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關於蘇聯志願航空隊(摘抄)
近些年來由於有特殊渠道資金資助,關於陳納德、“飛虎隊”、駝峰航線的報道,不斷見諸各種媒體,甚至歪曲編造篡改史實,把直至1941底1942年初日本偷襲珍珠港后才被國民政府高薪請來的雇傭軍“飛虎隊”大肆吹捧,而對中國抗戰伊始就來中國與中國共患難4年多的那些無私支援中國的蘇聯志願航空隊閉而不談。在此向大家介紹這段被塵封的歷史,介紹蘇聯志願航空隊的勇士們與日本侵略者激烈拼搏,血灑長空,英勇無畏,為保衛中國立下的卓越功勛。如果中國不了解那段歷史,我們就有愧於那些為了中國民民族獨立而長眠在中國的俄羅斯無私勇士們。故需在此向大家揭示那段鮮血凝成的中俄人民友誼,讓大家了解那段歷史。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大舉入侵中國,歐美諸國為保存實力,希望等雙方火拚精疲力竭而介入,坐收漁翁之利,所以他們借口“嚴守中立”,停止向中國出售軍用物資。而蘇聯政府抱着對中國抗日戰爭同情和支持的態度,採取了積極的援華方針。1937年8月簽訂《中蘇互不侵犯條約》,11月組成蘇聯志願航空隊援華作戰,直至1942年6月,由於蘇德戰爭爆發,大規模援華中斷,這期間,蘇聯向中國提供2.5億美元低息貸款,並先後向中國出售1285架飛機及其他作戰物資。蘇聯政府還幫助中國建立了航空物資供應站、飛機修配廠和航校、訓練基地,以輪換方式分批派遣軍事顧問,連同各種空、地勤技術人員共計5000餘人,訓練中國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雪中送炭,使得中國空軍起死回生。
抗日戰爭期間,蘇聯先後派出援華軍事顧問300餘人,在國民政府中央軍事機關、各軍兵種、各戰區幫助工作,其中成都區空軍即有蘇軍顧問7人。與此同時,蘇聯還派遣空軍志願隊員2000餘人來華參戰,先後進駐南昌、武漢、重慶、梁山(今梁平)、成都等地,為中國的抗日戰爭做出重大貢獻,其中200多名官兵為之獻出生命。據蘇聯公佈的戰史資料,從1937年12月在南京上空秘密參戰,到1939年底基本從各地機場撤出,共有700多名志願隊員直接參加了保衛南京、武漢、南昌、成都、重慶、蘭州等地的25次戰役,出動飛機千餘架次,擊落日機數百架,炸沉日軍各類船艦70餘艘。1938年10月,武漢、廣州淪陷后,中蘇空軍的中心基地從南昌、武漢西移四川的成都、重慶等地。當年即有蘇聯空軍志願隊飛機20~30架和相應的飛行、地勤人員進駐四川梁山機場。他們幫助培訓中國空軍人員,創辦空軍學校;阻擊日機入侵西南領空,並隨時派出飛機轟炸敵占區的軍事設施。據統計,至1940年,日本共損失飛機986架,這與蘇聯志願飛行員的作用密不可分。
蘇聯援華開始階段
1937年11月,上海、杭州相繼陷落,中國守軍被迫後撤,日軍乘勢直逼南京,華東地區的形勢越來越對中**隊不利。此時,英、美等國不僅坐視不救,反而企圖同日本妥協。最後,還是社會主義的蘇聯首先向中國伸出援助之手。
早在1934年10月,蔣介石考慮到一旦抗戰全面爆發,中國將難以從海上獲取外援,因而私下派清華大學教授蔣廷黻赴蘇,同蘇聯外交副人民委員斯托莫里雅科夫密談,希望改善中蘇關係,從蘇聯獲得軍事援助。之後,蔣介石又多次派人同蘇聯方面接觸。蘇聯從自身防衛的需要出發,也願意援華抗日。
1937年4月,蘇聯駐華大使波戈莫洛夫通知中國政府,蘇聯已決定向中國出售飛機和坦克,並提供5000萬美元的貸款。但中國方面卻沒有迴音。
直到"七七事變"后,蔣介石才感到形勢嚴峻。1937年8月20日,蔣介石致電駐蘇大使蔣廷黻:"沈德燮處長想已到莫(斯科),請兄介紹其與俄政府洽商飛機交涉,現最急需用者為驅逐機200架與重轟炸雙發動機100架。"
1937年8月21日,中蘇兩國正式簽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此後,蘇聯開始向中國提供經濟貸款和軍事援助,並派遣軍事專家和志願航空隊參加中國的抗日戰爭。
