索宇宙奧秘的英雄。
與往常一樣,他的創作速度出奇的快。11月時,他已完成了全書的第一部分。儘管創作前他曾有過惶恐,但在動筆后他發現寫起來很容易,每天能寫1萬多字。到1960年2月2日他40歲生日時,阿西莫夫寫完了《指南》的初稿。這幾乎讓人難以置信——在不到3個月的時間中,他竟寫了40多萬字。
儘管阿西莫夫未按斯沃斯基最初要求的方式來寫這本書,但斯沃斯基在11月讀完寄給他的這部書的一個小片段后非常激動。面對阿西莫夫清晰而富有邏輯的格式安排,他迅速意識到自己原先的方式是愚蠢的。但他對《指南》提出的建議又引起了極大麻煩。
1960年2月,除最後兩章外,阿西莫夫將書稿交給了斯沃斯基。因為篇幅大長,一卷無法出完,斯沃斯基打算將書的容量刪掉一半。阿西莫夫被激怒了,堅決不同意這一決定。他還差兩章沒完成,因此決定不將這兩章交給斯沃斯基。他不會歸還預定金,並且萬一被迫妥協,他也不會主動找斯沃斯基談話,相反地,他決定坐等對方的反應。
斯沃斯基用了兩周時間才轉過彎來,終於做出讓步並打電話告訴阿西莫夫不會改變原稿,同意分兩卷出書。
但故事並未結束,又冒出了另外兩個不同意見。當全稿交付完畢,阿西莫夫收到校樣時,斯沃斯基宣稱他已找人為此書寫了篇序言。不知何故,阿西莫夫很痛恨讓別人為他的書寫序言,因此提出了強烈抗議。但這次斯沃斯基取得了勝利。當得知作序者是喬治·比得爾時,阿西莫夫收回了抗議,甚至轉而表示感謝,因為他非常崇敬比得爾。這位卓越的遺傳學家竟然願意為他寫序,着實讓他感到榮幸。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次是關於書的編輯,問題更為嚴重。斯沃斯基承諾過不會將書一分為二或將它壓縮為一卷,但當阿西莫夫收到編輯過的校樣時,嚇了一跳,他發現至少有30%的素材被刪除了。
由於斯沃斯基習慣了為科學家編輯著作而並不擅長為專業科普作家服務,他已養成了將文章中多餘文字刪除的習慣。其實,阿西莫夫的非小說作品極為簡練,並且措辭嚴密,並沒有多餘的字,這就意味着斯沃斯基過於嚴格的編輯使得文章面目全非,許多地方已看不出原文的意思。如果斯沃斯基這次得逞了,這本書恐怕得改名為《看不懂的科學指南》。
阿西莫夫立刻找到了斯沃斯基,要求將所有刪除的部分復原。接着他念了一遍原文,將所有刪除的部分又加了進去,並簡潔明了地解釋了為什麼不能刪去的原因。然而,他發現自己的速度並不夠快,既沒來得及將被刪除的部分復原,也沒時間將錯誤之處更正過來。結果,這部書就這麼進了印刷廠,破綻百出,前後不一致之處甚多,解釋也含混不清。
因為斯沃斯基的弄巧成拙,本應為自己的成功感到得意的阿西莫夫,最終只能視《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為恥辱,並一直將此書列為他最不喜歡之作。收到給作者寄的樣書時,他甚至懶得翻開封面。幸運的是,公眾與評論界並不這麼看待,它受到了一致好評,並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
1960年10月,在《指南》出版的那一周,阿西莫夫首次接受了《新聞周刊》的採訪,訪談錄登在了1960年10月5日的《新聞周刊》上。由於這部書在全國各地都受到了好評並獲得了國家圖書獎的提名,它馬上成了暢銷書。不久之後,阿西莫夫也名正言順地稱此書為“他的非小說類作品中的《夜幕》”。
書的預付金很快就償清了。1961年11月,當收到第二張版稅支票時,面額竟是25,600美元。阿西莫夫又驚又喜。這是他在大學任教時薪金的4倍,同時也是他迄今為止所見過的數額最大的一張支票。
