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抵禦棉花糖的誘惑不僅僅是一種理論,還是一種生活的方式。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無論你對幸福或者理想的人際和商務關係怎麼定義,抵禦棉花糖的誘惑都會引導你走向成功。現在在你觸手可及的地方有多少棉花糖—或者小棉花糖—並不重要。按照本書所說的原則去做,每個人都能得到數量豐厚的棉花糖。
那麼你從中有何獲益呢?
你可以將你的孩子送去上大學,你也可以送你自己去上大學!你可以建立起更為長久有利的商務關係,並且在你退休的時候可以維持你的生活水平。辛苦工作50年,最後卻一無所得,這公平嗎?如果你遵循棉花糖理論,則永遠不會處於這樣的境地。
今天吃很多—明天卻一個都沒有
抵禦棉花糖的誘惑並不容易,也不流行。我們生活在一個快餐社會裏。作為一種文化,在個人和公司兩個層面上,我們都孜孜以求即時的滿足、即時的收穫,當然還有即時的利潤。一生中你會做不計其數的選擇,每一個選擇都會決定你是誰、做什麼、會變得怎樣或是擁有什麼。有很多人生於富貴之家,然而最後以窮困告終,與此同時,卻有很多人在大篷車或是拖車裏度過顛沛流離的童年,然而最後成為百萬甚至千萬富翁。不要責怪(或是依賴)你的過去,重要的是,你用你現在的財產做什麼,你怎樣運用你的才華、你受過的教育、你的個性、耐力以及金錢,還有抵禦棉花糖誘惑的技能。
你怎樣將棉花糖理論運用於你的生活呢?讓我和你一起分享幾個實例,這對你應用阿瑟從寓言中學到的東西大有裨益。我先從我的親身經歷說起,因為我四歲的時候也參加了那個棉花糖實驗,而我甚至沒等看管人走出房間就把棉花糖吃了!
更多的債務=吃掉更多的棉花糖
我一生掙了許許多多的錢,但是有好些年我養成了花掉更多錢的習慣。我經常負債,常常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支付基本的生活開支。我用一張信用卡來支付另一張信用卡的賬單—在掙到棉花糖前幾個月就把它們吃掉了。借貸機構非常歡迎我,把我列為3A級客戶,並且賦予我的信用卡2500萬美元透支額度,但是我痛恨這樣,我成功的外表掩蓋了我事實上的失敗。我不想像美國90%的人那樣了卻此生:依靠社會保障,依靠孩子,或者一直工作到死。
後來,我看到了關於棉花糖實驗的介紹,這使我的人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我覺得我有義務和那些最為睿智的聽眾一起分享其中簡單質樸的智慧。我的變化發生得正是時候,因此對你們而言可能也是如此。那時我剛好被任命為一家跨國公司的副總裁,並且我可以選擇每月扣除一部分工資,將它作為我的退休基金。我選擇了扣除工資。儘管後來我不再為那家公司工作,我每個月還是繼續從掙到的錢中撥出一部分來以備退休之用。我從中年時開始攢自己的棉花糖,猜猜看結果怎樣?我可以今天就退休,舒舒服服地過完下半輩子。
選擇棉花糖:一時滿足還是細水長流?
我想要幫助別人的熱情驅使我工作。但是如果在我覺得疲憊、病痛、理想破滅,或者是需要新的挑戰的時候,我完全可以離開我的演講事業,並且仍然有能力生活得不錯。你知道這樣有多麼自由嗎(並且這又讓我女兒有多麼輕鬆)?W。愛德華。戴明博士曾經說,他十分熱愛他的工作,因此他打算死在教室里。後來,他92歲的時候在一個研討會上病發,送往醫院急救,不久就去世了。現在,我也有戴明博士那樣面對死亡的樂觀和熱情,而且如果我想要減輕甚至完全去除工作負擔,我也已經攢下了足夠多的棉花糖,可以放心地這麼做了。
我建議你成為一個超級攢錢能手,而不要成為一個超級花錢能手。如果攢下棉花糖,你就可以達成你的目標;而吃掉棉花糖,就會使目標變得遙不可及。正是不願意攢棉花糖的這種想法使人們陷在金錢的陷阱中。美國的生產力水平很高,但是美國人攢錢的傳統意識卻非常薄弱。1999年8月,達拉斯早間新聞報道說,33%的美國家庭完全沒有錢,這意味着美國人口的1/3沒有現金財產。美國人口統計資料揭示,最近一份對1200名正在工作的美國人的調查表明,幾乎40%在嬰兒潮時代出生的人只有不到1萬美元的存款,並且還有很多人情況比這更糟糕!
