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戀及戀母情結:璇二姐再談《…
姐弟戀及戀母情結:璇二姐再談《窺心》
---------兼答陝西網友
一位陝西網友在評論欄中對我小說的審美趣味提出質疑,坦率地說,這種質疑我可以接受-----無論我如何往自己臉上貼金,我都得實事求是地說:用傳統的審美標準來衡量,這部小說的格調是不能算高的,至少無法歸入“主旋律”之列。但她認為我描寫姐弟戀和戀母情結,就是弱智,就是宣傳**、踐踏道德,這個觀點,雖然聽上去義正辭嚴,但實際上是不妥當的。文學,不僅僅是用來載道的,文學,更多的時候,是描寫客觀生活和人的主觀願望。不管這種生活值不值得稱道,不管這種主觀願望是否稱得上“高尚”,只要在生活中確實存在,不是作者憑空杜撰的,那麼,用藝術的手法把它再現出來,應無不可。如果“再現”的手法夠藝術,能夠把沉重的東西變輕鬆,那就是喜劇;把美好的東西撕碎了給人看,那就是悲劇。如果亦喜亦悲,那就是正劇,生活原來就是這樣,好壞參半。
那麼,姐弟戀和戀母情結,在生活中是否存在呢?
奧地利著名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在他的學說中有一個很著名的看法:他認為人在幼年時期,對異性雙親的眷戀現象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特徵之一。他認為在性心理的展過程中,孩子的性要求要在親近的異性家長那裏得到滿足,稱之為“戀父情結”或“戀母情結”。他借用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王的名字來命名這種現象,又叫做俄狄浦斯情結(oedipuscomp1ex)。由於兒童的這種感情是為社會倫理道德所不容的,因此受到壓抑。所謂“情結”就是被壓抑的**在無意識中的固結,是一種心理的損傷。至於表現,在孩童時期的表現,簡單來說就是粘母親;至於成年之後如果沒有擺脫戀母情結,表現就相應複雜起來,如上面提到的神經焦慮症,還有喜歡追求年齡比自己大很多的女性,在做任何事情時都缺乏主見和獨立性,甚至在性生活方面也缺乏獨立的主見和衝勁等等。
請注意弗洛伊德的那句話:對異性雙親的眷戀現象是人類普遍存在的特徵之一。對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戀母情結是與生俱來的,和陝西網友所說的“踐踏道德”無關。戀母情結、戀父情結經過泛化,又會形成戀姐情結、戀弟情結,這便是俗稱的姐弟戀。
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姐弟戀有一個“以誰為主,以誰為客”的問題。女性作為主體,往往是“母性”在起關鍵作用,表現為對他人的關愛,這是有生物學基礎的。女性在新生命的孕育和哺乳過程中,把這種特徵延伸到生活中,成為“姐弟戀”的心理學基礎。另外,從女人的角度來看,“關懷強迫症”易於導致生“姐弟戀”、“關懷強迫症”――netcy,原意是交互依賴,這裏指“依賴別人對自己的依賴”。總是自覺不自覺地不斷向別人提供關懷和幫助,從而使別人不能獨立解決問題,當他的細緻關懷被人依賴時,他會自我滿足於這份成就與價值,滿足由此獲得的道德優越感,否則就會有強烈的自責和痛苦。當女人在心理上患有這種癥狀時,她們很容易轉嫁這種關懷給比自己小的男人。
如果男性作為主體,大多是因為“戀母情結”的作用,或者說出現姐弟戀是男性“戀母情結”的泛化。戀母情結,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戀母情結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也是最早生的人際關係,長大以後的各種人際關係都不同程度地受戀母情結的影響。可以說,後來的各種人際關係都是戀母情結的變形。比如有的男人在兒童時期在外面受到欺負,他就要向母親求助,他認為最安全的港灣就是母親的臂膀。
男人在他們的心理育還不夠成熟時,一個從生理、心理、個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備吸引男性的魅力。男人會感到比自己的女性更成熟、更有社會閱歷,更為智慧地處理問題,這種類似於崇拜的感情極易轉化為戀情。
就心理學而言,姐弟戀往往是“母愛需求滿足”在起關鍵作用,表現為對他人的溫柔關愛和無私呵護,這是有生物學基礎的。而先天的母性遺傳與後天的母愛釋放是有着本質的不同,前者是母性的覺醒,它通常表現為十分關注、護理孩子;而後者則是母愛的延伸,它通常表現為十分關注、護理比自己年輕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姐弟戀多受人質疑,“只在乎一時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但誠如任何愛的背後都是一種平衡結構,姐弟戀的背後也存在着某種微妙的付出與索取平衡。所以,當世人為姐弟戀的表面付出與索取不平等而大惑不解時,人們可能未現,其實付出的一方也在索取,只是這種索取是根據個人的“未完成情結”所決定的。
愛情是一面鏡子,它照射出的是人在愛情中的需求滿足。表面上看,愛情的火花來自於男女雙方的兩情相悅,無論是在容貌、氣質上還是在職業家境上;深入來看,愛情的生成來自於對方的意向吻合。在這層意義上,愛情的鏡子作用也在於其“反光鏡效應”,因為它揭示了愛情中“不合理中的合理性,合理中的不合理性”。
而這一切,再沒有比姐弟戀表現得更為清楚。
綜上所述,我寫的姐弟戀,並不是什麼離經叛道的東西,而是生活中大量存在的,只是有的顯性,有的隱性。至於寫得好不好,那是另外一回事,本文就不就此展開討論了。
璇二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