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長安,覬覦之眼(2)
“先前誅殺張華、裴?,已經大乖物望。方今京城稍安,不宜以諫阻之罪再殺嵇紹。”
趙王司馬倫本來就是一個無主見的愚懦之人,見孫秀如此說,只得罷議。
嵇紹橫插了一杠,並未能阻止趙王司馬倫接受“九錫”的進程。文武百官在孫秀囑使下,不少人都親自前往趙王相府去稱道功德,“懇請”他接受“九錫”典命。
於是,在孫秀有條不紊的安排下,司馬倫依照他父親司馬懿當年的樣子,上表佯為謙讓三次,最後,朝使持詔“敦勉”,他才“勉強”拜受九錫。
趙王得到這種出常格的禮敬后,趙王王府得以增兵至二萬人,與皇帝禁中宿衛數量相同。大喜過望之餘,司馬倫投桃報李,很快就以皇帝詔命的名義,進封孫秀為侍中,兼輔國將軍,仍領相國司馬一職。
如此,孫秀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真宰相”。不僅朝中大權由他掌握,就連趙王王府的軍權,也全部在他一人手中。除了趙王府兵二萬人以外,孫秀暗中增招軍士,使得他手下能直接控制的軍隊數目,達到三萬多人。
廢殺賈後的全部過程中,齊王司馬?中出力非常大。最後,他只得遷為“游擊將軍”。瞻前顧後,他心中大為不滿,每次上朝時,憤恨之色溢於言表。
這一切,當然逃不過孫秀的眼睛。為防止齊王司馬?成為第二個楚王司馬瑋,孫秀和趙王商議后,就矯詔外放齊王為平東將軍,出鎮許昌。這樣一來,齊王就不能再領禁衛軍。即使他在許昌掌握部分當地鎮軍,只要洛陽詔旨一下,可以隨時削奪他的兵權。
…………
帝國心臟洛陽生的一切,都不能逃過地方軍鎮的眼睛。
長安。平西將軍府邸。
河間王、平西將軍司馬?與李含、張方一文一武兩個屬官,正滿臉嚴肅地跪在地上,敬聽朝廷派來的史臣宣讀皇帝追復司馬?太子身份的詔書:
“嗚呼!維爾少資岐嶷之質,荷先帝(指晉武帝)殊異之寵,大啟土宇,奄有淮陵。朕奉遵遺旨,越建爾儲副,以光顯我祖宗。祗爾德行,以從保傅,事親孝敬,禮無違者。而朕昧於凶構,致爾於非命之禍。賴宰相賢明,人神憤怨,用啟朕心,討厥有罪,咸伏其辜。何補於荼毒冤魂酷痛哉?是用忉怛悼恨,震動於五內。今追復皇太子喪禮,反葬京畿,祠以太牢。魂而有靈,尚獲爾心。”
讀畢詔書,使者對河間王司馬?說:“朝廷規定,皇帝為太子服長子斬衰,群臣齊衰【注7】。諸鎮藩王,各派使節,前往許昌奉迎太子靈柩回京。”
囑咐禮儀后,使者變離開長安,踏上返回洛陽的旅途。
沉默了一會,河間王長史李含先說話:
“洛陽城內,風雨欲來!先前皇太子暴薨,皆出自賈後之手。皇帝憨愚,從頭到尾根本不知道內中詳情。如今,趙王等人以皇帝名義向國內各鎮派此等詔書,沒有任何實際意義!”
張方是個滿臉鬍子的武將,嘿嘿一笑,對河間王說:“洛陽日後亂起,大王您坐鎮長安,得秦地形勝之區,帶河阻山,地勢便利。如果我們乘高出兵,可收高屋建瓴之效!”
李含望着眼中冒閃出興奮光亮的司馬?,進一步勸說道:“秦地險要,被山帶河,四塞為固,漢張良曾經勸高祖劉邦:‘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大王,您佔據如此膏腴之地,控扼天下咽喉,豈可默默久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