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認識你的“情緒”
我們已經討論過自卑的鴻溝、妥協的危險、青春期身體的變化和真愛的涵義等問題。現在你就能更好地理解在青少年時期所出現的情緒(或感情)了。這個題目特別重要,因為就像日後會引起你身體變化的因素一樣,你思想中的變化對你的影響也相當大。可能你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很快就要過去,而且一旦過去,永遠不會再來。
也許我應當分享我自己的童年往事,這是讓你們認識青春期情緒的最好辦法。這個故事
發生在我上七年級的時候,當時是上午11點,我正坐在教室里上課,一個坐在我附近的男孩兒示意我朝門那邊看。我朝外一看,只見爸爸正向我招手讓我出去。我跑出去,我爸爸讓我和他一塊兒回家,而且說當天不再回學校了,他也沒向我做任何解釋。
在朝汽車走着的時候,我知道爸爸要把一則不好的消息告訴我。我看到了他嚴肅而緊張的神情,但不敢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最後爸爸轉過頭來對我說:“吉姆,我要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我希望你能像男子漢一樣面對它。”
“是媽媽嗎?”我問。
“不是”,他回答道。
“那是我的狗,對嗎?”我又問。
爸爸點點頭,向我講述了事情的經過。就在幾分鐘以前,媽媽開着車回家,我的小狗(它的名字叫皮皮)看到媽媽回來了,就跑到路上去迎接。它撞上了開過來的汽車。很明顯,它是失足跌到了車輪下的。媽媽看到小狗被撞倒並被車輪碾過,感到非常難過。皮皮痛苦地呻吟着,最後躺在路邊一動不動了。
媽媽趕快停下車,跑到小狗躺着的地方。她伏下身輕輕地呼喚它。可是因為小狗的腰被軋斷了,它不能回答媽媽的呼喚。它只能眨眨它棕色的小眼睛,想看看是誰在呼喚它。當它認出了媽媽以後,欣慰地搖起了那短短的、可愛的小尾巴。它一直搖着尾巴,直到它的目光獃滯。最後,小狗皮皮停止了呼吸。
失去的朋友
現在看起來失去一隻小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當時皮皮的死對我就意味着世界的末日。對於我來說小狗太重要了,13歲的我不知道怎麼才能描述。它是我特殊的朋友,別人難以想像我有多愛它,別人不明白的事我就對皮皮說。每天放學的時候,它在路邊搖着小尾巴迎接我(沒有人像它這樣)。我帶它到後院,在那兒我們一起跑、一起玩。雖然有時候我的情緒不好,但它的情緒總是那麼好。皮皮和我之間的那種默契,只有那些視狗為自己親密夥伴的人才能理解。
當爸爸告訴我皮皮死了的時候,我覺得我也快活不下去了。我的喉嚨哽噎了,接着呼吸困難。我想跑開,想大聲地哭喊,但是我只能靜靜地坐在汽車裏,喉嚨像是被什麼東西堵住了。我的頭也很沉,像是被人打了一樣。
我不知道我是怎麼在家裏度過那個下午的,我只知道那天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哭。不久之後,我寫了一首小詩來紀念我的皮皮,詩的題目是“致皮皮”。那首詩無論如何也算不上偉大的文學作品,但卻很好地表達了我的感受,那首詩的最後幾行是這麼寫的:
我的媽媽撞了它,我痛哭流涕。一條可愛的小狗靜靜地走了,如果狗能上天堂的話,我想它一定在那兒。它就是我可憐的皮皮,長着雪白雪白的毛。
