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霸權之戰

第692章 霸權之戰

全文字無廣告第692章霸權之戰

寫本章的時候,我就已經刪了一千多字,才壓到五千字的。字無廣告鬱悶,難道七百章還結束不了?不可能的,絕對不可能的,其實最後一戰並不佔篇幅。啊啊啊,還是求票。

北策和大律之戰迸發,世人稱之為“律策大會戰”。

和北策早早確定最高指揮官不一樣,大律遲遲沒有決定誰來擔任最高統帥,也有遲遲未能進入狀態的嫌疑。

大律軍最高統帥之爭,乃是北陸侯和武侯之爭。此乃一目了然的。

大律前幾年,特地起複這兩名退休多年的兩代名將,肯定不是起複來玩耍的。

外界以為,是北陸侯和武侯互相爭權,卻是大錯特錯,不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雖然北陸侯和武侯不見得是什麼君子。

和爭權不相干。北陸侯和武侯不一定就很想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和戰靈軍作戰,實在是一個全新的課題。身為軍人,肯定也想和戰靈軍交手。這種心癢難搔,見獵心喜的滋味,總是有的。

不過,傅希文也是前車之鑒。稍有不慎,一個戰敗,那就一生英名盡喪,顏面掃地。

何況,此乃大律最嚴峻的戰事,勢必將會關係國運存亡。個人的意願已經很微乎其微了,北陸侯和武侯實在沒理由爭先恐後的搶奪這個。

話說回來,當今大律有能力有經驗,有傑出軍事水準的,能統御超過五百萬大軍的大統帥,說來說去,也只有北陸侯和武侯這兩位了。

如果單說現役的,普天之下,恐怕除了王策之外,一個都沒有。其中一方就統御三百萬大軍,那是何等規模,豈會等同兒戲。

放眼全世界不會超過八個。這其中,包括已經退休的。

律策之戰,從一開始,全世界都知道,北策一方的最高統帥,百分之兩千會是王策。

大律一方,要麼是北陸侯,要麼是武侯。大律這個時候,在這種關係國運存亡的一戰,絕對不會交給夜放天。哪怕夜放天是新一代名將。

實際上,遲遲沒能決定的,不是大統帥之位,而是此次大會戰的戰略思想。

唯一能結束紛爭的,只有律帝。為了結束戰略思想的分歧,為了儘快給大軍找到一個統帥,律帝悄然在流梟等武帝的陪同下,抵達前線。

饒是律帝有氣魄,親臨前線,一眼看見這分明漫無邊際的戰靈軍海洋,也不由倒抽一口涼氣。

多,實在太多了。律帝也好,誰都好,一輩子活下來,肯定都沒有看見過這麼多的戰靈軍。

數量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真的會很可怕。

北陸侯充滿驚悚,旋兒冷靜下來:“每次攻防,會出動多少?”他指的是常規攻防。

“單隻西南戰區,每次三十萬到五十萬之間。”前線主將看着北陸侯,神色充滿恭敬:“以炮灰軍發動強攻,並掩護,主力戰靈軍混合北策軍搶攻。”

“每次大約殺死十萬到二十萬炮灰軍,主力和北策軍大約五千到一萬之間。我軍每次陣亡約為一萬餘。”

北陸侯敏銳的察覺陣亡二字,瞄了扈寶一眼:“錦營情報沒錯。和戰靈軍交戰,陣亡率是較高。”不是王策故意的,這是戰靈軍自身的特點。

一臉鐵毅之色的武侯關注的是其他:“三線戰場,估計三日一次攻防。王策每一次會出動上百萬炮灰軍。”

瞄了一眼,前線主將知曉其意,低聲道:“主力戰靈軍,每次約有十萬出戰。”

北陸侯和武侯凝重的瞭望戰場,互相看了一眼:“也就是說,王策每三日在三線戰場,出動百萬炮灰軍,三十萬主力。”

“以王策的頭腦和軍事素養,不會不知道,此戰至少要打上半年。”

律帝安靜的傾聽,不太懂得軍事的他,暫時不太明白這其中蘊藏着什麼東西。

北陸侯心情沉重,低聲道:“陛下,每三日王策就能出動如此規模的戰靈軍。莫說持續半年,就是三個月,那會是多麼龐大的數目?”

