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靈性和歷史感書寫美麗的"琉璃世界"
用靈性和歷史感書寫美麗的"琉璃世界"徐亭
文壇有種現象,不少小說家在書寫完他面對的時代現實之後,往往把筆一轉,去書寫歷史了。魯迅有《故事新編》,劉震雲有《故鄉天下黃花》,《故鄉相處流傳》,莫言有《檀香刑》,王安憶有《長恨歌》,王躍文有《龍票》等等。這些作家都是在寫現實題材方面有心得後轉向歷史的。這種現象是不是意味着些啥,當現實被作家洞察后,洞察的眼睛就轉向歷史,希望在歷史中找到未知的新答案,又或者是藉助歷史來設計新的理想化的生活情景。這種作家是有歷史感的,有歷史感的作家往往讓人感受到他的博大和功力,因為歷史已經不再,只能靠作者的精神靈魂在虛無中與之對接,碰撞。任由想像在時空中翻騰,唯一不變和能抓住的就是作家的一顆實實在在處於當下的心。評論家摩羅看了劉震雲的書寫歷史的作品之後,說劉已經有了大作家的水準,因為他把魯迅式的思考推到了歷史的深處,從而躍升到了新的藝術高度。從王安憶《長恨歌》中,則好像讓人感受到王與張愛玲較勁的影子。總之,無論如何,與歷史對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青年作家崔曼莉新近由作家社推出的長篇力作《琉璃世界》正是這樣一部走進歷史,與歷史對談的小說。從崔曼莉的照片看,溫婉秀麗,很有江南女子的靈秀之氣,既樸實大氣,又不乏時尚。搜她的視頻看,竟然也有一段關於她對泰州看法的記者採訪,說話輕聲細語,但語調堅定,分明是個很有主見的人。再觀其博客,美文絡繹不絕,典型的女性文章,心細如髮,優雅從容,而又有文化的內涵在裏面,不只是徒有華麗的辭藻,給人一種很舒適的閱讀感覺。總之,這個女子是有靈性的人,對生活有自己獨到的領悟力。暢銷一時的外企職場小說《浮沉》就出自她的筆下,將充滿時代感的複雜職場生活化為筆下煙雲,顯示出深厚的筆力。這種筆力如果放到歷史的書寫上又會呈現出怎樣的風貌呢。
這部《琉璃世界》作者將歷史眼光投放到了民國時代,在《琉璃世界》的自序中她寫道:"之所以稱為'琉璃時代',是因為琉璃既是中國自古有之的,同時它的製作非常困難,不容易成型,而成型后又容易破碎,成品的顏色又十分迷離燦爛。這種帶有堅持與理想主義的製作,與成型后的易碎,還有豐富而交織的色彩,與民國也有某種相似之處吧。"用琉璃來象徵民國時代,反映了作者書寫一個時代風貌的雄心。
《琉璃時代》描寫了民國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三五年這二十五年間的故事。主人公鳳儀從少女一步步成長為企業家,伴隨着養父邵元任、丈夫袁子欣、好友方液仙這三種民國企業家不同人生命運的變化起伏,再加上數位男女配角的愛情命運變化,構成了全書發展的框架。作者的用意很明顯,通過對這有限的數人的描寫,把民國商界的波瀾起伏一一道來,而在這種時代現實的商業發展大潮中,又重點探索女性的成長命運問題。不得不承認,主人公鳳儀是作者鍾愛的人物形象,也是作者寄託理想的一個形象。讀罷全書可以認為這是一部探索中國商業社會女性成長命運的書,只是作者把背景設置到了民國。但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尤其是民國一九一零年至一九三五和今天的中國資本主義商業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景何其相像,也是海歸派,也是一樣的官商勾結,也是中國式的人情關係遍地開花,新舊時代的對比,相信有心的讀者定會有不斷心領神會的微笑。
全書氣氛的營造是成功的,古色古香的語言,對衣裝和傢具擺設等的描摹都有傳神的感覺,讓人想起張愛玲《金鎖記》,證明作者四年間下的功夫是真實的。而一些江湖式場面的描寫也讓人懷疑非女性所能為,每每讓人想起電視劇《上海灘》。不得不承認,崔曼莉用語言創造出了一個民國時代,這反映了她歷史感的強大。
作為一個獨立的現代知識女性,來反思那個時代女性成長故事(要知道這可是因為作者的外婆去世才觸發她的創作動機的),多多少少帶有一些童話幻想的色彩,因為現實的殘酷我相信要比書中所寫更厲害,但童話也沒有啥不好,反而是一些明凈的亮色,給人生帶來許多希望,琉璃易碎,但也很美,只要好好的呵護,也可以讓美麗長久的保存下去,天下本來沒有不散的宴席。
從作者本人文學世界的構建來說,這還只是個開始,因為我們看她的自述,可以知道她經營自己"寫作遊戲"的雄心壯志:"因為我相信,歷史是今天的一面鏡子,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面臨著東西方文化激烈的碰撞、傳統與現代複雜的交溶(融),它的大時代中的家國命運,給了當時的人們極大的考驗。而我所說的民國,理解的民國,都充滿了一種積極進取的態度,與不放棄的人生理想。《琉璃時代》無論是對民國商業的探討,還是對愛情婚姻的理解,相信都能給讀者更多的感受,與大家分享更多的不一樣的民國。"這個氣度對女性作家來說是少見的,尤其是對中國當代女性作家來說,不過我認為,無論從人性的開掘和文學世界的整體建構來說,也許萬里長征還只是走出前面的幾步。
作家社的社長說崔曼莉是位最有希望成長為張愛玲式偉大作家的作者,我們看到了希望,也同時希望我們能有見證這一天到來時刻的機會。一部意蘊豐富的小說不是短短一篇書評能說盡的,最好的結果還是讀者親自去閱讀,去咀嚼,去體會,去和作者同時進行一場美麗而愉快的精神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