《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獲得如此如此神奇、迅速的成功,這無疑令阿西莫夫興奮不已,但與此同時,他又有些莫名其妙的沮喪。他認為,這張支票標誌着他已到了頂峰,從此以後他只能走下坡路了。其實他這是把人憂天。《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一直暢銷不衰,儘管後來它再未讓他收到面額如此之大的支票,但他每年的創作收入卻持續看漲。
1964年,阿西莫夫愉快地接受了讓他對該書進行重新編輯的邀請,這使他有了機會改正頭版中的所有錯誤。新版本將兩卷合為一卷,並更名為《聰明男人的科學新指南》。這本書一直令阿西莫夫感到自豪,並且銷路也不錯,為阿西莫夫在整個60年代中不斷增加的收入又做出了一份貢獻。
到創作《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時,阿西莫夫已為自己的非小說類作品創作建立了一套工作系統,並找到了令人羨慕的創作節奏。他對寫作有一種近乎偏執的熱情,這使得家中摩擦不斷,但同時也使他保持了驚人的創作量。
阿西莫夫發現,他的創作速度如此之快,一個主要原因就在於他能自如地從一個主題轉到另一個主題。他從未有過寫不下去的時候,部分是因為他熱愛寫作這個過程,但同時與下述事實有很大關係:他如果寫累了或厭倦了某部作品時他能輕而易舉地轉到手頭另一部作品的創作中去他還發現,只要快速地閱讀一遍幾天或幾周前一直在寫的作品,他就能毫不費勁地繼續接筆往下寫;但這隻適用於非小說作品的創作。他一貫堅持在寫故事時,歇筆的時間越少越好,以避免為重新投人故事、尋找人物的感覺而花費大量時間。
阿西莫夫不僅在寫作時速度驚人,他修改稿件的速度也是一流的。他的一條規矩是,除非情況極為特殊或有非常好的理由,否則他只對作品修改一遍。此中理由有二:第一,如果一部作品修改得過於頻繁,也就失去了原有的味道。這倒也合情合理。第二,修改一部作品時間過多,將會耽誤下一部作品的創作。對於此條理由,我不敢苟同。
阿西莫夫最偉大的天賦之一,就是他總能直截了當地說明事物。其作品的一致性在小說和非小說創作中是罕見的。並且他總能準確無誤地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但在其他方面他也有草率之處。從其創作量之大及寫實作品題材範圍之廣這方面考慮,他確實沒出什麼實際差錯;但如果能對書中的許多地方再稍事修改,可能會使作品更為出色。遺憾的是,阿西莫夫的專橫態度,往往使得與他合作的許多編輯無法真正對他的作品進行任意修改。
毋庸質疑,阿西莫夫是一位無人能及的科普大師。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寫了許多書,而且與他天生的施教能力有關。他是個超級解說員,熱愛傳授知識並發現自己能將這一才能與另一項更大的愛好——寫作——結合起來。令他高興的是,他發現這一組合還能令他致富。
作為一名科普作家,阿西莫夫贏得了國際聲譽、巨大財富以及世人的尊敬,但即便如此,他仍一直為自己離開學術界,成了一名作家而感到內疚。他深知自己不是,並且這輩子也成不了一名真正的學者,但在骨子裏頭,他卻奇怪地認為自己光寫科學而不從事實際科學研究是一種投機取巧的行為。最能體現他這種心態的,莫過於他在得到賞識其作品的科學家讚揚時所表現出的那股高興勁兒了。到60年代末,阿西莫夫每周都要收到眾多的書迷來信,但只有那些真正從事研究工作的科學家們的來信,才能給他帶來最大的喜悅。
阿西莫夫喜歡創作過程中研究階段的工作,但只有真正的寫作過程才能給他以最大的滿足。他曾說過:“……我不為別的,只為寫作而活着。”①
