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的來歷
人間活佛[1]濟公——古往今來,名人如恆河沙數。然而能為東西方世界雅俗共賞者,先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濟公(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於嘉定二年(公元12o9年)),原名李心遠,浙江台州人,出生於天台永寧村,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后,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着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凈,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少年濟公成長在赭溪畔,讀書於赤城山。由於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積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潛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門,法號道濟,先入國清寺,后至臨安(今杭州)投奔靈隱寺瞎堂慧遠,這位“佛海禪師”為濟公授具足戒。濟公出家后,一反常態,言行叵測,難耐坐禪,不喜念經,嗜好酒肉,衣衫襤褸,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狀類瘋狂,人們稱他為“濟顛僧”。在一般僧俗眼裏,道濟的言行出格,被認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狀,說道濟違犯禪門戒規,應責打併逐出山門。誰知,方丈慧遠一邊口宣:“法律之設原為常人,豈可一概而施!”並在座呈上的單紙上批了:“佛門廣大,豈不容一顛僧”!此後無人再敢詬逐。瞎堂圓寂后,道濟去凈慈寺投德輝長老,後來做了書記僧。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為其作證。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遊覽赤城山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岩”。濟公圓寂后,居簡寫了一篇《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濟公身為禪宗高僧,撰有《鐫峰語錄》1o卷,還有很多詩作。他跟唐代隱士寒山、豐干、拾得(即“三賢”)一樣,既受到佛教禪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隱逸之風的影響。不同的是,他還具有民間遊俠的色彩,從而使他在眾多的佛門弟子中獨樹一幟。這與他從小就在佛道雙修的赤城山攻讀,並受到“台州式硬氣”的民風陶冶有關。
濟公家族。永寧村在古城北門外,濟公家就住在赭溪畔。濟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歷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稱得上是天台的望族了。赭溪西岸的一大片田地(現都已建成一片民居了),就屬於這個家族所有,至今人們還稱作“李家垟”。源於北山的赭溪是孩童時濟公看水碓舂米、捕魚游泳玩耍的好去處。石牆頭邊上有“隴西園”,古時這裏是濟公李氏的私家莊園。抗戰時在此處還設立過“忠烈祠”。濟公祖居濟公李府祖居隨着歲月沖刷,滄桑變遷,最後湮沒淪圮。歷代故鄉民眾敬仰濟公,感戴其德澤,屢於遺址修建濟公佛院、濟公亭、石牆橋等紀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聖跡,顯彰濟公聖德,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今逢盛世,物阜民殷。天台縣人民政府為挖掘地方歷史文化資源,弘揚濟公文化,讓濟公精神千秋永傳,決定在石牆頭復建濟公故居,讓雲遊四方的濟公在故鄉有一個真正的“老家”。修復后的濟公故居,向世人展現了充滿南宋時代氣息、蘊含浙東地方建築風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軸畫卷。