“主力戰靈軍的數目不好判斷,但是,炮灰軍,恐怕……”輕鬆的,從數據就能推測,王策的炮灰軍團至少能達到多麼恐怖的一個數字。

絕對不會少於三千萬的炮灰軍團。

一句“我同意集中兵力”的話,涌在喉嚨,差一點就被武侯說了出來。

分散兵力,會有好有壞,壞處就在於得到了戰場主動權,陷入被動。道理很簡單,你大律分散兵力,引誘我王策分散兵力,難道我就一定要應戰?

當然不。王策大可潛入大律,玩一招漂亮的敵後作戰。可王策如果空投三千萬炮灰軍團,在大律境內大肆攻伐破壞……武侯鼻尖凝出一滴汗珠,竟然臉色有些烏青。

帝王三寶,是很奇妙的寶物。沒人知曉是怎麼誕生的,更像是天地間自動生成的。

帝王三寶,汲取的,仰賴的,是本土的天地人三氣。在本土,是最強大的,一旦去了境外,那就會衰弱。其中的九五袍和真龍璽,以至會得到效用。

唯一能在境外效用不變的,只有代表殺伐戰爭的天子劍。

古往今來的人皇,絕對不會輕易離開本土。以史為鑒,十代人皇中一個最短命的,就是自大的離開了本土,結果被超過二十名武帝聞風而來,聯袂一併幹掉了。

五千年歷史上,九成九的無上武帝,都是壽歸正寢。但絕對不是沒有慘遭橫死的先例,寂滅就是一個典型。

人皇的無敵,一半是靠無上境修為,一半是靠帝王三寶。只需不是過度膨脹,人皇是不會輕易冒險離開本土的。

其實,前線大本營的位置,設立在大律邊境,靠近戰場方向。就相當一個中轉站,方便律帝,不必離開本土。

有流梟等武帝的隨行保護,律帝親臨前線,仍然顯得太冒險了。

為何而來,北陸侯和武侯都心知肚明。進入營帳前,互相看了一眼,已懂相互意思。

陛下甘冒大險親臨前線,就是為了終結爭論,他們實在不該,也沒必要在戰略分歧上再爭論了。

進入營帳,武侯想透徹了,上前欠身行禮:“微臣大膽,請陛下任臣下為副帥。”

任命他為副帥,也就等於是武侯自動退讓了,承認了北陸侯的戰略,把主帥之位拱手讓給北陸侯。

律帝神色不動,深厚的目光掃視武侯和北陸侯:“決定了?”

北陸侯沒吱聲,武侯慢慢道:“是的,微臣有些自以為是了。分兵,仍舊是一個針對戰靈軍的好戰略。但是……”他一頓道:“不切實際。”

退休太多年了,太久沒上戰場了?武侯在心裏嘆口氣,親臨前線,根據戰事和情報,他已判斷出來,他的戰略沒錯,但稍微顯得不切實際了。

“分兵,是一個好戰略。”北陸侯很公允。

分兵,集中兵力,都是特地針對戰靈軍的最好辦法。很可惜,他們的對手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個具備出色軍事才華,並且滿身心眼的王策。

如果王策敢分兵,此戰必敗。以至有被斬首的可能。

很可惜,武侯一旦來了前線,聽取了許多,也就基本知曉,王策八成不會分兵。

從十日前,王策策動發起三線戰略反擊,表明絕不會陷入被動防禦,武侯就動搖了。他的分兵戰略,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大律是進攻方。

進攻,就意味主動權。攻入北策府境內,大律軍分成數十股襲擾,就由不得王策不分兵了。

一旦攻守換位,換成王策進攻,王策除非腦殘,不然,絕對不會分兵,而是間接動員幾百萬大軍推入大律境內。那就不是大律願不願會戰,而是必須要被動會戰。

武侯的策略,是需要滿足一定條件,才能達成的。就目前的戰場態勢,這些條件不太可能實現。

律帝不置可否:“北陸侯?”

北陸侯沉默半晌,忽然道:“陛下,臣想知道,陛下對於這一戰的戰略目標是什麼。”

律帝扣指,慢慢喝茶,沉吟道:“錦營有一個發覺,王策修為越高,戰靈軍就越多。錦營懷疑,這裏邊,大概有一些關聯。”

“無論能否,王策必須要死。”

北陸侯欠身,溫和道:“若然只是要王策死,此戰則意義不大。”

