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新工具
第14節
四一
(一八)路程的事例——這也叫作旅程的事例和逐節的事例。①這種事例指出自然
運動的逐步進程。這種事例與其說是它逃開人們的感官,毋寧說是人們不加觀察。人們
在這方面真是粗疏到了奇怪的程度。他們之研究自然竟是旋作旋輟,隔斷來看;並且總
是在物體已經完工和完成後來加以研究,而不是就自然對它們進行工作時來加以研究。
可是一個人如果真要考究一個工藝家的計劃和努力,他必不會滿足於僅僅看到這項工藝
的原料和以後的成品,而必定更願意親在現場觀看這位工藝家怎樣勞動和怎樣進行工作。
對於自然的查究亦應當採取同樣的途徑。舉例來說,我們如果要探究植物的成長,我們
必須第一步從播種起就開始注意,觀察這種子(這是很容易做的,可以把埋在地下的種
子逐日取出來,仔細地考察它第二天是怎樣,第三天、第四天以至一直下去又是怎樣)
在什麼時候怎樣開始吐發和擴張,怎樣成為象是充滿了元精;第二步再看它怎樣開始頂
破表皮,放出纖維,同時並稍稍向上生長,只要泥土不是太硬的話;說到吐出纖維,還
要看它有的怎樣向下發為根,有的怎樣向上發為莖,有的在泥土較為鬆軟的地方又怎樣
向傍發出;此外還有許多這一類的事情。又如關於卵的孵化,我們也應當以同樣辦法進
行考察。在這裏,我們會很容易地觀察到怎樣活化和怎樣組織的全部過程;會看到哪些
部分是由蛋黃進展而成,哪些部分是由蛋白進展而成。再說到要探究那種由腐壞作用而
產生的動物,②我們亦應當採取同樣的途徑。③至於要完備的動物④實行這種探究法,
若把胎兒從子宮割出,那當然是太不人道了,⑤這隻有靠流產或打獵等提供一些機會。
因此在這方面對於自然只好比是進行一種夜間偵查,因它在夜間倒比在晝間表露得較多;
而那些根據流產或打獵等來進行的研究亦好比是一種夜課,因為這裏的燭光是微弱的,
但卻不斷地點燃着。①弗勒指出,這種路程的事例很難與移徙的事例(二卷二三條)分清;或許可以說,
前者是涉及觀察這初步過程,而後者則涉及推理這繼起過程。
克欽指出,這兩種事例都觸及隱秘過程的領域,培根在本條末尾也說到這點。
參看二卷六條。——譯者
②對開薩聘納(Caesalpinus,一五一九至一六○三年,意大利自然哲學家)認為
一切動物都可由腐壞作用而生,並謂此為亞里斯多德之說,見所著“Quaestine
Peripat”一書第五卷第一章。亞里斯多德此項意見似又經亞弗樂阿(Averrois,一一
二六至一一九八年,亞拉伯醫生與哲學家)加以推展。卡丹(Cardan,一五○一至一五
七六年,意大利醫生與數學家)則斷言老鼠可出於自然生育,系不容爭辯之事,見所著
“DeRerumVarietate”一書。開薩聘納亦曾提到老鼠這一事例,但不象卡丹那樣深有
自信。值得指出的是,亞里斯多德雖曾談到老鼠的巨大生殖力,甚至曾說老鼠因舐鹽而
得胎,卻未提出老鼠可能產於腐壞作用。巴拉西薩斯(Paracelsus,一四九三至一五四
一年,瑞士醫生兼煉丹術家)還說,凡產自腐壞作用的動物都多少有毒。泰萊夏斯的意
見則謂,比較完備的動物不能由腐壞作用產生,因為產生這種動物須具備必要的溫度條
件,而這是除靠動物體熱之外便無法滿足的。
③(弗勒註明,亞里斯多德關於動物生命起源的見解概見於“HistoriaAnimalium”
一書第五卷第一章。其自然生育論除數見於此書外,還數見於“DeGeneratione
Animalium”,特別是第一卷第一六章及第三卷第一一章。他曾說,自然生育系出於腐
壞物質中的潮濕;又曾說,鰻魚乃唯一的有血然而既非交生亦非卵生的動物,云云。
弗勒接着指出,培根對於動物生於腐壞作用之說看來亦是信而不疑的,參看Sylva
Sylvarum一書中第三二八、九○○兩項實驗及“HistoriaDensietRari”一書(英譯
《本培根全集》第二卷第二六四頁)。直到勃朗尼(SirThomasBronre,一六○五至