那個下午的晚些時候,我們全家為死去的小狗舉辦了一個葬禮。我家房子的後面有一顆葡萄樹,我在葡萄樹的下面挖了一個坑。當太陽落山的時候,我們將皮皮僵硬的屍體放到了它的墳墓里。就在我們要埋它的時候,我在口袋中摸到了一枚鋼板,我把這枚銅板放在了皮皮的胸口上。今天,我不明白為什麼當時我要那麼做。我想,我只不過是用自己孩子氣的方式表達我對它的愛。曾經鼓勵我要像個男子漢一樣面對痛苦的爸爸,那天也伏在葡萄樹下大哭了一場。毫無疑問,那天是我童年時代最悲傷的一天。可是,你要明白,自從皮皮死了以後,我又經歷了很多重大的事情。認識到這一點非常重要。我既經歷過意義重大的時刻,也經歷過比那個憂傷時刻更大的失落。但是從那以後,似乎再也沒有像那天那麼悲傷的日子了。為什麼?因為皮皮死的時候我只有13歲,在當時的年齡、當時的心理承受能力之下,我視這件事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
最強烈的感覺
年輕人趨向於對所有的事情都很敏感,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更是如此。你還記得你在孩童時候吃的第一口草莓巧克力的滋味嗎?你還能回憶起當時那巧克力的味道嗎?那甜甜的味道滿口留香。我吃的第一塊美味蛋糕是我6歲時一位醫生給我的。我因摔了一跤,跌破了嘴唇,不得不到醫院去縫合。在縫傷口的時候,我表現得非常勇敢,醫生給了我一塊草莓巧克力蛋糕作為獎勵。我從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東西,至今我仍記得那味道。在隨後的幾個星期里,那蛋糕的味道一直被我回味着。我渴望着能再吃一次,我甚至想能再摔破一次嘴唇,那我就可以因為能勇敢面對療傷之痛而再得一份獎勵了!顯然現在蛋糕對於我來說沒有那麼重要了,因為成年人的慾望已沒有孩童時期那麼強烈了。
你還記得你的第一輛自行車嗎?記得第一次看牙醫的經歷嗎?我想沒有人會忘記。我的看法是:年輕的時候,總感覺好事兒令人振奮而壞事令人難以忍受,所以皮皮的死讓我痛不欲生。
我為什麼要和你們說這些?這些對你們的將來有幫助嗎?我想說的是,在隨後的幾年中,你們的感情很可能會越來越強烈,對於青少年來說,這是很正常的。在這個年齡段,幾乎沒有什麼事不會成為你的煩惱。你對生活的恐懼感會逐步升級,你的喜悅會越來越多,煩躁會使你越來越沮喪,你的挫折感會令你越來越難以忍受。在青春期,任何一種經歷都可能會給你造成致命的傷害,所以處在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很衝動。他們做事的時候不經過思考,而過後又後悔。很快你們就會明白,青春期的時候很容易激動,並且會陷入很深的感情漩渦
。
現在讓我們簡單地討論一下青春期的情緒特點。
1.情緒的周期性
情緒通常是從高潮到低潮,然後又回到高潮……如此循環往複。“我的天啊!”你或許會說,“這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當你沮喪、不快樂、憂鬱的時候,當所有的事情都亂了套、生活似乎沒有任何意義的時候,你只需要堅持幾天一切就會過去。沮喪不會長時間地持續下去,你周圍的環境會改變,太陽會重新升起來。或遲或早,你會在清晨醒來的時候,高呼你還活着。你會從床上一躍而起,對着小鳥吹口哨,向花兒招手,並且整天哼唱着:“我真快樂,我真快樂……”
但是,我必須警告你,這種好的感覺不會持續多久。你知道,沒有幾個人能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保持非常快樂或極度悲傷的情緒。通常情況下,所有的感情都是上下起伏的,如此循環往複。
所以,如果某段時間內你情緒好,那要預料到下一步就是情緒糟糕。當情緒變化突然出現的時候,千萬不要吃驚或沮喪。另外,我們還可以將這種情緒上的不穩定用“周期性”來形容。這種情緒周期有規律地出現,並且,它受睡眠、健康狀況及其他因素的影響。說實話,情緒的事不是你我能看得清楚的。在某種程度上,它是扭曲的,變化無常的。這些話是不是聽起來很沉重?
