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節:第三部分 自我激勵(2)
實際上去書店轉轉的話,會因為要看的書太多而驚訝。多多利用這種情感會對下決心讀書有所幫助。
3.接受推薦
最好的辦法還是讓別人推薦。讀那些作為自己榜樣的人推薦的書,收穫一定不會少。優秀的作品,即使讀書的人換了,看書的角度、領悟的層次、欣賞的水平變化了,依然能給人啟發。
4.從記憶里搜尋作者的名字
想想以前通過讀書將哪些作者的名字刻在了腦子裏,繼續找他的書來讀。在思想上幫過你一次的作者值得信賴。
2.在和自己的鬥爭中感到疲憊時
欲成大事者,註定要孤獨。如果不喜歡孤獨,再聰明的人也無法挖掘潛能。我們要習慣孤獨。路還是要走下去,因為它通往我們的夢想。
早春時節,一隻百靈鳥飛到嫩綠色的麥田來築巢。不久,小百靈們的羽毛慢慢地豐滿了,力氣也漸漸大了起來。有一天,麥田的主人見到已經成熟的麥子,便自言自語道:"收割的時候到了,我一定要去請所有的鄰居來幫忙。"
一隻小百靈鳥聽到這話后趕忙告訴媽媽,問她搬到什麼地方好。百靈鳥說:
"孩子,他不是真急着想收割,只是想讓鄰居來幫忙。"
幾天過後,那主人又來了,看到麥子熟透了,急切地說:
"明天我趕緊叫上家裏的幫工和到時候能僱到的人來搶收。"
百靈鳥聽到后,便向小鳥們說:"現在我們該搬家了,主人這一次真的着急了。他不再依賴鄰居,而要自己親自動手了。"
這是伊索寓言裏的一個故事,它告訴我們相信自己的人才能通過行動完成某件事。
據說伊索是奴隸,有個關於他的軼事。有一天主人想去洗澡,便對他的奴隸伊索說:"去,到浴室看看人多不多,如果不多,我就去洗澡。"
伊索來到了公共浴室,浴室內人頭攢動、熙熙攘攘。於是他走出浴室,準備告訴主人。就在這時,一個浴客在浴室的門口猛然摔了一跤,他大聲咒罵了幾句,便離開了。伊索這才注意到,絆倒那個浴客的是浴室門口橫在道路中央的一塊大石頭。緊接着,又有幾個人被絆倒,但都是大聲咒罵了幾句就進去了。最後一個人,也被絆倒,不過他站起來后將石頭搬到了一旁。見狀,伊索回去向主人說道:"浴池裏就一個人。"
在伊索看來,連自己眼下該做的事情也不去做的人,不配"人"這個稱謂。在他眼裏也沒有把那位想叫鄰居幫忙收麥子的主人當作合格的人。我們也有必要思考一下,是不是也常常期待別人替我們做那些本應由我們來做的事。
相信自己的人才能擁有真正的人生,相信自己我們才能成為世界的主人,依賴別人或者期待環境改變都不是主人應有的態度。被動和旁觀與其留給自己,不如留給別人。當然,這樣做就必然要忍受一定的寂寞和孤獨。忍受別人對自己的不同觀點和不理解我們做法的事實。無法理解就會對這種行為感到不安。
對別人與己不同的行為進行非議,這是害怕別人生活得比自己好的一種表現,是忌妒心在作祟。所以作為公司職員,常常會偷着去給頭腦充電。在針對上班族,以自我啟發為目的的演講會裏,人們總是像"沙粒"一樣。就算一百個人參加也很難從中找到來自同一個公司的人。瞞着同事和公司投入到思想充電的過程中,為什麼要這樣呢?希望自己比同事更出色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在於"偷偷",因為怕公司或同事知道後會故意找茬,設置障礙,拖自己後腿,給自己小鞋穿。他們是在通過身體力行,驗證着《戰國策》中的論斷:"欲成大事者,不與眾謀。"
這種狀況下誰都會孤獨。要和自己鬥爭,也要留意別人的眼色,而且誘惑又是如此之多。奇克森特米海伊教授曾說過:"不喜歡孤獨,再聰明的人也無法挖掘潛能。"我們要習慣孤獨。路還是要走下去,因為它通往我們的夢想。
萊內·馬利亞·里爾克(RainerMariaRilke)在《給一個青年詩人的十封信》裏如是說道:"你的職責是藝術家,那麼你就接受這個命運,承擔起它的重負和偉大,不要關心從外邊來的報酬。因為創造者必須自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連接的自然界裏得到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