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所謂的大明政黨
;侍堯、葉塗溫下去之後立即召集派系中的骨幹。對劉婚。剛詣點進行討論,越討論越覺得這是太平派最好的出路。在目前,把持大明經濟命脈的大工商業主似乎有了尾大不掉的趨勢,皇帝陛下肯定會進行打壓和制衡。如果太平派還跟在大工商業主的屁股後面跑,下場很明顯,可能成為大工商業主集團的附屬,最後在皇帝陛下的打壓下成為替罪羊,也可能善始善終,但是卻需要與實力強勁的淮西派爭資源。與其如此,真的不如轉向原本關係就不錯的勞工聯合會和中小工商業主。按照皇帝陛下的說法,就是獲的“勞工階層”和“中產階層”的支持。因為在目前的大明,待遇非常豐厚的勞工階層與中產階層相差無,幾。而且與農民階層相比,他們絕大多數都受過更高層次的教育更能接受太平派的政治理念。
從另一方面來講,太平派紮根勞工和中小工商主,為他們撐腰和說話。成為他們的代言人,就等於是與大工商業主利益相卑,與其抗衡。站在皇帝陛下的角度,當然會大力扶植。以免大工商業主勢力過於強大。從而影響到整個大明朝政。
幾經討論,太平派骨幹覺得這是一條光明道路,於是便開始着手進行改變。首先,太平派骨幹四處活動,召集各地太平派成員談話交心。統一思想,其次王侍堯、葉塗溫在劉浩然的指點下開始明確自己派系的政治主張和理念,並結合與勞工聯台會、中小工商業座談獲得的訴求,進行完善,最後提出了一整套符合勞工、中小工商業主的政治理念體系。
經過數月的商議,加上劉浩然這位“穿越者”大開金手指,太平派開始拋出其初步政治綱領:高舉民權旗幟,宣稱大明國民無論地位高低。在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地位,因此除了承擔義務之外也應當擁有完整的國民權力;在經濟上主張官府必須負責解決教育、轉運、郵傳等普通人或一般集團無法解決的問題。其餘則應當奉行自由競爭原則;而財富分配應當先考慮創造財富的人;保護勞工和中小工商業主的利益;以農為本,以工商為重;完善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建立幸福大明等等。
除此之外,王侍堯、葉綜溫甚至還接受了劉浩然的暗中指點,開始對太平派成員進行整合,開始建立起在當時算是嚴密、但是在劉浩然看來卻很鬆散的組織體系。王侍堯等人建立大明總理事會,各省設立理事會,任何接受太平派政治理念、滿二十歲的大明國民都可以申請加入太平派理事會,只需填寫一張表格。繳納五錢銀幣即可成為太平派一員,退出則分為兩種,一種是各省理事會認為某成員嚴重違背太平派理念,經過紀律審查和合議,報請總理事會備案,即可宣佈開除某成員。在此審查和合議過程中,該成員也有權進行申訴和自辯;另一種就是自願退出,只要你在報紙上或公開場合宣佈退出即可。
太平派總理事會設按行局、紀審局、文書局、度支局等常設機構,按行局相當於日常管理和行政機構;紀審局則相當於紀律檢查機構以及負責度支局開支監督;文書局則相當於秘書部門,負責日常文書、總理事會和代表會議召開;度支局則負責管理“黨費”和“政治獻金”
太平派初步擬定了規章,規定各省每兩年或理事會三分之一理事同意可臨時召開各省代表會議,而各省代表又是各地成員推舉出來的,每兩年換選一次。各省代表會議推舉理事會,各省理事會成員再推舉總理事會成員和領導成員,幾乎是按照奉議會的套路來做的。
在明歷十六年五月,太平派設立了安徽、江蘇、淅江、南京、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九個理事會,並推舉王侍堯、葉綜溫、徐茂誠、曾國憲、劉存禮、薛樣等三十一人為總理事,推舉王侍堯為理卓長。葉綜溫、劉存禮、薛祥為副理事長。
雖然看上去太平派攤子鋪得很大。實際上其成員加在一起不過數千人。人數眾多的勞工、中小工商業主只是以勞工聯合會和商會的形式與太平派達成合作的意向。
除此之外。王侍堯等人甚至確定了太平派的徽章,為了討好主力爭取對象勞工聯合會,太平派的徽章以齒輪為主,左右放了一把犁和一個算盤,在劉浩然看來是不倫不類。但是也就由他去了。
架子搭起來之後,王侍堯等人坐鎮南京,繼續履行內閣職責,其餘的總理事和各省理事骨幹則在各省大造聲勢,密切與勞工聯合會和中工商業主聯繫,闡明自己的主張。爭取勞工和中小工商業主們的支持,他們都知道,飯要一口一口吃,首先要獲得勞工和中小工商業主的支持,有了立足之基才能言及其它。去爭取農民等其他群體的支持。
