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山雨欲來(三)

第二百一十章 山雨欲來(三)

趙國的局勢正如徐瑤所料,數日後禁衛軍序列突然實行了大規模調整,大批服役三年以上的軍官士卒被外調,名為積功升遷,實為調離中樞。同時從各地駐軍中抽調精銳補充進禁衛,多為從軍未超過三年的青壯士卒。

趙王此舉無疑是想將主父對禁衛軍的影響消除,避免上次宮變時候臨陣倒戈的事情再次出現。主父在軍中的影響多集中在邊塞之地,相比較而言內地要少上許多,同樣他退位后入伍的士卒相對會對王權的敬畏更加多些。

因為禁衛軍是趙王的親屬之軍,退位時主父也將禁衛軍的指揮權完全交予了趙何和肥義,平時也不多過問。所以這次禁衛大換血主父並未乾涉,只是在旁冷眼旁觀。禁衛也藉著這次換血的機會大規模擴編,編為六營三千餘人,從人數上穩穩壓過羽林,牢牢控制住宮中四門中的三門。

相比較而言羽林的動作就要小上很多,只是將新卒全部調入宮中,編為兩營輪值駐守西殿。主父似乎並不願意與王黨爭鋒相對,任趙章等人如何勸說也是不許。

禁衛軍調整之後,王黨接來下的動作就顯得直擊要害了許多。在一次朝會之上,趙成忽然提到自主父首創虎符制度以來,邊軍的調動流程似乎並沒有完全遵守,將領私自調動軍士的事情時有發生。便提議重提虎符制度,希望藉此嚴肅軍制。

虎符最早為秦國首創,秦惠文王年間秦王為了加強對軍隊的掌控,故而用青銅做成伏虎形狀的令牌,劈為兩半,其中一半交給將帥,另一半由皇帝保存,一地一符,絕不可能用一個兵符同時調動兩個地方的軍隊,調兵譴將時需要兩半勘合驗真,才能生效。虎符制度不但有效的限制了邊關將領們的軍權,使他們只有領兵之權卻無調動之權,從源頭上杜絕了將領私自擁兵做亂的可能,大大加強了王權。所以為各國所追捧,齊魏等國紛紛效仿秦國也使用了虎符。

趙雍即位之時,趙國當時軍制混亂,邊關將領大多飛揚跋扈,對王命多有曲意變通。正是鑒於此他強行在軍中推行了虎符制度,將幾名不服調度的將領或殺或貶,這才讓趙國內輕外重的局面得以改善。但隨着趙雍王位漸穩,在軍中的地位更是如同中天,趙國國內統帥軍隊多為他的心腹,再加上常年不在宮中,各種各樣的虎符多大百種,攜帶極為不便,漸漸的趙雍也就不在嚴格於此時,很多時候將軍們都只是憑着他的詔令就調動軍隊。

同時也有更為現實的原因,虎符制度凡事都要請示君王,在加強王權的同時也大大束縛了將領的自決之權。秦魏等國尚且還好,因為咸陽和大梁處於關中和魏國心腹之地,前線的將領請示君王並不需要太久。可趙國卻是不同,邯鄲地處趙國的最南端,與最北邊的雲中郡和雁門郡相隔千里,若是遇襲也要做到凡事請示的話,那豈不是坐視敵軍長驅直入。

種種原因讓虎符制度在趙國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當年主父不過是接着此事削弱將領們的權力,待將軍權牢牢握在手中后虎符制度便也流於形式,大多時候只是一紙空文而已。所以趙成今日忽然提出,在朝的所有人額恍然醒悟,心知大王是要對主父最為倚重的軍權下手了。

若是虎符制度得到了嚴格執行,從此任何五十人以上的軍卒的調動只能由趙王一人所決,這等於生生剝奪了主父的掌軍之權,除了親衛羽林外,他再也調不動一兵一卒。

趙成此舉無異於釜底抽薪,直接向主父黨發起了致命一擊。

趙成話聲才落,趙章便迫不及待的跳出來出言反對道;“本君以為不可。”

趙成見他直言不諱,絲毫不顧及自己這個長輩的面子。心中自然不喜,冷哼道;“你能有什麼高見,說來我聽聽。”

趙章並非庸才,對軍中制度更是知之甚詳,這正好問到了他擅長之處,便侃侃而談道:“虎符制度雖然有助於加強軍制,卻也抑制了將領們自主之權。若是長久以此,必然會將不知兵,兵不知將,我趙軍的戰力定會下降不少。”

趙成冷笑道:“那為何秦軍愈戰愈強,絲毫不見你說的戰力下降。”

趙章卻是胸有成竹道;“我趙國不同於秦魏之國,秦國之精華所在不過關中爾,魏國不過河內。以秦國為例,前哨離咸陽不過數百里,平時秦軍的主力皆在咸陽附近,再加上境內阡陌便利、直道甚多,若遇突發軍情,大可以從容請示君王,再從咸陽調集重兵支援。”