一六八二年,英國醫生與宗教思想家)寫著《對流俗謬見的探討》(Enquiriesinto
VulgarandCommonErrors,一六四六年發行第一版)一書時,看來還接受此說而無所
質疑。例如他說:“牛之腐壞而變為蜜蜂,馬之腐壞而變為黃蜂,都不帶着原來的形象
而出現。人體中排泄出的汗液則化生虱子。”此外還有同類的話(見第二卷第六章)。
他似乎甚至還相信老鼠系自然生育(見第三卷第二八章)。
上述這些學說,直到哈維(W.Harvey,一五七八至一六五七年,英國著名醫生,
血液循環的發現者)於一六五一年發表其偉大論著“DeGenerationeAnimalium”以後
始最後獲得澄清。——譯者)
④所謂完備的動物一般系指不能由腐壞作用而生的那種動物而言。
⑤弗勒註明,培根實不反對活體解剖。“NewAtlantis”一書中有一段話,開頭是
這樣幾句:“我們還有許多園囿,養着各種禽獸,不僅當作珍奇觀賞,亦作解剖試驗之
用,藉以探知對人體可以有何施為。我們於此看到許多奇異的結果:例如奪去其似屬要
害的某些部分而仍能延續生命,又如使某些表面上已經死亡的動物復活起來,以及諸如
此類的事。我們還對它們試用毒藥和別的藥物,外敷的和內服的都用”(英譯本《培根
全集》第三卷第一五九頁)。“DeAugmentisScienliarum”裏面還有更加明顯的一段
話,大意是一方面接受了塞爾薩斯對於解剖活人的譴責,一方面則認為若對禽獸進行活
體解剖即可將功利觀點與人道觀點調和起來(見英譯本《培根全集》第一卷第五九三至
五九四頁)。——譯者
對於無生命的質體亦應當作同樣的嘗試。我自己在查究用火膨脹液體方面就曾這樣
做過。①水的膨脹有一種方式,酒的膨脹有另一種方式,醋的膨脹方式又不同,酸葡萄
酒又不同,而牛奶和油更各有其甚不同的膨脹方式。②只要把它們分別放在玻璃器皿內
(在那裏什麼情況都可以辨得清楚),用文火漸漸燒沸,就可以很容易地看到這些不同
的過程。關於這些事情,我現在只簡單地提到一下;打算在以後說到發現事物的隱秘過
程時再作比較詳確的論述。③讀者要常常想到,我在此處並不是要討論事物本身,而只
是在舉例罷了。①弗勒註明,膨脹是那時化學家們常用的一個名詞,指一種質體接受進來另一種質
體后所經歷的變化。——譯者
②弗勒註明,參看“HistoriaDensietRari”,英譯本《培根全集》第二卷第二
六八至二六九頁。——譯者
③弗勒註明,參看二卷五二條末節。《新工具》的這一部分,培根並未寫出。——
譯者
四二
(一九)補救的或代用的事例——這亦叫作逃難的事例。
這種事例能在感官完全無能為力時供給我們以消息;因此我們在求專用的事例而不
可得時,便逃到它那裏去求補救。代替之道有二:一是逐步的接近,①另一是類推。②
舉例來說,磁石吸鐵的動作是不見有任何中間物的闌入能夠完全加以阻擋的。把金子攔
在中間不能使它停止,把銀子、石頭、玻璃、木頭、水、油、布或各種纖維物以及空氣、
火焰等等攔在中間亦都不能使它停止。但是,經過精細的試驗,我們可能會看到某種中
間物就比其他任何中間物較能削弱磁石的性德,當然是相對地,亦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
譬如說,磁石要透過一塊金子來吸鐵也許就不象透過佔據同樣空間的空氣那樣便當,或
者說,要透過一塊燃着的銀子也許就不象透過一塊冷的銀子那樣便當;以及諸如此類的
情節。我並沒有親自做過這些試驗。但在這裏提出這類實驗作為代用事例的舉例也就夠
了。③又如,凡我們所熟知的物體沒有在置近火邊時而不吸收熱的。但是空氣吸收熱就
比石頭快得多。④這些就是以逐步的接近來實行代替的例子。①克欽指出,人們會認為如二卷一三條所述的各種程度表就具有這種職能。——譯
者
②關於類推這一點,克欽指出,象巴特勒主教(JosephButler,一六九二至一七
五二年,英國著名神學家)就是以自然界的法則推用於對上帝的道德的和宗教的法則的
探究。在一切題目上,虛妄的類推,即表面上的而不是真正的類比,曾不斷成為謬見的
