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李密來投

第七章 李密來投

經過這一役,瓦崗軍移軍滎陽,度向四周州縣擴張,各州縣望風而降,很快,瓦崗軍便建立起了以滎陽為中心的根據地。單雄信率程咬金、尤俊達等將駐梁郡,王伯當領所部鎮守金堤關,徐世績等將隨翟讓駐滎陽。

徐世績命人控制汴河水6要衝,攔截運河過往船隻,掠搶官商,收穫頗豐,瓦崗軍一時名聲大噪。每日來投奔者絡繹不絕,不久瓦崗軍人數已展到一萬多人,軍中將領十夫長升任百夫長,百夫長升任千夫長,每日按徐世績所授陣法操練,東都洛陽震驚,天下聞名。

徐世績見境況稍已安定,便又派人去接了程、尤兩位老夫人以及父親徐蓋來滎陽居住。大家早晚相見,幾位老人十分歡喜。

瓦崗軍取了滎、梁二郡多時,破壞漕運,搶奪官糧,消息每每傳到楊廣耳中,楊廣早有剿滅之心,但由於大兵皆派往征討高麗去了,偏又楊玄感趁機叛亂,楊廣鞭長莫及,只能看着瓦崗軍坐大。

但徐世績等將領清楚,楊廣雖一時無法抽身來理會瓦崗軍,但終究會派人來征剿,於是瓦崗軍一面命人多造弓弩刀槍,一面日夜操練,絲毫不敢怠慢。這些日子裏,徐世績軍中又有勇將丘孝剛,謀士郭孝恪等人來投,聲勢更加壯大。

一日,徐世績早議歸來,手下稟告說蒲山公李密等人來訪,正在府中客廳候見。徐世績忙進府相見。

徐世績素聞李密之名。李密字玄邃,長安人,世代公卿,曾祖父李弼是北周太師、魏國公,祖父李祖曜是北周邢國公,父親李寬為隋朝名將,驍勇善戰,膽略過人,為隋上國柱、蒲山公。隋文帝時,李密受世襲為蒲山公,此人素懷大志,謀略過人,口齒利害,仗義疏財,好結交天下好漢,為隋開國功臣楊素所器重。前不久隨楊玄感起兵反隋,不知今日何故來見,莫非是來與瓦崗軍結盟的?

“世績不知蒲山公來訪,有失遠迎,先行告罪。”徐世績進廳向李密施禮道。

李密二人見徐世績進來忙上前施禮道:“山人李密、魏徵特來拜見徐軍師。”

“原來先生便是魏徵魏玄成,失敬失敬!”徐世績想不到眼前除了這個聞名天下的李密之外,還有一個慕名多時的智謀之士魏徵,心中十分高興。

當下,徐世績命人排下酒席相待。

席間,徐世績問道:“償聞蒲山公與楊禮部共舉大義,不知今日何以有隙來訪寒舍?”

李密,深深嘆一口氣道:“此事一言難盡,李密二人今日兵敗來投,還望軍師收留。”

“兵敗來投?”徐世績十分驚訝。

原來,楊廣在第一次兵敗高麗后,始終心有不甘。前不久,更調全國兵馬一百萬親征高麗。那時,楊玄感為隋朝禮部尚書,便命楊玄感督運糧草相接應。楊玄感乃開國重臣楊素之子,此人好讀書,善騎射,又為官清正,朝堂上下口碑都極好,名望很高,又素與李密交好。

楊玄感見在楊廣暴政,窮兵黷武之下,民心盡失,天下百姓起義浪潮風起雲湧,加上楊廣及大軍現在遼東,便有心趁後方兵力空虛之際取而代之。於是便與部下密議起兵之事,又秘密召回了隨隋煬帝出征的兩個弟弟楊石和楊玄縱,還暗中請身在長安的李密前來黎陽相助。

李密到楊玄感軍中時,楊玄感問計於李密,李密為楊玄感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

李密言道:“現在楊廣率大兵遠征遼東,南有大海阻隔,北有高麗兵和突厥兵牽制,隨後掩殺,主公只要秘密帶兵潛入幽州,駐守在薊城要地,楊廣大軍進退兩難,只要稍微拖延時日,楊廣軍中無糧,必然全軍投降,大事可定,這是上上之策。第二計,主公帶領兵馬,偃旗息鼓,秘密進入關中,關中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雄關險峻,易守難攻,當年漢高祖劉邦入關中而得天下,劉備入川而終成蜀漢霸業,主公可以據守關中之地與煬帝分庭抗禮,再緩圖天下,這是折中之策。第三計,是下下策,就是取近道直奔東都洛陽,但洛陽城高牆堅,不易攻取,如果煬帝回軍掩殺,勝負之數難料了。”

楊玄感聽了李密的三計之後,偏偏以為李密的下下之策是上計,認為只有攻下洛陽才能漲義軍士氣,揚威天下。便兵洛陽,初時,楊玄感得四方難民相助,每戰必克,但結果還是如李密所料,洛陽守兵早有準備,洛陽城久攻不下。楊廣一面調宇文述、來護兒、屈突通等四方勤王之師支援洛陽,一面率主力回師南下。楊玄感大軍在隋軍的多方夾擊之下,大敗,於途中自殺身亡。李密等人幸而逃過隋兵追捕,途中巧遇好友魏徵,便約好同來投奔瓦崗軍。

徐世績聽二人講述楊玄感起兵經過,大為感動,當即決定次日便引見二人給翟讓。

次日,徐世績引二人來見翟讓,翟讓見了非常高興,留二人在身邊作謀士,並設宴款待李密和魏徵。席間,眾頭領都盡興而豪飲,獨徐世績若有所思。

王伯當見狀端着一碗酒拉着單雄信過來問道:“今日瓦崗軍又增添兩名好漢,三弟何故愁眉不展?”