“可我趙國大不一樣,南邊邯鄲做為中心,西邊以晉陽為中心的上黨等地,北邊是以代郡為中心,兼顧雲中雁門二郡。這三塊相隔數百里,甚至千里。再加上國內道路並不便利,所以不同於秦國的內重外輕,我們趙軍的主力大多都在邊塞之地,這就要求給邊關的將領們更多的自主權,如此才能讓我們趙軍保持活力。”

論起軍中之事,趙章自是行家,趙成到被他說的啞口無言,只好將目光望向李兌,使了個眼色過去。

李兌不慌不忙的站了出來,清了清嗓子道;“君上所說是有些道理,但既然當初主父制定了虎符制度,並得以貫徹執行,自然有其中的道理,安陽君認為可對?”

李兌咬定了虎符制度是主父制定的制度,趙章倒也不好反駁,只好冷哼了一聲並未說話。李兌接著說道;“至於安陽君擔心的事卻是也有些道理,當真有些為難。”

說話時眼神望向肥義,又道:“肥相身為相邦,想來心中定是已經有了分寸。:

肥義看了一眼李兌,朝着趙何行禮道;“大王,臣以為虎符關乎趙國軍制,主父當年既然已經推行也證明有效,那確實應該繼續執行下去。我趙國素來內輕外重,時常生出兵亂,正是因為邊關將領權力過大所致。如果在位的趙王是如同主父那樣強勢君王,或許能夠強壓住軍中將領,可大王文弱,並無領軍資歷,軍中老將多有不服之心,長此以往,恐會有變。”

肥義此話說的中肯十分,連座上未發一言的主父都不由動容,神情似有所思。他心中清楚肥義所說確實是實情,他在位時之所以能牢牢掌控軍權那是因為他領軍數十載,趙國的新式騎兵完全是他一手創立。

可他可以做到並不代表他的繼承者們也可以做到。趙何文弱,並沒得到軍中宿將們的認可,今後若是自己不在了,他未必可以鎮住這些老將。遠的說下去,若是趙國這種內輕外重的局面繼續保持下去,對趙氏後世君主來說是個心腹之患。

作為趙國強盛引路者的主父,不得不開始考慮其這個一直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軍權過重可能給後世帶來的隱患。

趙章瞪着肥義,仍不服氣的哼道;“若是強行改變,我想不用等‘長此以往’了,很快軍中就會一片混亂了,到時候我趙軍戰力下降,我怕肥相你擔不起這個責任。”

肥義拱手道;“安陽君所慮甚為有理,老夫之前也曾考慮過再三,所以覺得應該因地制宜,對各處駐軍區分對待。例如雲中郡、雁門郡、上黨郡、代郡、中山五地,因為隔得太遠,所以可以給予一定的自決權,郡守可以根據戰情需要調動郡內駐軍,但必須有大王所賜虎符調度才能徵召士民入伍。畢竟僅靠一地邊軍,很難對朝堂造成太大的威脅。”

“但除此之外的各地駐軍,大多在我趙國平原心腹之地,離邯鄲並不算遠。完全可以按照虎符制度將兵權收歸大王,以此保障王權。而且我們更應該借鑒秦國治軍的經驗,逐漸改變我們趙國內情外重的形勢,將主力大軍駐紮在邯鄲附近,如此一來不但可以強化王權,開戰時也能迅速作出反應。”

肥義話聲落下,李兌立刻站了出來,朝着座上的趙何行禮道;“臣附議。”

趙成和趙頜也隨之站出躬身道:“臣亦複議。”

見王黨最為關鍵的幾個人物紛紛表態了,本還在觀望的一眾臣工也齊齊表態,皆站出來先後表示贊同相邦肥義的提議。趙章見狀自然不甘示弱,忙帶領手下聚攏的一些官員紛紛表示反對,只是與王黨的聲勢浩大的比起來就顯得勢單力薄了許多。到是一向作為主父黨核心的樓緩和王許二位重臣卻出人意料的沒有任何錶示,樓緩半閉着眼,神情淡然,也不知在想着什麼。王許則是神情有些猶豫的看了一眼樓緩,終極沒有站出來。見兩人如此態度,大批的不遠捲入其中的官員也紛紛仿效,只是在一旁持觀望態度。

趙章眼見形勢不妙,便將求援的目光遞向一直緘口不語的樓緩,連連使了幾個眼色,希望他能出言相助。卻不料樓緩卻是對趙章的眼神視而不見,仍然是眼觀鼻,鼻觀心,一副淡然處之的神情,並沒有理會愈演愈烈的殿中爭論。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趙氏為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趙氏為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百一十章 山雨欲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