①《歡樂永存》第275頁。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看成某種奇談怪論,但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他的觀點:研究是很愉快的,且使他受益匪淺,但對他而言,與真正寫作時體驗到的那種喜悅相比,研究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對於阿西莫夫成為寫作狂的根源,曾有過多種理論,我認為應該更深地究其原因而不能只聽他自己的一面之詞——他認為,只要以如此有序的方式從事寫作才能向自己證明,他是在做一項“正當的工作”。從本質上來說,這是他表明自己像父親多年辛勤經營糖果店那樣努力地工作的唯一方式。也正是這強大的工作信念,使他如此在乎書的數量,並時刻被一種危機感所驅使着。
到60年代中期,阿西莫夫即使就此擱筆,也能讓一家人過上非常舒適的生活。那時,錢已不再是基本動機,但小時候就已植根於他心中的對貧窮的恐懼一直困擾着他,使他一生對錢都非常小心在意。
完成《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后,阿西莫夫寫了許多系列書,所涉及的題材日益廣泛。與此同時,他開始了一套大型科學傳記的創作。
這套出版時名為《阿西莫夫的科學與技術傳記百科全書》的著作花了他三年時間才寫成,共有50多萬字,比《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的原稿還要長,也比正式出版后的書要長得多。這部書由為古今各國最重要的1000多名科學家的小傳組成,1964年出版后立即成為暢銷書,直到80年代仍反覆再版。至今,它仍被當作一本工具書在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圖書館中得到廣泛使用。
雙日出版社特意在書中加入了作者的名字,阿西莫夫的聲望由此可窺一斑。阿西莫夫在創作時用的書名為《科學與技術傳記史》,但他的編輯湯姆·斯隆息卻不喜歡這個名字,稱“‘史’這個字是影響銷售的毒藥”①(時代的變化是多麼快!我想,如果湯姆·斯隆恩先生是《時間簡史》的作者,一定會對這本書火爆銷售量感到樂不可支)。雙日出版社的銷售員已注意到了阿西莫夫的名字在市場上的分量,因此建議換個名字。他們絕對是正確的!到60年代中期,阿西莫夫被視為是電視、廣播節目中的科學代言人,其名聲已是家喻戶曉,加入他的大名,無疑將使此成為一本熱銷書。
①《歡樂永存》第306頁。
完成這部科學傳記后,阿西莫夫開始寫一本有關《聖經》分析的書。可以預想得到,書名自然是《阿西莫夫聖經指南》。這部書是與《神奇的旅程》同時進行創作的,分為兩冊,第一冊於1968年出版,第二冊也在第二年出版。
在分析完聖經后,他毫不擔心可能會累着自己,又轉而吹毛求疵地分析起了莎士比亞。結果他又完成了兩卷本的巨著——《阿西莫夫莎士比亞指南》。然而,他並沒有就此打住。整個60年代,他一邊寫大部頭的作品,一邊還寫了幾本關於歷史的書。1962年夏天,他寫了一本關於本傑明·富蘭克林的書《贏得解放的風箏》后,又開始他的歷史作品題材的創作了。
這又是一本引發作者與編輯之間矛盾的書。該書是與豪頓·米弗林出版社簽的合同。阿西莫夫與這家設在波士頓的出版社有着極好的工作關係,並且為它寫了許多成功之作。問題出在按計劃,《贏得解放的風箏》將被編人一套系列叢書,投放到少兒市場,阿酉莫夫的手稿顯然不符合要求。
幾乎是剛收到手稿,叢書的編輯斯德林·諾斯就將稿件退給了阿西莫夫,並給整篇文章做了修改。阿西莫夫怕他與斯沃斯基之間的舊事再重演,當即決定收回原稿,並給他在豪頓·米弗林出版社裏最熟悉的一位編輯——成人非小說作品編輯奧斯腎歐尼打了電話。歐尼很快意識到問題與阿西莫夫的寫作無關,只是他的作品與系列叢書中其他作品的風格不相符合。為了不使它白白流失掉,歐尼決定單獨出版這本書。
正由於此,《贏得解放的風箏》成了阿西莫夫最喜歡的書之一。這本書雖然沒賺到什麼錢,而且是他所著的最默默無聞的書之一,但他本人卻對它情有獨鍾。這完全是一部他自己的作品,沒有一絲編輯的痕迹——這對阿西莫夫具有非同尋常的重要性。