律帝細心斟酌,其實,殺了王策,那就處理了一半的要挾。一統之路上最大的攔路虎,就去掉了。

不過,想殺王策,真有這麼容易?流龍城沒自信,王策也許會潛入大律,但絕對不會被他逮着行跡。他相信,和他明爭暗鬥十多年的王策有這個本事。

十餘年前,因不死鳥引發的亂世。那時,人們是不喜歡人皇。

時日推展,從不喜歡,變成抗拒人皇。當發覺人皇真的出現,並且真的在謀求一統天下,這種會讓所有武者無處藏身的事,很自然的讓許多人有了對抗人皇的潛在心理。

能抗衡,敢於抗衡人皇的人和勢力基本沒有。直到王策和北唐連續蹦躂出來,一個憑諸子心相和琉璃境修為,一個憑南北之戰後的東洲霸權。

兩面抗衡人皇的旗幟,讓那些人釋放心理,變成了主動對抗人皇。

以王策的嘴皮子,律帝不懷疑,王策能說服那些不喜歡人皇的傢伙。

眼下的局勢,就是,王策基本不可能進入大律境內。

而他流龍城,也不會輕率冒險離開本土去格殺王策。流梟伏殺王策失敗,已經說明了問題。

派遣武帝圍殺王策,是一個最間接有效的省事辦法。卻一樣蘊藏巨大的風險。

王策身邊雲集多名武帝,就算大律好到爆炸,僥倖幹掉王策。大律也不會剩下幾個武帝了。而普天之下,不是只有大律這一個人皇國家。

間接動用高端武力拚殺,那就純屬兩虎相爭,殺敵一千自傷八百,誰都沒好果子。

其實,真要幹掉王策,也值得。問題是,連流龍城也不相信,派武帝圍殺就能做掉王策。

諸子心相,琉璃武宗,王策打不過,跑路是沒問題的。何況,還有一個**天子,流梟遭遇的一個神秘無上武帝。還是那句話,打不過,逃走是沒問題的。

沒有三個無上武帝,是不太可能攔截圍殺一個無上武帝的。

考慮當年王策為了十七名部下,就心狠手辣的公然刺殺他。流龍城絕對相信,一旦干不掉王策,王策會無所不用其極的展開報復。

結論很明顯。

派高端武力圍殺,基本沒希望殺死王策。而殺不死,大律就一定會承受恐怖的復仇。

派武帝出馬,那是最後的辦法。不到迫不得已,不能輕易動用。沒辦法,王策不知不覺已經進入武力最頂尖的那個行列了,勢力也是最頂尖的。

流龍城徐徐吐了口氣,搖頭否決:“殺死王策,是目標之一。能達成最好,不能達成……只需今次擊敗戰靈軍,他遲早是死路一條。”

光是基本一統北洲,就為大律帶來了十一名武帝。

此戰若勝,王策將無法阻止大律一統之路,大律將會順利入侵東洲。一旦攻入東洲,天下就有一半進入口袋了。

一路佔領,一路徵召武帝。你能想像,大律的實力膨脹得多快。總結起來,就是“一步慢步步慢”。王策一旦錯過今次,往後除非成為武神,不然,遲早死路一條,藏都沒處藏。

“王策是北唐皇儲。”武侯忽然插嘴:“北策府和北唐若然合在一起……”無疑,王策是北唐和北策府的紐帶。

王策沒有合併北唐和北策府的意思,但架不住外人會這麼聯想。唐帝利用王策聲勢,誤導外人的意思,也就那麼幾個人知曉。

北唐和平吞下東寧,橫掃中部,已是一統半個東洲了。雄心勃勃的大肆擴軍,哪怕沒有王策和戰靈軍,如無不測,三年內多半能一統東洲。

說白了,大律和北唐,現在是東風和西風的關係。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反過來。

大律不敢等,不敢拖。拖個三年,最有希望一統天下的,就不是大律,而是北唐了。

此戰,是最嚴峻的一統之戰。不是北唐,就是大律,誰在保留元氣的前提下戰勝,誰就能勢如破竹的成為九洲至尊。

律帝細心斟酌,慢慢的說:“重點是王策,重點,愈加是天下。是北唐,是我大律,誰能一統天下,就在此一舉。”

“此乃……”律帝慢慢道:“傾國之戰!”