想像一下,好幾百萬人進入65歲卻沒有剩下多少錢在身邊,誰來供養他們?即使社會保障系統不會因為負擔沉重而崩潰,也只能給他們提供最基本的財政支持。如果今天那些最大的消費者成為明天最需要幫助的人群,那麼迅速增多的老人以及整個美國經濟都會因此而蒙受巨大的災難。這正是我們的文化需要採納棉花糖理論的重要原因所在。
要梅塞德斯還是棉花糖?
我的好朋友,米高。勒伯夫(MichaelLeBoeuf)在我看來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商務暢銷書作家之一,他幫助我們估算了一下揮霍財富付出的代價,他比我認識的其他任何人都做得好。他問道:“你就讓你的經濟狀況放任自流嗎?你就把錢戴在手腕上、戴在手指上,或是繞在脖子上嗎?你就在價格昂貴的餐廳里把錢吃掉、抽掉、喝掉嗎?在你有能力給自己買一棟既可以增值又可以節稅的房子的時候,你卻情願把錢送給房東租住豪華公寓嗎?這些是真正應該的生活開支而不僅僅是預算之外的花消。你能掙到的正是那些日積月累被你隨意丟棄的財富。”
在米高看來,有五個非得攢棉花糖不可的理由。設想一下,不是將下面列出的這些錢花掉,而是將它們投資於年回報率為11%的證券基金(剛好比標準普爾500指數的年平均回報率低一點),你就會發現:
1。如果從27歲起就將用於購買手錶的5000美元存起來而不是花掉,在65歲時你就可以有263781美元。
2。如果從18歲起就把每天花在彩票上的1美元存起來,在達到退休年齡時你就可以有579945美元。
3。從成年時期到退休年齡,如果你可以不交付信用卡的利息,你可以節省1606404美元(基於信用卡平均透支額度8000美元產生的1440美元的年息計算)。
4。從21歲到65歲,如果你不是每天花5美元在垃圾食品、香煙或是酒上,而是把他們攢起來,你就可以有額外的2080121美元。
5。如果你自己買房子而不是租房子,以每月平均支付1000美元房租計算,從21歲開始到65歲為止,你可以節省13386696美元。
不要說“是”—暫時不要
除了攢錢之外,你還能怎樣運用棉花糖理論呢?對於銷售人員而言(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得推銷自己,即使不直接從事銷售員的工作),這意味着要學會在什麼時候怎樣去說“是”。下面是一個例子。
我曾經在聖胡安開了一個關於時間管理的研討班,其中有一些波多黎各電信公司的職員參加。課程結束后,他們邀請我與他們管理髮展部的主管會面,這個主管問我,是否可以給他們公司開一堂時間管理課。這個提議很誘人,很容易讓人馬上就應承下來,但是這樣做我可能就吃掉了我的棉花糖。我沒有答應,而是回答道:“是的,我可以給你們上一堂時間管理課,但我想問問你,你希望通過上這堂課解決什麼問題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帶來了一份波多黎各電信公司的培訓合同,價值120萬美元。記住:當顧客告訴你他或她想要買X產品或服務的時候,如果你馬上就打開包拿出訂單並填好,你就是在吃你的棉花糖!相反,你應該挖掘該顧客的其他需求,而不是吃掉那一塊棉花糖,達樣做就可能給了自己一個掙更多更多棉花糖的機會。
棉花糖實踐:華爾街及華爾街之外
儘管這本書是為了獲得商業或財務的成功而作,但我深信它對任何職業或是任何目標都適用,也對任何年齡的任何人都適用。你可能聽說過一些這樣的故事:中了彩票大獎的人最終卻窮困潦倒(甚至比這更糟)。你可能也哼哼唧唧地抱怨過,突如其來的財富怎麼降臨到了那些不知道怎麼用它的人頭上,這真不公平—那張幸運的彩票怎麼不屬於你呢?毫無疑問,你可以做得更好!但是,得到又很快失去一大堆棉花糖這個問題,並不只發生在那些因為彩票而短暫地成為百萬富翁的人身上,還發生在那些辛勤努力地工作掙錢的人身上……甚至發生在你我一樣的人身上。