源泉,沒有比這更有誘惑力也更有危險性的了。類推必須限於同質這一嚴格界限之內,
否則就要導向錯誤。在這界限之外,類推當然亦能給一些啟發,指出一些或然性;但在
這界限之內,類推這種論據則是強有力的,幾乎具有結論性。例如哈維的偉大發現,就
是因見到植物中瓣膜對於汁液怎樣而推知靜脈中的瓣膜對於血液也是怎樣。這兩個情節
是同質的,也就是說,這是生物成長的一條原理,這兩個情節是在同一條法則之下的。
——譯者
③空氣是很差的導熱體,已見二卷一二條第一八、二○及一三條第三、五各項事例
下的注說。說到石頭,弗勒指出,培根泛言石頭而未區別哪種石頭,這也失之於粗疏。
——譯者
④弗勒註明,培根所提出的這問題甚至至今尚未得到解答,因為進行實驗時總有各
種各樣的影響,最為棘手。不過,當磁石在一定距離之外吸鐵時,其間若有鉍或一般所
謂反磁性的質體加以攔擋,可能看到在效果方面產生一點可覺察到的影響,假如我們有
足夠有力的工具和足夠的計量手段的話。金和銀都屬於反磁性的質體之列。——譯者
以類推來作代用物無疑亦是有用的,不過它的準確性較少,所以應用時應帶着一定
的判斷。使用類推來把不能直接覺知的事物提到感官所及範圍之內,其辦法不是對那不
能覺知的物體本身進行一些可以覺到的動作,而是把與它同族的可以覺知的物體加以一
番觀察。①舉例來說。假定我們是在探究元精的混合,而元精卻是不可見的物體。我們
首先知道,一個物體與飼養或營養它的物質之間似乎有一定的親族關係。
我們又知道,火焰的飼料似乎是油和多脂肪的質體,空氣的飼料似乎是水和多水分
的質體;②因為火焰得到油的揮發則增殖起來,空氣得到水的蒸發則增殖起來。因此,
既然空氣與火焰的混合非感官所能捉到,那麼我們就要來察看水與油的混合,這卻是明
顯地展示在我們感官面前的。現在且看油與水,它們在受到拼和或攪和時融合得是很不
完好的,可是在草類以及在動物的血液和肢體之中卻很微妙地和很精巧地交融在一起。
由此就可推想,火焰與空氣在氣體中的混合可能亦有類似的情況。這就是說,它們二者
雖不易以簡單併合的方式交融起來,但在植物和動物的元精中似乎是交融在一起的;特
別因為一切有生命的元精③都侵蝕漸潤的質體作為自己的正當飼料,而漸潤恰恰含有水
分和脂肪這兩種性質。
再假定我們不是要探究氣體間的較完好的混合,而是要探究它們的拼合;這也就是
說,要探究它們還是很便於合併在一起,或者還是譬如說象某些風吹、某些噓氣或某些
其他氣體並不與普通空氣相混合,卻保持小球小點的形式懸浮在那裏,不但不容進入或
合併於空氣,倒竟為空氣所破壞所摧毀。這件事,若徑從普通空氣和其他氣體方面來看,
由於它們太精微的緣故,亦是不能顯示在感官面前的。但是若通過影射或借觀的途徑,
則我們亦可想見這件事會到怎樣的程度。
我們可以從有些液體如水銀、油或水等所發生的情形,可以從空氣散入水中生起水
泡而發生分裂的情形,還可以從比較濃厚的煙的情形,最後還可以從空氣中塵土飛揚的
情形——①雷蒙(DuBoisRaymond)對動物電的研究是一個好例。雷蒙制出一具筋肉的電
氣模型,不僅使他的基本結論即任何橫斷面對於任何縱長面都是陰電關係這一結論獲得
一種例解,並且使同一斷面的兩個不同部分之間的更為複雜的關係也獲得一種例解。
(弗勒註解說,近代科學中有一個好例,就是把震蕩或波動推用於熱、光、聲等現
象。弗勒還指出,培根在下面所述的第一個例解純粹是幻想的。其第二個事例中的類推
則頗切合於事實。——譯者)
②參看二卷三六條最後一例及其下有關的注說。——譯者
③弗勒註解說,所謂有生命的元精,培根認為系由空氣和火焰所組成。——譯者
我們可以從這些情形來想見這件事會到怎樣的程度;而在所有上述情節中我們看到
是沒有合併現象發生的。可以指出,我這裏所舉述的這種借觀對於當前的問題不是沒有
裨益的,只要我們首先辛勤地探明氣體中究竟能否具有像在液體中所見到的那種獨異性;
如果能有的話,那麼就可以並無不便地應用類推來把這些影射作為代用的事例了。
關於這些補救的事例,雖然我曾說它們只是在缺乏專用的事例時才作為最後的救援
