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特殊教學

第一百七十三章 特殊教學

晚飯在賓館餐廳吃得是自助餐,省委的領導們飯前在餐廳和廚房做了細緻的檢查,吃飯時端着餐盤對一排排菜食個個都進行了品嘗,他們的面容一直是笑意居多,說明還是基本滿意的。

首長將要在這兒的吃住情況雖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檢查,可省委領導仍不放心地恭親察看。

吃罷飯,省委領導還要聽取李書記他們彙報接待首長的準備工作,方明無所事事只有看電視打發時間。

他好久沒有一個人晚上獨處了,不習慣中也有一種輕鬆的感覺,便想着以後要找機會獨處一兩次,修修心養養性也不錯。

第二天上午八點鐘,第一批車省委書記帶隊上磁列站迎接首長,方明是跟隨部分領導們坐第二批車等了挺長一會兒才出發。

像他這種角色,不必問去哪,也沒必要知道去哪,一切行動聽人安排就行。

但未到地頭,他已看出是去龍騰希望學校,這令他很興奮,沒想到首長視察的第一站就是他大哥捐辦得希望學校,可惜同車上的人,沒有一個是能讓他炫耀一下的人物。

進了學校,方明大老遠就看到了丹俐,她和一些人正翹首等在教學樓門口,稍近一些,看那樣子是想過來迎接,卻又止步退回門口。

他們的車停在教學樓前靠邊處,早有人吩咐不讓他們下車,先待在車上,等首長一會兒到來后才能上車。

很快就能見到大首長,方明的心情又開始激動,想着會不會有機會跟首長握手?

若真有機會,該問候點啥?

可想了一會兒也沒想出來,又不好意思向別人請教,心中有點惶恐地想,只有到時學看別人是咋做的了。

幾輛車從校門進來,方明激動中有着緊張,可他白緊張了。

這幾輛車駛到門口停下,首長從車上出來后才讓他們下車,指揮人員把他們帶到跟隨首長的人群後面。

首長們已和丹俐他們握手,根本就沒有回頭顧他們。

但沒有白激動,居然是兩位大首長,方明激動這下算是見到了真人,更激動地是看到大哥孔斌竟然陪隨在側。

他大哥自從參建磁列后。

便成為媒體爭相報到的公眾人物,磁列全線開通並成功地營運后,更是在國內商界名聲大振。

無論是影響力還是個人資產,都當之無愧地擠身於商界高端人物之中,不僅各媒體連篇累牘地介紹過,而且最高層領導多次接見過。

首長們先來視察希望學校,除了表明對教育的重視。

會不會與學校是他大哥捐辦得有關係?

讓他來陪是不是也與大哥有關係?

看到大哥正談笑自若地指點着教學大樓向首長們作介紹,他能有這樣的大哥非常為之驕傲和自豪!

可惜此時不便上去與大哥打招呼。

沒有進教學大樓,繞過教學樓大家信步踏進體育場。

在好多記者的圍擁中,方明跟在隊伍中,只能聽到大哥或是丹俐向首長們介紹現在校園的情況和以後地發展規劃。

接着參觀了學生宿舍、食堂和學校禮堂,返出來又到西校園,參觀了今年新建好的職業技術教育學校,到廚藝面點、汽車駕駛、家政服務、土木技工、種養技術、保安保鏢等職業技術班,一一觀看了學生們的學習和實踐操作。

後來又參觀了鮮奶加工車間,參觀了幾個種植和養殖場,還登高看了學校外圍廣闊地苜蓿牧草場。

僅這些就整整地參觀了一上午。

有些地方首長們很感興趣,看得、問得很詳細。

在參觀學生宿舍時,看到宿舍整潔的面貌,大加讚賞了學生大與小搭配,大幫小的自我管理模式。

誇讚是培養學生友愛、互助和自立精神的好方式,可以宣傳推廣。

在職教學樓參觀時,除了感興趣學生們的學習過程,結業后地就業狀況和前景以外,最感興趣的是將要成立的中等職業技術勞力輸出公司,認為想法很不錯。

學校準備申辦這樣一個公司,學生結業后可自願與公司簽約,成為公司的員工,由公司負責聯繫工作,僱主招用人後與公司簽訂合同,約定好的工資按約定時間打給公司,公司扣除員工的社會保險費並收取適當的擁金后,剩餘全部打入員工工資卡上。

這樣地好處首先是對僱主有利,因為憑藉學校的信譽,僱主可以放心地來招用人,不必擔心所僱用的人來路不明,而且招得合適、合格則留用,否則辭退回公司。

對員工也有利,不用他們四處奔波去尋找工作,不用他們費力費舌談論工資和待遇,公司會為他們爭取到較好地工資水準,還為他們建立社會保險關係,保證他們老有所養、病有所醫,遇到工傷或與僱主發生糾紛,公司的法律部還會為員工出面主持公道。

在參觀鮮奶製品車間和幾個種植、養殖場時,對利用這種商業行為辦學養學也有濃厚的興趣,詳細詢問了經營和生產的效益,能在多大程度上保證學校正常運作並持續發展?