但是太平派的大動作震驚了其他派系的人,沒多久,他們便看出來了。太平派這番如同火上房一樣的動作,就是奔着今年按照胤一在江南數省擴大的奉議會選舉去過前兩年奉議鋒御點。這些人已經深知奉議會位置的重要性,連忙紛紛跟進。
最先有反應的是淮西派,李善長和馮國用一直在默默關注着,他們知道,依照皇帝陛下的手段,第一次西征議案過後肯定有下文,但是他們沒有想到太平派像是受到巨大刺激一般亢奮起來,搞出這麼大的動作來
看了幾天,李善長和馮國用很快便看明白,這裏面一定有皇帝陛下的手尾,全大明除了他,沒有誰能折騰出這樣讓人匪夷所思的新東西。為了自己派系的前途,李善長和馮國用聯袂拜訪了劉浩然,厚着臉皮希望皇帝陛下看着老臣子的面上指點一二。劉浩然也不藏私,悉心
點。
經過一段時間的協商,淮西派也推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首先第一條就是保護私人財產不可侵犯。這一恭是大工商業主提出來的,他們現在是家大業大,最怕的就是權貴皇帝嘴巴一努,順便定個罪名就將自己的財產錄奪了,這可是比要了他們的老命還要慘。所以劉浩然在大明大行法度,這些聰明人慢慢也看出其中的深意來,這玩意寫好了比勾結權貴還要靠得住,所以到後來是非常地擁護。現在有了這個機會。當然希望將這一條明確地提出來。
不過淮西派對於這一條看法不一,得到劉浩然點撥的李善長、馮國用向眾人解釋道,俗話說花無百日紅。現在不要看大家一個個封爵授官。地位顯赫,但是數十百年之後子孫後代會如何?誰也說不清楚。再說了,不要看現在大家一個個位高權重,但是得罪的人海了去,一旦失勢,你敢保證不會有人落井下石。給你來個一鍋端,歷史上這樣的教還少嗎?所以要給自己和子孫後代留條後路,有了這一條,而且能夠將其律法化,至少在失勢時保住家產。於是這一條被順利通過了。
淮西派提出的經濟方面的綱領與太平派有些不同,但是又有所區別。淮西派提出官府儘可能地少干涉工商業等經濟領域,完全任由市場自由競爭。
那些大工商業主除了怕被錄奪財產之外,最怕的就是官府權貴沒事就來指手劃腳,工廠該這麼設,商貿該那樣弄,論起經商治廠,這些官員權貴能有工商業主們專業嗎?
在另一方面,淮西派提出的完全自由競爭與太平派在含義有所不同。他們代表的大工商嶇主幾乎壟斷了大明的經濟命脈,骨子裏就是墨斷經濟。但是話不能這樣說,說出來會遭公憤的,於是就祭出了在大明越來越風行的自由競爭理念。大工商業主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本身就佔據了極大的優勢,再自由競爭,他們難道還怕競爭不過別人嗎?
而對於誰西派官員和權貴們而言。他們也沒有心思去管經商和治廠。當初聽從皇帝陛下勸說入的那些股。每年能分到股息紅利就夠他們吃喝玩樂的了,再說了,還是皇帝陛下說得好,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乾的。他們精於治政打仗,掙錢的事情還是交給工商業主去干,於是他們就充分發揮黃半無為之治,將自由競爭劃到這一類提出來了。
至於其他對外進行殖民擴張。大行自由貿易,對內執行貿易保護和壁壘,保護國內工商業的利益等等都是符合夫工商業主們的利益。
除此之外,李善長、馮國用也有模有樣地學起太平派,在南方各省設立理事會,再設立總理事會,不過李善長和馮國用只是擔任了顧問理事一職,而是將調回到南京的胡惟庸推出來當理事長,再拉了幾位誰西派幹將當副理事長,很多規章甚至就是照抄太平派的,然後熱熱鬧鬧地開張了。
江西學派、北方學派甚至連一直消沉卻心有不甘的江南學派也紛紛提出自己的政治經濟綱領,組建理事會。開始搭台唱戲。但是幾個派系正式亮相后,各自的大名卻不能那麼叫,各自都給自己去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太平派叫“勝業會社”簡稱“業社“准西派叫“懷勝會社”簡稱“勝社”江西學派叫“崇仁會社”簡稱“仁社”北方學派叫“平朔會社”簡稱“平社”江南學派叫“崇德會社”簡稱
“德社”
這是因為叫黨不好聽,有結黨營私之嫌,這些文人骨子裏還是有點忌諱,於是乾脆叫會社。而原本以淮西派準備叫淮西會社,江西學派準備叫江西會社,但是劉浩然卻悄悄地指點道,這樣以地域為名,有固步自封的味道,以後如何接納新鮮血液。於是大家都學着太平派,乾脆以己派總理事會所在的街坊為名,最後寫出這些被劉浩然覺得像江湖門派的名字來。
看着在自己的指點下,幾個草台班子在大明鬧得沸沸揚揚,劉浩然心裏雖然覺得有點不滿意,也只能這樣?自己再開金手指,大明的“政黨”也只能弄到這個地步,要想一步邁進以主義是不可能的。