2.意念的不可靠性
有關情緒的第二個特徵,我想告訴你的是:你要明白憑一時的意念是非常危險的。意念就是你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有時候人卻以為這種想法是從上帝或其他不得知的地方來的。例如,我認識一位年輕人,有一次他正在路上開車,突然強烈地感覺到自己會很快死去。他似乎聽到一個聲音在心裏對他說“你要沒命了”。他手心出汗,心跳加快,真的認為他在度過生命中的最後幾分鐘了。在這種沮喪的情緒中,他差點將車撞到電線杆子上(我想,他應先證明他的意念是客觀的、真實的)。但是,我確切地告訴你,這位年輕人現在還活得好好的。也許你有很多種意念,並且認為它們是真的,但這些意念可以導致你犯嚴重的錯誤。某些意念可以讓你突然結婚,或突然搬家,或中途退學,或去參軍。當這些強烈的想法和感覺出現的時候,要記得上帝很少提出要求讓你即刻變動。你要給自己幾天或幾個星期的時間仔細考察事情的各個方面。你要作的決定越重大,越應該認真地分析事實。
3.獨立宣言
現在讓我們心貼心地談談另一個有關感情的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青少年在青春期經常碰到的,我們稱之為“代溝”。所謂的“代溝”是指處在青春期的子女和家長之間容易出現的憤怒和煩躁的情緒。
你一定會問:“你怎麼會預測出來,在未來的幾年中爸爸、媽媽會因為我而感到頭疼,而我也會因為爸爸、媽媽的言語、行動而煩惱呢?”因為我知道你們之間關係緊張的情況會很快出現。你剛出生的時候,一切都依賴父母,你的生命就掌握在他們的手中———你自己什麼都做不了。你不能自己翻身,不能自己撓頭,餓了想吃奶也只會發出刺耳的尖叫聲。
但當你逐漸長大、學習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就慢慢地從依賴中解放出來。過不了多久,你自己就能舉着奶瓶喝奶了。再往後一點兒,你夜裏不用喝奶了。然後,你學會爬了,很快你又學會走路了。每當你學會一種新動作,爸爸媽媽都會多給你一點獨立的機會。你已經長大了,可以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了,而不需要別人在後面攙扶和指導了。然而爸爸媽媽知道他們的兒子或女兒還不能完全自由(獨立)地生活,在某些方面,他或她仍然需要帶領,於是父母決定依舊幫助孩子,此外,事實上他們還沒有從以前對你大包大攬的管理模式中轉變過來。結果就是兩代人之間會產生持續3到4年的爭鬥。
完全的自由%%%
矛盾還有另外一個方面,當年輕人要求從家長的權威中完全獨立出來的同時,在某些方面,他們仍然強烈地依賴着父母。他們要求一日三餐都熱乎乎的,期望襯衣熨得平平整整的、期望父母支付他們的醫藥費,要求父母替自己洗衣服。換句話說,他要求的是完全的自由,要得到無須承擔任何責任的權利。這種自由是行不通的。
我想說的是成千上萬的家庭的父母和子女就在依賴與獨立的問題爭鬥着,你的家庭將要發生的問題很可能也是一樣。你和你的父母之間產生了矛盾,我要提醒你:這種緊張的關係只不過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它不意味着你不愛你的父母或他們不愛你。這種爭鬥的出現是很自然的,因為你所要求的自由常常超過了你父母所認為的對你有益的範圍。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辦法是溝通,就有關問題與他們敞開地交談。如果你覺得他們給你的獨立自主權太小了,與你的年齡不相稱,一定要心平氣和地對他們說,告訴他們你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自己要在更多的事情上作決定,但同時你自己也要承擔更多的責任。但是要注意,你所要求的一切必須是合情合理的。如果父母在某個問題上態度堅定,我建議你順從父母。畢竟,他們是你的父母,他們是真心愛你、關心你的人;而且他們比你經歷了更多的世態炎涼。
我的觀點
讓我用我對自己的兒子和女兒所說過的有關獨立的話語來概括一下我的觀點,也許你的父母能夠採納其中一些觀點。
我的孩子,首先,我想讓你知道我有多麼的愛你。我生活中最大的榮幸就是有機會能夠