不管你的目標是在公司里得到晉陞、是一部新車、是成為百萬富翁,還是獲得崇高的地位讓人們尊敬你,成功依賴於你享受但不揮霍早期成功的能力,以及你按照與目標一致的方式行動的能力。棉花糖理論並不是永無止境地自我剋制—讓你枕着一大堆棉花糖死去的惟一理由只能是它們能讓你睡得更香甜!更進一步說,棉花糖理論就是在當前和未來的願望之間取得平衡。
花錢比掙錢容易,我知道你的胃口經常會比你銀行里的存款更大。但是,即使成功了也有可能因為不正確的理財態度和不當的選擇而失敗。有多少次,你看見富人、CEO或是社會名流因為糟糕的財務選擇而失去所有?想要花錢並且是無拘無束地花錢—這一強烈慾望最終擊潰了多少曾經自認為富可敵國的人!他們不知道,棉花糖理論成功的真正秘訣在於,知道你想要什麼並且在腦子裏保有這個目標,然後做一切可以讓你達成大棉花糖夢想的事情,而不是在這條路上狼吞虎咽地吃掉所有的小棉花糖。
通向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條,但我希望我已經向你證明,真正可以長久的成功只能通過耐心、堅韌、持續關注長遠目標得來。我樂意向你展示幾個例子來說明這一點。
從海盜到天堂
強尼。戴普,一個靠孤身奮鬥的單親媽媽撫養長大的高中輟學生,現在成為了最有名的演員之一。他就是典型的不輕取成功坦途的人。在他剛踏入荷里活時,一條坦途就幾乎立刻擺在了他的面前。他21歲時出演經典恐怖片《猛鬼街》(ANightmareonElmStreet,這也是他的電影處女作),開始在大熒幕上嶄露頭角。三年後,他出演《龍虎少年隊》(21JumpStreet),每集片酬高達4。5萬美元,這部片子演了三年,他三年都出現在銀幕上,一舉成為青少年崇拜的性感偶像。
一個像戴普這樣出身貧賤的人很容易就會坐下來享受金錢和榮譽了,但是戴普說自己不想成為荷里活的“產品”,他毅然在電視熱播的中途離開,冒着風險去演天真殘廢的剪刀手愛德華。這讓戴普獲得了第一次金球獎提名,也給他提供了很多機會,讓他可以出演各種各樣備受爭議卻頗得好評的角色,例如《邦尼和瓊》(BennyandJoon),以及《愛在荷里活的日子》(EdWood)。
新千年伊始,戴普以1000萬美元的片酬出演《加勒比海盜》中的傑克。斯派諾船長。對戴普而言,出演這個海盜本可以像在遊樂園散步一樣容易—一個價格不菲的配角而已。搭着迪士尼的快車出演一個海盜有什麼難的呢?戴普再一次表明他腦子裏裝的可不是豆腐渣。他冒着被炒的風險,把自己裝扮成滿頭長辮子、一口金假牙的模樣,像極了滾石傳奇人物基思。理查茲—而戴普也正是以他為原型定妝造型的。迪士尼的影片執行先是嚇唬他,但最後也只能勉強同意這個“還不準備吃掉棉花糖”的演員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角色演繹。戴普的靈感和天才使他和另外17個人一起獲得了奧斯卡提名,而這又讓他獲得了其他的榮譽,包括演員協會的獎勵。
沒有任何跡象表明戴普打算很快享用他的棉花糖。他避免在公開場合露面,他說更情願和他的小可愛們(他和法國名模、女演員瓦妮薩。帕拉迪斯生的一子一女)一起玩,而不是在洛杉磯的熙攘人群中應酬。對戴普而言,成功並不僅僅是掙很多的錢。
“我所面臨的挑戰仍然是挖掘電影中尚未體現的內容—挖掘思想。”2004年3月,《時代》雜誌採訪他時他如是說,“不然我幹嘛要在電影界呢?”