“今次,是大律傾國之戰。”

王策也在闡述,悄然的一笑:“重點,不是我,而是天下。我不想承認,但必須承認,流龍城是一個極有氣魄的皇帝。”

“明眼人都能看出,北策府和北唐是唇寒齒亡的關係。北策府倘若頂不住大律攻勢,北唐則覆滅。倘若頂住,北唐則成為唯一能與大律爭霸的國家。”

“若擊敗大律,北唐將會一統天下。”

大本營堂上,包括海棠妹子和滕沫,很多人都聽出來了。王策不光是在向部下描述戰局,也是在給北唐派來的紀藏等人當政委,做思想工作。

不是為北唐而戰,北唐的增援大軍,能發揮多少戰鬥力,真不好說。王策的思想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至少也要指出,此戰對北唐的意義是多麼嚴峻。

王策耐人尋味的目光,徐徐掃過燕自愁顏鼎等人:“做不好的,就滾蛋。”

紀藏等來自安原府和北疆府的將領,無不臉色漲紅烏青。

“原諒我,就是這麼間接。”王策輕蔑的冷笑:“不服氣,就滾蛋。”

王策上輩子不是政委,也沒耐心搞太細緻的思想工作,冷冷道:“大律終止其他軍事行動,北唐也終止所有軍事行動,專註派遣一百二十萬大軍增援。”

“為什麼要這麼做,你們自己有腦袋,自己想。”

沒心情和紀藏等人多說,王策轉臉,指導很大的沙盤:“大律已出動五百多萬大軍加入戰場,分為三線。此外,半年前,大律從南方挑選,抽調三百萬僕從軍。”

“這三百萬僕從軍,分別駐紮在東南和西南的五千裡外。其中一百萬已是北上參戰,其他二百萬正在北上。”

“大律本土軍,約為四百萬。其中二百萬已參戰,約有八十萬到五十萬之間的本土軍坐鎮中部和南部。本土,僅剩一百餘萬。”

顏鼎,燕自愁,鍾雲寂,管縉雲,裴語琳,等來自北唐的高級將領。

滕沫,韓邑等本土將領。郭少潛,卓昊少數幾名已對北策府誕生幾分凝結力的前北唐將領。所有人收斂心神,細心傾聽。

王策指指沙盤:“也就是說,大律的紙面上的兵力基本一目了然。”一頓:“袁川,你說。”

“根據作戰部和錦衣衛的聯袂估算,六百萬僕從軍,已差不多是極限了。”袁川神色並不輕鬆:“如無不測,大律不太可能再從南方抽調僕從軍。”

王策點頭,補充:“有經濟,也有政治上的原因,都會迫使大律無法再抽調僕從軍。”政治上的原因不必說,經濟上,哪怕大律是吸北洲的鮮血來發動戰爭,也不可能無限度。

所以,大律在戰爭迸發之前,和當時,分為兩次,抽調僕從軍北上,實在是一個非常非常聰明的做法。

否則,若在戰爭迸發一段時間后,再來抽調,一來是地域太大,趕不及,二來也是很容易引起中部和南部的不穩定。

是律帝的手筆?北陸侯,武侯?王策不敢大意。

顏鼎表示了一下,站起來說:“策帥,都說大律能動員本土八百萬大軍……”

袁川註釋:“過去三十年來,大律軍有三百萬服役過的老兵退役。上一次大律軍擴編,已重新招募了其中較為年輕的八十萬,和新兵混編為十二個軍團。”

“其中,一部分年紀已超過五十歲。我等估算,認為大律接下來能重新動員募集的老兵,大約為百萬。按大律軍的習慣,會和新兵一比一的混編。”

眾人倒抽一口涼氣,那豈不是說大律本土軍能達到六百萬?

王策神色不變,從大律的許多消息,錦衣衛和作戰部推算,認為大律真的能動員八百萬大軍。不過,那會超過極限,和北唐小心翼翼把本土軍控制在二百五十萬以內是同樣的道理。

王策扣指,驚醒眾多震駭的高級將領,冷峻的目光環顧:“諸位,我們目前面臨的,是五百多萬大律軍。”

“未來,當剩下二百萬僕從軍抵達,這個數字會達到七百萬。倘若,大律動員本土軍,則將會逼近千萬。”

眾將的氣都喘不過來了。不是說笑的,是真正的一千萬,是能投入戰場的數目。

往上數五千年,這是從未有過的規模。

王策眯眼,清澈的笑了笑:“沒錯,我們很可能會遭遇古往今來,參戰人數最多的一次大決戰。”

“諸位必須明了,並且必須謹記。我的策略是……”

王策從牙關中吐出石破天驚的兩個字:“進攻!”

所有人都身不由己的戰慄起來,也許是恐懼,也許是興奮!

!@#

字電子免費下載)

百度搜索閱讀最新最全的小說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神策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神策
上一章下一章

第692章 霸權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