撫養你,做你的父親,並看着你成長。然而,現在你進入了一個稱作青春期的全新的生活階段,這會使得我們過去那種彼此相愛的關係發生變化,有時我們之間的關係會很緊張。在今後的幾年中,也許你會要求一些我認為你不能駕御的自由。可能你想自己做主,自己做所有的決定,但我認為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一些事情,但是在一些重大人生問題上,你還不具備獨立決斷的能力。雖然我不希望我們之間產生大的衝突,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之間可能產生摩擦。
然而,一旦這種情況出現,我想讓你知道我會作最大的讓步。我會聆聽你的想法並試着理解你的感覺和態度。在所有問題上,我不是那種不考慮孩子需要和想法的專制的、獨裁的父親。換句話說,因為我愛你,所以,我會盡量地讓你快樂。
另一方面,你也要想到,如果我的判斷告訴我應該攔阻和拒絕你的要求的話,我會對你說“不”。世界上輕鬆的事就是說:“去吧,照你的想法去做吧,我不介意你交什麼樣的朋友或在學校的成績如何,你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這樣做很簡單,又避免了我們之間的衝突和不愉快。
但是,愛需要我去做正確的事,即使做起來令人不愉快。不久你會知道:當事情非做不可的時候,我有勇氣去作決定。在未來幾年裏,一旦這種事情發生,我希望你記得:我愛你,並且你也愛我,我們作為朋友會一起度過困難時光。家庭成員之間如果沒有愛、彼此不互相支持,世界就會變得冷漠、孤單。在我們家裏,我們要不斷地彼此眷顧,並且我想當你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回頭看看我們以前的這些小衝突,你會很感激。因為我是如此愛你,所以只有當你具備了承擔責任的能力時,我才會逐漸地給你自由。
如果你是個聰明、成熟的孩子,在今後幾年從少年向成年人過渡的時光中,你會接受父母的這些觀點。換句話說,你就不會過早地發佈你的“獨立宣言”了。
不再是媽媽的小寶貝
對獨立的渴望使青少年對於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過於敏感。多麼奇怪的事啊!和生他、撫養他長大的父母一起去飯館吃飯或一起去看籃球賽,他們居然感到尷尬!然而,也許在未來的幾年中,你會有同樣的感覺。不是你突然不再喜歡你的父母了,也不是你想小看他們,而是你希望你的朋友們認為你長大了,不想讓你的小夥伴們看見你還像小孩子一樣被父母照顧着。這樣的事在星期五晚上變得更真實,因為那天是傳統的“約會日”。
我怎麼會知道這些尷尬的感覺呢?因為在上初中的時候,我不希望別人看見我和父母在一起。實際上,那個時期最令我不愉快的經歷發生在我從八年級畢業的那一天,在畢業典禮上,爸爸做了件任何一個父親都引以為榮的事情———不斷地在老師和同學面前為我錄像。我當時非常怨恨他,覺得他舉着攝像機一直跟着我真是荒謬極了。我不想再做小孩子了,可是爸爸居然還用攝像機在為我錄像。如果我只有3歲,正騎着他給我新買的三輪車轉來轉去,他給我拍照還差不多。當我今天看那盤錄像帶的時候,仍然能看出當時我臉上的尷尬和自以為是。
在以後的幾年中你可能會有類似的感覺。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人就是這樣奇妙———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也許你永遠不會經歷我所描繪的感受,但是,很可能你會因為家人出現在朋友面前而感到尷尬。這不是因為你不愛他們,你不要有負罪感,只是因為你想長大,你擔心同輩會給你壓力,這是青春期經歷中的正常階段。
班上的小調皮
結束這個話題之前,讓我給你講點兒有趣的事兒。我媽媽一直在教我如何做一個彬彬有禮的小孩子,她總是力求讓我的言談舉止符合社會禮儀,尤其是當我在學校的時候。當九年級開始的時候,我覺得混日子比努力學習或工作好得多,於是決定混日子。當時有幾位老師不知道怎麼管教學生為好,於是我和我的朋友們每天以在課堂上搗亂為樂。我總是開玩笑、捉弄別人,我的成績開始開降。正如你預料的那樣,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仍陶醉於這樣做。在成績單發下來之前,母親多少知道點兒我在玩兒的把戲。我不清楚她是怎麼知道的,似乎她總是知道我在想什麼。
