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六章 順水推舟

第四八六章 順水推舟

獲知自己的副總統亞歷山大已經跟中國人達成了新的合作協議,而新奧爾良也有望拿回來之後,戴維斯總統終於是緩了一口氣,再也不像之前那樣擔驚受怕了。

其實對約瑟夫.約翰斯頓的打壓,嚴格說並非是聯盟國政府大多數人的意思,甚至也不是戴維斯總統本人的意思,而是駐紮在維克斯堡的彭伯頓的私自行動,戴維斯不過是事後被迫承認而已。

因為雖然戴維斯比較討厭約瑟夫.約翰斯頓,但畢竟約翰斯頓家族在聯盟政府裏面的勢力也不算小,戴維斯總統可以適當打壓,但絕對不可能輕易的把他打成叛亂分子,那樣的話,別說約翰斯頓家族的人說不過去,他自己的政治盟友也不會同意。

所以說,之前解除約瑟夫.約翰斯頓的西部戰區總司令那個命令,更多的是戴維斯總統的不得已而為之,是被彭伯頓將軍的私自行動給強行綁架了。

戴維斯雖然是總統,理論上是聯盟軍的總司令,掌管聯盟軍的所有軍務,而西部戰區總司令是軍事職務,不需要經過國會批准,所以戴維斯總統理論上是可以直接下達解除對方軍職的命令,再把心腹胡德推上去。

但是這種事歸根到底是不能公開討論的,一旦公開討論了,國會方面雖然不能插手軍務,但卻可以質疑總統的決定,萬一引起眾怒,開始對總統執行彈劾,讓戴維斯提前下台,那就得不償失了。

換言之,接觸約瑟夫.約翰斯頓的軍職,是戴維斯的一步險棋,之所以肯如此做,就是因為在軍務方面他可以獨斷專行,而國會方面要彈劾他這個總統卻不那麼容易,一般來說不會為了這件事情而發起彈劾,浪費掉自己的政治能量。

另外。能調動成功,也是因為約翰斯頓在西部戰區沒有太強的班底實力,本來就屬於空降司令,加上約翰斯頓的根基基本都在弗吉尼亞。身體又不是很好,之前受過傷,所以戴維斯才解除了他的總司令職務,本意也是為了平衡各方。

畢竟在當時,彭伯頓幾次三番的給里士滿發電報。說約瑟夫.約翰斯頓的壞話,表示出了嚴重的不合,加上約瑟夫已經有了培植私人實力的意圖,戴維斯這才順水推舟的解除他的總司令職務,要他回來修養,進而讓胡德過去當總司令,這既可以說是自己的權謀,也可以說是對約瑟夫.約翰斯頓的愛護。

然而,中國人的插手,或者說。胡德所領導的彭伯頓軍團的全軍覆沒,加上被倒打一耙的說成叛軍,導致戴維斯總統相當被動,畢竟這件事本來就是好做不好說,私下裏造成既成事實也就罷了,但如果被人家滅了,倒打一耙,戴維斯也真的沒法說什麼。

這裏面最大的問題就是,約瑟夫.約翰斯頓並沒有明顯的反叛行為,之前的戰爭中雖然沒有大功。但也沒有大過,而約瑟夫重建的密西西比河軍團呢,更是從來沒有公開反叛聯盟國政府過,一直都是以聯盟軍的名義在行動。

如果是個小人物。隨便給安一個背叛的帽子也就罷了,但約瑟夫.約翰斯頓顯然不是個小人物,想隨便污衊他還是相當困難的。

因此,戴維斯從來沒有真正的下達所謂的平叛命令,也沒有公開宣佈約瑟夫.約翰斯頓是叛徒,甚至他壓根就沒這麼想過。

所謂的平叛行動。或者說把約瑟夫.約翰斯頓打成叛徒的事情,實際上是彭伯頓將軍的私下行動,是動手,後上報的先斬後奏!

他的目的也很容易猜,就是搶奪密西西比河軍團的軍事領導權,進而搶奪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地區控制權,說白了就是搶人搶地盤。

至於戴維斯總統,他雖然是總統,但由於聯盟國政府的中央並不強勢,目前根本就無法真正的控制彭伯頓以及他所帶領的彭伯頓軍團,屬於鞭長莫及。

但是,胡德是戴維斯總統派去的新任西部戰區總司令,代表了中央的權威,在名義上呢,也可以說是整個西部戰區的最高指揮官,擁有極大的權力。

所以說,只要搞定了胡德,基本上就等同獲得了中央聯盟軍總部的特許。

很顯然,胡德將軍是空降的總司令,某種程度上說還不如當初空降過來的約瑟夫.約翰斯頓,所以他對獲得權力方面的熱衷程度要更加迫切。

之後的事情就簡單了,彭伯頓有兵,但沒有大義,雖然眼饞約瑟夫.約翰斯頓的兵馬跟地盤,卻不敢隨意攻擊;約翰.貝爾.胡德呢,手下沒有一兵一卒,但卻有中央大義,代表了聯盟軍總部的權威,所以兩人正好可以互補。