橡皮臉男人
金。凱利進入荷里活時,家庭貧窮,只受過一點點教育,並且只有一項被人認同的天分:讓人們發笑。儘管凱利立志要成為的並不僅僅是一個滑稽演員,但他深知要達到自己的目標,出演引人注目的角色,就必須首先在喜劇角色上取得巨大的成功。我的堂兄喬治。波薩達,在喜歡做二壘手的時候卻把自己訓練成了捕手和左右手皆可擊球的擊球手,凱利也像他一樣,即便在不喜歡人們對他發笑的時候,他也能夠讓人們笑起來,因為他相信這件事他能比別的任何人都做得好。儘管在早期的奮鬥生涯中,凱利罹患雙重情緒失調症,也因此加劇了讓他困擾不已的情緒低落,他還是用一個任何人都可以模仿的小把戲來激勵自己:他給自己開了一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把日期往後填,並且整天把它帶在身上。當他覺得氣餒的時候,他就會拿出支票,幻想將它兌現,想像當他在銀行有1000萬美元存款時,他可以獲得些什麼角色,可以過上怎樣的生活。
凱利的視角以及他設定並堅持目標的能力使他獲益。他有能力兌現那張1000萬美元的支票—幾乎就在他寫下支票的那一天他就能做到,他也可以將他的演藝生涯從超級幽默的《寵物偵探》(AceVentura)拓展至更晦澀更滄桑的喜劇,就像他在《美麗心靈的永恆陽光》(EternalSunshineoftheSpotlessMind)里塑造的角色那樣,而這部片子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原創電影劇本獎。
你不必按照凱利橡皮臉的模子來澆築你的成功。你可以決定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棉花糖是什麼,並自始至終把它珍藏在記憶里(或者把它折起來放在錢包里),相信你將可以品嘗到獲得雋永成功的甜蜜滋味。
這個成功應當是你定義的成功—這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的看法。延遲滿足自己的慾望,經受住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失望和沮喪,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當你將目標深深地植根在心中時,你就有了動力去達成並堅持這些目標。想想看,如果金。凱利滿足於做一個報酬微薄、角色單一的滑稽演員,他保存在錢包里的1000萬美元支票能夠激勵他嗎?如果不考慮將來,我們很容易就會吃掉棉花糖—在它們以金錢、工作或人際關係的形式出現時。但是當你的目標明確,你也確信這就是你的目標時,棉花糖理論就會成為一種生活的方式。
這是個棉花糖的世界
我的共同撰稿人埃倫和她的兩個女兒把棉花糖理論融合到了她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現在,她們用棉花糖理論做每一個決定—無論是重大的決定還是細小的決定,她們甚至說棉花糖語言!但是,不到一年前,當我第一次向埃倫提議合著這本書的時候,她根本沒有想到會將這個理論用到自己身上。
“在我看來這是個商務理論,剛開始我就是這樣解讀的。”埃倫說道,“我不能理解—也因此而反對任何人將棉花糖理論運用於工作之外的生活。當某個人為浪蕩女子花光銀行的存款,淪落到只有1。87美元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抱怨‘在沒有多餘的棉花糖的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不得不吃掉棉花糖,否則我會餓死’。”
然而,當埃倫不再僅僅用這一理論思考財務問題時,她發現它幾乎放之四海皆準(並且會帶來令人吃驚的金錢收益)。
“有一天我和女兒們講了關於抵禦棉花糖誘惑的理論,第二天我的小女兒告訴我她想在16歲生日時要些什麼。從她列出的單子,我確定她既沒有理會棉花糖理論,也不顧我們的財務現實。”