濟公故居佔地16畝,建築面積631o平方米,景區由永寧村口雙牌樓與觀霞閣、濟公李氏祖居和隴西園三大部分組成,宅第街坊與樓台亭閣水榭園林薈萃一體,內聚佛國之靈氣,外擷仙山之精華。中國話劇院著名演員“活濟公”游本昌先生在專程回天台“老家”探望故居時說:“濟公故居修復得好!濟公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實際上卻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他懂醫術,為百姓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他曾經帶着自己撰寫的化緣疏,外出募化,修復被火燒毀的寺院。他經常遊方市井,拯危濟困,救死扶弱,彰善懲惡。所以,在人們看來,“濟顛”的“濟”字也包含着扶危濟困的意思。道濟善走圍棋,喜鬥蟋蟀,更寫得一手好詩文。他徜徉山水,自得其樂,游履所至,揮毫題墨,文詞雋永。
道濟天性好動,不喜念經,難耐打坐,經常和那些頑童斯混在一起,作呼洞猿、鬥蟋蟀的遊戲。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眾告到方丈室,慧遠卻說:“佛門之大,豈不容一顛僧!”於是他又被人們稱作“顛僧”。慧遠圓寂,他失去庇護人,被迫轉到凈慈寺,先是替人念經兼作火化工,後來升了書記僧,卻依然出入歌樓酒肆,游山逛水。他寫詩自述:“削披緇已有年,唯同詩酒是因緣。坐看彌勒空中戲,日向毗盧頂上眠。撒手須能欺十聖,低頭端不讓三賢。茫茫宇宙無人識,只道顛僧繞市廛。”活脫脫的一幅“遊戲人間”的自畫像。從外表看,這位號稱“湖隱”、“方圓叟”的窮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實際上卻是禪宗楊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他學識淵博,擅詩善文,出語諧謔,往往詣。台灣著名學者南懷瑾對他的四《西湖》絕句和臨終偈語尤其讚賞,說“若以詩境而論詩格,他與宋代四大家的范成大、6放翁相較,並無遜色”;如以禪學的境界論詩,則已臻禪境之極詣。略舉其一:“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畫面色彩鮮明,動靜諧合;情趣內蘊,用筆精細而又不失自然。末句尤有神韻。他每有疏狀新出,臨安城更是爭相哄傳,名聞遐邇。
名宦富室慕名,競相訂交。道濟卻輕易不入侯門。而用他精湛的醫術為老僧、貧民悉心治疾,疑難雜症多得根治。時下風靡全國的香功,據說就是經他的傳授而嘉惠後人的。凈慈寺失火,他自撰榜文,前去嚴陵山一帶募化,使之恢復舊觀。他好打不平,息人之凈,救人之命。於是人們又以他扶危濟困而稱之為"濟顛",尊之為"濟公活佛"。
濟公性狂而疏、介而潔,不同凡響。有與他同時代的詩僧居簡及其詩文選集《北澗集》為其作證。居簡是濟公的師侄,在遊覽赤城山時把山上的一塊摩崖稱作“書記岩”。濟公圓寂后,居簡寫了一篇《湖隱方圓叟舍利塔銘》,這“湖隱”、“方圓叟”都是濟公的別號。濟公身為禪宗高僧,撰有《鐫峰語錄》1o卷,還有很多詩作。他跟唐代隱士寒山、豐干、拾得(即“三賢”)一樣,既受到佛教禪宗的熏染,也受到了道家隱逸之風的影響。不同的是,他還具有民間遊俠的色彩,從而使他在眾多的佛門弟子中獨樹一幟。這與他從小就在佛道雙修的赤城山攻讀,並受到“台州式硬氣”的民風陶冶有關。附部分濟公詩詞
臨江仙
粥去飯來何日了?都緣皮袋難醫。這般軀殼好無知,入喉才到腹,轉眼又還飢。
唯有衲僧渾不管。且須慢飲三杯。冬來猶掛夏天衣。雖然形醜陋。心孔未嘗迷。
酒懷
朝也吃。暮也吃。吃得喉嚨滑似漆。吃得肚皮壁立直。吃得眼睛瞪做白。吃得鼻頭糟成赤。有時汝陽三斗。有時淳于一石;有時鯨吞。有時龍吸;有時效籬下之陶。有時學瓮旁之畢。吃得快。有如月趕流星;吃得久。有如川流不息;吃得干。有如東海飛星;吃得滿。有如黃河水溢。