有一天,我們坐下來聊天,她對我說,“我知道你在學校的所作所為。你不但成績下降,還在課堂上搗蛋,我在考慮我該怎麼對付你。我可以懲罰你,或剝奪你的一些權力,也可以找你們校長,但我還是決定不這樣做。實際上,我對你已經做過的事不想採取任何措施。然而,一旦你的老師或校長打電話抱怨你在學校的所作所為,那我就要和你一起去上學。你上課的時候我就坐在你旁邊,我還會緊拉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穿過走廊。你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也緊跟着你。在學校的每一分鐘,我都和你形影不離。”
真的,媽媽的威脅簡直把我嚇死了!我寧願媽媽揍我一頓,也不願意她和我一起去學校。我擔心這種可怕的事情真的發生,於是很快收斂自己的行為。我可不想冒險讓全校的師生都看到媽媽與我形影不離,這簡直等於殺了我!我會成為別人的笑柄!我敢肯定老師們一定搞不清楚為什麼我突然在下半學期變乖了。想想看,這種悲劇也可能發生在你身上!
困惑的年齡
現在,讓我們將注意力轉移到青春期情緒的另一個特徵。相信不久之後,你就會像大多數青少年一樣陷入這種困惑當中。小時候,別人告訴你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這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值得你珍惜、什麼值得你尊重、什麼不值得信賴,你會毫不懷疑地全盤接受。你的父母告訴你“聖誕老人半夜從煙筒里進來”,你會滿心期待那滿臉笑容的老人從
天而降。
你一旦進入青春期,就會很自然地考察別人教導你的所有觀點。也許,到了一定的時候,你會說:“嘿,等一等,我是否真應該接受父母說的那一套?我能相信他們說的是真理嗎?在下結論之前讓我好好考慮考慮!”
作為一個年輕人,這個愛思考、愛提問題的階段非常重要。從這個時候開始,你不再全盤接受你父母所持有的宗教觀點了。另外,由於你對周遭事物存在困惑,這也是個令你沮喪的時期。我來和你討論這個問題的目的只是為了讓你在經歷這個所有的事物都沒有定數的心存困惑的人生階段的時候,不至於被太多煩惱所困擾。如果你堅持尋求答案,最後會找到滿意的結果和解決方法。很有可能,你會發現你父母的觀點在一開始就是對的。
我認識
在青春期這一困惑階段發生的另外一件重要事件是自我認識。自我認識是指每個青少年想知道自己是誰的願望。現在我來問你幾個問題,看看你對自己了解多少。你知道自己是誰嗎?你知道自己在生活中需要什麼嗎?你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嗎?你知道多少有關上帝的事呢?還是一點都不知道?你知道在朋友的眼中,你是什麼樣的人嗎?這些都是有關自我認識的問題。
也許我還是舉幾個例子來說明自我認識的重要性。故事中的主人公可是個對自我認識不足的人,馬文———就讓我們暫且這麼稱呼他,在他家的四個孩子中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他的父母太忙了以至於很少有時間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散步、同孩子做遊戲或做手工,他們除了夜以繼日地工作以外很少能顧及別的。馬文雖然認為父母愛他,但他覺得並沒有很好地得到父母(或其中任何一方)的尊重。
5歲的時候,馬文蹣跚地走進幼兒園。在幼兒園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騎小三輪車。一年以後,他在閱讀方面出現了問題。他自己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其他人學算術也比他學得快。馬文在學校的成績很少有高分,老師從不在班上誇獎他,馬文也知道他的父母也對他在學校的表現不是很滿意。馬文覺得自己很笨。