聽到靠這些加縣裏在教師工資上的扶持,現在維持學校的基本運作還略略有餘時,挺滿意地點頭稱許。

中午首長們提出到學生食堂就餐,為了不影響學生們就餐,等多數學生吃完離開食堂后才進去,吃得與學生們是一樣的飯菜,表示對學生的伙食挺滿意。

方明認為作為學生餐伙食只能說不錯,他還能吃得下去,可看大首長們吃得挺香甜,而且吃罷飯還學那些學生們,親自到洗池清洗凈自己的餐盤,他這才感覺這些大首長們是真地樸素和平易近人,推翻了他以前認為在電視新聞中看到得都是在擺樣子的假想。

在吃飯時孔斌才有機會跟他說了兩句話,先前只是點頭打了打招呼,丹俐是連話都顧不上和他說。

吃罷午餐,首長們也不休息一下,就趁學生們午休到教學樓參觀了教室,然後都集中到教學觀摩室,聽丹俐介紹學校教學情況。

一百多平米的觀摩室,首長和所有陪同的人坐在了中間觀摩席,兩邊圍的是記者和相關地工作人員,顯得挺擁擠。

觀摩室正面講台上,牆上正中有一個超大螢屏,周圍掛滿了二十吋的小螢屏,這個教學觀摩室的另一個功能是教學和自習監控室,上課和自習期間常有教師職守。

丹俐就站在邊上的放像桌前,桌后坐着輔助她講解的資料放像員。

丹俐今天的裝扮素雅大方,向首長們介紹了一上午,此刻看上去仍神采奕奕,興奮得特別有精神。

方明由衷為她高興,她以前在國內主要媒體上也露過臉,可這次肯定是露大臉了,但又有點為她擔心,雖明知是多餘的擔心,可還是怕她萬一講砸了。

丹俐先大概地講了學校的整體概況,接着講了教師的招聘和辭退程序以及待遇,對其中的特殊之處做了詳解。

招聘的特殊之處是需增教師時,她作為校長無權決定,要先向校監會提交需增教師名額和理由,由校監會批准後主持招聘,最後才由她這個校長發聘書。

首長們很關心這個校監會的設立程序和組成人員,在丹俐講說時還插話提問。

辭退的特殊之處是,無論教師在試用期還是正式錄用后,在對其考核中學生的評分佔主導,充分考慮學生這一教學主體的意見,教師的教學只有讓學生滿意才行。

在教師的待遇上,不單一地按國家評定的職稱對待,也不單一地按課時給予補助,教學質量、教學態度、教學創新等等都細分為待遇指標,評定這些指標也不由校長說了算,有專門的評定委員會負責,其中的評定也有學生的意見。

首長們除了很認真地聽着,還做着筆記,有疑問時則舉手提問,好似像模像樣地在聽老師講課。

然後丹俐講具體教學情況,小學的課程基本上是按着教學大綱進行,只是在課程中加強了音、美、體中細分出來的一些特長教育,且比一般學校開設的課程多,如器樂、書法、舞蹈、游泳等等。

到了初二,在教學中則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一個年級四個班一分為二,兩個班是普通教學,是按教學大綱進行教學,另兩個班則是特殊教育,與教學大綱脫節很多,改動很大,主要是簡化了教學大綱上的內容,只挑揀淺顯易懂的進行教學。

特殊教育班的學生,是在經過初一一年的學習,在教學大綱規定的考試中成績偏差的,也可以說是跟不上學習進度的,通俗地講就是那些平常人們認為的賴學生。

丹俐講到這兒很多人都動容了,但並不是叫好那種動容,是好奇和擔心地動容。

因為初二、初三還是義務制教育,咋能隨意改動國家定的教學大綱呢?

還可以個大原則啊!

而且把好賴學生分班教育,這不是公然歧視成績差的學生嗎?

方明對學校這一情況也不清楚,聽到旁邊的幾位省市領導悄悄議論,也看不到首長們的表情,他很是擔心,可看丹俐仍滿面笑容,好似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定下心繼續聽丹俐講。

丹俐也注意到一些領導臉上的疑問,可她神色自若地講:“我們把人們通常認定的優等生和差等生分開教育,是不是搞教育歧視呢?是不是要放任和淘汰差等生呢?我們回答不是,而且絕對不是!哪為什麼我們要分開教育?為什麼在特殊教學中要把教學大綱的要求簡化和改動呢?是基於什麼理由呢?”