其色美。珍珠琥珀;其味醇。瓊漿玉液。問相如。曲糵最親;論朋友。糟邱莫逆。一上唇。五臟欣隨;未到口。涎流三尺。只思量他人請。解我之饞;並未曾我做主。還人之席。倒於街。卧於巷。似失僧規;醉了醒。醒了醉。全虧佛力。貴王侯。要我度生靈。莫不篩出來。任我口腹貪饕;大和尚。要我開題緣簿。莫不沽將來。任我杯盤狼藉。醺醺然。酣酣然。果然醉了一生;昏昏然。沉沉然。何嘗醒了半日。藉此通笑罵之禪。賴斯混風顛之跡。
想一想。菩提心總是徒勞;算一算。觀音力於人何益?任世間。只管胡纏;倒不如。早須圓寂。雖說是死不如生。到底是動虛靜實。收拾起油嘴一張;放下了空拳兩隻。花落鳥啼。若不自知機;酒闌客散。必遭人面叱。謾說射洪春色。莫論其微;蘭陵清醞。休誇無匹。縱美於打辣酥。即甜如波羅蜜。再若嘗時。何異於曹溪一滴。
飲酒
何須林景勝瀟湘,只願西湖化為酒。
和身卧倒西湖邊,一浪來時吞一口。
醉傲
醉傲風顛卒未休,杖頭明月冠南州。
轉身移步誰能解,雪履蘆花十二樓。
贈明顛
青箬笠前天地闊,碧蓑衣底水雲寬。
不言不語知何事,只把人心不自謾。
臨江仙·雪
凜冽彤雲生遠浦,長空碎玉珊珊,梨花滿目泛波瀾。水深鰲背冷,方丈老僧寒。
渡口行人嗟此境,金山變作銀山。瓊樓玉殿水晶盤,王維饒善畫,下筆也應難。
無題(四)
幾度西湖獨上船,篙師識我不論錢。
一聲啼鳥破幽寂,正是山橫落照邊。
湖上春光已破慳,湖邊楊柳拂雕闌。
算來不用一文買,輸與山僧閑往還。
出岸桃花紅錦英,夾堤楊柳綠絲輕。
遙看白鷺窺魚處,衝破平湖一點青。
五月西湖涼似秋,新荷葉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問花花點頭。
湖山有感
山如骨,水如眼,日逞美人顏色;花如笑,鳥如歌,時展才子風流。雖有情牽絆人,而水綠山青,依然自在。即無意斷送我,如鳥啼花落,去也難留。閱歷過許多香車寶馬,消磨了無數公子王孫。畫舫笙歌,何異浮雲過眼;紅樓舞袖,無非水上浮鷗。他人久住,得趣已多;老僧暫來,興復不淺。你既丟開,我又何須。立在此,只道身閑;看將去,早已眼倦。咦,非老僧愛山水。蓋為看於見,不如看於不見。
游洞霄宮
平明餘杭,扁舟溯清流。
登岸五六里,小徑穿林丘。
奇峰聳天柱,九鎖岩谷幽。
雲根立仙館,勝處非人謀。
入門氣象雄,金碧欺兩眸。
彈棋古松下,啼鳥聲相酬。
羽衣讀黃庭,內景宜自修。
蓬萊隔弱水,九轉即可求。
坡翁昔賦詩,刻石紀舊遊。
溪山增偉觀,萬古傳不休。
我來吊陳跡,枯腸怯冥搜。
執炬入大滌,襟袖寒颼颼。
懸崖石乳滴,千歲無人收。
樵夫指岩窟,此處通龍湫。
方期過東洞,紅日驚西投。
徘徊出山去,空使猿鶴愁。
贈趙太守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與山僧作故交。
滿望枝河千載茂,獨憐刀斧一齊拋。
窗前不見龍蛇影,耳畔無聞風雨號。
最苦早間飛去鶴,晚回不見舊時巢。
白石磷磷積翠嵐,翠嵐深處結茅庵。
煮茶迎客月當戶,採藥出門雲滿籃。
花被鳥拈疑佛笑,琴為風拂宛禪談。
今朝偶識東坡老,四大皆空不用參。
贈馮太尉
削披緇已有年,唯同詩酒是因緣。
坐看彌勒空中戲,日向毗盧頂上眠。
撒手須能欺十聖,低頭端不讓三賢。
茫茫宇宙無人識,只道顛僧繞市廛。
語錄
裂網掀翻出愛纏,金田得人效金仙。
隨刀落塵根凈,衣逐雲飛頂相圓。
悟處脫離煩惱海,定時出死生關。
佛恩遷德俱酬足,一朵爭開火里蓮。
下棋
無為堂上,敵手相逢。移來一座水晶盤,傾下兩行碧玉子。聚三掣五,奪角爭先。靜悄悄向竹塢松軒,冷靜靜對茅亭菊檻。排成形勢,黑叢叢萬里干戈;擺定機關,白皎皎一天星象。休言國手,謾說神仙。遍九州奪利於蠅頭,布三路圖名於蝸角。縱橫在我,敲磕由他。個中訣破着精神,要使英雄滿天下。
咦!除非有個神仙路,衝破從來七九關。
雨傘
一竿翠竹,獨力支撐。幾幅油皮,四圍遮蓋。摩破時,條條有眼;聯絡處,節節皆穿。雖曰假合,不異生成。漫道打開有時,放下擔當**。饒他瓮瀉盆傾下,別造晴乾,藉此權為不漏天。
嘲靈隱寺印鐵牛
幾百年來靈隱寺,如今卻被鐵牛閂。
蹄中有漏難耕種,鼻孔撩天不受穿。
道眼何如驢眼瞎,寺門常似獄門關。
冷泉有水無鷗鷺,空使留名在世間。
神子贊
遠看不是,近看不像,費盡許多功夫,畫出這般模樣。兩隻帚眉,但能掃愁;一張大口,只貪吃酒。不怕冷,常作赤腳;未曾老,漸漸白頭。有色無心,有染無著。睡眠不管江海波,渾身襤褸害風魔。桃花柳葉無心戀,月白風清笑與歌。有一日倒騎驢子歸天嶺,釣月耕雲自琢磨。
鷓鴣天·瘞促織
促織兒,王彥章,一根須短一根長。
只因全勝三十六,人總呼為王鐵槍。
休煩惱,莫悲傷,世間萬物有無常。
昨宵忽值嚴霜降,好似南柯夢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