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李左掛一家

第四十七章 李左掛一家

李左掛約摸30多歲,個子約有一米七左右,在這個時代算是高的,只是背有些佝僂,這時代的農民多數如此,生活的重擔讓他們的脊樑就沒有挺直過的時候,黝黑的臉上滿是皺紋,乍一看象50多歲的老頭子,兩條八字眉使他總是顯出一副苦相。但現在,那副苦瓜臉上露出着微笑。一家人在自己的窩棚裏面圍着一個火堆,火堆下埋着的東西正散發出誘人的香氣。“爹,熟了熟了。”着急的小女兒用一根樹枝去扒拉火堆,被她的哥哥,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攔住了。“別急,再等一會才能熟透。”哥哥囔囔地說道。小女孩嘟起了嘴,但還是聽話停下來,眼睛一瞬不瞬盯着火堆。他的妻子正在編織草鞋,這些天父子兩人出工得勤,鞋費得厲害,得打散了加些藤草重新編一編。李左掛並不作聲,只是微笑着看着他們,眼角卻莫名其妙地有些發酸。

他們一家都是從安塞東邊的延川縣逃難過來的。那邊挨着山西,旱情雖比安塞略強些,但也是有限。李左掛一家硬挺到7月間,再也支持不下去了,眼看不逃難就是全家餓死的結局,他也一咬牙,帶着全部家當,揣起最後一點糧食,領着全家跟着村裡其他人一起開始了逃荒之旅。往年逃荒都是往山西去,可今年聽說那邊也遭了災,眼看是去不得了,只得就近到延川縣城乞討,可災民既多,又哪裏有那許多人施捨,幸得官府士紳合力,建了個粥棚,眾災民才得以勉強續命,卻不想隨着嗣後災民越來越多,粥棚從每人每天可領兩碗粥變成一碗粥,最後越來越稀,竟如清水一般。眼看不是事,有那同行的偷偷告訴他們,延川縣城的糧庫也空了,災民又愈來愈多,這粥棚馬上就要停!又說縣城裏有人傳說隔壁安塞縣還在辦粥棚,周邊幾個縣的流民都往那裏涌,怕不上萬人,竟沒餓死一個!

雖然對平時年景還不如自家的安塞縣還能正常供應賑災糧食有些將信將疑,但也沒有別的辦法了,留下來就是個死,趁着身上還有一點糧食,李左掛又隨着災民大軍踏上了西進的路。路上一家人將口糧省了又省,還是幾近斷糧,走到第三天時,他的老母親就拒絕再進食,餓了幾天後就去了,她是想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來給子孫們。一家人埋葬了老人,大哭一場後繼續趕路。一路上他們盡量跟緊大隊伍,跟同鄉聚在一起,生怕遇到歹人,這年頭,吃人肉的人可不少!經常聽得有人與大隊伍走散就再也沒見到的。可千防萬防,在已經到達安塞境內時,他們全家還是與幾千災民一起,被高迎祥所裹挾。然後稀里糊塗一陣衝鋒下來,上萬人的隊伍就崩潰了,跑得漫山遍野都是,脅迫他們的凶人好多都掉了腦袋,另外一些跑了,他們跟許多流民一起成了俘虜。

聽過好多俘虜悲慘的境遇,李左掛已經對自身的命運不報什麼希望了,他唯一的指望就是妻子兒女能活下來,可這也不由他作主了。就在他近乎絕望的時候,出乎意料的,他們一家被安置到了現在的這個臨時營地。不但沒有被拆散,還象之前投奔來的災民一樣每人每天可以領到兩碗救命的粥。這粥聽說是本地一個叫吳為的典史老爺捐的,雖說也吃不飽,但畢竟餓不死了,那傳說竟是真的!這年頭,這樣的待遇已經是超過了他最好的預料了,不能奢求再多了,不料喜從天降,他的兒子被典史大人選中參加了鑽井隊,每日可領到一塊乾糧!這乾糧不同尋常,像是麵粉白糖用油炒制出來一般,味道又香又甜,就是太硬,小小的一塊就有半斤重。硬點好啊,他樂呵呵地想道,一塊就夠一家四口一天的嚼裹!

那個吳典史,大家都傳說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來打救自己這些凡人的,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奇思妙想。兒子參加的鑽井隊就不說了,那鑽井機一天能打好幾口甜水井,豈不是一件仙家法寶么?後來引種了幾萬畝薯苗,哦,就是眼前正在火堆下面埋着的東西,吳典史叫它土豆,可大家都叫它仙薯。這東西生吃不消化,但煮熟了味道着實不賴,又香又糯,還有種甜甜的味道。更重要的是,它着着實實能頂餓!

典史大人還想辦法將延河的水抽到高地之上,讓大片旱地變成了水澆地!老天爺,這是祖輩都沒見過的事啊。自己這些人也不用再混吃等死,都有了事情做,縣衙里派人組織自己這些人興修水利,翻耕田地,活兒是挺累,但一天也能換一塊那種乾糧,一家的生計更寬裕了。雖然糧食已經相對充裕,但他還是不讓大家吃飽,而是每天將一部分糧食小心地積攢起來,天知道這旱災要持續到什麼時候,就是回鄉,路上也須得準備糧食!

但很快這種顧忌就被打消了,田裏的仙薯收穫了,據說一畝地快收了6000斤!更難得的是,縣城裏張貼告示,宣佈所有災民按人頭每人領50斤仙薯,妻子可以領30斤,自家女兒還小,只能領20斤,兒子卻已算得成丁,跟自己一樣領50斤,算下來,全家四人足可領得口糧150斤!

這還不算,吳典史還教自己這些人如何食用仙薯,或者晒乾磨成粉,就跟麵粉一樣,可以做成饃饃、窩頭,也可以煮熟后切成片再晒乾,就成了可以放很久的乾糧。再就是現在自己這種吃法了,或者烤或者埋在火堆里燒,味道都是頂呱呱的,小孩子們最是喜歡!不過因為災民眾多,生火用的柴禾已經越來越難尋覓,往往要走很遠才能找到。因此象今天這樣的生起火堆燒土豆只能是一種奢侈行為,是為了滿足小女兒的強烈願望才偶一為之的,平時更多的時候自己都是將其交予營地管理人員由其為自己免費處理,統一製成麵粉或者乾糧都行,而且或蒸或煮也滿足要求,他們把這叫做福利,是出力做工的人才有的待遇,自己家有兩個人做工,自是能夠享受這種待遇了。而且他們代為處理土豆時並不用柴禾,全都是用一種叫做石油的黑糊糊的液體代替來生火。不過這東西好是好,就是煙氣太重,不能用來取暖或是燒烤食物,不然自家取些來倒也合用。

正在胡思亂想間,突然聽見小女兒歡呼一聲,放眼看去,只見她用樹枝將火堆扒開,從中間滾出幾個土豆,她以一副又期待,又怕燙的神情望着它們。這時少年用一塊破布包裹住一個土豆拿起來,兩人一起大口大口地對它吹氣,待得稍稍冷卻,少年將土豆皮剝開,露出裏面的內瓤,頓時一股濃郁的甜香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快給我,快給我。”小女兒迫不及待地接過去,呲牙咧嘴地一邊咬一邊吹氣,母親和哥哥微笑着看着她。

這一切都是託了典史大人的福,李左掛真心實意地想道。

新人碼字好累,求收藏求推薦求打賞各種求,武昌魚拜謝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a>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穿越明末當土豪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穿越明末當土豪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十七章 李左掛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