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代英主隋煬帝】

第八章【一代英主隋煬帝】

我們還是先說說大名鼎鼎的隋煬帝的故事吧,是皇帝都有英明神武和昏君亂殺功臣的人,楊廣也不列外,在他繼承父親的皇位以後他也想過建功立業青留史冊,可是隨着他的貪婪與*最終成了階下囚亡國之君。

隋煬帝楊廣是中國歷史上名聲最差的皇帝之一,一向被視為與殷紂、夏桀齊名的暴君;而且他兩世亡國,連守成都做不到,更被看做是秦二世胡亥、蜀後主劉禪那樣的庸才。

由於李唐王朝對這個前朝皇帝蓄意進行了醜化,無視治國的複雜,把亡國的責任全部都簡單地推到楊廣頭上,讓皇帝一個人去承擔所有的歷史責任,以致於如今大部分人都誤認為,正是由於楊廣昏庸糊塗、暴戾剛愎,才會把天下百姓逼得走投無路,卻忽略了導致民不聊生和大隋覆亡的真正根源----門閥之禍,才是改朝換代本質的推動力所在。

其實這個誤解正是唐朝統治層所期望看到地,也是其刻意誤導百姓的動機所在。姑且不談這禍-國-殃-民的門閥弊端在唐初也並未得到任何改善,反倒變本加厲,說出來無法對百姓交代。

就僅僅是從醜化前朝,強化自己取而代之的合理性這個角度,也需要將隋末大亂的責任全部栽到隋煬帝和幾個大臣頭上。

畢竟唯有這樣,才能證明自己背主篡國的行為非但並不可恥,反而是順天應命,解民於倒懸的義舉。其實楊廣很有才華,頭腦精明,是頗有進取心的帝王,在歷朝君主中屬於貢獻卓著者。隋煬帝能文能武,上馬領軍,下馬賦詩,也是一位綜合素質非常高的帝王。

對於治國,楊廣曾有過相當恢宏的抱負,氣魄之大不亞於歷代雄主,而且許多抱負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在開鑿大運河、開創科舉制度、親征打通絲綢之路等行為中,無不蘊涵著過人的創舉和勇氣,都有着巨大的歷史價值和民生價值,這也充分證明了楊廣是一位有為的君主,而不是很多人認為的宋徽宗那樣的享樂派。

扳着指頭曆數中國的諸家帝王,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甚至把康熙、雍正這些滿人皇帝都算上,以歷史功績而論,除了嬴政之外,也無一人能與“暴虐昏庸”的隋煬帝相提並論。

然而歷史畢竟都是由勝利者來書寫地,隋煬帝身死國滅,所以他的這些功績和優點便都在唐朝被恣意抹煞,之後歷經千年,又被歷史的迷霧重重遮蓋,如今已然少有人知。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不過是一個昏聵無能、荒淫暴虐的骯髒形象。

人心陰暗不公,竟至於此!心中不平,欲還歷史本來面目,遂作此文。二、六大功勞隋煬帝是一位雄才大略,報負廣遠的帝王,在登基后修運河,復長城,立科舉,強集權,去豪強,除後患……終其一生,曾為國為民推行了無數善政,更為國家和中原百姓立下過六項重大功績。若論貢獻之大,在歷代皇帝中鮮有能比肩者。

縱觀中國歷史,唯有名聲同樣不佳的始皇帝方可比擬。在繼位之後,楊廣巡視邊塞,開拓疆土,打通了西域的絲綢之路;開通大運河,605年又營建東都,洛陽的繁盛一時與他密不可分;楊廣對隋初的經濟、文化、民生均有重大貢獻,一生中推行了許多有利於文化傳播和經濟發展的善政。在軍事方面,楊廣在即位前就參與過對突厥和契丹的戰事,皆大有所獲。

大業五年親征平定吐谷渾,設置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擴疆五萬里。還先後征服了南越、流求(今台灣),迫降**,一時四夷懾服,均思與中原修好。

據記載:“煬帝爰在弱齡,早有令聞,南平吳會,北卻匈奴,昆弟之中,獨著聲籍。”在即位之後,更是創下了“地廣三代,威振八方,單于頓顙,越裳重澤”的輝煌局面,對隋煬帝的文治武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在一系列開疆擴土的行動中,隋煬帝率先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疆域,東西九千三百里,南北一萬四千八百一十五里,朝廷控制的民戶達八百九十萬戶,全國統計出的人口四千六百零三萬人,一時一派明君盛世景象,連對隋煬帝成見很深的司馬光也不得不在中承認:“隋氏之盛,極於此矣。”

