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章、哀思
暮春三月,雜花生樹,草長鶯飛,滿目春光。眾少年心頭卻是低落情傷,蘇小玉、楚蓮子和雷小凡生前心愿是和眾兄弟葬在一處,所以眾人動身,沿江直下,到鎮江轉入運河南下至太湖。
行程中連小虎本想和陶思思談一次,但陶思思前呼後擁,神仙幫大幫主規格,他根本見不到人。連小虎沒想到陶思思竟是這般,心中無奈,只有悶在心裏。
此際戰事洶洶狀況也不時傳來,燕王拋開真定之敵不顧,一路南下,取了徐州。平安等率軍回撤堵截,與燕軍戰於淝河,斬了燕驍將王真,但所部也大損,退兵屯守宿州待敵。戰局演變至此,連小虎默然慨嘆:燕王果然孤軍深入,丟開一城一池的得失,避實就虛,行直蹈黃龍之險,直取空虛的京城了。
連小虎已知那日話深深刺傷允文,自己再說什麼只怕更起反作用。何況戰局已如此,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轉,允文也在採取措施,明着罷免去齊泰、黃子澄,答應燕王清君側的政治口號,緩其進軍,暗裏令齊、黃兩人赴各地招募勤王之兵,充京城之實。只要招來人馬,即便燕軍攻到南京,也叫他屯兵堅城之下,飲恨江東。所以連小虎離開南京,是最終考慮的結果,對允文的愧疚,使他打算永遠離開這個是非場。
風雲堂眾人原本是江湖少年,素不慣約束,更不喜叔侄窩裏鬥的紛爭,只是秉承受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義氣秉性,才助燕王起事奪天下,但經歷大寧和濟南兩番被燕軍丟棄孤城舍而不顧地情形,眾人不免心淡了。連小虎若不來,風雲堂眾人多半不會再替燕王做事。他們自感該報答的恩情已經用鮮血和生命回報了,他們追求的是無拘無束地生活,重歸江湖。所以借替小玉等圓夢,眾人都撤出南京。
赤桑鎮戰後,風雲堂死難兄弟葬在太湖西山陵,當地百姓砌起了一座英烈祠(敏敏按:據考證,該祠凇滬大戰上海淪陷前尚存,后被小鬼子毀去,僅餘一塊墓碑被村民埋藏保護,現去太湖西山梅園,荒草叢中依稀可見。)
眾人請工匠雕刻小玉三人墓碑,採辦祭祀的三牲、果酒,陶思思起草祭文,四月四日上祭:維,大明建文四月初四,地當太湖,天時清明,陰霾細雨,湖山盪氣。風雲堂三十六人具三牲、果酒、鮮花、束帛,祭奠我死難十八至親。
倭患釁起,風雲堂臨危擔當,慨大義於國難,救萬民於水火;鋤倭殺賊,甘冒鋒鏑,灑血疆場,義同天地。凡歷十二戰,赴國難戰芟十八人,傷殘四十六人。撫今追昔,六載逝去。憶風華少年,西子湖畔,岳王墓前,情結同盟,誓同生死,言尤在耳,人已駕鶴。
青草蔓蔓,哀思綿綿,高岡烈風,慨我長嘯,天地有情,還我兄弟。
嗚呼,長風涕零,衷心痛哉。
願天地同歌,神靈共佑。佑我兄弟與山同在,與水長存。
三牲有幸,可以尚餉,兄弟無緣,再難際會。
嗚呼,哀哉!
伏維尚餉。
風雲堂陶思思、連小虎……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