清單里包括:
*JimmyChoo女鞋(瑞茜。威瑟斯彭在《律政俏佳人》裏穿的鞋子);
*PoppieHarris襯衫(布蘭妮。斯皮爾斯每次都會買上10件);
*JuicyCouture休閑運動裝(不是詹妮弗。洛佩茲穿的粉色系列,而是麥當娜穿的棕色系列);
*7forAllMankind仔褲(在《聖女魔咒》裏,菲比拿它配ManoloBlahnik高跟鞋;在《老友記》裏,莫尼卡拿它配Puma運動鞋。因此你可以拿它隨意搭配);
*MAC化妝品(你一旦用上MAC,就不會再用別的了);
*路易威登提包(是希拉莉。杜芙喜愛的收藏品);
*雷克薩斯(如果你想買新車,這無疑是上等之選,它比保時捷還要安全可靠)。
但是,埃倫還沒來得及抗議,她的女兒愛麗薩就繼續說道:
“我並不是要你真的為我買這些東西中的任何一件,但這些是我想要的。現在,我會攢錢來買一個零售價100美元的Juicy帽,但是在促銷時價格只是這個的一半,這種帽子戴起來真的很舒服。如果我這個夏天可以掙到足夠的錢(留出一些上大學的錢之後),我可能也會買一件Juicy毛衣,但只有在我能便宜買到的時候我才會這麼做。我真的很喜歡MAC口紅,它大概賣14美元,不過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件樣品:6個小口紅只賣5美元,並且這個套裝還附贈一個單獨賣價值15美元的唇刷,郵購這個只花2。5美元。我不會給這個套裝出高於7。5美元的競價—總共是10美元—你可能得花更多來買一支RiteAid的口紅,還沒有任何贈品。”
“那麼車呢?”
“我現在甚至還沒有自己的駕照!而且我走路上學。可是我有時候或許可以借你的車用用吧?買車真的很貴。你顯然不想把這樣的購買行為棉花糖化。”
“把購買行為棉花糖化?”
“你看,買新的車子就像吃掉棉花糖,或者不去理會修理記錄去買一個二手貨可能更好。”
……
當一個小孩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裏將名詞變成了動詞,將一塊糖果變成了宣傳廣告時,請注意了,某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正在進行着!
埃倫回想,她只不過偶爾和孩子們閑聊一下棉花糖理論,就像她和她們聊所有其他寫作任務一樣。她非常震驚,立刻接受了棉花糖理論不但是商務也是生活的成功之道的想法。
“噢,這甚至不是個問題。”一個女兒說。
“每個人都會用這個理論來買東西的。”另一個說。
“為什麼?”埃倫問道,她還沒有說服自己。
“首先,這很有趣味。棉花糖很有趣,因此這是一個幽默的方法,可以用來解釋嚴肅的概念。這個概念也說得通—堅持你真正想要的東西,以及得到兩塊棉花糖而不是一塊,這樣總是會更好一些。”
“並且這並不僅僅只和商業有關,這是生活的真諦。每個人都可以運用它。”
……
埃倫的大女兒瑪瑞娜也拿起了棉花糖武器,她是一個天生的棉花糖誘惑抵禦者—在上高中之前就開始規劃她的大學生涯了。瑪瑞娜一個月前打電話給她媽媽,說她想要回家。
“回家過周末?”埃倫問道。
“要一直待着。”瑪瑞娜說,“我想要退學。我在這裏總是吃我的棉花糖,並且我不知道究竟能不能達成我的目標,我感到很沮喪。”
埃倫當然希望女兒留在學校。瑪瑞娜第一年的學業剛進行一半,而她需要四年才能完全完成學業拿到學位。學校的健康保險計劃每個月給她提供500美元的醫療費用。此外,上大學非常重要!埃倫獲得了碩士學位,在大學裏教寫作課程,她希望女兒們能夠在教育上超過她的成就。埃倫想要的東西清清楚楚,毫無疑問。
但是多虧了棉花糖理論,埃倫並沒有用簡易快捷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相反,她問了瑪瑞娜下列問題—我建議你們每個人都問問自己這些問題。
五步棉花糖計劃
1。你需要改變什麼?為了不再繼續吃棉花糖,你現在要採取什麼戰略呢?為了改變,你的承諾是什麼?