隋煬帝的六大歷史功績敘述如下:1、平定南陳,一統天下,結束了自三國以來近四百年的戰亂局面,令分裂了近二百年的九州重鑄為一體,更讓中原百姓從三四百年之久的戰亂時代中脫離出來。

直到李淵叛隋而代之,建立唐朝,而幾代後唐朝統治者便出現政策錯誤,導致中國從唐中葉起就淪入藩鎮割據,兵連禍結的悲慘局面,唐帝國崩塌后,中原百姓又歷經了五代十國的慘痛遭遇,民不聊生近兩百年,直到北宋初年才又恢復統一的局面。

2、最先開鑿了世界第一長的南北大運河,弊在當代,功在千秋。3、開疆擴土五萬里,建立了“過於秦漢”和唐宋的遼闊疆域。4、最先倡行進士科,創立了影響中國後世千餘載的科舉制度,為中國古代選拔人才開創了一條明路。

5、頒佈了“無隔夷夏”的開放政策,熱情接待外國使團,並積極對外派出使者,大大促進了民族融合和華夏文明與外界的交流。6、東征西討,令四夷臣服。大隋在楊廣執政時期萬國來朝,中原百姓一千五百餘年來的“***上國”意識自此而始,之後更成為每一位中國人心底的驕傲,並進一步演化為如今已然穩固濃郁的民族自豪感。

三、文采斐然隋煬帝楊廣頗具文學天賦,是一位文學功底深厚的才子,更是隋唐年間最優秀的詩詞家之一。論及文采,歷朝皇帝中少有人能望其項背。在鎮守揚州的十年中,楊廣被奉為江南文壇領袖,江南文人潘微和佛教領袖智大師均稱讚:“晉王允文允武,多才多藝,道貫古今”。

上也記載楊廣“好學,善屬文。”楊廣的詩詞和文才在登基前就天下馳名,他西巡時所做的都成為千古名章,廣為後世傳誦。

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隋煬起敝,風骨凝然。隋煬從華得素,譬諸紅艷叢中,清標自出。”“隋煬帝一洗頹風,力標本素。古道於此復存。”

“隋煬詩文遠宗潘、陸,一洗浮蕩之言。惟錄事研詞,尚近南方之體。”由於楊廣多年戎馬生涯,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生活閱歷十分豐富,故他的詩句多有實踐基礎,是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其作品(“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詞句優雅,昭示出了極高的文采。

據記載,明代胡應麟認為此詩“絕是唐律”,可見煬帝的這篇詩即使在詩文**鼎盛一時的唐朝,也堪稱是頂尖水準。中稱其文字“能作雅正語,比陳後主勝之。”

認為楊廣的詩文水平比文采天下知名的陳後主還要高。隋煬帝的詩文在中國文學史和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對初唐近體詩的發展更有不小的影響,如今55卷,存錄其詩40多首。

四、尊賢禮士楊廣十分敬重讀書人,其尊賢禮士之名天下皆知。他當揚州大總管時就養了正府學士一百多人,封晉王后更是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一百餘人,“以師友處之”,登基后更是年年不忘與儒林名士交流,歲歲發給幾個著名大儒米糧綢緞。

陽觀文殿的東西廂書庫中,又在殿後另築二台,聚藏魏以來的書法名畫,對中國古典文化的保全和傳承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曾在江南聚書,大大提高了文人和文學的地位,還建造了空前精巧的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藏書達三十七萬卷,創中國歷代之最。

有云:“煬帝即位,秘閣之書,限寫五十副本,分為三品……”黃國樂小姐還據此創作了一畫,以表彰隋煬帝對中華古籍傳承做出的重大貢獻。

五、開創科舉公元606年,即楊廣登位第二年,就正式設立了進士科,在我國暢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自此正式誕生。

科舉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對後世影響深遠,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更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為中國的育才政策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對後世的中國影響極其深遠。

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科舉制度和如今的高考制度頗為類似,有着不少的弊病,但在一千多年前,卻絕對是一種相當先進的選材理念。隋朝之後許多來中國的外國人在看到中國的科舉制度后,都讚嘆不已。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唐朝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八章【一代英主隋煬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