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大周王朝】

第114章【大周王朝】

而此時,趙匡胤已親率大軍趕往澤州,這樣李筠的命運也就無可更改了。六月一日,趙匡胤抵達澤州城外,親臨城下,指揮部隊對澤州發起晝夜不停地猛攻。

六月十三日,澤州城破,李筠兵敗后舉火**。北漢皇帝劉承鈞在太平驛接到消息后,立即率兵逃回河東。而到六月十九日,李筠的長子李守節獻潞州而降。至此,昭義之亂全部結束。

昭義之亂的輕鬆平定,對北宋這個新生政權的穩固還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就雙方戰前實力對比而言,北宋想打贏這一戰並不難,但難就難在了“輕鬆”這兩個字上。因為潞州地勢險要,身後又有北漢的支持,並不是很好對付。

而北宋又剛剛立國,根基還不穩固,如果一旦戰事不利,雙方僵持住了,就難保其他地方藩鎮不起異心。特別是就在昭義之戰的同時,北宋境內又有一個重量級人物已經是控制不住了,這個人就是原後周的攝理太尉、侍衛親軍都指揮使、淮南節度使李重進。

李重進這個人前面曾多次提到過,自柴榮登基后,他就和殿前都點檢張永德一起,並為後周禁軍的兩大巨頭。

而且這個人的風格很高,儘管柴榮一直對他有所猜忌,不斷通過扶持張永德的勢力對他進行打壓,甚至在奪取淮南后把他留在了揚州,但李重進從來就沒有鬧過情緒,一直都是兢兢業業工作,踏踏實實做人,給國內的大小官員們樹立起一個良好的榜樣。

李重進在後周時期一直擔任禁軍侍衛司中的一把手,而趙匡胤自被柴榮調入中央后,就始終在殿前司中工作。

兩人沒有業務往來。感情不深,再加上侍衛親軍是一支非常重要的武裝力量,所以趙匡胤在即位之後,馬上就把李重進的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職務免除,轉由死黨韓令坤接任。

這樣一來,就使李重進有所驚懼。急忙上書請求入京朝見,但趙匡胤為了安撫他,又下詔阻止。

結果卻適得其反,李重進接到詔書後,考慮到自己既是後周的國戚,又久掌兵權,生怕趙匡胤會拿他開刀,每日都在揚州城內坐立不安,精神始終處在一種極度焦慮狀態。從而漸漸萌生了反意。

趙匡胤登基僅三個月後,李筠在潞州舉事,李重進聞訊之後立即派他的親信侍從翟守珣走小路北上與李筠結盟,準備在揚州起兵響應。然而翟守珣的政治嗅覺還是很靈敏,一鼻子就聞出李筠是個冒失鬼,李重進也不見得能強到哪兒去,跟他們造反肯定是沒有前途,所以出城之後就直奔大梁。把李重進與李筠勾結的事情對趙匡胤一五一十地做了彙報。

這個時候,趙匡胤正忙着出兵征討李筠。所以很怕李重進會在南線造反,於是急忙重賞了翟守珣,又給他安排了一個艱巨地任務,叫他趕緊返回揚州,盡最大的努力將李重進穩住,以避免兩線同時作戰的情況發生。

翟守珣的辦事能力也很強。回去就力勸李重進不要輕舉妄動,具體採用的是什麼說辭搞不清楚,總之是把李重進忽悠住了,結果直到潞州之戰結束后,李重進也沒有在揚州起兵。

趙匡胤將李筠鎮壓之後。返回大梁,覺得已經到了處理淮南問題的時機,便命六宅使陳思誨去揚州傳旨,將李重進調任為平盧(治在青州)節度使,而且為了能使李重進儘快上路,趙匡胤還專門賜給他一塊免死鐵卷。

然而五代中賜完“免死鐵券”就被殺的事例太多了,李重進根本就不肯相信,接到旨意后就立即將陳思誨收押起來,然後開始修築城牆,繕治兵器,正式豎起了反旗。

李重進是當世一員非常優秀的將領,不過他這次造反比李筠那次還要草率。李筠好歹也在潞州坐鎮了八年,手底下有一批使慣了的老人,再加上背後還有北漢的支持,還算具備了一定的造反條件。而李重進剛到淮南不久,人心尚不能完全歸附。

