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諸子爭位(四)
\
金旋於長沙聞帝亡,藉機作。金旋知司馬懿文武雙全,命張飛、6遜部與黃忠、徐庶兩部合兵三十萬,命諸葛亮為軍師,親率軍征討漢中,為帝報仇,以慰天下子民。
曹丕、曹植聞知徐質弒帝,亦大吃一驚,採用荀攸之計,亦聲討司馬懿。因帝無子,擇皇族中一人立之,然後詔告天下。金旋、袁紹皆不奉詔。
金旋大軍征討漢中之際,曹丕與曹植為接位又起爭執。
曹丕、曹植因曹彰接位兄弟同心,曹彰投靠金旋以後,西王接位人選只余兩人,夏侯淳憤而回歸安定,曹彰走後,又為曹丕、曹植請到長安,主持大局。
這時西王妃已到長安,聞曹彰已出走投奔金旋,招曹丕、曹植兄弟在王府計議。王妃道:“汝父王已逝,彰兒與汝兩人不容亦遠走。汝兄弟應以大局為重,齊心協力,以保汝父王基業。”二人唯諾而退。
西王妃又請夏侯淳計議接位之事,夏侯淳道:“二公子、三公子俱有才華,西王之位皆能勝任,然一山難容兩虎,如因接位之事再起爭執,則我基業會元氣大傷。淳之見,不若收兩人兵權,若接位之人確定,盡將兵權付之。此萬全之計。”
西王妃道:“現西王老臣,曹仁等已隨彰兒遠投中王,軍中大將司馬懿又鑄大錯,只汝兄弟兩人能維持大局,然汝弟與植兒相處已久,已成植兒心腹。如奪其兵權,釀成兵變,則畫虎不成反類犬。”
夏侯淳問:“依主母之見,當選何人?”
西王妃因曹丕、曹植皆為己出,然為人母者皆偏愛小者。另因大凡人皆有遠親近疏的觀念,曹植常年領兵在外,幾年不得一見,反讓王妃整日挂念。王妃道:“我意讓植兒接位,一則丕兒雖擁兵眾,然領兵人物無出眾者,有汝兄弟在朝,無敢亂者。另則植兒才能勝過丕兒。未知將軍意下如何?”
夏侯淳本無私心,見王妃所言有理,道:“若王妃屬意三公子,則應儘快奪二公子之軍權,盡則生變。”
王妃然之。夏侯淳遂回營整兵。意軟禁曹丕。使曹植接位。
王妃侍女與曹丕有私。聞王妃與夏侯淳之言。潛出王府報與曹丕。曹丕聞言大驚。領兵離開長安返回許都。
夏侯淳領兵曹丕居處。見曹丕已走。知消息泄露。大怒。后盤察為王妃侍女泄露。報知王妃。將侍女處斬。
夏侯淳、夏侯淵兄弟即擁戴曹植接位。安定、長安、漢中、上庸、新野五郡響應。
曹植即位。即命夏侯淳、夏侯淵兄弟各率軍十萬攻打曹丕所轄各郡。夏侯淳部以許子將為軍師。兵出長安。攻打弘農;夏侯淵部以楊修為軍師。兵出新野。攻打宛城。
弘農太守曹真。聞夏侯淳大軍來到。不願自相殘殺。又知遠非夏侯淳之敵。大軍到日。曹真率吳質、王浚等開門納降。
宛城太守孫禮,本為夏侯淵部將,聞夏侯淵領兵殺來,也率傅干、華歆等出降。
曹丕在許昌聞宛城、弘農均不戰而降,現夏侯淳、夏侯淵兩路大軍欲合擊洛陽,急命親信賈逵、董昭、董衡急赴洛陽領兵十萬援助洛陽太守董衡。
夏侯兄弟領兵前來,兩軍對圓。夏侯淳曰:“吾等士兵皆西王之兵,為保西王基業,不得已奪二公子兵權。今王妃命三公子即位,吾兄弟前來,請二公子返回長安,以免節外生枝,為外患所乘。”又振臂呼籲士兵倒戈。
夏侯兄弟領兵日久,威望又勝,洛陽守軍有大半曾為兩兄弟部下,一大半臨陣倒戈。郝昭等見事不諧,領親兵三萬退往許昌。
曹丕在許都,見郝昭等從洛陽敗回,如眾文武計議。鍾會道:“今夏侯兄弟已得洛陽,近日必揮兵東下,進攻許昌,許昌守兵不足十萬,不是夏侯兄弟之敵,何況夏侯兄弟在軍中日久,威望太盛,眾軍莫有敢與抗者。若大軍到,守兵必與洛陽守兵一樣,不戰而倒戈。如此,公子當自縛請罪,想三公子與公子乃一母同胞,又有王妃、夏侯兄弟在朝,必不失性命。
荀攸卻不認同,道:“歷來兄弟爭位,敗者難有保得性命者。四公子已投奔金旋,今袁紹大軍屯於官渡,我等不若將許昌、陳留兩郡獻與袁紹,以做進身之階,而後借袁紹兵徐圖恢復大計。“
鍾會道:“今與三公子征戰乃兄弟之爭,然袁紹為外敵也,分主公之地而獻與袁紹,是為賣國之賊。頭可斷,然此事斷不可為。”
兩人紛爭,眾文武亦分為兩派,相互辯論。曹丕亦一時無計,命眾文武暫且散去。
入夜,守門士兵急報曹丕,說鍾會、陳泰、桓范、司馬孚、陳群等率親兵往洛陽而去。
曹丕大驚,召荀攸等相議,荀攸道:“此事已急,若事已急,若公子不急做決斷,則大事晚矣。”
曹丕雖知事急,然因曹操長子曹昂早亡,平昔為曹操諸子之兄,今若獻父親基業給袁紹,終是不能接受。
此時夏侯淳兄弟領大軍正急赴許昌,於路逢鍾會等人,說起荀攸欲獻城池於袁紹,大憂。遂分兵。鍾會等人引夏侯淵部逕往陳留收太守印授。夏侯淳引兵連夜趕路,徑奔許昌。
時曹丕再三計議,最後聚眾文武道:“丕知諸位忠心為我,然丕終為先王孟德之子。寧死不墜先王威風,我即自縛往長安請罪,汝等自做打算。”
荀攸等人見曹丕心意已決,也未再勸。欲待亡去,又難以割捨,思考良久,荀攸等亦決定陪同曹丕,自縛往長安請罪。
夏侯淳于路逢曹丕等,大喜,派兵護送曹丕等人趕往長安,自赴許昌接管。
曹操諸子奪位之事告一段落,曹植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