終於,馬文畢業了,但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他既打不好籃球、網球和高爾夫球,也不會吹拉彈唱,更不具備繪畫等方面的藝術才能。事實上,長這麼大馬文還沒有做過一件值得誇耀的事。他不知道自己長大以後做什麼,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否想長大。我想說的是像馬文這樣的男孩子腦子裏根本就沒有自我認識的概念。假如馬文的英語老師讓他寫一篇題為“我是誰”的作文,他根本就無從下筆。
馬文的問題很極端,也許你的情況不是這樣。然而,多數青少年多多少少地缺乏“自我認識”的意識。如果你發現自己“缺乏”自我認識的意識,我奉勸你在今後的幾年中認真反省自己,力求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你可以外出參加各項體育運動,或嘗試着學習一種樂器,還可以向媽媽學學縫紉。另外,你也可以到學校的心理輔導站,請那裏的醫生對你進行一些有意思的測試或職業評價,以確定你的喜好和才能。參加童子軍可以使你認識到以前自己沒意識到的個性。總之,你要好好地挖掘自己的潛能,不要讓這幾年的時光白白溜走。
性別的肯定———成為男人或女人
關於“自我認識”還有一個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認清自己的性別角色———確認你自己是扮演男性的角色還是女性的角色。以前,你一直是個小男孩兒或小女孩兒,而今後你要成長為一個男人或女人。女人要恰當地扮演女人的角色,男人也要做男人所當作的一切。在這些轉變發生之前,你必須了解男人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女人應當扮演什麼角色。在如今的社會裏,男女的差別不像我們父母年輕時那麼明顯,許多年輕人搞不清自己應當扮演的角色。下面是我聽到的一個故事。
剛剛互相認識的一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在商量玩什麼遊戲。男孩兒說“我有個好主意,讓我們來打棒球吧!”
女孩兒說:“不,我不想玩棒球,因為棒球是男孩兒玩的。女孩子怎麼能在塵土飛揚的球場上到處亂跑呢!我才不玩棒球呢!”
於是男孩兒說:“那就玩足球吧!”
女孩兒回答說:“噢,不,我不玩足球!玩足球更沒有女人味。我會跌倒、弄髒衣服,這不是女孩子玩的遊戲!”
男孩兒只好說:“我有主意了———讓我們玩捉迷藏!”
女孩兒又說:“女孩兒應該玩兒安靜的遊戲,不能跑得滿頭大汗。再說,女孩兒不應該和男孩兒一塊兒跑來跑去的!”
男孩兒撓着頭苦思冥想,到底玩什麼好呢?最後他說:“好了,讓我們來玩過家家!”
“太好了!我來當爸爸!”女孩兒說。
我想,這個女孩兒還沒有搞清楚她應該扮演的角色。在今後的幾年中,她可能要面對很多重大的問題。
從現在開始到長大成人,可能你也不得不面對類似的問題,就是要確定自己的性別角色。怎麼確定自己作為男人或女人的角色呢?最好的辦法是找一個你敬重的人作榜樣,看他(她)是怎麼做的,然後效仿他(她)。這個過程可以被稱作認同他人的過程。這個人可以是
你的媽媽、老師或其他任何一位與你具有相同性別的人。你要觀察他(她)的行為舉止,然後學着他的樣子去做。比如,你可以默默地觀察他(她)走路的姿勢、講話時的神態。然後,你會慢慢發現:雖然你與他(她)不是一個人,但你已經開始逐漸習慣像他(她)那麼做了。這個學習、效仿的過程可以帶領你正確地進行自我認識,這也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現在,應該結束有關自我認識這一話題了。正像你看到的一樣,整本書就是要幫助你認清你自己,明確自己應扮演的角色,並知道自己今後應當如何扮演。正如我在第一章所說的那樣,我希望你能將這本書當作一個跳板,藉助它獲得更多的、關於一些重要問題的知識。當你認識了你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原來是個很不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