2。你的長處和短處各是什麼?你需要怎樣改進,又需要怎樣去更好地利用自己的長處呢?
3。你的主要目標是什麼?至少找出5個並把它們寫下來,然後寫下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你需要做些什麼。
4。你的計劃是什麼?把它寫下來。如果你不能看見自己的目標,你就不能達成它。
5。為了把計劃變成行動你準備怎麼做?為了幫助達成你的目標,你準備在今天、明天、下星期、明年採取何種行動?就像從前面這個故事中得到的更深一層教益所說的那樣:你準備怎樣去做那些未能成功的人不願意做的事?
對瑪瑞娜而言,她的首要目標是做一個演員,因此她決定離開大學。她打算用表演課程來代替大學課程,然後找一個經紀公司,進軍洛杉磯,在那裏每天都去申請或是旁聽至少一個角色,找一份可以支持她的奮鬥的工作,而且在她演戲的工作可以支付學費時,她會完成她的大學教育。
埃倫說她一點都不懷疑她的女兒可以實現做演員的夢想:“因為她知道她想要做什麼,知道她應該做什麼,也打算做任何可以讓她達成目標的事情。並且,因為我從來沒有將那些我自己沒有嘗試過的事情納入對女兒們的未來規劃之中,現在我自己也正在進行五步棉花糖計劃。我總是有點,呃,軟弱,就像一塊棉花糖,在人際關係上尤其如此。我正在全心全意地尋找一個伴侶,他就是我的棉花糖收益。”
第6個步驟
你的棉花糖夢想是什麼?你怎樣去達成這個夢想?我深深地相信,五步棉花糖計劃將把你的任何努力導向成功,在任何情況下對任何年齡的人都適用,但是我想在這張單子上再添上一筆:
堅韌不拔,不要放棄。當哈里。克林斯(一個出色的銷售員)被問及要打多少個電話他才想要放棄時,他說:“這取決於我們誰先死去。”
……
當這是你真正在意的棉花糖時—它是什麼並不重要,不管是一雙鞋,還是收入更多的幸福人生,還是財務獨立—延遲滿足慾望能夠並且將會成為讓人興奮的挑戰,而不是難以忍受的繁雜瑣事。實踐本書倡導的理念吧。我保證—你很快就會擁有堆積如山的棉花糖。
儘管喬納森。佩興特是一個虛構的人物,但是他參加的那個棉花糖實驗卻是確有其事。同樣地,喬納森口中所說的關於拉里。伯德和喬治。波薩達的故事,也取材於喬基姆。德。波薩達對真實生活的觀察。當他在雄鹿隊做團隊激勵工作時,他發現拉里。伯德一個人在籃球場上練習。而喬治。波薩達(紐約洛磯隊把他名字中的“德”去掉了)就是喬基姆的堂兄。
喬基姆真實的生活經驗或是觀察到的一些事實,成為我們闡述部分原則的基礎。他在施樂公司學習部的工作,以及他在各國進行激勵演說的經驗,給了他很多寶貴的教益,這也正是他現在和你一起分享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