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節 大錢的賭徒
我在昏暗的光線中眨着眼睛,然後慢慢看清蘇菲和內森躺在鋪着鮮艷的杏黃色床單的床上。他們身穿很久之前我第一次碰見他倆的那個周日的衣着——她穿着那套活潑的舊式服裝,他則穿着那件寬條紋,艷麗俗氣,有着時代錯誤的灰色法蘭絨衣服,看起來像一個贏了大錢的賭徒。雖然衣着如此,可他們躺在彼此的懷裏,擁在一起,顯得異常安寧,就像兩個相親相愛的人穿戴整齊后,正在像以往那樣去午後散步,但突然一時衝動決定躺下休息,或者親吻,做愛,或僅僅是說說悄悄話,便一下子僵住了,將這溫柔的擁抱永遠延續下去。“如果我是你,就不去看他們的臉。”勞瑞說道。他頓了頓,又說:“不過,他們並不痛苦,服的是氰化物,只須幾秒種。”我感到膝蓋發軟,差點跌倒,勞瑞一把抓住我。我趕緊站好,想走進門去。“醫生,他是誰?”一個警察問,一邊走過來攔住我的去路。
“家庭成員。”勞瑞說,他說的是真話,“讓他進去。”
房間裏沒任何變化,沒少什麼也沒多什麼,只有他倆躺在床上。我不忍心去看他們。我的眼光盡量避開他們,朝那台留聲機走去。它已經關上,我看見那天下午蘇菲和內森放過的那摞唱片,蒲塞爾的《小號琴》,海頓的大提琴協奏曲,《田園交響曲》,格魯克《奧菲歐》中的悲悼歐里狄塞——這些是我從唱機上取下來的十多張唱片中的幾張,其中兩首樂曲的標題對我來說具有特殊的意義,因為我知道它們對蘇菲和內森也有着同樣的意義。一張是莫扎特的鋼琴協奏曲——他的最後一首曲子。我和蘇菲在一起時,她曾無數次地放這首曲子,每次她都躺在床上,一隻手掩住眼睛,聽着那緩慢、甜美而憂傷的旋律瀰漫整個房間。莫扎特寫這首曲子時已不久於人世;這是否就是(我記得她也曾十分困惑)這首樂曲充滿近乎快樂的認命和解脫的原因?她說,如果她有幸成為一名鋼琴家的話,這將是她要牢記在心的第一首曲子,她將感受這“永恆”的聲音的每一個細微之處。那時我一點不了解蘇菲的過去,也不懂她說的這些。當時她停了一下,又說:每當聽到這樂聲,她總會想些在黃昏中玩耍的孩子們,落日的餘暉將草坪籠罩在一片陰影之中。
另一支是蘇菲和內森整個夏天都在聽的曲子。我不想過多談及它,因為蘇菲和內森都已不在了。這張唱片正好放在唱盤的上面。我取下它,忍不住想,在他們最後的極度痛苦或極樂,或無論什麼類似的詞兒吧,總之在他們臨終之前,他們聽到的最後聲音是耶穌,是人類追求快樂的旋律。
這時,兩個身着制服的殯葬人員拿着膠袋走了進來……
我想,這最後的內容,可以稱為“征服悲傷的研究”。
我們把蘇菲和內森葬在一起,讓他們並排永遠躺在拿騷縣的公墓中。這事辦得比想像的更容易一些。因為我們曾擔心過,這畢竟是一個猶太人和一個天主教徒的“自殺契約”(《每日新聞》第三版的報導是這樣說的),一對未婚的戀人,悲劇的男主角精神異常,等等。這在1947年是十惡不赦之罪。你可以想像把他們合葬會招致多大的壓力。但葬禮得以順利進行(勞瑞安排了一切),因為必須遵從的宗教禁令並沒有多少。內森和勞瑞的父母是正統的猶太人,但母親已經去世,而父親也八十高齡,早已老朽昏庸,再加上(為什麼我們不能正視這一點呢?)除了內森,蘇菲沒有比內森更親近的人。考慮到這些理由,勞瑞決定在第二天(也就是周一)舉行葬禮。勞瑞和內森都已好多年沒有進過猶太教堂。當勞瑞詢問我的意見時,我認為蘇菲不會想要牧師或其他神職人員來為她行宗教儀式。也許這是瀆神的假設,會導致蘇菲下地獄的,但我當時相信(現在仍然如此)我是對的。在來世,蘇菲一定能承受任何地獄的磨練。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在設於城郊的沃爾特•B•庫克殯儀館儘可能地舉行了一個文明、正派的葬禮(至少對外界來說如此)。我們只在那個牧師身上遇到了一點麻煩,他簡直就是個災難。但我和勞瑞一起迎接來參加葬禮的人時並未意識到這點。弔唁者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最先到來的是蘭道家的姐姐,她嫁給了一個外科醫生,帶着十多歲的兒子從聖•路易斯飛來。布萊克斯托克和斯莫爾•卡茲穿着十分昂貴的衣服,和曾與蘇菲共過事的兩位年輕婦女一同前來;他們都很傷心,鼻子都哭紅了。耶塔•齊默爾曼和莫里斯•芬克一起來了,還有那肥胖的猶太法學博士莫伊斯,他本來是幫着攙扶耶塔的,可現在他一臉蒼白,顯然也需要別人的幫助。