幾家政黨班子搭起來之後,立即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南方几省閱讀最新童節就洗澗書曬細凹曰況姍)小說齊傘心一吟試點選舉中過其中有些差別。平社的勢力範圍出飢”南方他們一般是插不上手,投入到其中只是想學學經驗,先練練手,萬一北方几省開始選舉奉議會不至於手忙腳亂了;德社,也就是原本的江南學派現在元氣還沒有恢復過來,他們參與其中,原本就不抱有太大的期望,只是能夠撈到一點湯湯水水就心滿意足了。
焦點還是集中在業社、勝社和仁社三個派系政黨身上,這裏都是他們的主戰場,豈能落於人后,勝社財大氣粗,有的是錢往裏砸,各項選舉活動看上是最風光熱鬧的;業社則有強大的勞工、城鎮市民和中工商主做後盾,每次召開集會都是人山人海,眾多勞工聯合會、商會的旗幟可謂是遮天蔽日,再加上業社的人都是劉浩然的嫡系,算是真正的過真傳的,加上多是新學派的學子。膽子也大,當著數萬人就發表熱情激昂的演講,雖然大部分人都聽不清他講什麼,但是氣氛卻是有了。仁社則是紮根農村,充分利用農村無比龐大的人口基數,走村穿鄉,大拉選票。
待到明歷十六年十一月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廣東五省奉議會塵埃落定時,結果讓人意料不到。平社和德社不用說了,純粹就是來湊熱鬧的,獲選的省奉議員寥寥可數。但是勝社的失敗卻是讓很多人下巴都掉了。平均下來,勝社拿到的五省奉議員還不到總數的五分之一,可以說那些錢都打了水漂了。要知道,當初勝社可謂是砸進去不少錢,不少邸報滿版都是勝社候選人的介紹想不到卻是這個結果。
而剩下的五省奉議員業社和仁社基本上是對半瓜分,形成這個局面是有原因的。仁社雖然在農村大有優勢,但是農民對這種選舉熱情不高。再加上交通不便,很多農民不願意去湊這個熱鬧,因此仁社流失了很多選票;業社擁有的勞工等支持者雖然人數不及農民,但是貴在集中。而且他們受教育水平都比較高,對這種選舉活動也相對比較熱衷,勞工聯合會、商會等組織一號召,超過六成的會員都跑去投票,而且絕大部分是投給業社的候選人。
勝社吃了個啞巴虧,業社、仁社心滿意足,平社、德社除了看了一場好戲之外還學到了不少經驗。
但是劉浩然卻頻頻召集陸海軍部、學部、軍方將領、大學教授、三院院士等人,最後由內閣推出了幾條法令和修正案。其中一條是《大明圖政結社律》,裏面規定了大明不限制國民為了政治目的結成會社,但是必須在戶部登記,不得從事違法等事項,其經費和政治獻金也要受到嚴格監查,不得在童學、中學、業學、大學、研究所、三院等場所內和外圍一定範圍內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不得在教育科研機構、工廠、商社等機構和場所內設立分支機構。只能在公共場所召集集會,但是不會限制業學、大學學子和其他社會人士自願加入各政治會社等等。
在《大明陸海軍律》修正案中明確指出,大明任何陸海軍、武備軍軍人都不得加入任何一個政治會社。而任何一個政治會社也不得在這些軍事單位內及外圍一定范甩內宣傳自己的政治理念。
仁社、業社在奉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嘗到甜頭的他們開始再接再厲。努力將自己會社黨派的政治理念變成大明的律法,但是擁有立法權的資政院卻不比奉議會,那裏還是以勝社實力最為見強,於是各派各社開始合縱連橫,各自打着各自的牌。一時間,資政院裏氣氛活躍,各會社提出的議案接連不斷,有的被通過,如融合了業社、勝社理念的《大明民權保護律》獲得通過,確定了大明國民私人財產和權利神聖不可侵犯等原則,並開始細化確定大明國民應該享有那些權利。有的沒有獲的通過,如仁社提出的《大明農牧業者福利保障議案》由於牽涉太廣,耗費太大被“斃”了,但是為了拉攏仁社不要對自己的議案進行阻擾,勝社和業社聯手在《大明民權保護律》中增加了許多有關農牧民權益保護的條例,也通過有關災年賑濟等相關議案。
經過一番運作和鬥爭,除了在奉議會各會社開始“組團戰鬥。之外。資政院各會社派系區別也更明顯了,雖然時不時有各會社的資政大夫、奉議員個人不滿會社的意見提出反對和個人意見,但是大致情況下資政院、奉議會中各會社基本上都是用同一個聲音說話。
”,
有關大明的政黨,可能有些書友不是很滿意。
但是在老曾看來,也就只能這個樣子。不管是好是壞,在老曾看來。這些草台班子對於大明來說還是利大於弊。
另外,這兩周成績不好看,老曾一直沒有更新,所以就不好意思出來要票。現在看在老曾突然又神勇的份上,書友們給點票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