他如此渴望掌握對自己作品大部分的編輯控制權,這正是他過分自信的又一表現。儘管他將這種對自己能力的強大信心歸結為“毫不謙虛”,但這其實是他人格的一個非常真實的方面。在他眼中,沒人能比他更好地寫出有關科學的作品,因此他憎恨編輯對他的作品進行刪改,他認為過是一種干擾。在有了與斯沃斯基的經歷后,他發現很難罰對非小說類作品編輯產生信心;但說到小說,阿西莫夫多少鬆了口氣。他知道小說更重觀點,因此也願意承認,旁觀者的意見是有價值的。
儘管《贏得解放的風箏》沒能創造什麼經濟效益,但在其他意義上,它卻獨具重要性。阿西莫夫寫此書時感覺很好,結果發現自己非常有興趣按同樣的方式寫一系列歷史書。第一部是《希臘人》,仍由豪頓·米弗林出版社出版。阿西莫夫總愛向人誇耀奧斯汀·歐尼是如何接受了他創作《希臘人》的想法並跟他簽了合同的。但歐尼接着申明,他只想要一本關於希臘人的書,而不是兩本,一本關於希臘人,一本關於羅馬人;如果《希臘人》情況不錯,他才可以考慮讓他寫另一本書。
兩個月後,《希臘人》出版了,阿西莫夫徑直去找歐尼。歐尼覺得這本書確實不錯,並對最近的銷售情況感到滿意。受到鼓勵的阿西莫夫提醒他曾說過看《希臘人》情況如何再決定是否寫部羅馬人的作品。
歐尼記起了這事,他讓阿西莫夫放心,並說他隨時都可以開始寫那部有關羅馬人的著作。聽了這話,阿西莫夫馬上從包里一把拽出已經完稿的《羅馬共和國》,扔在歐尼的桌子上。歐尼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后,不禁哈哈大筆,接受了書稿。
阿西莫夫純粹是由於無法抗拒在創作《希臘人》的同時撰寫羅馬人的誘惑。當時,他已對自己的能力及作品在市場上的銷售情況有了充分的信心,因此也敢於冒這個險。然而,即使出版社不接受這本書,他仍願意寫,這對他來說乃是一種樂趣。
雖然,阿西莫夫的歷史書和文學評論的銷路不如他的科普系列那麼好,但還是不錯的,因此他的出版商,尤其是豪頓·米弗林與雙日出版社,決定繼續出版這類書。阿西莫夫在完成《羅馬共和國》之後,又接着寫了《羅馬帝國》、《埃及人》、《近東》、《黑暗時代》、《英格蘭的形成》等。所有這些作品都是在60年代內完成的。在70年代早期,他又寫了其他幾部作品,這些書從法國歷史開始,一直寫到了美國的歷史和康士坦丁堡的歷史。
對於60年代末的阿西莫夫來說,他幾乎對寫歷史着了迷,他對《新聞周刊》的一位記者說:
從1939年到1949年,我認為自己是個科幻小說作家;從1949年到1958年,我仍然自認為是個生物化學家;從1958年到1965年,我認為自己是個科普作家。現在我不知道該把自己看成什麼,我的興趣是歷史。①
①哈維·安羅森的文章載《新聞周刊》,1967年3月18日。
阿西莫夫在創作系列歷史書、大型百科全書《神奇的旅程》及偶爾也來幾篇科幻小故事和其他各種非小說類紀實文學作品的同時,還在《幻想與科幻》雜誌上定期發表專欄作品。這本雜誌被通稱為F&SF。這一新任務開始於1958年,那時他在一本短命的雜誌《冒險科幻》上發表了四篇作品,而這個雜誌的編輯羅伯特·密爾斯同時也在給《幻想與科幻》雜誌兼職。《冒險科幻》雜誌倒閉后,他問阿西莫夫是否願意寫一個每月4,000字左右的專欄,內容不限。阿西莫夫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第一篇文章是有關地球與月球表面的大氣灰塵。在那以後的數百篇文章中,他幾乎無所不寫,從數學難題一直寫到了女權運動——全憑阿西莫夫的高興。這本雜誌的銷路一直不錯,直到今日仍勢頭不減當年。阿西莫夫一直堅持着他的專欄寫作,直到1991年因健康狀況惡化而無法寫第400篇文章為止。這個令人難過的事實使他痛苦萬分,因為他對數字的追求是那麼的狂熱,而且寫作又能給他帶來歡樂!