來提供消息,可是我還願意人們了解,即使專用的事例就在手邊,它們亦仍有很大的用
處,我的意思是說在參證前者所提出的消息方面仍有很大的用處。
關於這些,等我循着正當進程而講到歸納法的一些支柱時,①還要更詳細地加以論
究。①參看二卷二一條。按照原計劃,這一部分即緊排在享有優先權的事例之後,但培
根終未寫出。——譯者
四三
(二○)分划的事例——這在另一意義上亦叫作喚醒的事例。所謂喚醒,是指它喚
醒理解力;①所謂分划,是指它分划自然界;根據后一意義我有時又把它叫作德謨克利
泰式的事例。②①克欽註解說,有些事物極為精細隱微,往往逃避開人們的注意;這種事例則迫使
人們去加以注意。——譯者
②克欽註明,這是指其原子論而言,參看一卷五一條。——譯者
這種事例能使理解力想到自然界中奇妙的精微,從而刺動它,喚醒它去注意,去觀
察,並作適當的查究。例子有如下述:一小滴墨水竟會布作如許字跡或線條。受鍍的銀
子竟可展作很長的鍍金的線。①象在皮膚中所見的那種極小的蠕蟲②竟亦具有元精,並
且還有變化過的組織。一點番紅竟能染紅一大桶水。一點麝香或香貓的泌液竟能熏遍一
大片空氣。一炷香竟會瀰漫成如雲的煙氣。差別極細的各種聲音,例如音節繁促的口語,
竟可通過空氣而播向四面八方,甚至即在相當減弱之後還可以穿過木頭和水的隙孔;並
且竟還發來回聲,而回聲竟也極為清晰和迅速。光和顏色竟能以很大的速度,在很大的
範圍內,帶着很豐富精妙的多種影象來穿過玻璃和水這些結實的質體,並且還經受彎折
和反射回來。還有磁石的活動竟能透過一切種類的物體,甚至最緊密的物體也能透過。
綜觀上述種種,尤其奇怪的是一方面它們象是都通過一個一視同仁的中間物(如空
氣便是),一方面它們各自的活動卻又互不相涉。這就是說,在同一時間之內,空氣的
空間中竟涌過這樣多觸目可見的物象;③入耳清晰的音節;撲鼻可辨的多種香氣,如紫
羅蘭、玫瑰花等等的香氣;加之以冷熱的感覺;
此外還有磁石的影響:一切(我說)都同時並進,而彼此互不相妨,彷彿各有各的
道路和途徑,從不互相頂撞在一塊。
可是在這些分划的事例後面還要綴述一些我所謂分划有限度的事例,這也是有用的。
就如上述各種情節,雖然種類不同的活動是互不相擾,互不相妨,但同一種類的活動卻
有一個壓倒以至湮滅另一個的情形。④例如日光足以掩滅螢光;
炮聲足以壓沉雜聲;濃香足以壓倒柔香;強熱足以壓倒微熱;
又如一片鐵置於磁石與另一塊鐵之間亦足以破壞磁石的活動。⑤關於這一點,我也
要在適當的地方即在講到歸納法的一些支柱時再來加以討論。①沃萊斯頓(W.H.Wollaston,英國物理學家兼化學家,發明明亮攝影箱和角度
計——譯者)將金線裹入銀的圓筒中,把它們一起抽出,然後用熱亞硝酸把銀分解掉,
即得極其精細的金絲:這個方法或許就是由這裏得到提示而想出的。
②參看二卷三四條下有關的注。——譯者
③弗勒註明,舊時有一種視覺理論,謂發射物或者影象系由外在對象投出而傳給眼
睛;培根這句話中的用語尚帶有此說的痕迹。——譯者
④弗勒註明,這種現象當然是由於當一種感官受到高度的刺激時同類另一低度的刺
激對它就不生影響。參看二卷四○條第七點下有關的注。——譯者
⑤弗勒指出,這個例子要加上某些條件限制才算真確。一塊磁石能發展其磁性於鐵
中(這叫作磁性的傳授或感應),因而那塊鐵本身也變成一塊磁石,往往轉過來又資助
另一塊鐵,如此遞傳下去,視磁石的力量和鐵塊的大小如何而定。我們看到鐵屑怎樣粘
附於磁石,就是這個原理的一個習見的例證。但是當然,磁性的傳授是有限制的,系列
中的最後一塊鐵,由於本身所感帶的磁力極其微弱,便不能資助另一塊鐵。這就成為培
根在這裏所舉的例子。但還有這樣一種更常見的情況:第一塊與磁石相接觸的鐵或由於
其本身體積大,或由於磁石力量小,或由於其本身體積既大而磁石力量又小,一開頭就
不能支持什麼重量。培根心目中所指的更許是這種情況。——譯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