徐世績言道:“今楊廣大軍南歸,楊玄感新敗,滎陽早晚威脅着東都洛陽,卧塌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楊廣不日必然將派人來攻取了。”

王伯當與單雄信聽着覺得在理,但還是笑道:“三弟莫急,瓦崗兄弟每日依三弟所授之兵法操練,已有些成果,正可與隋軍一戰。”

程咬金不知何時已到了身邊,說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隋軍敢來,我老程請打頭陣!”

“程大哥豪氣干雲,勇氣可嘉。有眾兄弟齊心,將士用命,何愁敵軍不破,看來是世績多慮了。”徐世績笑道。

“久聞李兄與魏兄都是天下名士,不知二位對當今天下局勢有何高見。”徐世績知道二人長久遊歷天下,又都是滿腹經綸之人,不禁問道。

“軍師過喻了,我二人在眾兄弟面前豈敢有什麼高論,只是軍師既然垂問,李密便不防拋磚引玉,談一談當今形勢。”李密隨即應道。

“當今楊廣暴政,民心盡失,各路義軍紛紛舉起反隋大旗,楊廣雖縷縷派兵鎮壓,義軍卻越剿越多,大隋政權已是強弩之未,搖搖欲墜了。另一方面,由於楊廣不納忠言,殘害朝廷舊臣,大隋內部各方稍有實力的門閥勢力都對楊廣敬而遠之,只是名義上都還是打着擁護楊廣當政的旗號,背地裏卻各自展自已的實力,明爭暗鬥,包藏禍心,侍機而動。事實上,當今天下已是各方勢力割據的局面。”

魏徵道:“密公所言不虛,只是各路義軍展不一,相互猜忌、?並。如今真正已形成氣侯並對楊隋構成威脅的也只有河北的竇建德部、江淮的杜伏威部,及眾家兄弟所在的瓦崗義軍。倒是隋楊內部勢力暗潮洶?。”

“哦?具體情況玄成不妨仔細說與眾家兄弟聽。”翟讓言道。

“當今楊廣沉溺於酒色,軍政要務皆交於讒臣宇文氏父子,宇文氏大權在握,相繼剪除朝中異已,江都勢力不可小覷。洛陽王世充表面雖忠心擁護隋楊,暗地裏卻全力培植自已勢力,野心勃勃,早晚要一爭長短。太原李淵手持重兵,根深蒂固,手下能征慣戰者極多,二子李世民更是深得民心,一旦時機成熟,必率太原子弟揮師南下,直取兩都。馬邑郡守劉武周則據雁北(雁門關以北)之地為已有,與突厥往來頻繁,必然也是有所圖謀。金城校尉薛舉則坐擁隴西各郡,外聯突厥,稱霸一方。朔方鷹揚?將梁師都舉涼州之兵虎視中原。還有武威鷹揚府司馬李軌收河西五郡分據一方。虎賁郎將羅藝自稱幽州總管,割據涿郡。還有如李子通,郝孝德,朱粲,林士弘等輩都已漸成氣候,手握重兵,把持一方。”

“誠如二位所言,各方勢力雖各懷鬼胎卻仍打着大隋的旗號,獨瓦崗軍早領義旗,且逼近東都,此必為楊廣眼中之釘,肉中之刺,不可不防。”徐世績續言道。

“軍師所言有理,我等皆當盡心竭力隨時聽候軍師吩咐。”瓦崗眾將齊言道。

酒散后,徐世績吩咐眾兄弟回去加固城防,多備弓石滾木,府庫多存糧草,抓緊備戰。並派出許多精幹細作,注意四方動靜,一有風吹草動便來報知於他。

李密和魏徵見徐世績居安而思危,且調度如此有方,不禁嘆道:“茂公真將才也!”

李密來到滎陽后,整日與瓦崗舊將結交,喝酒,下旗,聊天,談抱負,論內政,說兵法,眾將都對他十分佩服,特別是王伯當對李密最為推崇。

王伯當,文採過人,本有一身抱負,可惜楊廣無道,他報國無門,不能施展才華,只好流落草莽。到了瓦崗以後,本想一展所長,可眾人都只服他百步穿楊的絕技,對他的政治抱負視若無睹,他曾經幾次向翟讓進言,要在滎陽開辦學堂,規範王化,設招賢館,立議政廳,可翟讓出身綠林,對王伯當所言全不在意,王伯當一身抱負無以施展,心中十分苦惱。李密一來,兩人談及政治抱負,竟是同樣遭遇,便如同命相連一般,王伯當暗暗將李密引為知已好友,感情似乎還勝過了兩位結義兄弟。

一日早議,李密向翟讓進言道:“瓦崗軍今以滎陽為中心,錢糧多靠搶奪汴水官商而來,若隋軍提大兵來攻,並屯一支兵在運河之上,日久,瓦崗軍糧草難繼也。唯今之計,必集四方百姓來域中屯田,五五分帳,戰時還可以充當兵源,一石二鳥。”

眾將聽了,都覺得此法十分可行,王伯當和徐世績更是一再請求翟讓按此法行事,於是翟讓依李密之計出榜天下請各方流浪百姓來瓦崗勢力範圍內屯田,一時間,各方百姓蜂擁而至,瓦崗軍成為天下民心所向,境內十分繁榮。

“報!”一前方密探來報道:“隋軍大將張須陀統兵三萬,以大將秦叔寶、羅士信領三千兵馬為先鋒渡河正殺奔滎陽城而來。

“再探再報!”徐世績令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徐懋公傳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新徐懋公傳奇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章 李密來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