1937年10月,從蘇聯的阿拉木圖經蘭州到漢口的航線通航。10月下旬,第一批蘇聯志願航空隊先後到華。第一批共有空、地勤人員254名,分別組成以基達林斯基領導的轟炸機大隊和庫爾丘莫夫為首的戰鬥機大隊。途經涼州時,庫爾丘莫夫不幸因飛機失事殉職,普羅科菲耶夫接替指揮戰鬥機大隊。此後,蘇聯志願航空隊的兵力不斷擴充,最高峰時,達到戰鬥機、轟炸機各4個大隊。
蘇聯志願航空隊的成員採取輪換形式,先後在華參戰的有2000多人,像日加列夫、雷恰戈夫、阿尼西莫夫、波雷寧、特霍爾、赫留金、布拉戈維申斯基等著名空軍將領都曾來華與日軍作戰。
蘇聯的援助,對中國空軍來說,真可謂雪中送炭。當時,中國空軍的飛機在淞滬會戰中幾乎拼光,急需補充。本來中國空軍已向歐美國家訂購了363架飛機,但到1938年4月僅得到85架,其中還有13架未裝好。而在這關鍵時刻,蘇聯的大批飛機卻源源不斷運進中國。到1938年2月止,蘇聯出售給中國的飛機為232架,合2254萬美元。其中戰鬥機156架,輕轟炸機62架,重轟炸機6架,教練機8架。
得到蘇聯援助的中國空軍實力大增,到1938年2月,共有作戰飛機390架。其中,驅逐機230架,轟炸機160架。
中國空軍裝備的驅逐機大部分是蘇聯援助的И-15和И-16。И-15為雙翼驅逐機,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但航速較慢。И-16是單翼驅逐機,航速達到每小時480公里,但機動性差。兩種驅逐機都裝有4挺"司卡斯"高射速機槍,這種機槍每分鐘可發射1800發子彈。
空戰時,通常И-15和И-16聯手迎敵,一般是И-15與敵機纏鬥,И-16從高空俯衝,追殲逃敵。中蘇空軍聯袂作戰,士氣大振,使日本陸、海軍飛機損失劇增,日本航空隊被迫將基地後撤500公里。
筆者有話說,現在愣是有些人對此視而不見,將蘇聯的援助說成是別有用心,那麼請問,國與國之間的幫助哪個不是有目的的?你看到二戰中中國的盟國誰是大公無私的?不都是有目的的?美國人從31年到41年裝聾作啞,對中國有過什麼援助?直到41年夏,美國人還在向日本銷售鋼鐵、石油,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這意味着,轉眼間這些東西都會變成炸彈,落在中國人腦袋上!
別跟我說德國,有人竟然說德國對中國的幫助大,這更是胡扯,德國與國民政府是有一段蜜月期,可是在38年2月當德國承認“滿洲國”的時候就已經結束了,他對誰好,不一目了然?況且你以為德國人真的想幫助中國?不!他相中的是中國的鎢礦、銻礦,知道鎢礦幹嘛的嗎?(當時中國鎢的產量佔世界產量一半)鎢,最重要的戰略物資之一,最硬的金屬,大量用於切削刀具,穿甲彈等等。德械師的裝備不是白給的,那是用鎢礦換來的。
在中國抗戰最關鍵的37—41年,誰伸出援手?誰派出軍隊與日本人作戰?只有蘇聯!其他的只會落井下石。這段歷史我們不該忘記。
關於外蒙古問題,明明是光頭(代表中國政府)同意的蒙古人全民公決(這意味着放棄外蒙),怎麼安在老毛頭上?你以為在台灣地圖上畫上蒙古就意味着光頭沒簽署這個文件嗎?笑話!
中華民國憲法在一九四六年制定時,外蒙已經投完公投獨立了,但因蔣廷黻後來在聯合國提出蘇聯侵略中國案通過,立院就要求不承認一九四五年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允許外蒙進行公投的結果,但在國際法上,一個處分性的條約是不能改變現狀,就地圖來說,秋海棠的正確性是不如老母雞。我們教國際法的人,從沒說外蒙還是我們領土。(馬英九語)
光頭當家時,賣了一棟祖屋,還有理了?我想任你怎麼無賴,你也賴不到後來的當家人頭上。後來的當家人想收回祖屋,當時那小身子骨,沒錢,身體又弱,是人家個兒嗎?能咋辦?還不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