很早的時候,彭伯頓跟胡德就帶兵去了孟菲斯城外,只不過因為沒有理由隨意攻擊,所以只是拿着所謂聯盟政府的總統調令,催促在孟菲斯城內的約瑟夫.約翰斯頓趕緊回里士滿復命。

很顯然,他們的目的是先把約瑟夫.約翰斯頓這個人調離,然後再藉助約翰.貝爾.胡德的名義搶奪密西西比河軍團的軍權,繼而佔領孟菲斯城,這是最好的結果。

但是,約瑟夫.約翰斯頓卻並不買賬,仗着有兵有地盤,加上還有西部戰區總司令的大義,直接來了個身體不適,拒絕離開孟菲斯以及自己的軍團。

這樣一來,就讓急於奪權的約翰.貝爾.胡德以及急於爭奪地盤的彭伯頓相當為難,因為約瑟夫.約翰斯頓人不走的話,他們的很多方法就行不通了。

本來彭伯頓是想直接動手的,但一來動手的風險太大,畢竟對方還是聯盟軍,沒有適當的借口很難交代;二來么,誰都知道中國人跟約瑟夫.約翰斯頓的關係很好,而在孟菲斯港還有一支中國軍隊駐紮,萬一弄不好惹火了中國人,局面就不好收拾了。

從這也看出聯盟軍的很多弊端,那就是聯盟國的中央權威很弱,對地方軍閥的指揮更多的是靠大義,靠共同的敵人所帶來的壓力。也是靠地方軍閥的自覺。

其實不管是另外一個時空還是本時空,縱觀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南方軍表現,不但在兵員總數、動員能力、後勤能力等方面不如北方軍,就連軍隊的組織形式也完全不如北方軍。

北方軍。也就是合眾國的聯邦軍好歹是有政治軍事傳承的,聯邦政府的權威很大,戰爭時期徵募的聯邦軍,基本都能服從聯邦政府的指揮,沒有軍隊敢不聽命令。頂多是普通民眾拒絕參軍,拒絕強制性的服兵役而已。

之所以如此,並不是聯邦政府有多強勢,約束能力多強,而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政治傳統很好,地方上的政治家基本都有大局觀跟服從慣性,能夠嚴格貫徹聯邦政府的命令。

再簡單點說吧,那就是北方軍的聯邦政府完美繼承了美利堅合眾國的政治政治遺產,上傳下達的通道十分順暢,地方服從中央的慣性依舊強大。不服從中央的事情還不是主流,這才能讓聯邦政府如臂使指,能夠迅速調集全國資源,與南方軍以及外來的中國人、英國人以及法國人作戰。

而這,就是所謂的政治傳統了,有一個好的政治傳統,國家政權就足夠穩定,國家政權足夠穩定,對國家的控制力度就足夠強,中央的權威就不會衰弱。

反過來說。如果中央的威望大幅度減弱,地方開始大面積的不服從中央了,那麼中央權威也就蕩然無存,就會造成地方權力大於中央的情況。而這種事情不僅僅是中國流行,西方世界一樣流行。

比如美利堅合眾國吧,當初就是英國的地方殖民地,後來因為抗議英國徵稅,這才宣佈獨立。

但嚴格來說,當時的北美十三州之所以敢獨立。主要是因為當時的英國正跟如日中天的法蘭西王國搞對抗,導致英國政府的權威遭到了極大的衰弱,北美十三州的政治家這才抓住機遇,一舉成功獨立,也是地方不服從中央的一個代表。

所以說,北方軍能那麼猛,林肯能成功獨裁,歸根到底是繼承了美利堅合眾國的優秀政治傳統,加上掌握了大義,又面臨外敵入侵,導致中央權威足夠強大,這才能嚴格約束地方,調集全國資源來投入戰爭。

反過來說,南方的聯盟國政府在這方面就完全比不上了。

所謂的美利堅聯盟國政府,只不過是南方各州的政治家,為了抵制林肯的所謂廢奴政策,退出合眾國,聯合起來成立的一個新政治組織,本意也不是真的想分裂國家,而是要通過這種方式表示對林肯政府的反抗。

只不過,南方各州代表成立聯盟國之後,大家的意見相當不統一,有的想就這樣另立一國挺好,免得跟廢奴州為主的北方軍多做衝突,希望真正的能夠獨立建國。

但另外一方則不同意,他們不想讓原先的美國分裂,而是希望以聯盟國為平台,進攻北方軍,進而擊敗北方軍,重新統一北方,進而把農奴制推廣到全美國。

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南方軍成立了美利堅聯盟國之後,沒過多久就主動挑釁北方軍,拉開了南北戰爭的序幕。