她頓了頓回答:“我們認為,首先要搞清義務教育的目的,是只為中高等教育培養提供生源,着重於智力教育呢?還是在德、智、體、美進行全面培養,為社會培養有一定文化和素質的公民呢?勿用置疑,肯定是後者,社會需要更多的是這樣的公民,而不是所謂的具有大學以上文化的社會精英人士,有技術有素質的大批勞動者才是促進社會進步和健康發展的主力軍,才是實現人民奔小康的重要保證。可實際上呢?現狀則是偏重於文化課的教育,偏重於為中高等教育培養提供生源,只要屬於升級考試課目的就重視,否則就不重視。在這種應試教育的影響下,考試成績好的學生就被認為是優等生,方方面面受到學校和教師的優待;反之則被歸為差等生,被冷落輕視,甚至歧視。這種無差別的教育方式導致了事實上的差別待遇,對怎樣才能使這些所謂的差等生,在義務教育中最大程度獲得有用、有效的知識漠不關心,人為地扭曲了義務教育的真正目的。”

首長和領導們聽後點着頭,不得不承認現狀確實是這樣,而且已多次下文要求教育改革應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但如何使每個學生在義務教育最大程度地學到知識卻是一個大難題。聽丹俐講到這問題。露出喜色認真地聽着。

丹俐笑了笑又講:“何況我們認為,靠那幾門成績就認定了優等生和差等生,是不正確也是不科學地。因為大家都知道,個體的發展受諸多因素制約。社會、學校和家庭為其提供的環境、基礎、條件不同,其成就會不盡相同。更何況個體之間是有差異性的,在性格上地差異,有的好動,有的愛靜,在同樣的學習當中。愛靜地能主動地去學習,好動的往往得強迫他去學習,兩種學習態度必然會產生兩種學習成績;興趣上地差異,有的喜愛數理化,有的喜愛文體美。在學習不同的科目時,就會造成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全面均衡地保持好成績;思維能力上有差異,有的偏重於理性思維,有地偏重於感性思維,或有的善於動腦,有的善於動手,這也會造成學習成績的不均衡。差異還有許多,正如伸出手指不一般長一樣,但在某些方面差。並不等於在所有方面差,在有的方面也許成績會很突出、很有特長,而社會是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畢業后能為社會在某一方面做出很好成績的人,怎麼能被認定為差等生呢?那些所謂的優等生。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難道全部需要他們承擔?他們能完全承擔地了嗎?所以說,不能光以某幾門成績論成敗,如何把所有學生教育成有文化、有理想的高素質公民才是關鍵。”

首長領導們頻頻點頭,認同丹俐的說法。

“那麼,既然我們認識到現狀中義務教育有偏差,有什麼方式來解決這些偏差呢?怎麼才能保證教學最好地達到義務教育的真正目的呢?為此我們研討了很多次,有了一些想法,便決定現在縣教委地配合下,對縣裏五年以前畢業而沒有考入高中的初中生,抽查了一百人進行實驗,檢驗這些學生在接受義務教育五年後的效果。我們按當時的初中教學內容擬定了較簡單的考題,還讓他們複習了一周,而且還是開卷考試。但幾門考下來,成績很糟糕,除了語文、歷史、地理及格的人較多外,其餘幾門沒有幾人能考得及格。尤其是數理化,特別是外語,成績最差。考後我們詢問這些同學,他們說在學校時就學得不太好,畢業進入社會後多數知識又用不上,也就忘得差不多了。”

丹俐清了清嗓子又講:“我們認真分析了考卷,除了外語,不論是那門課目,比較淺顯易懂的基礎知識答得還好,進一步引申的知識他們當時掌握得就一般,忘掉后就是看着書也答不來。外語多數只能答一些簡單的對話,語法和大段句子就答不來。詢問時他們說,語文、歷史和地理出了社會還能接觸和用上一部分,不易忘記;數理化有人能用上一小部分,對工作有幫助;但英語幾乎用不上,原來好不容易記住的單詞和句子,過了這五年快忘得一乾二淨。”

方明聽了想笑,可沒人笑他也不敢笑。是啊,他在高中也學過三年英語,可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純粹是白學。

只聽丹俐接着講:“從我們的教學經驗和這個實驗分析,義務教育最成功之處不僅是很好地達到了掃盲的目的,也為中高等教育培養輸送了大批學生。比較失敗的地方是,由於採用千篇一律和一視同仁的教學法,一方面培養出很多適應了應試教育的學生,能升級接受更高級的教育。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有很大一部分學生,現今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很有難度,費盡了氣力未必能學好。他們因不適應教學內容和方式,若在被冷落輕視,學習勁頭和效果就上不去,一知半解或糊裏糊塗地在接受教育,為他們耗費了相同的時間和師資,效果卻很差,造成了教育資源的很大浪費,既是國家的投入浪費,也是對學校的師資和教師的勞動地浪費,更是對這些同學們寶貴的教育機會的浪費。”