在造反之後,李重進遣使向南唐求援,可南唐主李璟是被中原打怕了的人,哪敢去趟這趟渾水?根本就不敢放李重進的使者入境。李重進要兵沒兵、要糧沒糧,就困守揚州這一座孤城,失敗已是不可避免的命運。

趙匡胤得知李重進據揚州而反的消息,立即委任大將石守信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命他率兵征討。石守信走後不久,趙普就向趙匡胤進言,稱:“李重進據守一座孤城,外沒有救兵,內沒有糧草,所仗持的不過就是淮河之險。陛下如果能親帥大軍出征,必能一戰而破之。”

趙匡胤深以為然,便於十月二十一日,傳旨親征揚州。七天後,趙匡胤率軍從泗州渡過淮河,於十一月十二日抵達揚州城下,隨即開始攻城,當日就將城池攻破。李重進兵敗后投火**,揚州之亂也就隨之平定了。

趙匡胤在登基一年內,相繼平定了由李筠、李重進發起得兩起叛亂,結果應當說是非常理想。在平息這兩場叛亂的過程當中,趙匡胤充分向世人展示出他強大的軍事實力,從而徹底打掉了國內其他藩鎮的不安念頭。後人為此稱讚道:“藝祖臨軒之初,一歲之內,下澤、潞,平揚州,威令行,如破竹之勢,則其餘藩鎮自是束手而聽命矣!”

然而,趙匡胤卻並沒有因此而驕傲自滿,他是個生來就肩負着特殊使命的偉大帝王,平息叛亂、穩定局勢只不過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他的終極目標則是剪滅諸侯,混一天下,進而澄清宇內,建立起一個大一統的強大王朝。

李重進於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十一月十二日兵敗**,這也意味着由地方藩鎮而引起的國內動蕩局面正式告一段落,接下來擺在趙匡胤面前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統一全國。

這又到了考驗一個人智慧的時候了,因為自唐末以來,海內分崩,諸侯割據已達八十餘年。

到北宋立國之時。北方有北漢和強大的遼國,南方更是山頭林立,共有南唐、后蜀、荊南、吳越、南漢、漳泉、湖南等七個獨立政權同時存在,與後周時代並無本質上的區別。

那麼如何才能儘快地消除這些割據勢力?又如何才能做到用力少而收功多?這不能不令趙匡胤大傷腦筋。這個時候,趙匡胤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他的頭號智囊幽州薊縣人趙普。

當年冬天的一個夜晚,天降大雪。四野銀裝、朔風凜凜,趙普向往常一樣回到家中,關起門來苦讀《論語》。前面說過,趙匡胤和趙普這對君臣文化水平都不高,但趙匡胤在顯貴之後,開始體會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便在戎馬之餘開始發憤讀書。

不光自己讀,還特別指示趙普也要跟着讀。趙普為人非常聽話,再加上他的政治嗅覺相當靈敏。一鼻子就聞出自打趙匡胤上台之後,武將恐怕就要不吃香了,只有讀書做好學問才能出人頭地,如果再不給自己充電,可能就要跟不上形勢了。

於是每天下班回家,都要把自己關進自習室里來讀一會兒書,而且趙普這個人學習還很有竅門,專挑精華去學。沒用的一眼不看,所以從始至終都只看《論語》這本書。而且光看上冊,連下冊都不肯看。

這一看就是幾十年,《論語》的上半部分被他看得滾瓜爛熟,所以人送外號——半個論語專家。

趙普也為此洋洋自得,時常跟人炫耀自己是靠“半部論語治天下”,將同代那些大儒們一個個說得啞口無言。

這一天晚上。趙普仍在翻他那半本《論語》,突然家人來報稱:“官家(皇上)到了。”趙普聽完之後,急忙整理衣冠,迎了出去。

出門一看,趙匡胤已經進了院子。趙普急忙將他迎進屋內。過不多時,趙匡胤的弟弟,大內都點檢趙光義也趕了過來。

趙普一看這個架勢,感覺要有大事發生,但趙匡胤不肯明言,他也不便多問。三人都是滾在一起多年的老夥計了,也不需客套,就由趙普差人生上火爐,三人圍爐而坐,架上烤肉后飲酒閑談。

此時,屋外大雪飄飛,屋內卻被火光映得通紅,三人把酒言歡,其樂融融。起先,三人聊得都是些雜務,但酒至半酣,趙匡胤話鋒一轉,向趙普問道:“自唐季以來,海內分崩,諸侯擅守,朕欲掃滅群雄,混一天下,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這是一個絕大的題目,趙普也不肯輕易表態,於是反問道:“不知陛下意欲何為?”