內森和蘇菲的一幫朋友也來了——曾被我稱為“墨特•哈伯幫”的六七個布魯克林大學的年輕職員和教師,其中包括墨特本人。他是個說話輕聲細語,動作斯文的翩翩學者,我對他稍有了解,喜歡他,那天我和他在一起呆了一會兒。當時的氣氛異常凝重,彷彿連呼吸都被禁止似的,我真切地意識到一種震驚與悲慘的痛苦。沒有人提到音樂,這會兒說它似乎是一種諷刺,一種羞愧。當悼念者們迎着閃光燈走進門時,我聽見管風琴奏起“聖母瑪麗亞”。
我的胃很不爭氣,調節情緒的能力也很差。自從乘火車離開華盛頓后,我的眼睛幾乎一分鐘也沒閉上過,所發生的一切讓我無法入睡,只能用啤酒打發時間。在這期間我曾偷偷摸摸地在弗蘭特布西的大街和酒吧里遊盪,嘴裏咕噥着“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同時狂飲啤酒,啤酒可以使我不至於完全醉倒。這使得我似醉非醉的坐在沃爾特•B•庫克的這家商業性的殯儀館的長凳上,聽着德威特神甫對着蘇菲和內森的遺體佈道,經歷着一種奇異的飄蕩無着和疲憊不堪的感覺。這種感覺我以前從未體味過。在請德威特神甫主持葬禮儀式這件事上,勞瑞並沒有錯,他覺得應該有一個牧師一類的人,而猶太教士似乎不太合適,而基督教牧師又不會接受邀請,於是他的一個朋友,或者說朋友的朋友,推薦了德威特神父。他是個宇宙神教者,大約四十來歲,有着一張故作鎮定的臉,金髮白膚,頭髮仔細梳理過,一張很女性化的粉紅色的靈活嘴唇。一件棕褐色的神職人員的襯衣裹在大肚子,外面套着同樣顏色的長袍,一枚碩大的徽章在他的臀部上面閃着金光。
我禁不住一笑:“嘿!”在我周圍的人群中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騷動。我從沒有看見一個比我大得多的人佩戴這種徽章,特別是在校園之外的地方,這使我覺得這個讓我一見就憎惡的人有些滑稽。內森如果在天有靈不知會如何咆哮。我無精打采地坐在墨特•哈伯身邊,在昏暗的光線中聞着百合花的芳香。我敢說德威特神父比任何一個我所見過的人更能喚起我的殺人慾望。他用單調而沉悶的聲音十分不敬地乞求神靈保佑林肯、拉爾夫•沃爾多•愛默森,戴爾•卡內基,斯賓諾莎,托馬斯•愛迪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只有一次,他用一種極其冷漠的語氣提到基督。我倒不介意這個。我從座位上漸漸往下滑,這些老生常談喚起了我久違的睡眠。他的聲音在迷迷糊糊中慢慢消失,我只隱約聽到一些傷感的陳詞濫調。這些迷失的孩子們。實利主義泛濫時代的犧牲品。普遍價值的淪喪。內心交流的無能!
“放你媽的狗屁!”我心想,隨即意識到這話已不知不覺冒了出來,而且聲音不小,因為我感覺到墨特•哈伯的手拍了拍我的大腿,輕聲地“噓!”了一聲,同時伴着幾許會心的微笑。我明白他和我想的一樣。我一定在此時打起瞌睡來——人沒有睡着,但神思恍惚,因為緊接下來的印象是兩具棺材從我眼前經過的可怕景象“我想我要吐了。”我大聲地說。
“噓——噓。”墨特說。
乘車去墓地前,我溜進附近一家酒吧買了一大盒啤酒。那時一夸脫裝的啤酒只須三十五美分。我意識到自己的失態,但似乎無人介意。等到達漢普斯德附近的墓地時,酒精已使我渾身僵硬。奇怪的是,蘇菲和內森是這塊新墓地最早的兩個“居民”。在溫暖的十月陽光下,那片巨大的綠草萋萋的墓地一直延伸到天邊。當送葬隊伍蜿延前行時,我擔心地想,我最親愛的兩個人今後會不會受到高爾夫比賽的騷擾。有一瞬間這種跡象十分真實。我完全陷入一種喝醉酒後常會出現的幻覺:我看見一代又一代的高爾夫球手從蘇菲、內森的墓穴處發球,大叫一聲:“走!”然後便忙着去下一個洞,全然不理會睡在草地下被驚擾的靈魂。
在一輛卡迪拉克車裏,我坐在墨特的旁邊,隨手翻着我帶的一本美國詩詞選集和我的筆記本。我曾向勞瑞提議由我來誦讀幾段,他也喜歡這主意。我肯定蘇菲和內森在我們的最後告別中一定能聽到我的聲音;讓褻瀆神靈的德威特神父作最後致辭真讓我不堪忍受。我快速翻到愛米利•狄金森,找出最美的一段詩句。回想起來,在布魯克林大學圖書館將內森和蘇菲帶到一起的正是愛米利,我想用她的詩來與他們道別最適合不過了。當我找到那首十分合適,或者說十分完美的詩時,我喜不自勝;。靈車緩緩駛近墓地,我輕輕地自顧自地念着那些詩句。車停在墓旁,我從汽車上飛奔而下,幾乎趴在了草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