又見首長和領導們點頭,丹俐抿了抿有些發乾的唇舌又講:“根據這些考慮。結合我們地學校的特殊性,我們便有從初二實行差別教學的決定,實行普通和特殊兩種教學方式。普通教學的學生畢業后將會直升高中,接受更高級地教育。特殊教學的學生畢業后選擇職業教育,接受中高級勞動技能教育。我們承認,現在地應試教育模式和方法,確實適合現今的考試製度。能保證有良好的升學率,也能為高一級的教育輸送成績合格、優秀的學生。所以將適應這種教學法地學生們仍按普通教學法教學,並沿用到高中。由於我校的特殊性,讓另一部分學生進行特殊教學,大幅簡化和改動教學大綱內容,減輕學生們的學習難度和壓力。利用新型教學法,讓他們扎紮實實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

這時有位首長舉手提問:“沈校長,剛才你說你校的特殊性,請解釋一下。”

丹俐笑到:“哦,我們的特殊性是貧困學生的學校,學生的家長對我們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讓他們的孩子學到知識,將來能掌握一技之長就行,不會幹涉我們實行差別教學。可非貧困生地家長一般要求就高了。他們望子成龍心切,也不考慮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升大學的可能,自認為自家的孩子聰明絕頂,若將他們的孩子分到特殊教學班,肯定會認為是對他們孩子地小瞧。不會與學校善罷甘休的!”

她的話音一落,眾位領導會心地哈哈笑了,提問的首長攤開筆記本笑呵呵地說:“明白了,請沈校長繼續講。”

丹俐點了點頭繼續講:“大綱內容改動最大的是英語,幾乎完全不再按課本教學,我們編了上千句的常用對話,讓學生們反覆地記、反覆地講,儘可能學到滾瓜爛熟,達到能輕易聽懂也會講日常用語即可。能有這一成績,在他們畢業后,若有與講英文的外國人打交道的機會,足可以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成為一門實用技術。另外,由於減輕了課程內容,我們就根據學生們的興趣和特點,增加了選修課和專長課,為這些同學畢業后選擇職業教育奠定基礎。”

丹俐講到這里停了一下,然後笑道:“下邊給各位首長放一下錄像資料,看看特殊教學的具體過程,希望領導們批評指正。”

大螢屏中顯出了圖像,是經剪輯編輯過的。先放得是一節英語教學課,在這節課中,師生用英語互問過好以後,老師便開始抽叫起學生講上節課學得對話,這抽叫不是單個抽叫,一次同時叫起三個,互問互答,然後是老師糾正發音。與此同時,還叫了兩個同學上講台在黑板上默寫這幾句對話。三輪過後,老師可始講新對話,只有相關聯的五句話,等同學們念熟生詞后,就大聲跟着老師念句子,五句話反覆念了多次,然後是相鄰同學之間互問互答。學生們的情緒很高漲,教室內的氣氛熱烈活潑,老師則巡迴在教室中調動學生們的情緒,並為他們糾正發音,這節課的最後是所有同學背寫這五句話。

一節課就教了五句話,語法上老師也只作了淺顯的講解,引申的內容一句也沒提。在錄像後邊介紹了每周還有一節的總複習,叫同學們互相問答一周學過的對話,老師不講只作糾正。最後錄像里又介紹了在電化教室內的英語強化教學,這是為喜愛英語的學生辦得選修課,選修課就講得全面講得細緻了。

方明看了這段錄像,他不知別人是咋想的,反正他覺得這種教學非常好。像他也學過三年英語,可當時就沒學會幾段,每天大量的詞彙根本記不住,最後是等於白學了,現在恐怕就能記住個早晨好,還發音不準。若照這種簡單易學的教學法,三年中起碼在上千句中熟記住個幾百句,也許現在見了老外還能嘰哩咕嚕幾句。

錄像放完后室內響起了嗡嗡聲,多數人在低聲議論,兩位首長也湊近交談。方明聽到周圍的幾個領導的議論,是褒多貶少。他們說學到初級英語水平就得上萬詞彙,比漢語難學多了,而且學了未必能有幾個人用的上。在大綱中,讓所有學生都達到初級水平,現實嗎?真的是教育資源和機會的浪費。

方明聽了別人的議論,更認為這才是實事求是又有效的教學法。他念書時就深有體會,很多同學非常下功夫,每天要學到半夜,第二天一早就又起來學,可最後的成績比他這顧談戀愛的還差,同樣啥也沒考上,如今這些人還得他幫着找份好做的工作。不承認人的差異不行啊,可首長們是啥看法他不得而知,希望首長們認同這種差別教學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四十歲撞大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四十歲撞大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七十三章 特殊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