就是通過這個固定的專欄,阿西莫夫創立了自己友好、坦誠地直接訴諸讀者的風格,並頻繁地運用於寫作中。這也是他第一次在介紹欄中被稱為“好醫生”,後來阿西莫夫就極為可愛地用此稱謂來稱呼自己。
定期專欄有諸多好處,其中之一就是使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說界中還保留了點影響。這本雜誌基本上是面向科幻小市場的,因此阿西莫夫的名字仍然留在了讀者們的心中。
阿西莫夫從《幻想與科幻》雜誌專欄獲得的另一個收益,則是他每季都精明地將專欄文章收集成書,交給雙日出版社出版。剛開始時,他並沒有預見到這一收益,因此1962年出版的第一本書《事實與幻想》,是從他的第31篇作品才開始挑選,最後收集了阿西莫夫喜愛的17篇文章。後來,他出版了一本又一本的專欄文集,幾乎是每年一本,直到他去世。最後一本文集為《極限II》,由杜魯門一塔利圖書出版社於1993年出版。
將這些文章收集成書,阿西莫夫試圖同時實現兩個目的。一方面,他確實覺得應該讓更多的讀者看到這些文章並且應該將它們收集成冊,冠以如《阿西莫夫談天文學》或《阿西莫夫談數字》這樣的書名;但另一方面,此時的阿西莫夫對自己出版書的數量的狂熱追求已佔了上風。摘自《幻想與科幻》雜誌專欄的文集使他所出之書的數量大增。雖然,到他去世時阿西莫夫所出的書總數已達467本,但這多少帶有點欺騙性,因為其中包括了許多詩集與科幻小說集重新組合成的再版(《三角》是個例外。該書由雙日出版社於1961年出版,是由《空中卵石》、《繁星若塵》和《宇宙之流》合訂而成的小說集。由於書中未曾加一個字,阿西莫夫覺得把它列為新書,名不正言不順,讓他很失望)。正因為他在1964年對《聰明男人的科學指南》作了如此之多的改動,結果他把《聰明男人的科學新指南》也列人了新書的名單。
阿西莫夫對自己所出著作數量的狂熱追求是他一種非常奇怪的性格特點,同時也成了盡人皆知之事。在他事業的相對早期,出了可能有四五十本書後,他的高產就已經引起了記者們的關注。1969年,《紐約時報》的一位記者做了總結,給阿西莫夫訪談錄冠以這麼一個標題《艾薩克·阿西莫夫——寫了7,560,000個字的人》①。
①劉易斯·尼科爾斯的文章載於1969年8月3H的《紐約時報》。
旁人不一定能真正理解阿西莫夫對數字的狂熱。早在1957年12月,在離開波士頓大學前,他已出版了24本書。就在那時,他首次萌發了要寫100本書的念頭。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杰特魯德時,她頗不以為然,一針見血而又苦澀地說道:
有一天,艾薩克,當你感到生命快到終點時,你會想起自己竟在打字機邊花了那麼多時間,你會為自己錯過了原本可以享受的一切快樂感到惋惜,你會為自己浪費了那麼多年的光陰而只為寫100書感到後悔,但那時,什麼都已經太晚了。①
①艾薩克·阿西莫夫:《作品100》引言部分第14頁,波士頓豪頓·米弗林出版社1969年版。
自60年代初起,阿西莫夫不僅以他的科幻小說及科普作品聞名天下,他的創作量之大也讓他聲名遠揚。70年代中,他在紐約參加一個狂歡晚宴時,碰巧遇見了流動陸軍外科醫院的愛蘭·愛爾德。當阿西莫夫做了自我介紹后,愛爾德看着他,嘲諷道:“你好啊,怎麼不在家裏寫書呢?”