趙匡胤心中已有定見,但不肯直說出口,故意反向說道:“北漢為國之深仇,朕欲先滅此朝食,不知先生以為如何?”

趙普聽完沉默良久,半晌才道:“陛下既然早有定見,臣無話可說。”這是一個明顯的反對信號,趙匡胤聽完立刻追問道:“先生有話但說無妨。”

趙普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北漢雖小,卻獨當契丹、党項兩面。

北漢若滅,則吾獨當之。何不俟削平諸國后,再取北漢,以此彈丸之地,將安逃乎!”趙匡胤聞言大喜道:“朕意正如此,特試卿爾!”

趙匡胤是否真是和趙普想到了一處,答案應該說是肯定的,這是由於趙普提出的那個先南后北的戰略思想,是從後周名臣王朴的《平邊策》中提煉出的精華,早在柴榮時代就已經在國內佔據了主導地位。

王朴是趙匡胤非常敬重的一個人,據說在趙匡胤登基之後,有一次造訪功臣殿,突然一陣風吹來,將殿門吹開,正好有一尊雕像與趙匡胤相對。趙匡胤一見那尊雕像塑得是王朴,立刻整好衣冠,肅然禮拜。

周圍人等都很詫異,就對趙匡胤問道:“陛下貴為天子,王朴不過就是個前朝的大臣,犯得上這麼禮敬他呢?”趙匡胤卻指了指身上的衣服,很嚴肅地對左右人說道:“此人若在,朕不得着此袍。”

看得出來,趙匡胤對王朴非常敬重,那麼他對王朴最早提出的這個先南后北的戰略構想當然也是高度認可。

然而,這畢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國策,一旦確立,就不容更改,所以趙匡胤也很有必要再正式作出決定之前,來徵求一下趙普的意見。

而趙普既然也對這個先南后北的戰略構想情有獨鍾,君臣之間達成了共識,那麼這項基本國策也就在這個風雪交加的夜晚正式拍板了。

“雪夜定策”是中國歷史上一件非常著名的大事,它標誌着結束五代亂世的基本策略正式確立,並即將赴諸於行動。

然而,在正式發動全國統一戰爭之前,趙匡胤還有一件更加迫切的事情亟待解決,這就是他必須要改變自唐末以來,武將擁兵自重、專橫跋扈的惡劣作風。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處理,就算是打得下江山也守不住,即便是能夠做到統一,也不免再度分裂。

亂世仍將延續,北宋也無法逃開淪為五代之後第六代的命運。然而,武將驕悍的風氣畢竟是有着深厚的歷史基礎,五代中的歷代帝王也都在為解決這一問題做出了多次的嘗試。

但每一次努力,卻往往惹得流血廝殺、烽煙四起,甚至招來一個身死國滅的下場。那麼,趙匡胤又要靠什麼樣的手段來解決這個問題,而最終他又能否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呢?

趙匡胤平定二李之亂后,某日召見謀臣趙普,對他說道:“自唐季以來數十年,帝王凡易八姓,戰鬥不息,生民塗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計長久,其道何如?”這就是向趙普詢問使國家長治久安的辦法。

趙普做出了如下回答:“陛下言及此,天地人神之福也。此非它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欲治之,惟稍奪其權,制其錢糧,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趙普這番話,把天下禍亂之源歸結於藩鎮勢力太重,說得有一定道理。

唐朝就是亡於藩鎮之手,五代之中後梁起於汴州,後唐、後晉、後漢起於河東,後周太祖郭威在魏博起兵,可以說五朝皆出於藩鎮,後唐、後漢更是直接亡於藩鎮之手,可見藩鎮勢力在五代的影響力之大。不過這一問題,在後周時期就已經被柴榮所認識到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唐朝那些事兒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唐朝那些事兒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4章【大周王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