所以說,南方聯盟國是一個臨時聚集起來的鬆散組織,地方各州的權力要超過聯盟國中央,這也導致聯盟政府的中央權威很低,畢竟缺乏足夠的政治底蘊,很多事情都得靠商量着來。

很明顯,這樣一個鬆散的聯盟,集權方面絕對比不過北方的聯邦政府,在軍事效率方面自然也大大不如,只不過因為前期的時候準備更充分,打了北方軍一個措手不及,加上林肯那時候還沒有完全下定全面戰爭的決心,準備也不足,這才讓南方軍一度佔據了開局的優勢。

但很快的,北方軍憑藉龐大的底蘊跟更高的行政效率,開始慢慢的扳回局面,從被動變為主動,開始壓着南方打了。

如果不是中國人突然出手,通過一系列令人驚奇的軍事勝利,改變了西部戰區的局面,還招來了英國人跟法國人,進而美利堅合眾國在軍事領域陷入全面被動,那麼用不了兩年,聯邦軍就會徹底擊敗南方軍。重新統一南北。

可惜事情沒有如果,中國人的插手,讓北方軍擊敗南方,重新獲得統一的企圖破產。而南方聯盟國也無力繼續擊敗北方,所以雙方其實都有暫時停戰的意圖,只不過一時之間都不好開口而已。

但是反過來說,因為中國人的插手,南方聯盟國政府的軍事壓力大大減小。而在沒有足夠的外來壓力之後,本身的各種弊端就重新開始體現出來,地方上對中央的權威也就越來越不看重。

如果說東部地區還好一點的話,那麼曾經被聯邦軍格蘭特軍團橫掃一空,後來又被中國人強勢佔據的西部地區就是一個權力真空了。

在美利堅聯盟國的西部地區,確切的說是在密西西比河的下游地區,聯盟國政府的權威很低,早期是中國人說了算,後來就是當地人說了算,而這個當地人。主要就是指兩股軍事勢力。

其中一股自然就是當時倖存的維克斯堡方面軍,也是早期的密西西比河軍團。但是後來彭伯頓為了方便自己招兵買馬,減少聯盟國政府的掣肘,辭去了密西西比河軍團的軍團長職位,改為組建了一個獨立於聯盟軍之外的私人武裝,也就是彭伯頓軍團。

換言之,彭伯頓軍團當時不屬於聯盟軍正規軍的序列,只是屬於私人志願軍的性質,這就讓彭伯頓軍團擁有了極大的自主權。

除了彭伯頓軍團呢,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另外一股勢力就是以約瑟夫.約翰斯頓為首的聯盟軍正規軍了。其中以密西西比河軍團為首。

約瑟夫.約翰斯頓本來是打着聯盟軍的名義招兵買馬,目的是能方便的向聯盟政府討要撥款,畢竟一開始的時候約瑟夫.約翰斯頓是空降司令,在實力方面遠遠不如地頭蛇彭伯頓。

可後來呢。約瑟夫.約翰斯頓搭上了中國人,獲得了李永吉的私人支持,尤其是獲得了中國人的貸款以及武器支援之後,立刻就抖了起來,也不聽中央的命令了。

也就是說,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區的控制權。在中國人離開之後出現了個權力真空,而唯一能搶奪這個西部地區權力真空的人,就只能在約瑟夫.約翰斯頓以及彭伯頓這兩個人中選出一個。

這就是約瑟夫與彭伯頓之間的根本矛盾,胡德的介入,不過是聯盟政府的戴維斯橫插一杠子而已。

約瑟夫.約翰斯頓佔據了大義,最大的短板就是手中的實力比較弱,但假以時日,等他的兵馬訓練出來,那時候彭伯頓就真的沒戲了,因此時間是站在約瑟夫一邊的,拖得越久,彭伯頓就越不利,畢竟約瑟夫.約翰斯頓大肆招兵買馬的情況他也清楚的很。

正因為如此,所以彭伯頓等不及了,不聽胡德的勸說,直接以平叛的名義,對彭伯頓動手了,動手之後,他才告訴了胡德,再給戴維斯發了個電報,屬於典型的先斬後奏。

既然如此了,戴維斯只能認下來,畢竟他其實根本無力管束彭伯頓。

同樣的,現在約瑟夫.約翰斯頓通過一戰而成了當地唯一的勝利者,已經成為事實上的西部之王,雖然不太符合戴維斯的平衡政策,但總算是給了外人一個交代,暫時維護住了自己的面子跟威信。

“不管怎麼樣,把西部地區重新交給約瑟夫的話,還是可以接受的。”想到這裏,傑佛遜.戴維斯總統摸了摸下巴上的山羊鬍,“雖然他也有了野心,但至少他還擁有足夠的理智,總比交給彭伯頓那個瘋子要好一點。”

自言自語的說到這,戴維斯再次嘆了口氣:“算了,隨他吧,反正約瑟夫也是聯盟的一員,要真能因此而安撫住那些貪婪可惡的中國人,也不是什麼壞事。至於跟北方軍的談判么,嗯,就這樣吧,反正我也累了,想必那個該死的林肯也該很累了吧,藉著中國人的威迫而達成協議,總可以跟那些國會的老頑固有個交代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時空走私1859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時空走私1859
上一章下一章

第四八六章 順水推舟

%