甚至,阿西莫夫的驚人出書量還被寫人了一部科幻小說之中。在羅瑞·巴內斯與戴米恩·布德瑞克合著的《效仿》中,有這麼一段對阿西莫夫對數量之狂熱的有趣諷刺:
“你看過阿西莫夫早期創作的親猶太人詩作嗎?《猶太人被放逐前》,就是他在2000多年前寫的那部作品?”
“孩子,我有個規矩,從來不看古典作品。我只聽說過那個指導編纂了《阿西莫夫的銀河百科全書》的阿西莫夫,這個書名也太狂妄了。”
“我說的就是他。我不明白你怎麼會認為他狂妄呢,畢竟是他寫了這部書啊。”
基因雕刻家猛地打了個冷顫,並把手放到了她的裙子上,說:“什麼,所有的5000冊都是他寫的?”
“小心你的指甲——是的,他是個工作狂。這可憐的傢伙,沒有別的事干。當他們創造出永生的程序時,他已89歲了。如果你有興趣,數據庫里還有一篇回顧他的作品,叫《作品6000》。”①
阿西莫夫可能永遠也寫不出《作品6000》,但早在1969年,他的《作品100》倒是出版了。
1968年秋天,阿西莫夫與奧斯汀·歐尼及豪頓·米弗林出版社的其他幾位編輯在波士頓共進午餐時,首次產生了寫一部書回顧阿西莫夫出版的前99本書的想法。他們談到了他所出書的總數。阿西莫夫指出他剛收到第97本書《黑暗時代》的樣本,另外還有7本書正在印刷中。這時歐尼建議,第100本書應該特殊點,可以是前99本書節選片段的合集,其間穿插對作者的一些個人看法,將這些片段連接起來。
自然,阿西莫夫很喜歡這個主意,正如他自己所言:“任何一位虛榮透頂、妄自尊大的作家——比如,我本人——都會願意寫這種書的。”②
①羅瑞·巴內斯與戴米恩,布德瑞克:《效仿》,這段文字亦可見於布萊恩·艾爾迪斯與戴衛·溫格羅夫:《一兆年的狂歡》,倫敦帕拉丁出版社1988年版。
②《作品100)第15頁。
這本書於1969年10月出版,當時阿西莫夫已寫了100多本書。他的新作有的業已付印,繼《作品100》之後即將出版。
豪頓·米弗林出版社在波士頓為這本書的發行舉辦了一個慶祝會。當阿西莫夫滿面春風地與波士頓的朋友們周旋時,他一定又在暗暗地想在有生之年還能寫多少書了。他馬上就要過50歲的生日了,在過去的19年時間裏,他共寫出了100多本書,私下裏,他可能在夢想着將這個數字翻一番,以便在10年之後,能參加另一個慶祝他《作品200》的出版。但有一點我敢肯定,即便是在阿西莫夫最狂妄的時候,他也沒有想到自己能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360多部作品的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